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雪农、刘建民合写的《半两钱研究与发现》问世了,这是钱币学领域难得的一部学术佳作。
半两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居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跨越(经历)战国、秦、西汉三个时期,历经200余年,是我国古代最早具有统一名称和形制的铸币;它承前启后,把青铜文化、青铜的价值观、青铜的范铸技术传承下来,使青铜铸币作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沿用两千余年。所以,半两钱不但意义重大,而且内涵丰富,是我国历史货币中最具研究价值和分类断代较为困难的一类。王雪农、刘建民基于他们深厚的史学功底、敏锐的实物感知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向读者交出了这部钱币学研究的力作。
这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有《半两钱铸行情况的历史考察》和《半两钱的铸造工艺与半两钱的分类断代》两个章节。《半两钱铸行情况的历史考察》是作者站在史的角度审视半两钱,把半两钱置于历史长河中作综合考察,阐述各个时期半两钱的历史定位;《半两钱的铸造工艺与半两钱的分类断代》,作者在蒋若是半两钱范断代研究的基础上,以范铸工艺为基础,以不同时期的半两钱铸造工艺保留下来的技术特征为依据,对半两钱进行分期断代。下编在上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不同时期的半两钱进行个别剖析,共分有“战国时期的半两钱”、“秦王朝铸造的半两钱”、“西汉初年铸造的半两钱”、“高后八铢半两钱”、“高后五分钱”、“荚钱”、“文景时期四铢半两钱”、“武帝时期的四铢半两钱”、“铁铅四铢半两钱和磨边剪凿的半两钱”、“非正用品半两钱”等十个门类。
本书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一)视野开阔,独具匠心。本书作者大量使用第一手考古资料,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报告和出土资料;大量引证历史文献,认真研究了与半两钱相关的文献史料和古往今来有参考价值的图录、文章和著作。可以说,从五十年代以来,几乎所有与半两钱有关的出土资料作者都作了查阅参考,并以作者自己的学识加以判断、吸收,发现有不实之处随即加以指正或标注。如关于河南永城西汉梁王墓出土的半两钱,因最初是在《郑州晚报》上报道的,有关出土半两钱的内容在钱币界有许多传说;有说出了铁半两的,有说出了鎏金半两的,等等,对此,作者一一作了核实,并结合历史背景和墓主人身份作了精彩的分析,指出:铁半两当系铅半两之误,且系流通钱币而非特制冥币瘗钱;铜钱千枚成串(贯)当始于西汉四铢半两。对文献与史料的引用,作者也绝非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反复咀嚼以求其真。如,关于秦并天下后,其货币到底是有“三等”还是“二等”,作者既不是简单地采纳《史记·平准书》之“三等”说或《汉书·食货志》之“二”等说,也不简单地信奉后人之注解,而是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作出自己的分析,提出“布作为三等货币中的中币之可能性不是不存在”,“《平准书》三等说不可轻易否定”的结论。可以这么说,就半两钱研究而言,本书无论是在内容的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是空前的。
(二)内容新颖,见解独到。本书不是简单的历史文献和出土资料的汇总,也不是人云亦云的产物,《半两钱研究与发现》通篇贯穿着作者的学术思想;从半两钱的产生、发展到退出历史舞台,每个环节无不闪烁着作者自己的思想和独到见解。例如,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初行钱”的记载,彭信威、王毓铨等钱币研究者多有专门的论述,本书作者则是依据自己的研究,得出“惠文王二年‘初行钱’行的就是半两钱,从这时起,半两钱的铸造就正式载入中华史册”的结论,同时也指出,秦国在“初行钱”之前,以“半两”为面文的货币已经出现在经济生活中了。进一步,作者通过对20余则有关先秦半两钱及其钱范的出土报道与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概括了先秦时期半两钱铸行的三大特点。又,对汉初小半两钱与“荚钱”的认识,力排众议指出:《平准书》所说的“……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铸的不是“荚钱”而是减重的小半两,两者不可混同;真正的“荚钱”系由“五分钱”减重而来,是汉文帝“除盗铸钱令,更铸四铢钱”之前的事,是一种在铸行过程中被人为缩小的五分钱。对半两钱在汉代的减重,不无见地地指出“……汉初小半两钱,非但不会为时人所患,反而在经济生活中是受到欢迎的”。所有这些,与其说是作者研究深度之展现,不如说是作者学识水平与学术素养之显露。事实上,即便说是“荚钱”也是因时需而生,并非人的意志所定,今人怎可不辨其理而仅居后世之情妄加评论?
