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行为艺术以现代化为假想敌

来源 :新海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保主义从本质上讲是种保守主义,这是全球公认的事实,他们的逻辑终点是回到原始社会,那里最自然也最高尚。而行为艺术则因为其先锋性与批判性使自己被打上了激进主义者的烙印。有意思的是行为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与环保形影不离,左与右在此实现了匪夷所思的统一。追问其根源,在于行为艺术者与环保主义者在共同面对着一个对手,那就是现代化的生产与生活,在他们眼中,现代化既是非理性的也是不道德的。
  
  刚散场不久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几乎是全球民间环保组织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聚会”,据不完全统计,超过500个非政府组织,近5万名非政府组织成员聚集到哥本哈根,以不同方式发出作为“公民”的环保声音,并向与会的各国政治决策者施压。哥本哈根就这样为所有人——无论是气候问题的支持者还是质疑者——提供了一个平等发生的平台,接二连三地上演了和环保有关的行为艺术秀……
  
  在环保主义与行为艺术中间还蕴含着一个“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样一个逻辑。进入到后哥本哈根时代,忙于产业调整和战略布局的各行各业,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行为艺术和环保主义的时候不得不变得更加严肃,因为它们不仅触动了人们的心绪,还动了他们的奶酪。在哥本哈根这个失败的大会上,中国、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在一份并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件上许下了随时可以反悔的承诺。
  
  然而在中国,这份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东西已经成为很多行业拿来说事的凭据。相关的石油化工、清洁能源、房产汽车等行业都开始进行紧锣密鼓的应对,然而前途并不明朗,在这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中,愤怒而聪明的行为艺术者们又在琢磨着什么新点子呢?这还无从得知,但是可以期待。
  
  NGO的狂欢
  
  全球汇聚于哥本哈根的NGO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澳洲政府,还要做得更多!澳州人,我们要求行动!”一队来自澳大利亚的游行队伍背着袋鼠的玩偶,欢快地喊着口号穿行在人群中。另一队丹麦本地的环保组织的学生围成一个圈,哼着童谣边唱边跳。还有一群来自日本的老妇人默默地举着横幅:“我们爱京都”。事实上,这场集会中的NGO已不分彼此,集会人群的外围,一名NGO组织方人员正在将制作好的标语牌“没有B计划”分发给路过的行人。
  
  游行的人群中,除了全球环保人士,哥本哈根市民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一位老奶奶举着“自然不容妥协”的标语牌站在路边,微笑着向游行人群示意。一名将孩子扛在肩上的年轻父亲也高举 “停止空谈,现在行动!”的标语,希望孩子见证世界各地共同呼吁环保的时刻。
  
  一位环保组织成员说,在哥本哈根,会感受到一场“环保主义者的滚石音乐会”。除了遍布城市的绿色自行车,各种环保活动也让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样的环保图片展,每天举行的另类颁奖,以及环保行为艺术秀等。这大部分活动都必须归功于来自世界各地的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的名称多种多样,从英国的“愚蠢大飞机”,到印度的“抵制转基因”,到巴西的“无土地者运动”,甚至到美国的“反全球化”组织,都围拢在环保这个共同的主题下。
  
  环保组织联盟“气候行动网”举行的“每日化石奖”活动让人印象深刻。这个联盟的400多个成员组织每天投票评选出当天峰会表现最差的国家。峰会开幕以后,加拿大已经两次上榜。其余的环保声音,则有一座正在融化的北极熊冰雕,一群穿着“拯救我们”字样T恤的青年,一具被放入游泳池埋葬的“气候病亡者”……
  
  非政府组织环保活动并不止在哥本哈根上演,气候峰会也让全球各地环保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在堪培拉,环保人士科纳在议会大厦外面的环保绝食已经超过了1个月,尽管他已被送进一次医院,但出院后依然继续绝食行动,呼吁澳政府采取减排行动。在尼亚加拉,环保机构组织“烛光不眠夜”,在教堂外通宵燃起蜡烛,抗议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在华盛顿,环保主义者将写有“被二氧化碳所害”的假人“大胆”丢在离国会山不远的国家广场水池里。在印度班加罗尔,拥有近万会员的“拼车组织”还发起了私车共享运动,呼吁拥有私家车的印度人与路人共用一辆车,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有环保组织发起自行车出行和养树活动……随着哥本哈根峰会的持续,全球民间组织的环保大行动在继续壮大。
  
  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秀,由来已久且将一直持续下去。这种用否定和讽刺的方式来审视世界、解释生活的方式被称之为行为艺术。行为艺术有着一套自足的发展进程,它诞生不久之后就与环保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
  
  用否定来解释一切
  
  在一年一度冗长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场外,总会有这样一群热情高涨的环保人士到来。在3月末,英国伦敦召开了G20峰会,尽管以金融为主题,但在场外有一些英国环保组织联合发起的“G20气候营”行动风头最劲。众多环保主义者准备带上帐篷、睡袋、手电、干粮等一切露营装备,在伦敦金融城“安营扎寨”,反对“对环境无益”的碳交易市场。“G20气候营”的“愚蠢飞机”组织是个很有趣的团体,他们经常跟政府官员开开玩笑。
  
