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先贤 启引后学

来源 :中国钱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雪农、刘建民合写的《半两钱研究与发现》问世了,这是钱币学领域难得的一部学术佳作。
  半两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居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跨越(经历)战国、秦、西汉三个时期,历经200余年,是我国古代最早具有统一名称和形制的铸币;它承前启后,把青铜文化、青铜的价值观、青铜的范铸技术传承下来,使青铜铸币作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沿用两千余年。所以,半两钱不但意义重大,而且内涵丰富,是我国历史货币中最具研究价值和分类断代较为困难的一类。王雪农、刘建民基于他们深厚的史学功底、敏锐的实物感知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向读者交出了这部钱币学研究的力作。
  这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有《半两钱铸行情况的历史考察》和《半两钱的铸造工艺与半两钱的分类断代》两个章节。《半两钱铸行情况的历史考察》是作者站在史的角度审视半两钱,把半两钱置于历史长河中作综合考察,阐述各个时期半两钱的历史定位;《半两钱的铸造工艺与半两钱的分类断代》,作者在蒋若是半两钱范断代研究的基础上,以范铸工艺为基础,以不同时期的半两钱铸造工艺保留下来的技术特征为依据,对半两钱进行分期断代。下编在上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不同时期的半两钱进行个别剖析,共分有“战国时期的半两钱”、“秦王朝铸造的半两钱”、“西汉初年铸造的半两钱”、“高后八铢半两钱”、“高后五分钱”、“荚钱”、“文景时期四铢半两钱”、“武帝时期的四铢半两钱”、“铁铅四铢半两钱和磨边剪凿的半两钱”、“非正用品半两钱”等十个门类。
  本书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一)视野开阔,独具匠心。本书作者大量使用第一手考古资料,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报告和出土资料;大量引证历史文献,认真研究了与半两钱相关的文献史料和古往今来有参考价值的图录、文章和著作。可以说,从五十年代以来,几乎所有与半两钱有关的出土资料作者都作了查阅参考,并以作者自己的学识加以判断、吸收,发现有不实之处随即加以指正或标注。如关于河南永城西汉梁王墓出土的半两钱,因最初是在《郑州晚报》上报道的,有关出土半两钱的内容在钱币界有许多传说;有说出了铁半两的,有说出了鎏金半两的,等等,对此,作者一一作了核实,并结合历史背景和墓主人身份作了精彩的分析,指出:铁半两当系铅半两之误,且系流通钱币而非特制冥币瘗钱;铜钱千枚成串(贯)当始于西汉四铢半两。对文献与史料的引用,作者也绝非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反复咀嚼以求其真。如,关于秦并天下后,其货币到底是有“三等”还是“二等”,作者既不是简单地采纳《史记·平准书》之“三等”说或《汉书·食货志》之“二”等说,也不简单地信奉后人之注解,而是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作出自己的分析,提出“布作为三等货币中的中币之可能性不是不存在”,“《平准书》三等说不可轻易否定”的结论。可以这么说,就半两钱研究而言,本书无论是在内容的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是空前的。
  (二)内容新颖,见解独到。本书不是简单的历史文献和出土资料的汇总,也不是人云亦云的产物,《半两钱研究与发现》通篇贯穿着作者的学术思想;从半两钱的产生、发展到退出历史舞台,每个环节无不闪烁着作者自己的思想和独到见解。例如,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初行钱”的记载,彭信威、王毓铨等钱币研究者多有专门的论述,本书作者则是依据自己的研究,得出“惠文王二年‘初行钱’行的就是半两钱,从这时起,半两钱的铸造就正式载入中华史册”的结论,同时也指出,秦国在“初行钱”之前,以“半两”为面文的货币已经出现在经济生活中了。进一步,作者通过对20余则有关先秦半两钱及其钱范的出土报道与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概括了先秦时期半两钱铸行的三大特点。又,对汉初小半两钱与“荚钱”的认识,力排众议指出:《平准书》所说的“……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铸的不是“荚钱”而是减重的小半两,两者不可混同;真正的“荚钱”系由“五分钱”减重而来,是汉文帝“除盗铸钱令,更铸四铢钱”之前的事,是一种在铸行过程中被人为缩小的五分钱。对半两钱在汉代的减重,不无见地地指出“……汉初小半两钱,非但不会为时人所患,反而在经济生活中是受到欢迎的”。所有这些,与其说是作者研究深度之展现,不如说是作者学识水平与学术素养之显露。事实上,即便说是“荚钱”也是因时需而生,并非人的意志所定,今人怎可不辨其理而仅居后世之情妄加评论?
