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其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为古诗教学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使古诗的学习回归了本真。它注重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提倡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对诗句的本身意思只需要“大体把握”即可。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个高度出发,笔者认为古诗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运用导语,引导学生和诗人进行心灵对话
在执教《题临安邸》一诗时,我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感慨发自肺腑:“曾经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那些只会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们已经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会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想到这一切,你着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酒囊饭袋们!”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教师又提示:“你们忧虑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担忧。紧接着,教师再提示:“想到临死还牵挂国家统一的陆游,想到‘南望王师又一年’的遗民们,你们憎恨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学生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概,他们瞪大眼睛,紧握拳头,犹如爱国的诗人林升,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概、憎恨。在这扣人心弦的“三问”中,学生每一次的激情朗读,层层深入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二、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学习《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设下一疑:对诗句中这个“晚”字,有人认为是“傍晚”的意思,也有人解释为“晚秋”,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你们认为应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于是学生又沉入到对诗句的品读中去。在对诗句描绘的意境进行反复体味后,学生们开始发表他们研究的结果了。有同学支持“晚秋”的说法,他从“霜叶”一词中领会到当时肯定的深秋,到了“晚秋”,经过霜打的枫叶才会红得像二月里的花;也有的同学认为“晚”应该是傍晚的意思,其理由是因为当时夕阳将落,在火红的霞光映衬下,枫叶才会红得快要燃烧一样,几乎超过了二月里的鲜红的花朵。双方争持不下,各从诗句的字词中,从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中,寻找说服对方的证据。不管结果怎样,这种学习方式对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肯定大有好处。
三、整合资源,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一是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人,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自已感情之深;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二是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
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四、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作者的心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一是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是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三是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四是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五、了解写作背景,体会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读懂古诗词,体会古诗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如果不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就会认为诗中写了自己和敬亭山相对视,觉得作者很无聊。其实,这是李白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达十年之久,深感世态炎凉,加上长期居无定所,使他尝尽人间辛酸,深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的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所表达的深意,所以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勤查资料,适当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古诗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整合、设疑、探究、创新四者紧密相联,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要死搬硬套。让我们的学生在整合、设疑、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体会拥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古代诗歌的韵味,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其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为古诗教学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使古诗的学习回归了本真。它注重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提倡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对诗句的本身意思只需要“大体把握”即可。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个高度出发,笔者认为古诗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运用导语,引导学生和诗人进行心灵对话
在执教《题临安邸》一诗时,我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感慨发自肺腑:“曾经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那些只会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们已经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会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想到这一切,你着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酒囊饭袋们!”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教师又提示:“你们忧虑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担忧。紧接着,教师再提示:“想到临死还牵挂国家统一的陆游,想到‘南望王师又一年’的遗民们,你们憎恨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学生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概,他们瞪大眼睛,紧握拳头,犹如爱国的诗人林升,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概、憎恨。在这扣人心弦的“三问”中,学生每一次的激情朗读,层层深入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二、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学习《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设下一疑:对诗句中这个“晚”字,有人认为是“傍晚”的意思,也有人解释为“晚秋”,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你们认为应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于是学生又沉入到对诗句的品读中去。在对诗句描绘的意境进行反复体味后,学生们开始发表他们研究的结果了。有同学支持“晚秋”的说法,他从“霜叶”一词中领会到当时肯定的深秋,到了“晚秋”,经过霜打的枫叶才会红得像二月里的花;也有的同学认为“晚”应该是傍晚的意思,其理由是因为当时夕阳将落,在火红的霞光映衬下,枫叶才会红得快要燃烧一样,几乎超过了二月里的鲜红的花朵。双方争持不下,各从诗句的字词中,从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中,寻找说服对方的证据。不管结果怎样,这种学习方式对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肯定大有好处。
三、整合资源,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一是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人,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自已感情之深;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二是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
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四、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作者的心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一是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是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三是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四是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五、了解写作背景,体会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读懂古诗词,体会古诗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如果不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就会认为诗中写了自己和敬亭山相对视,觉得作者很无聊。其实,这是李白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达十年之久,深感世态炎凉,加上长期居无定所,使他尝尽人间辛酸,深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的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所表达的深意,所以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勤查资料,适当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古诗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整合、设疑、探究、创新四者紧密相联,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要死搬硬套。让我们的学生在整合、设疑、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体会拥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古代诗歌的韵味,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