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核心素养和现阶段数学教学现状,针对初中数学提出了结合数学文化、活动探究性学习、实际应用三个方面的培养方案,其分别体现了核心素养内涵的三大方面,强调了数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一个活跃、有生命力的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培养方案
引言:
核心素养是2014年教育部提出的具体化教育方针,明确了我国教育培养的方向,引起了教育界对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每个方面下具体表现于六大素养,其为中国新时代教育搭建了培养框架,是集聚科学性、适应性的教育指导方向。如何在现阶段初中数学的现状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深度学习,教师们基于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新的培养策略。
一、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一直是现代教育推崇的教育理念,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上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将教学落实在学生的实际发展上,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而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是,仍有教师将数学学习秘诀简单总结为“刷题”“背题”,再加上初中学生自觉性不强、自我判断能力未形成,导致整体对数学的掌握程度仍停留于表面,数学基础十分薄弱,遇上较灵活的题目就全军覆没。
从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来看,不仅有很多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还有各种专题的思路方法,学生要在学习好基本概念的前提下,深入思考解题思路和步骤[1]。由此看来,数学学习就是一个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学科,哪一个环节没有落实到位,都无法形成扎实的数学思维。所以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上要制定一套有助于学生有效学习、深度探究的培养方案。
二、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培养方案
(一)结合数学文化理解概念
基于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这一层面的启发,数学教师也应该将一些数学思想文化、数学史故事渗透于教学。数学这座金字塔的形成得力于世世代代数学家们的观察与探究,若能将每一个原本生硬的数学概念、公理与数学家的研究故事结合到一起,就能激发学生对公理推算的兴趣,让其从“源头”去理解数学,课堂氛围也变得活跃、主动。从历年来中考、高考试卷题目来看,教研组也十分重视数学定理的证明,一般用定理提出者的原始证明过程来考查学生对定理由来的理解。
例如,八年级上第一章学习的“勾股定理”,这一定理的证明是一大“热点”,国内外有很多证明方法,最有名的属中国古代的“赵爽弦图”、国外的“欧几里得证法”。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己查阅这些方法的人物故事、证明过程,这样能让数学学习更有“人情味”,激发学生追溯数学定理由来的兴趣。
(二)活动探究性学习
再基于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一项要求,可看出在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性的引导十分重要,尤其是数学课堂,课堂应该是思维碰撞的“摇篮”。发挥学生主动探究性的途径可以参考以下两点:首先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独裁”制度下的课堂学生的神经是紧绷的[2],迫于压力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反之教师以“百家争鸣”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一定会慢慢迸发出各种各样的新思路;然后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迫于课时紧张的压力,教师往往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十分有限,一节课总是教师在黑板上奋力讲解各种解法,但最后学生可能一个解法都不能消化,课堂效率反而更低。“蚂蚁怎样走最近”一课,教材用一种有趣、探究式的引导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课堂中就需要更多的互動、小组探究活动,让这类所谓的“题型课”变为“科学探究课”,让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活动,使数学课堂转变成“思维”的课堂。
(三)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这是基于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一类要求提出的策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于应用与创新。任何教育最后都要落实在“用”上,数学也一样,但近年来“数学无用论”在社会上蔓延,言论虽具有片面性,但这也确实显现出现阶段数学教学的一大问题:数学能力培养的缺失。数学教育仍停留于“应试”的表面,而未发挥出其对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上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应用与发现。仍用“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一课来举例,常有学生抱怨道“蚂蚁爬之前难道要算一算勾股定理?”,那么这就提醒教师要结合实际加以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提出“如何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原理的智慧,明白数学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三、结束语:
根据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导方针,教师们能获得一些转变教学模式、促进深入学习的策略。总结下来,理念的宗旨无非就是将学习的重点落在学生上,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但作为数学教师,还应该始终秉持数学学科在锻炼思维能力上的教学宗旨,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配合、不断完善,最终才能发挥出数学学科真正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金凤.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学教育,2018(12):161.