  (三)传承先贤,开拓创新。从公元5世纪以来,历代先贤在古钱的分类断代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奠定了中国钱币学的根基,也哺育了后人。但客观地讲,钱币学发展到今天,仅停留在传统的古泉学研究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就半两钱分类断代而言,传统的研究主要是“标准重量断代”和“形制书体断代”,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文献对半两钱尺寸、重量和书体特征的记载或零星描述。然而,钱币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物,在实际需求中产生,也随实际需求而改变。就半两钱来说,无论是战国秦、秦还是西汉,不同的地区铸行的钱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地区,钱币的重量也会随政治经济状况的好坏而改变;且半两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是中央王朝统一铸造的,怎么可能会做到重量标准一致呢?钱文书体也是这个道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书体,同一地区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有可能书写出不同的书体来。在这方面,本书作者在传承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了考古学断代方法,并大胆创新,将带有浓厚时代色彩的技术工艺特征——半两钱的铸造工艺特征——运用于半两钱的分类断代之中。
  铸造工艺是一个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不同的历史时期必然会产生和运用不同的工艺,而不同时期的铸造工艺必然要反映到钱币实物上来。因此,运用铸造工艺对半两钱进行分类断代,不仅是客观的,也是符合科学的认识。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尚有赖于对铸钱工艺更深入透彻的研究。在研究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创新方面,本书作者无疑走在许多泉界同行的前头。
  (四)聚珍荟宝,留香泉坛。本书理论研究富于思想和见解,实物收录也取舍精到。“下编”所列1700余枚半两钱,绝大多数是从未发表过的新品,时代齐全,类型丰富,不乏创见珍稀之钱,而且全部实物都是作者和业内方家亲历细审,一一过目的可靠钱品。《半两钱研究与发现》两位作者在钱币的鉴别方面都具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身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的刘建民先生,更是对收录钱品的把关下了很大功夫。作者以宁缺勿滥为原则,力求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但凡有疑问的钱品一律不予收录。可见,《半两钱研究与发现》中所发表的半两钱,满目琳琅,品品珠玑,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对于古钱币的研究者及爱好者不说,开卷有如开启一瓮浓香四溢的美酒佳酿,令人不释。
  钱币学发展到今天是今非昔比!数以万计的研究者和多达百万的收藏爱好者组成了一支庞大的“特殊军团”。过去,钱币研究是少数人做的事情,钱币学著作屈指可数,上世纪80年代,一本钱币学著作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今人借助电脑和魔术一般的技术手段,出一本书或搞几篇文章实在不算是什么难办的事。毋庸讳言,当今社会上的浮躁,也影响到这片昔日的学术“圣土”,如今观念陈旧、内容重复、空洞无物、罗列拼凑的钱币类图书充斥书架,然而,一些致力于钱币学研究探讨的人却感到无书可读。王雪农、刘建民《半两钱研究与发现》的写作前后经历了10年之久,该书所映现出作者的学术追求与治学态度、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所达到的学术高度,对今天钱币界后学既是雪中送炭,又具有很好的启引作用。
  (责任编辑:高聪明)
其他文献
“第三届中国铜元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第三届中国铜元研讨会”于2006年9月22~24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主要是“钱币天堂”、“中国机制币论坛”、“收藏大本营”等网站的铜元爱好者、专家、收藏家及币商。来自台湾的收藏名家刘继武、王寿萱等向泉友展示了经典的珍藏,交流了两岸的信息。由美国、加拿大专程赴会的机制币专家孙浩、收藏家李共青也和泉友进行了交流。
期刊