  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由于一面批准伦敦希思罗机场加修第三条跑道(环保主义者认为这将使英国航空业的碳排放雪上加霜),一面又“像模像样”地参加低碳工业政策峰会,脸上被扔了一大块绿色的奶油果冻,马上成了“绿巨人”。英国首相布朗也没能幸免,去年7月在接见一些获得环保奖的人士时,被“愚蠢飞机”组织的成员施了“黏手计”——对方把自己涂满胶水的手黏在了他的衣服上,最后猛力一扯才扯下来。
  
  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现代行为艺术兴起于西方,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行为艺术在本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行为艺术的鼻祖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恩(Yves Klein,1928~1962)。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把这称作《自由坠落》。
  
  中国当代的行为艺术发端于1979年的星星美展。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上,行为艺术以不速之客的方式在展览会上亮相,立即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一位美国女艺术家来到中国,去了成都。当时成都市政府正在治理护城河,并且把这一工程作为政府的头号工程。这位既是行为艺术家也是环保主义者的贝特西·达蒙女士,通过环保局以保卫水的名义,在成都街头举行了一次行为艺术活动。由于有政府的支持,新闻媒体也放开了手脚,对公开出现在成都繁华地段的行为艺术进行了大肆报道。从此行为艺术以正面的形象在中国大陆粉墨登场。
  
  当今时代已不再是个纯粹写作的时代,更不是个纯粹阅读的时代,因而非文本的言说方式和诠释方式很容易成为直达作品本质的捷径。作为先锋艺术的一支,行为艺术不仅直接地表达了艺术作品在画布、石膏、石料等材质上被损耗的部分,最大程度地彰显了艺术作品中被语言的诠释所遮蔽的意义,同时由于行为艺术本身所包含的对艺术形式和作品的多义性探讨,从而将由焦虑等现代性心理所引发的主体自我拯救的努力,同拯救的艰难与延搁的冲突所造就的紧张关系表述得更为彻底。
  
  应该承认,先锋艺术的批判意识和探索精神是艺术思想的加油站。如果没有了先锋艺术的批判精神,艺术不过是一堆历史的混合物。毕加索在总结他的创作历程时曾经不无深刻地说:“对我来说,一幅画即摧毁的总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语言的生命和艺术的形象,战争的炮火摧毁了艺术家们罗曼蒂克的想像,使艺术进入了它的讽刺、厌恶和抗议的岁月。
  
  在连续40年的欧洲和平之后,历史上最恶劣的战争抵消了对有益的技术和仁慈的机器的信任。这个打击太强烈了,人们在一瞬间发现以他们的思维方式突然不能再理解这个世界,政治领域的古老真理也在这种情况下变得空洞无物、濒临崩溃——这就是现代主义先锋艺术心理气氛的摇篮,它催生了一种用否定来解释一切的狂热。
  
  艺术,已经是“一种心态”。一方面,行为艺术不自觉地放弃80年代的艺术理想主义,将艺术作为哗众取宠的献媚手段,创作心境陷入焦虑和浮躁,叙述语言变得调侃而颓废,描述对象转向形而下的领域。神情冷漠、目光呆滞的人物形象,千疮百孔的叙述细节,矫揉造作的色彩和线条,充满匠气的艺术创作,被贴上名家的标签、先锋的符号,摆进华丽的橱窗,以昂贵的价格出售。另一方面,强调生活中的阴冷和精神虚无主义的阴沉,使艺术在自身的旋涡中窒息。
  
  现代性本恶?
  
  近50年前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已是里程碑式的著作了,讲述的是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正是这个最终指向人类自身的潜在而又深远的威胁,让公众突然意识到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从而开启了群众性的现代环境保护运动。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蕾切尔·卡逊敏锐地看到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
  
  今日中国,一方面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环境的持续恶化。多数人希望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却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恰恰根源于我们现代性的存在方式。而行为艺术恰恰向人们传达出这种呼喊,实践着保护环境的理念。他们带着嘲笑的神情时刻在提醒我们:你们在饮鸩止渴。
  
  过度浪费与杀鸡取卵式的盲目发展固然令人痛心,但是放下环保的执着,冷静地看看今天的生活,会发现有很多更紧迫、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么环保者和行为艺术者们要做的应该不是痛心疾首地否定现代化的积极意义,而是在肯定现代化之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反思。否则,我们只能认定他们是别有用心或者是哗众取宠,除了莞尔一笑之外,起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作用。
  
  冰天雪地里环保人士的卖力宣传,与白墙红砖的室内行为艺术的彰显,二者仿佛不谋而合般,都将炮筒对准了现代化。
  
  有人说所谓的全球变暖是21世纪最大的谎言。而故事的主角之一北极熊,不知是作为谎言的一部分,还是仇视现代化者童话的一部分?
  