[2]吴国庆.初中数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分析[J].东西南北,2018(2):321.
(作者单位: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培养方案
引言:
核心素养是2014年教育部提出的具体化教育方针,明确了我国教育培养的方向,引起了教育界对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每个方面下具体表现于六大素养,其为中国新时代教育搭建了培养框架,是集聚科学性、适应性的教育指导方向。如何在现阶段初中数学的现状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深度学习,教师们基于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新的培养策略。
一、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一直是现代教育推崇的教育理念,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上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将教学落实在学生的实际发展上,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而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是,仍有教师将数学学习秘诀简单总结为“刷题”“背题”,再加上初中学生自觉性不强、自我判断能力未形成,导致整体对数学的掌握程度仍停留于表面,数学基础十分薄弱,遇上较灵活的题目就全军覆没。
从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来看,不仅有很多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还有各种专题的思路方法,学生要在学习好基本概念的前提下,深入思考解题思路和步骤[1]。由此看来,数学学习就是一个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学科,哪一个环节没有落实到位,都无法形成扎实的数学思维。所以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上要制定一套有助于学生有效学习、深度探究的培养方案。
二、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培养方案
(一)结合数学文化理解概念
基于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这一层面的启发,数学教师也应该将一些数学思想文化、数学史故事渗透于教学。数学这座金字塔的形成得力于世世代代数学家们的观察与探究,若能将每一个原本生硬的数学概念、公理与数学家的研究故事结合到一起,就能激发学生对公理推算的兴趣,让其从“源头”去理解数学,课堂氛围也变得活跃、主动。从历年来中考、高考试卷题目来看,教研组也十分重视数学定理的证明,一般用定理提出者的原始证明过程来考查学生对定理由来的理解。
例如,八年级上第一章学习的“勾股定理”,这一定理的证明是一大“热点”,国内外有很多证明方法,最有名的属中国古代的“赵爽弦图”、国外的“欧几里得证法”。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己查阅这些方法的人物故事、证明过程,这样能让数学学习更有“人情味”,激发学生追溯数学定理由来的兴趣。
(二)活动探究性学习
再基于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一项要求,可看出在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性的引导十分重要,尤其是数学课堂,课堂应该是思维碰撞的“摇篮”。发挥学生主动探究性的途径可以参考以下两点:首先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独裁”制度下的课堂学生的神经是紧绷的[2],迫于压力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反之教师以“百家争鸣”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一定会慢慢迸发出各种各样的新思路;然后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迫于课时紧张的压力,教师往往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十分有限,一节课总是教师在黑板上奋力讲解各种解法,但最后学生可能一个解法都不能消化,课堂效率反而更低。“蚂蚁怎样走最近”一课,教材用一种有趣、探究式的引导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课堂中就需要更多的互動、小组探究活动,让这类所谓的“题型课”变为“科学探究课”,让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活动,使数学课堂转变成“思维”的课堂。
(三)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这是基于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一类要求提出的策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于应用与创新。任何教育最后都要落实在“用”上,数学也一样,但近年来“数学无用论”在社会上蔓延,言论虽具有片面性,但这也确实显现出现阶段数学教学的一大问题:数学能力培养的缺失。数学教育仍停留于“应试”的表面,而未发挥出其对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上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应用与发现。仍用“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一课来举例,常有学生抱怨道“蚂蚁爬之前难道要算一算勾股定理?”,那么这就提醒教师要结合实际加以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提出“如何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原理的智慧,明白数学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三、结束语:
根据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导方针,教师们能获得一些转变教学模式、促进深入学习的策略。总结下来,理念的宗旨无非就是将学习的重点落在学生上,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但作为数学教师,还应该始终秉持数学学科在锻炼思维能力上的教学宗旨,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配合、不断完善,最终才能发挥出数学学科真正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金凤.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学教育,2018(12):161.
[2]吴国庆.初中数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分析[J].东西南北,2018(2):321.
(作者单位:西安交大阳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