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转课堂也称颠到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借“翻转课堂”之力,撬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定能事半功倍。本文将论述翻转课堂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神奇魔力,使得物理课堂更加活跃、高效。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物理实验;自主;高效
引言: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将近20年,笔者几乎在每一节物理课上都要做物理演示实验。因为我深感:物理实验确实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常规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我却发现了以下问题。
物理本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源于生活、生产实践中,所有新颖有趣的实验和新奇美妙的现象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仍比较低效,物理课堂实验教学实际状况与新课程标准相差甚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低效现象主要体现为:
1.实验时间不足。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赶教学进度,不舍得在课堂上多发时间在实验操作上,一节课留给学生做实验的时间不到一半甚至更少,有时候还用视频代替实验(幕上谈兵),一言堂充斥着物理课堂。教师拿着的是新教材,学的是新课标,讲的是新理论,但依旧是”穿新鞋,走旧路”。
2.缺乏创造性。长期以来,物理实验教学都是照方抓药,单纯地按照: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与论证—评估,这样规定的程式进行。不需要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教学创造性弱,惟书本而教,学生实验机械化,缺乏探究成分。
3.缺乏足够的引导。从学生角度看,他们的人生经历相对不足,对身边事物的认识不会很深入,如果没有老师的足够的引导,是很难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的,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基于以上问题,我每完成一次实验课后,总感觉有点吃力,对学生是否掌握本节知识,是否对实验原理及结论真正理解都没有底。这种心态持续了十几年,像慢性疾病一样不断的折磨着热衷于实验教学的我。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区教研室举办的 “信息化辅助教学”的讲座上,我第一次听到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全教授所提及的“翻转课堂”概念,那堂讲座令大开眼界,同时也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课是可以这样上的,我不由得反思,为何不借助“翻转课堂”之力,撬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成就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呢?感觉苦苦寻觅的治病“药方”找到了。
以下,笔者将以“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为课例,讲述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借翻转课堂理念,实施物理实验教学
依据翻转课堂的理念,我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为三部分:课前、课中和课后。与之前的实验教学最大不同是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实验环节)放在课前,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而原来的学生练习的部分放在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课堂主要是展示,答题和研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下图是整个环节的实施模型。
依据这个教学模型,结合《浮力》的教学要求和初中生认知特点。笔者以微课+导学案+实验操作的形式设计课前部分。浮力在生活中很容易体验到,再者前一节已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了用“视重差法”测量浮力的大小,学生已完成了称视重法测量浮力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课堂检测也反馈出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浮力的概念,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次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就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形成以“视重差法”在研究浮力中的应用作为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因此,我对整体翻转教学的内容做了如下的设计。
翻转课堂的课中部分是模块⑧,这一部分的活动方式采取了互动、展示的形式,具体是通过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的形式完成。由于课前的部分实验探究和实验报告已经完成,在模块⑧的完成过程中,學生对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基本已掌握和理解,主要存在问题:应该集中在物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是否对浮力也产生影响这一问题的讨论和剖析上。这也是翻转课堂模式中的课中部分,是解决问题,知识内化的过程,可以分组讨论,然后每小组选出代表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阐述的主要问题是:①当物体的密度发生改变时,在其它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浮力是否也跟着改变?②当物体的体积改变时,在其它因素都有不变时,浮力是否也会改变?教师根据学生对上述两个问题的阐述判断出学生完成模块④⑤⑥的情况,是否对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同时对学生阐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纠正、引导,并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小组讨论这个环节的优点是学生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协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但此环节要求教师为每位参与讨论的同学创建平等参与的机会,避免出现一人作秀众生旁观的现象,同时还要有效控制讨论的主题和课堂纪律。同时,在课中的“总评奖励”环节也很关键,教师最好制定一套奖励方案,确保每次实验都能对优秀的小组进行一次奖励,奖励方式可以多样化和多元化(例如:递进式加分,发小礼品,积分制等),这样不但能起到鼓励的作用,还能促动没获奖的小组更认真的对待实验,更认真的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探究实验进行综述和总结,即分析与论证,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后续的教学内容“阿基米德原理”做铺垫。
二、实施翻转课堂后的物理实验教学分析
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入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提高了,学生不仅通过书本获取知识,还通过视频等渠道的学习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但长期的自主学习可能会让学生(特别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感到挫败,继而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所以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提供在线的辅导,积极引导学生探索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上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设计引导问题与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思考,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每一次进行实践之后对课堂的氛围与效率进行总结,在不断地实践之中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翻转课堂方式。不要拘泥于简单的颠倒,在设计实验课程的引导性问题时,教师要提前将问题罗列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提问,保证问题的逻辑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让学生的思维跳来跳去。
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确保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方面,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范围内(一般建议不超过3分钟),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初中物理的实验操作。例如,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测量一些木块、石头等固体的密度,如果让学生测量金子、银子等物体的密度,那么是有点不太实际且难以完成的。教师可以使用微视频大概介绍密度的测量原理与实验室的器材,告诉学生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材进行生活中物体密度的测量。
实施翻转课堂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改实验室,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弥补时间和设备的不足。把实验室建设为学生自主训练和创造发明的基地。在学生课余时间,要像开改图书馆一样开放实验室,使学生根据课标要求及个人思维特性,自主设计并完成一些探索性实验。当然,开放实验室的前提条件是:有专职的教师或实验管理员,而且该专职教师或实验管理员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精神,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进行改进和创新。
结束语: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實施翻转课堂,让学生先通过动手实践,形成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对物理概念更易于理解,更加容易促动学生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转换,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仁贤.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2]尹航.基于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3]岳群峰、王天骄、张凤、张曦文. “丙二酸酯在合成中的应用”教学翻转课堂的设计.
