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eonk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课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突破以往的“三个中心”和“两个凡是”,教学既要师生参与又要双向交流,让共性划一教育成为个性舒展教育。
  关键词:创设情景;学生自学;课堂讨论;讲练结合
  中图分类号:[G40-012.9]
  现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所看到的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多数学生渴望了解社会,希望通过政治课的学习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政治课教师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一些调查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中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政治课。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能力差,是非观念淡薄,思想不成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一切使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说教、理论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分析原因大致为:
  1、学生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而忽视政治课学习。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不协调,学生感到茫然。
  3、目前采用的政治课教材内容比较单一、趣味性不强、有些观点与现实相对滞后,学生觉得学而无用。
  4、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说教为主,学生厌烦。
  5、教育评价机制单一,注重考试分数轻平时表现。
  6、部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的观念越来越淡薄,而表现出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从而使部分学生不愿接受政治课的正面教育,甚至抵触政治课。
  改革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首要的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现,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才能积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感受,才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与学生开展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能力、习惯等),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如课堂讨论、情景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政治课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突破以往的“三个中心(课堂、教师、课本)”和“两个凡是(凡是书上写的都是对的,凡是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教学既要师生参与又要双向交流,让共性划一教育成为个性舒展教育。
  创设情景的教学方式。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中学生兴趣广泛,喜爱不一,进而影响其学习态度、方法、自主性等。要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首要条件就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情景,可以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朗诵、讨论等手段来加强情景教学,改变以前一只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利用直观的画面加强视觉效果,利用动听的音乐加强听觉效果,利用引人人胜的典故、寓言、故事来加强教学的可理解性。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创设情景,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以往死气沉沉的政治课堂为生机勃勃的、各抒己见的、气氛热烈的教学场景,从而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升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鼓励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过程,突出学生是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体。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自主性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思想政治课很多内容只需要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稍加点拨,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先提出自学要求和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就问题给出答案,教师精讲释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看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更要看重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分类指导学生自学,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使学生各有所得。帮助学生自学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讨论,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去弄清教材的内容,掌握重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通过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动眼、动手、动脑、用心思考的习惯。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态度的改变。更能融洽师生关系,共同进步,进而促使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提升。
  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加强课堂讨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中获取不同感知效果,使刻板教条的思想政治课课堂充满生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要求,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就问题结合自己自学的体会发表看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自主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还能使教师明确自己教学环节的优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因此教学中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因地制宜的使用,使教学和练习有效结合。教师应紧紧围绕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现状,采用练习、讲义等方法,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在讲练结合过程中,要采用学生通俗易懂的、能吸引其注意力的题型和内容,对学生感兴趣的事件、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加以利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且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也将会大大的得以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做到:提倡激发而不是漠视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加强积极的学生自学而不是满堂灌;提倡优化课堂讨沦而不是一言堂;提倡有效的讲练结合而不是讲练分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当代中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表现出与以往各个时期学生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有政治意识的多元化、现代意识的鲜明性、价值取向的功利性以及心理素质的缺陷性。造成当代中学生思想素质状况的原因既有社会转型的影响,又有应试教育的恶果,还有家庭教育的缺憾。加强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转变观念是前提,深化教育改革是基础,改革思想政治课是关键,教育力量的整合是重要一环。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品德;分析;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71  在新课标明确指出,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主要品德活动,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怎样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从小事做起,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
中图分类号:[G40-013.9]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从事篮球教学工作的体育教师中是篮球专业毕业的占了大多数,这样的情况对于中学体育篮球教学的开展是十分有帮助的。一般来说,篮球教学是大多数学生最热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学体育教师最先考虑的重要教学内容也大多数都是篮球运动教学。这样的体育教学形势下,就必然要求从事篮球教学的体育教师要提高其自身的篮球专业技能,不断的扩充专业知识。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已成为当今新课改的课题之一。其中探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手段无疑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主体性、探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本文将探讨一下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探究;学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2.9  高中新
本试验目的是探索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猪卵母细胞GV期和MⅡ期透明带蛋白泛素化水平以及PSMD4对透明带蛋白泛素化的影响,探讨猪卵透明带蛋白泛素化在精卵结合中的作用,为降低多
摘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形式和突出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以及各类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学于其魅力,在实施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审美观;美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本研究在母猪妊娠后期-泌乳期和断奶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7%的鱼油(富含LCn-3PUFA)和猪油(富含饱和脂肪酸),旨在研究鱼油中的LCn-3PUFA对断奶仔猪肌肉块重量、骨骼肌肌纤维类型
中图分类号:G42  一、案例主题  做值日本是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件事。对于班主任来说也是班级管理中一件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但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做值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值日?很多班主任老师很对此想尽了办法,可是效果却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该怎么办呢?现就我在此项工作中的点滴收获和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  二、案例描述  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将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如何?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甚至影响着青少年学生成才的方向。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学科”,具有作为“学科”的各种要素和特点,又同别的学科有明显的区别。突出德育为己任,以德育为“灵魂”的学科,将“教书育人”融为一体,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特征。为数不少的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感觉到有负担,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