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
在新课标明确指出,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主要品德活动,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怎样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从小事做起,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联系实际,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人音乐教室开始,师生问好,坐姿,站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敬老师的良好行为。每当新初一学生入校,第一节课我都对学生在音乐课中的坐姿有规范的要求,从而才能达到上课有一个良好的状态。我经常对学生们说,“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一本小小的音乐书中就可以看出来”,虽然音乐书并不是很重,但是开学不久后总是有血多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带书来上课,这些没有带书的学生上课总和旁边的人说话从而影响上课纪律,针对这点我对学生讲解书的重要性,并且让课代表每星期上完课收书(有需要的可以自行带回家),慢慢地学生养成下课交书,上课发书的习惯,从此音乐课中没带书上课的这种现象消失了,大家也知道书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了。
二、运用结合法,融入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历史、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欣赏《草原放牧》、《斗牛士进行曲》让学生比较民族乐曲《琵琶协奏曲》、与西洋管弦乐曲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感到民族风格乐曲更为贴切易懂,接受较快;欣赏《英雄赞歌》的时候,通过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英雄事迹,让学生体会颂歌强烈的感染力,感受英雄形象的高大,使学生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欣赏民乐合奏曲《紫竹调》的时候,在大屏幕上展现给学生(多媒体课件)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领略江南水乡的美丽,在声情并茂的氛围里,让学生对笛子、二胡、弹拨乐的声音有了新的认识;在感受歌曲抒情、优美意境的同时,激发学生喜爱中国民间音乐的感情,再如欣赏《国歌》的时候,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且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曲雄壮感人的情绪。
三、从自我做起,推行德育教育
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首先自身的行为要规范,上课的语言要生动,而且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带有讽刺,辱骂性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事,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这样以老师的情感去感动孩子,给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四、以教材为主导,贯穿德育教育
在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音乐是推行实施美育的十分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该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重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欣赏音乐,唱歌都是陶冶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一种十分有效地方式。歌唱最易让学生直接的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过程,美妙的歌曲旋律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扎根,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行为。
在教学中,应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音乐欣赏活动是进行音乐教育的非常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它培养学生能够听懂音乐,通过感知音响,体验情感,从中得到美的情趣。音乐欣赏教学就是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以及他们高尚的情操。以教材内容为主,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并和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加强德育教育。
比如在欣赏《梁祝》的时候,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去品味优美动听的旋律,想象其中曲折跌宕的情节,更要分析不同的人物形象、情绪、结果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经过学生分析讨论,自然会狠狠地批判封建礼教,赞美高尚的爱情,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首学生较喜爱的通俗歌曲,旋律优美清新,易于学唱,歌曲追求的是一种崇高的,圣洁的,赞美诗般的音乐效果。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如果充满爱,就能够和平,爱是人类本身具有的东西,要用爱来沟通人们的感情。初中生这个年龄段正是叛逆期,很多学生在家最讨厌妈妈的唠叨声,我告诉学生爱需要沟通,而且妈妈对每个孩子的付出是很辛苦的,请学生回家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如我们在欣赏<<保卫黄河>>时,教师先为学生介绍曲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在欣赏的同时播放有关的录像,使学生感受到黄河的汹涌澎湃,感受作品的宏大气势,体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诞生而斗争的伟大形象,·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一首摇滚歌曲,这种风格的歌曲学生非常喜欢,而且曲作者也是学生熟悉的摇滚歌星迈克杰克逊,更重要的是他一直致力于世界的慈善事业,建学校,收养孤儿,《我们同属一个世界》就是他在得知非洲遭受严重旱灾,上亿人面临饥饿与死亡威胁时,为援助非洲难民而作的歌曲。这首歌曲号召人们需要团结互助,伸出友谊之手,爱才是我们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的确,当一个民族受到危难,人们不得不合弃家园的时候,当母亲在默默地抛洒泪水,孩子们饥寒交迫而痛苦地渴盼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我们扶助的不是别人,我们在自己救自己。最后结合5—12地震给学生也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当人类面临困难你怎么做”,学生讨论非常热烈,通过这次讨论,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使他们今后对待有需要帮助的人不会吝啬爱心。
总之,德育教育不是一时的,是长久坚持的,有针对性的,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更细致的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我们的课堂,学校,社会变得更加文明,我们的工作必定更有意义,为此而努力吧!!