  古老真理也在这种情况下变得空洞无物、濒临崩溃——这就是现代主义先锋艺术心理气氛的摇篮,它催生了一种用否定来解释一切的狂热。
其他文献
如果一定要用一件具体的东西来证明现代化生活的魅力,我想绝大多数人会想到汽车。不可否认的是,汽车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带给人们自由的感受,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因此让时间感和空间感随之不同。汽车不是上帝的恩赐,它是人类理性思维与自我救赎的伟大成就。然而绝对自由往往通向死胡同,堵车时代的到来证明了,自由与文明是建立在守规矩的基础上的。    车轮上的世界飞速地驶向未来,100年来,
期刊
如果你只有3天时间,那么你一定要留在巴黎,为了卢浮宫、奥塞馆、圣母院这些尽管常规老旧但值得朝拜的文化场所。如果你有一周时间,留在巴黎吧!到左岸的花神咖啡馆要一杯Expresso,去拉丁区沿着海明威走过的路,到蓬比杜中心广场看那些街头艺术家,到拉雪兹公墓缅怀曾经感动你的人。如果你有一个月时间,留在巴黎吧!你不用再不时地看表担忧时间流逝得如此飞快。这个时候,巴黎是一座你不需做任何准备的城市,要让它给你
期刊
中国当代艺术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关乎于20世纪中期在当代艺术逐渐庞大后形成的中国艺术文化。这种关联不仅仅表现在对整个世界当代艺术的积极参与上,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不断反叛和认识。由社会实践理论中衍生出来的被组织与调动的因素,使得“现实主义”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中国,这种“现实”来得尤为猛烈,而且颇具政治性。这种政治性行为超越于事件的现实性本身
期刊
十几年音乐生涯,穿梭中外的回忆与感悟,对音乐圈现状的审视和批判,对于生命的平常心,这些,或许是罗中旭的另一面。    距离上一张《自己主宰》创作专辑发行至今已近两年,罗中旭的新作品目前还处于筹备中,于是有旭迷开始“抱怨”:“那个鼓捣新歌的罗一定又在自我折磨呢!”罗中旭是圈里有名的慢性子,说话慢条斯理,作品“千呼万唤”。细细数来,抛开最为热烈的“星光灿烂”时代,后来的每一张专辑发行都因为精雕细琢而步
期刊
从经验上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在社会各个领域居于领导地位的绅士群体,就不可能有优良的治理。当然,在中国,绅士传统曾经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社会、文化动荡而断裂。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绅士群体又重新出现。而李晓林就是这个绅士群体中令人敬佩的一位。    从行业上说,李晓林是房地产企业家。但是,他这个企业家却与众不同。在他身上,具有强烈的公共精神,而这种公共精神,正是中国当代社会绅士的
期刊
为了缓解维州与其他各州商业移民分布不均的矛盾,澳大利亚移民局对维州临时居留签证转892永久居留签证政策做出临时性的调整。“主申请人一致性”意味着商业移民的申请人不光要在资金上有所动作,还须亲自坐“监”,以验明正身。    对于不少有着详细的商业移民计划的人来说,“移民监”这个词应该并不陌生。移民监,也有人称之为移民囚,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指为了保留移民身份而不得不在另外一国居住的时间,另一种指为了
期刊
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颂扬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却忘了那些以指导饮食防病痛于未然、救人于无形的职业——古有食医,今有营养师。如果说医生救人于病痛,是为仁者,那么营养师治人于未病,可谓圣者。    他是医生,不管健康、疾病,还是亚健康,他都能洞悉我们的不良饮食行动,指出我们因饮食行为而造成的健康问题;他是厨师,能够按照我们不同时期的身体需要,随时度身定制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饮食方案,大到我们一生的饮
期刊
盛夏午后,在伊顿幼儿园总部见到王伟,着实给了我一个surprise——喜欢玩高尔夫球的她,不仅拥有阳光般健康的肤色,更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而且比想像中要年轻、富有活力。  每每看到蕙质兰心的女人,都会想:她们是有一双透明翅膀的,这双翅膀不是长在背后作装饰,而是长在内心,带她们飞舞到心所能想到的任何地方,去实现梦想。  在伊顿可以看到富有抽象感现代意义的插画,也能看到极具中国风情的屏风、摆件,中西
期刊
将经典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喻为桃子和洋葱是一个神来之笔,大概意思是说经典哲学家眼中的世界和真理一定是有一个核心的,代表终极价值,而后现代主义者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现象本身就是真理。其实对于今天这个倡导消费和感官享受的大众狂欢时代里,有核儿与无核儿并不太被关心,重要的是那些曾经被贵族和宗教界独霸的好东西,可以轻易地被每个人享用,世界变得扁平了,洋葱就是最好的证明。    很多国家都有举办洋葱节的活
期刊
他,一名老兵,退去戎装的他,显得那么亲切。  黑暗中,他点起一支烟,看烟雾袅袅!昏黄的灯光下,映出一张沧桑的脸。他皱了下眉,回忆的线,拉扯着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  “一连长!准备进攻!10分钟内结束战斗,拿下这块高地!”  轰隆入耳的爆炸声,如夺命咒一般的机枪声。铁链绞起沙石,坦克在缓缓前行。  “冲啊!!!”  冲锋号吹起,那是最后的战役!他们高举大旗如洪水般涌向敌人的阵地。  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