(三)传承先贤,开拓创新。从公元5世纪以来,历代先贤在古钱的分类断代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奠定了中国钱币学的根基,也哺育了后人。但客观地讲,钱币学发展到今天,仅停留在传统的古泉学研究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就半两钱分类断代而言,传统的研究主要是“标准重量断代”和“形制书体断代”,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文献对半两钱尺寸、重量和书体特征的记载或零星描述。然而,钱币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物,在实际需求中产生,也随实际需求而改变。就半两钱来说,无论是战国秦、秦还是西汉,不同的地区铸行的钱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地区,钱币的重量也会随政治经济状况的好坏而改变;且半两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是中央王朝统一铸造的,怎么可能会做到重量标准一致呢?钱文书体也是这个道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书体,同一地区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有可能书写出不同的书体来。在这方面,本书作者在传承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了考古学断代方法,并大胆创新,将带有浓厚时代色彩的技术工艺特征——半两钱的铸造工艺特征——运用于半两钱的分类断代之中。
铸造工艺是一个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不同的历史时期必然会产生和运用不同的工艺,而不同时期的铸造工艺必然要反映到钱币实物上来。因此,运用铸造工艺对半两钱进行分类断代,不仅是客观的,也是符合科学的认识。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尚有赖于对铸钱工艺更深入透彻的研究。在研究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创新方面,本书作者无疑走在许多泉界同行的前头。
(四)聚珍荟宝,留香泉坛。本书理论研究富于思想和见解,实物收录也取舍精到。“下编”所列1700余枚半两钱,绝大多数是从未发表过的新品,时代齐全,类型丰富,不乏创见珍稀之钱,而且全部实物都是作者和业内方家亲历细审,一一过目的可靠钱品。《半两钱研究与发现》两位作者在钱币的鉴别方面都具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身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的刘建民先生,更是对收录钱品的把关下了很大功夫。作者以宁缺勿滥为原则,力求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但凡有疑问的钱品一律不予收录。可见,《半两钱研究与发现》中所发表的半两钱,满目琳琅,品品珠玑,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对于古钱币的研究者及爱好者不说,开卷有如开启一瓮浓香四溢的美酒佳酿,令人不释。
钱币学发展到今天是今非昔比!数以万计的研究者和多达百万的收藏爱好者组成了一支庞大的“特殊军团”。过去,钱币研究是少数人做的事情,钱币学著作屈指可数,上世纪80年代,一本钱币学著作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今人借助电脑和魔术一般的技术手段,出一本书或搞几篇文章实在不算是什么难办的事。毋庸讳言,当今社会上的浮躁,也影响到这片昔日的学术“圣土”,如今观念陈旧、内容重复、空洞无物、罗列拼凑的钱币类图书充斥书架,然而,一些致力于钱币学研究探讨的人却感到无书可读。王雪农、刘建民《半两钱研究与发现》的写作前后经历了10年之久,该书所映现出作者的学术追求与治学态度、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所达到的学术高度,对今天钱币界后学既是雪中送炭,又具有很好的启引作用。
(责任编辑:高聪明)
半两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居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跨越(经历)战国、秦、西汉三个时期,历经200余年,是我国古代最早具有统一名称和形制的铸币;它承前启后,把青铜文化、青铜的价值观、青铜的范铸技术传承下来,使青铜铸币作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沿用两千余年。所以,半两钱不但意义重大,而且内涵丰富,是我国历史货币中最具研究价值和分类断代较为困难的一类。王雪农、刘建民基于他们深厚的史学功底、敏锐的实物感知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向读者交出了这部钱币学研究的力作。
这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有《半两钱铸行情况的历史考察》和《半两钱的铸造工艺与半两钱的分类断代》两个章节。《半两钱铸行情况的历史考察》是作者站在史的角度审视半两钱,把半两钱置于历史长河中作综合考察,阐述各个时期半两钱的历史定位;《半两钱的铸造工艺与半两钱的分类断代》,作者在蒋若是半两钱范断代研究的基础上,以范铸工艺为基础,以不同时期的半两钱铸造工艺保留下来的技术特征为依据,对半两钱进行分期断代。下编在上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不同时期的半两钱进行个别剖析,共分有“战国时期的半两钱”、“秦王朝铸造的半两钱”、“西汉初年铸造的半两钱”、“高后八铢半两钱”、“高后五分钱”、“荚钱”、“文景时期四铢半两钱”、“武帝时期的四铢半两钱”、“铁铅四铢半两钱和磨边剪凿的半两钱”、“非正用品半两钱”等十个门类。