在新课标明确指出,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主要品德活动,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怎样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从小事做起,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联系实际,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人音乐教室开始,师生问好,坐姿,站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敬老师的良好行为。每当新初一学生入校,第一节课我都对学生在音乐课中的坐姿有规范的要求,从而才能达到上课有一个良好的状态。我经常对学生们说,“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一本小小的音乐书中就可以看出来”,虽然音乐书并不是很重,但是开学不久后总是有血多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带书来上课,这些没有带书的学生上课总和旁边的人说话从而影响上课纪律,针对这点我对学生讲解书的重要性,并且让课代表每星期上完课收书(有需要的可以自行带回家),慢慢地学生养成下课交书,上课发书的习惯,从此音乐课中没带书上课的这种现象消失了,大家也知道书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了。
二、运用结合法,融入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历史、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欣赏《草原放牧》、《斗牛士进行曲》让学生比较民族乐曲《琵琶协奏曲》、与西洋管弦乐曲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感到民族风格乐曲更为贴切易懂,接受较快;欣赏《英雄赞歌》的时候,通过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英雄事迹,让学生体会颂歌强烈的感染力,感受英雄形象的高大,使学生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欣赏民乐合奏曲《紫竹调》的时候,在大屏幕上展现给学生(多媒体课件)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领略江南水乡的美丽,在声情并茂的氛围里,让学生对笛子、二胡、弹拨乐的声音有了新的认识;在感受歌曲抒情、优美意境的同时,激发学生喜爱中国民间音乐的感情,再如欣赏《国歌》的时候,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且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曲雄壮感人的情绪。
三、从自我做起,推行德育教育
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首先自身的行为要规范,上课的语言要生动,而且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带有讽刺,辱骂性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事,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这样以老师的情感去感动孩子,给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四、以教材为主导,贯穿德育教育
在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音乐是推行实施美育的十分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该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重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欣赏音乐,唱歌都是陶冶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一种十分有效地方式。歌唱最易让学生直接的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过程,美妙的歌曲旋律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扎根,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行为。
在教学中,应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音乐欣赏活动是进行音乐教育的非常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它培养学生能够听懂音乐,通过感知音响,体验情感,从中得到美的情趣。音乐欣赏教学就是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以及他们高尚的情操。以教材内容为主,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并和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加强德育教育。
比如在欣赏《梁祝》的时候,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去品味优美动听的旋律,想象其中曲折跌宕的情节,更要分析不同的人物形象、情绪、结果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经过学生分析讨论,自然会狠狠地批判封建礼教,赞美高尚的爱情,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首学生较喜爱的通俗歌曲,旋律优美清新,易于学唱,歌曲追求的是一种崇高的,圣洁的,赞美诗般的音乐效果。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如果充满爱,就能够和平,爱是人类本身具有的东西,要用爱来沟通人们的感情。初中生这个年龄段正是叛逆期,很多学生在家最讨厌妈妈的唠叨声,我告诉学生爱需要沟通,而且妈妈对每个孩子的付出是很辛苦的,请学生回家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如我们在欣赏<<保卫黄河>>时,教师先为学生介绍曲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在欣赏的同时播放有关的录像,使学生感受到黄河的汹涌澎湃,感受作品的宏大气势,体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诞生而斗争的伟大形象,·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一首摇滚歌曲,这种风格的歌曲学生非常喜欢,而且曲作者也是学生熟悉的摇滚歌星迈克杰克逊,更重要的是他一直致力于世界的慈善事业,建学校,收养孤儿,《我们同属一个世界》就是他在得知非洲遭受严重旱灾,上亿人面临饥饿与死亡威胁时,为援助非洲难民而作的歌曲。这首歌曲号召人们需要团结互助,伸出友谊之手,爱才是我们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的确,当一个民族受到危难,人们不得不合弃家园的时候,当母亲在默默地抛洒泪水,孩子们饥寒交迫而痛苦地渴盼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我们扶助的不是别人,我们在自己救自己。最后结合5—12地震给学生也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当人类面临困难你怎么做”,学生讨论非常热烈,通过这次讨论,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使他们今后对待有需要帮助的人不会吝啬爱心。
总之,德育教育不是一时的,是长久坚持的,有针对性的,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更细致的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我们的课堂,学校,社会变得更加文明,我们的工作必定更有意义,为此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