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尤其是3至6岁这一幼儿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培养健康的心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从幼儿园方面来看,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启蒙教育,幼儿园是儿童走进社会的第一站。孩子们从不同环境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容易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假如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轻松、乐观、积极、友好的氛围,那么,幼儿胆怯、不安、焦虑的心理将会得到缓释乃至消失殆尽。反之,假如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到紧张、压抑、沮丧,那么,幼儿胆怯不安的心理将会加剧,甚至发生心理疾病。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安全、宽松、积极、愉悦的心理发展氛围,使幼儿园成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一)营造幼儿园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幼儿园应该在新文化理念的指导下,注重环境创设,突出文化特色,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特点及发展来布置环境。总体环境创设注重整体布局规划,注意和谐,大到各个楼层、各个班级、各个活动室,小到楼梯、走廊、厕所的设计要有不同的特色,为幼儿创设富有文化内涵的氛围,一个美丽和谐的环境,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幼儿园还要美化、绿化校园和教室,保证幼儿在恬静、舒适的空间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营造幼儿园积极进取精神文化氛围。
现如今,大家都在倡导和谐,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和为贵”,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作为天真纯洁的幼儿更需要在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里学习和生活。我们要重视幼儿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把幼儿园打造成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让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教师和幼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关系,促使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营造校园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化,首先应从园训、园风、教风、学风着手,确立至真、至善、至美的园训;确立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园风;确立耐心、爱心、童心、慧心的教风;确立乐学善思、合作分享的学风。为把园训、园风、教风、学风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师生,可以在幼儿园醒目的地方专门设计标语栏,时刻提醒师生,化“无形”为“有形”,让幼儿园的精神文化潜移默化渗透到师生们的内心和行为中。良好的“一训三风”蕴含着良好的精神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对广大师生起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无意识的感悟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行为得到改进,习惯得到优化。师生的共同认知像一条纽带把幼儿园里生活的每一个人的心紧紧拴在一起,从而建立起团结、理解、尊重、信任、和谐的群体关系,孩子们在这个和睦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二、从幼儿教师方面来看,要着力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开始,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这个期间的孩子好奇心重、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在这个阶段中,老师、家长、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对孩子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对幼儿今后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最高,他们会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在他们心里老师的话就是对的,是“圣旨”,比父母的话还重要。因此,幼儿教师的作用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教师应时刻谨记“为人师表”,抓住利用儿童心理特点,用自己文明的言谈举止,端庄的形象仪表,得体的待人接物来影响和改变儿童,教育好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一)幼儿教师应保持积极情绪。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从这点来说,幼儿教师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孩子,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不能因为孩子们年龄小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对孩子造成伤害,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应重视使用体现爱的形体语言。
一个鼓励的目光,一個赞许的微笑,一次会意的点头,一根赞扬的拇指等一个个细小的动作,都能营造一种温暖、关爱、平等的心理气氛,给幼儿充满感情的关注、体验成功的愉悦、产生安全感。为此,我们教师应坚持做到在每一天都和每个孩子说一次话、握一下手、翘一下大拇指、做一个搂抱、拍一下手、抚摩一下头等等,给予孩子肌肤的接触,让孩子感觉到教师对他的重视、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依恋之情,在良好的情绪、情感中喜欢上幼儿园,并在快乐中放飞思想,在快乐中创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关注儿童健康,把幼儿培养成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是每个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注重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着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有效途径,把一批又一批祖国的幼苗培养成为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朱慧.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4):156-157.
[2]雷艳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学周刊,2018(33):174-175.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从幼儿园方面来看,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启蒙教育,幼儿园是儿童走进社会的第一站。孩子们从不同环境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容易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假如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轻松、乐观、积极、友好的氛围,那么,幼儿胆怯、不安、焦虑的心理将会得到缓释乃至消失殆尽。反之,假如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到紧张、压抑、沮丧,那么,幼儿胆怯不安的心理将会加剧,甚至发生心理疾病。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安全、宽松、积极、愉悦的心理发展氛围,使幼儿园成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一)营造幼儿园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幼儿园应该在新文化理念的指导下,注重环境创设,突出文化特色,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特点及发展来布置环境。总体环境创设注重整体布局规划,注意和谐,大到各个楼层、各个班级、各个活动室,小到楼梯、走廊、厕所的设计要有不同的特色,为幼儿创设富有文化内涵的氛围,一个美丽和谐的环境,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幼儿园还要美化、绿化校园和教室,保证幼儿在恬静、舒适的空间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营造幼儿园积极进取精神文化氛围。
现如今,大家都在倡导和谐,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和为贵”,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作为天真纯洁的幼儿更需要在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里学习和生活。我们要重视幼儿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把幼儿园打造成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让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教师和幼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关系,促使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营造校园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化,首先应从园训、园风、教风、学风着手,确立至真、至善、至美的园训;确立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园风;确立耐心、爱心、童心、慧心的教风;确立乐学善思、合作分享的学风。为把园训、园风、教风、学风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师生,可以在幼儿园醒目的地方专门设计标语栏,时刻提醒师生,化“无形”为“有形”,让幼儿园的精神文化潜移默化渗透到师生们的内心和行为中。良好的“一训三风”蕴含着良好的精神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对广大师生起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无意识的感悟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行为得到改进,习惯得到优化。师生的共同认知像一条纽带把幼儿园里生活的每一个人的心紧紧拴在一起,从而建立起团结、理解、尊重、信任、和谐的群体关系,孩子们在这个和睦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二、从幼儿教师方面来看,要着力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开始,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这个期间的孩子好奇心重、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在这个阶段中,老师、家长、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对孩子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对幼儿今后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最高,他们会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在他们心里老师的话就是对的,是“圣旨”,比父母的话还重要。因此,幼儿教师的作用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教师应时刻谨记“为人师表”,抓住利用儿童心理特点,用自己文明的言谈举止,端庄的形象仪表,得体的待人接物来影响和改变儿童,教育好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一)幼儿教师应保持积极情绪。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从这点来说,幼儿教师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孩子,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不能因为孩子们年龄小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对孩子造成伤害,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应重视使用体现爱的形体语言。
一个鼓励的目光,一個赞许的微笑,一次会意的点头,一根赞扬的拇指等一个个细小的动作,都能营造一种温暖、关爱、平等的心理气氛,给幼儿充满感情的关注、体验成功的愉悦、产生安全感。为此,我们教师应坚持做到在每一天都和每个孩子说一次话、握一下手、翘一下大拇指、做一个搂抱、拍一下手、抚摩一下头等等,给予孩子肌肤的接触,让孩子感觉到教师对他的重视、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依恋之情,在良好的情绪、情感中喜欢上幼儿园,并在快乐中放飞思想,在快乐中创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关注儿童健康,把幼儿培养成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是每个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注重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着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有效途径,把一批又一批祖国的幼苗培养成为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朱慧.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4):156-157.
[2]雷艳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学周刊,2018(33):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