笔者读《史记》、 《汉书》等古代文献时,经常对文中“金”与“千金”的理解感到很困惑。因为文献中的“金”往往是指铜,有时是指某种货币单位——钱,有时则指黄金,莫衷一是。  长沙出土的泥质冥币——“金”钣,呈方形。质地疏松,手捏即碎。它与陶瓷的坚硬程度显然有别。故称泥质冥币。根据印文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四式:  Ⅰ式:器号:64231。呈长方形,正面两个方格内分别印“金”字,长47mm,宽30mm(图
期刊
清咸丰时期,为筹措巨大军费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国库空虚,财源枯竭的情况下,清政府于咸丰三年(1853)三月决定铸行大钱。于是,全国共有29个钱局相继开始铸造咸丰大钱,其中铸造当五百、当千大钱有宝泉、宝源两个中央局。地方局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宝巩、宝河、宝陕、宝苏和宝伊局也铸过当五百、当千大钱。现根据收集的大钱图录资料,就这七个钱局所铸当五百、当千大钱的铸钱期限、轻重大小、金属材料和钱文版别,作
期刊
2005年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继续贯彻总量控制的政策,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推陈出新、确保精品”的发售政策。全年共发行9个项目47个品种。其中:金币23个品种,1219789枚(纪念性金币304789枚,熊猫普制金币915 000枚),合黄金301764盎司(纪念性金币81764盎司,熊猫普制金币220000盎司);银币21个品种,1610488枚(纪念性银币1010488枚,熊猫普制银币6000
期刊
收藏与鉴赏是门分不开的学问,也没有国籍与年代的区分;中华文物有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工艺,钞币是文物之一,因此外籍人士喜爱中国钱币,或本土人士收藏外国钱币也就不足为奇了。清末时西力东渐,往来日益频繁,在来华的西洋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者颇众,以下介绍在收藏及研究中国货币较知名的十位,这些都是曾对中国钱币有发表过文字论述或出版书籍者。由于以往外籍人士在华者常入境随俗依中国姓氏取名,故佘德、伟烈亚力、马士、
期刊
清顺治元年(1644)至乾隆五年(1740),清政府规定造黄铜钱流通,其材质是铜锌合金,其中铜的含量或有变化,通常在50—70%之间(实际操作中常不相符合)。乾隆五年,清廷颁行“青钱”,其材质改为铜、锌、铅、锡四元合金。直至乾隆五十九(1794)年止,几乎整个乾隆朝都在铸行“青钱”。  改铸“青钱”对清政府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其不仅仅意味着铸钱成分、铸钱技术等方面的变化,甚至引起清廷矿业政策的变化,
期刊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最早举办个人钱币藏品展览,是已故钱币收藏家陈健宇先生。陈氏原名陈卓伟,华侨出身,早年返国后曾担任军校教官,居北京,收藏不少古今钱币。四十年代后期定居香港,晚年藏品渐散出,由钱商收购。近年陈氏部分遗藏包括一批北京钱庄票据资料,已由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出。  有聚必有散。“集泉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事实正是如此。笔者近年整理一批泉家藏品文字资料时,当追踪其藏泉去向,便发现一个有
期刊
邬德华(Alphonse Marie Tracey Wood—ward),1876年生于印度洋中的留尼旺岛,父亲是美国海员,母亲是法国人。1879年随其母亲定居日本横滨,1895年迁居神户。父亲喜爱收集邮票,邬德华年幼即继承其父藏品,并养成一生之收藏癖好。16岁时就撰写邮票文章,在美国邮刊上发表。1905年他售出他父亲的各国邮票集藏,着重于日本邮票,不久成为日本、朝鲜、台湾邮票之权威,1928年出
期刊
中国革命政府债券是孙中山开展反清革命活动所印发的筹饷债券之一,其正背分别印有英文及法文,译文为:“中国革命政府约定付给持券人一百元。本政府在中国成立后一年,由广东政府官库或其海外代理机构支付。1906年1月1日,总理孙文(签名)。”所用纸张为白色水印纸,有法文SECURITAS(信用债票)的水印。1986年,柏文在台湾第十一期《泉坛》杂志上发表了《百元债券八十年纪》一文,对该项百元债券及两种加盖银
期刊
阿尔泰地区在清代一直隶属于乌里雅苏台将军所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设阿尔泰办事大臣,但仍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统领。民国成立后,阿尔泰办事大臣改为阿尔泰办事长官,首任长官为著名的土尔扈特蒙古部首领帕勒塔。阿尔泰作为独立的行政区,由北京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地区在沙皇俄国的策划下于当年11月10日宣布独立。第二年,刚宣布独立的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