本书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一)视野开阔,独具匠心。本书作者大量使用第一手考古资料,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报告和出土资料;大量引证历史文献,认真研究了与半两钱相关的文献史料和古往今来有参考价值的图录、文章和著作。可以说,从五十年代以来,几乎所有与半两钱有关的出土资料作者都作了查阅参考,并以作者自己的学识加以判断、吸收,发现有不实之处随即加以指正或标注。如关于河南永城西汉梁王墓出土的半两钱,因最初是在《郑州晚报》上报道的,有关出土半两钱的内容在钱币界有许多传说;有说出了铁半两的,有说出了鎏金半两的,等等,对此,作者一一作了核实,并结合历史背景和墓主人身份作了精彩的分析,指出:铁半两当系铅半两之误,且系流通钱币而非特制冥币瘗钱;铜钱千枚成串(贯)当始于西汉四铢半两。对文献与史料的引用,作者也绝非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反复咀嚼以求其真。如,关于秦并天下后,其货币到底是有“三等”还是“二等”,作者既不是简单地采纳《史记·平准书》之“三等”说或《汉书·食货志》之“二”等说,也不简单地信奉后人之注解,而是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作出自己的分析,提出“布作为三等货币中的中币之可能性不是不存在”,“《平准书》三等说不可轻易否定”的结论。可以这么说,就半两钱研究而言,本书无论是在内容的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是空前的。
(二)内容新颖,见解独到。本书不是简单的历史文献和出土资料的汇总,也不是人云亦云的产物,《半两钱研究与发现》通篇贯穿着作者的学术思想;从半两钱的产生、发展到退出历史舞台,每个环节无不闪烁着作者自己的思想和独到见解。例如,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初行钱”的记载,彭信威、王毓铨等钱币研究者多有专门的论述,本书作者则是依据自己的研究,得出“惠文王二年‘初行钱’行的就是半两钱,从这时起,半两钱的铸造就正式载入中华史册”的结论,同时也指出,秦国在“初行钱”之前,以“半两”为面文的货币已经出现在经济生活中了。进一步,作者通过对20余则有关先秦半两钱及其钱范的出土报道与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概括了先秦时期半两钱铸行的三大特点。又,对汉初小半两钱与“荚钱”的认识,力排众议指出:《平准书》所说的“……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铸的不是“荚钱”而是减重的小半两,两者不可混同;真正的“荚钱”系由“五分钱”减重而来,是汉文帝“除盗铸钱令,更铸四铢钱”之前的事,是一种在铸行过程中被人为缩小的五分钱。对半两钱在汉代的减重,不无见地地指出“……汉初小半两钱,非但不会为时人所患,反而在经济生活中是受到欢迎的”。所有这些,与其说是作者研究深度之展现,不如说是作者学识水平与学术素养之显露。事实上,即便说是“荚钱”也是因时需而生,并非人的意志所定,今人怎可不辨其理而仅居后世之情妄加评论?
(三)传承先贤,开拓创新。从公元5世纪以来,历代先贤在古钱的分类断代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奠定了中国钱币学的根基,也哺育了后人。但客观地讲,钱币学发展到今天,仅停留在传统的古泉学研究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就半两钱分类断代而言,传统的研究主要是“标准重量断代”和“形制书体断代”,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文献对半两钱尺寸、重量和书体特征的记载或零星描述。然而,钱币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物,在实际需求中产生,也随实际需求而改变。就半两钱来说,无论是战国秦、秦还是西汉,不同的地区铸行的钱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地区,钱币的重量也会随政治经济状况的好坏而改变;且半两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是中央王朝统一铸造的,怎么可能会做到重量标准一致呢?钱文书体也是这个道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书体,同一地区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有可能书写出不同的书体来。在这方面,本书作者在传承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了考古学断代方法,并大胆创新,将带有浓厚时代色彩的技术工艺特征——半两钱的铸造工艺特征——运用于半两钱的分类断代之中。
铸造工艺是一个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不同的历史时期必然会产生和运用不同的工艺,而不同时期的铸造工艺必然要反映到钱币实物上来。因此,运用铸造工艺对半两钱进行分类断代,不仅是客观的,也是符合科学的认识。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尚有赖于对铸钱工艺更深入透彻的研究。在研究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创新方面,本书作者无疑走在许多泉界同行的前头。
(四)聚珍荟宝,留香泉坛。本书理论研究富于思想和见解,实物收录也取舍精到。“下编”所列1700余枚半两钱,绝大多数是从未发表过的新品,时代齐全,类型丰富,不乏创见珍稀之钱,而且全部实物都是作者和业内方家亲历细审,一一过目的可靠钱品。《半两钱研究与发现》两位作者在钱币的鉴别方面都具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身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的刘建民先生,更是对收录钱品的把关下了很大功夫。作者以宁缺勿滥为原则,力求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但凡有疑问的钱品一律不予收录。可见,《半两钱研究与发现》中所发表的半两钱,满目琳琅,品品珠玑,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对于古钱币的研究者及爱好者不说,开卷有如开启一瓮浓香四溢的美酒佳酿,令人不释。
钱币学发展到今天是今非昔比!数以万计的研究者和多达百万的收藏爱好者组成了一支庞大的“特殊军团”。过去,钱币研究是少数人做的事情,钱币学著作屈指可数,上世纪80年代,一本钱币学著作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今人借助电脑和魔术一般的技术手段,出一本书或搞几篇文章实在不算是什么难办的事。毋庸讳言,当今社会上的浮躁,也影响到这片昔日的学术“圣土”,如今观念陈旧、内容重复、空洞无物、罗列拼凑的钱币类图书充斥书架,然而,一些致力于钱币学研究探讨的人却感到无书可读。王雪农、刘建民《半两钱研究与发现》的写作前后经历了10年之久,该书所映现出作者的学术追求与治学态度、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所达到的学术高度,对今天钱币界后学既是雪中送炭,又具有很好的启引作用。
(责任编辑:高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