(作者单位: 广州市从化区第七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物理实验;自主;高效
引言: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将近20年,笔者几乎在每一节物理课上都要做物理演示实验。因为我深感:物理实验确实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常规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我却发现了以下问题。
物理本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源于生活、生产实践中,所有新颖有趣的实验和新奇美妙的现象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仍比较低效,物理课堂实验教学实际状况与新课程标准相差甚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低效现象主要体现为:
1.实验时间不足。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赶教学进度,不舍得在课堂上多发时间在实验操作上,一节课留给学生做实验的时间不到一半甚至更少,有时候还用视频代替实验(幕上谈兵),一言堂充斥着物理课堂。教师拿着的是新教材,学的是新课标,讲的是新理论,但依旧是”穿新鞋,走旧路”。
2.缺乏创造性。长期以来,物理实验教学都是照方抓药,单纯地按照: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与论证—评估,这样规定的程式进行。不需要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教学创造性弱,惟书本而教,学生实验机械化,缺乏探究成分。
3.缺乏足够的引导。从学生角度看,他们的人生经历相对不足,对身边事物的认识不会很深入,如果没有老师的足够的引导,是很难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的,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基于以上问题,我每完成一次实验课后,总感觉有点吃力,对学生是否掌握本节知识,是否对实验原理及结论真正理解都没有底。这种心态持续了十几年,像慢性疾病一样不断的折磨着热衷于实验教学的我。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区教研室举办的 “信息化辅助教学”的讲座上,我第一次听到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全教授所提及的“翻转课堂”概念,那堂讲座令大开眼界,同时也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课是可以这样上的,我不由得反思,为何不借助“翻转课堂”之力,撬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成就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呢?感觉苦苦寻觅的治病“药方”找到了。
以下,笔者将以“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为课例,讲述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借翻转课堂理念,实施物理实验教学
依据翻转课堂的理念,我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为三部分:课前、课中和课后。与之前的实验教学最大不同是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实验环节)放在课前,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而原来的学生练习的部分放在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课堂主要是展示,答题和研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下图是整个环节的实施模型。
依据这个教学模型,结合《浮力》的教学要求和初中生认知特点。笔者以微课+导学案+实验操作的形式设计课前部分。浮力在生活中很容易体验到,再者前一节已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了用“视重差法”测量浮力的大小,学生已完成了称视重法测量浮力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课堂检测也反馈出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浮力的概念,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次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就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形成以“视重差法”在研究浮力中的应用作为翻转课堂的课前部分。因此,我对整体翻转教学的内容做了如下的设计。
翻转课堂的课中部分是模块⑧,这一部分的活动方式采取了互动、展示的形式,具体是通过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的形式完成。由于课前的部分实验探究和实验报告已经完成,在模块⑧的完成过程中,學生对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基本已掌握和理解,主要存在问题:应该集中在物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是否对浮力也产生影响这一问题的讨论和剖析上。这也是翻转课堂模式中的课中部分,是解决问题,知识内化的过程,可以分组讨论,然后每小组选出代表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阐述的主要问题是:①当物体的密度发生改变时,在其它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浮力是否也跟着改变?②当物体的体积改变时,在其它因素都有不变时,浮力是否也会改变?教师根据学生对上述两个问题的阐述判断出学生完成模块④⑤⑥的情况,是否对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同时对学生阐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纠正、引导,并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小组讨论这个环节的优点是学生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协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但此环节要求教师为每位参与讨论的同学创建平等参与的机会,避免出现一人作秀众生旁观的现象,同时还要有效控制讨论的主题和课堂纪律。同时,在课中的“总评奖励”环节也很关键,教师最好制定一套奖励方案,确保每次实验都能对优秀的小组进行一次奖励,奖励方式可以多样化和多元化(例如:递进式加分,发小礼品,积分制等),这样不但能起到鼓励的作用,还能促动没获奖的小组更认真的对待实验,更认真的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探究实验进行综述和总结,即分析与论证,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后续的教学内容“阿基米德原理”做铺垫。
二、实施翻转课堂后的物理实验教学分析
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入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提高了,学生不仅通过书本获取知识,还通过视频等渠道的学习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但长期的自主学习可能会让学生(特别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感到挫败,继而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所以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提供在线的辅导,积极引导学生探索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上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设计引导问题与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思考,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每一次进行实践之后对课堂的氛围与效率进行总结,在不断地实践之中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翻转课堂方式。不要拘泥于简单的颠倒,在设计实验课程的引导性问题时,教师要提前将问题罗列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提问,保证问题的逻辑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让学生的思维跳来跳去。
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确保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方面,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范围内(一般建议不超过3分钟),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初中物理的实验操作。例如,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测量一些木块、石头等固体的密度,如果让学生测量金子、银子等物体的密度,那么是有点不太实际且难以完成的。教师可以使用微视频大概介绍密度的测量原理与实验室的器材,告诉学生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材进行生活中物体密度的测量。
实施翻转课堂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改实验室,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弥补时间和设备的不足。把实验室建设为学生自主训练和创造发明的基地。在学生课余时间,要像开改图书馆一样开放实验室,使学生根据课标要求及个人思维特性,自主设计并完成一些探索性实验。当然,开放实验室的前提条件是:有专职的教师或实验管理员,而且该专职教师或实验管理员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精神,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进行改进和创新。
结束语: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實施翻转课堂,让学生先通过动手实践,形成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对物理概念更易于理解,更加容易促动学生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转换,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仁贤.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2]尹航.基于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3]岳群峰、王天骄、张凤、张曦文. “丙二酸酯在合成中的应用”教学翻转课堂的设计.
(作者单位: 广州市从化区第七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