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性恋者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虽然与主流文化相悖,但是总体数量却很多,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这一背景,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入手,运用文本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陕西省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生长环境的调查者对于同性恋的看法存在差异,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同性恋有较大的包容性。并且大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和看法发生过改变,相比以前更加宽容和理性。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态度
1.研究背景
同性恋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这也是人类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性恋现象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现象长期出现,具有很长的历史沿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性恋现象犹如冰山一角,逐渐为人所知,但因其与主流文化相悖,在很大程度上不被人们接受。近年来,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崛起,也有反对的声音不断出现,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同性恋这一群体能否在社会上以他们认为正常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认可程度。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最开放,最有个性的群体之一,他们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能接受新鲜事物,对情感敏感度较高并且对事物更加宽容。大学校园里充斥着主流文化,而同性恋正是游离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因此,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现象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社会对待同性恋现象最开明的态度,并且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社会的主流思想。
2.研究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群体具有象征意义,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问题的认知态度,有利于了解整个社会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为同性恋的深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推动相关性健康教育的发展。其次,大学生正处于自由恋爱期,他们的恋爱观和性爱观也会在这段时间里初步形成。在经历了不同事情之后,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可能会发生改变。目前,同性恋行为还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有利于引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重视,同时引起他们的认知和理解,有利于有目的性的开展大学生婚恋教育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问卷主要从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影响因素以及对同性恋态度的不同层面三个方面,来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外显因素。问卷主要从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测量大学生的态度,分析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
4.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陕西省某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回收率95.3%。问卷在校园内或通过网络随机发放,覆盖了比例相当的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在校生,旨在研究他们对同性恋态度是否存在差异。
5.调查结果
1.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持开放的态度,并且很多人能接受身边的朋友为同性恋。并且我们能发现,女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可程度高于男大学生,女生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高于男生。从数据中可知,社会上对女同性恋的接纳程度高于对男同性恋的接纳程度。
2.由数据可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变化,学生对同性恋呈现出宽容、理解的态度。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同性恋应该与异性恋平等,同性婚姻应该合法化。并且,受家庭环境、同辈群体、学习环境以及生活状况的影响,被调查者对同性恋的态度有较大区别。
3.进一步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媒体等途径影响着大学生對同性恋的认知状况和认可程度,而家庭和学校对性健康的教育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性观念价值发生偏差,不能正确认识同性恋问题。由此可见,社会大众也是如此,部分人对同性恋具有认知偏差。
6.总结
这份调查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与以前相比更加宽容和理性,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接受同性恋者。这也一步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大众思想的开放。在目前,我国同性婚姻尚未受到保护,并且社会不承认同性恋,同性恋群体处于社会边缘地带,他们大多生存处境艰难,遭受社会歧视,面对着很多困难与压力。大学生群体对同性恋的看法与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今以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改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实质上影响着同性恋。因此,在高等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 从而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性知识认识和对待同性恋, 消除对同性恋的错误认识、偏见乃至歧视。
【参考文献】
[1]《同性恋心理社会学成因研究进展》[J].熊明洲;洪福昌;蔡于茂;彭景舆;吴肖冰 医学与哲学(A) 2015-03-08 2300
[2]《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影响因素》[J]. 李银河; 郑宏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25
[3]《同性恋亚文化》[J]. 李银河 内蒙古出版社 2009
[4]《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及实质研究》[J]. 傅晓龙,苏宁穆其尔,刘安琪,范恒瑞,叶兴艺. 中国性科学. 2012(01)
[5]《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以四川省南充市高校为例》[J].张莹 法制与社会2017-03-05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7)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态度
1.研究背景
同性恋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这也是人类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性恋现象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现象长期出现,具有很长的历史沿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性恋现象犹如冰山一角,逐渐为人所知,但因其与主流文化相悖,在很大程度上不被人们接受。近年来,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崛起,也有反对的声音不断出现,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同性恋这一群体能否在社会上以他们认为正常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认可程度。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最开放,最有个性的群体之一,他们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能接受新鲜事物,对情感敏感度较高并且对事物更加宽容。大学校园里充斥着主流文化,而同性恋正是游离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因此,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现象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社会对待同性恋现象最开明的态度,并且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社会的主流思想。
2.研究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群体具有象征意义,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问题的认知态度,有利于了解整个社会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为同性恋的深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推动相关性健康教育的发展。其次,大学生正处于自由恋爱期,他们的恋爱观和性爱观也会在这段时间里初步形成。在经历了不同事情之后,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可能会发生改变。目前,同性恋行为还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有利于引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重视,同时引起他们的认知和理解,有利于有目的性的开展大学生婚恋教育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问卷主要从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影响因素以及对同性恋态度的不同层面三个方面,来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外显因素。问卷主要从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测量大学生的态度,分析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
4.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陕西省某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回收率95.3%。问卷在校园内或通过网络随机发放,覆盖了比例相当的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在校生,旨在研究他们对同性恋态度是否存在差异。
5.调查结果
1.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持开放的态度,并且很多人能接受身边的朋友为同性恋。并且我们能发现,女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可程度高于男大学生,女生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高于男生。从数据中可知,社会上对女同性恋的接纳程度高于对男同性恋的接纳程度。
2.由数据可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变化,学生对同性恋呈现出宽容、理解的态度。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同性恋应该与异性恋平等,同性婚姻应该合法化。并且,受家庭环境、同辈群体、学习环境以及生活状况的影响,被调查者对同性恋的态度有较大区别。
3.进一步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媒体等途径影响着大学生對同性恋的认知状况和认可程度,而家庭和学校对性健康的教育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性观念价值发生偏差,不能正确认识同性恋问题。由此可见,社会大众也是如此,部分人对同性恋具有认知偏差。
6.总结
这份调查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与以前相比更加宽容和理性,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接受同性恋者。这也一步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大众思想的开放。在目前,我国同性婚姻尚未受到保护,并且社会不承认同性恋,同性恋群体处于社会边缘地带,他们大多生存处境艰难,遭受社会歧视,面对着很多困难与压力。大学生群体对同性恋的看法与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今以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改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实质上影响着同性恋。因此,在高等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 从而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性知识认识和对待同性恋, 消除对同性恋的错误认识、偏见乃至歧视。
【参考文献】
[1]《同性恋心理社会学成因研究进展》[J].熊明洲;洪福昌;蔡于茂;彭景舆;吴肖冰 医学与哲学(A) 2015-03-08 2300
[2]《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影响因素》[J]. 李银河; 郑宏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25
[3]《同性恋亚文化》[J]. 李银河 内蒙古出版社 2009
[4]《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及实质研究》[J]. 傅晓龙,苏宁穆其尔,刘安琪,范恒瑞,叶兴艺. 中国性科学. 2012(01)
[5]《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以四川省南充市高校为例》[J].张莹 法制与社会2017-03-05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