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的晚年张奚若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da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近代史,还是现代史,张奚若都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
  “棱角先生”名不虚传
  19世纪末期,张奚若生于陕西省大荔县,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是他的同乡。在青少年时期他即怀有革命的雄心大志,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后因袁世凯窃国专政,压制革命党人,张奚若深感失望,为了寻求救国之策,他毅然放弃官职,出国求学。1913年赴美深造,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1919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祖国。
  张奚若回国后,长期在清华大学和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深为学生敬爱的进步教授。他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深恶痛绝,常有犀利的抨击言论,他尖锐地指出:中国害的是政治病,国家政权为一些毫无知识的非常愚蠢的极端贪污的极端反动的非常专制的政治集团所垄断!他义正词严地拒绝参加国民党的国民参政会。故而人们给他送了一个雅号:棱角先生。
  张奚若这位终生追求民主追求进步的爱国人士,对中国国民党深恶痛绝,对中国共产党却充满了期盼和希望。1949年,他这位特立独行的政治学家,以民主教授的身份,应邀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会议,共议建国方略。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提议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一重大成就都使张奚若欢欣鼓舞。同时,对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问题,他还是秉承犀利尖锐的风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1957年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整风座谈会上,他对中共执政以来的作风提出了十六个字的评价:“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轻视过去,迷信将来。”这四句话十分尖锐,颇为刺耳。但是,毛泽东主席听后却做出了正面的高度的赞扬,他说:“我很欣赏这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好人说的,说这个话的人并非右派。我很喜欢这一位,这个人是个有正义感的人。”有了毛主席这句评价,在反右派斗争中,他得到保护;反右派斗争结束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张奚若这位敢谏之友,还是礼遇有加,高官厚禄,予以安排。任命他为当时新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工资待遇定为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的行政三级。在中南海东侧的南长街寻觅一处独门深院作为他的私邸,派出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为其看门护院。面对如此优厚的礼遇,张奚若心中是有数的,但是,反右派斗争的惊涛骇浪,似乎也讓他从中闻出了某些味道,从此改弦易辙,以应时局。他深居简出,闭门谢客,过起了“大隐隐于朝”的隐士式生活。
  正在这个时候,我有幸目睹这位传奇式风云人物的风采。
  有幸聆听张奚老追忆往昔
  我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从武汉调到北京,在张奚若任主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办公厅从事秘书工作,有机会经常接近上层人士。这个机构是国务院主管涉外文化事务部门,负责向我驻外使馆派出文化参赞;负责协调文化、体育、文物、新闻、出版等政府部门和民间文化团体的对外事务;负责组织派出和接待来访的文化官员、友好人士和各种文艺团体;负责与各友好国家签订文化协议,是一个掌控对外文化工作的实权部门。张奚若担任国务院这样一个重要管理部门的一把手,可见其职责之重要。但是,他似乎是只挂其名,不问其政,每个周一的上午,到机关来巡视一番,其他诸事不管。实际事务另由当年“一二·九运动”的领军人物、副主任兼党组书记李昌同志操办。
  张奚若每周到机关巡视,以我这“初出茅庐”的小秘书看来,还是颇有威仪感的。当时他已年过花甲,还是精神抖擞,仪表堂堂。梳着灰白色的大背头,戴着玳瑁框的眼镜,身穿一套剪裁合体的深灰色中山装,足蹬皮鞋,手持文明棍(手杖,当时已经很少有人用这玩意儿),迈着稳健的方步前行。当他的专车停在机关大楼门前时,秘书迎上前去,拉开车门,请他下车。进入大楼后,秘书伺候他宽衣摘帽,陪他走进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电梯。电梯到达三楼,秘书陪他进入办公室,端茶倒水,在桌上放好阅读的文件,安置他坐在办公桌前,即悄声退出。他在办公室停留约一个小时左右,既不约人谈话,也无人向他汇报工作。每次都是悄声而来,扬长而去,常年如此,毫无变动。
  不过,例行不变之事,也有例外。某天上午工间操休息时,我们几个小秘书站在走廊上聊天,正好张奚若迎面向我们走来,我们立即退到两侧,毕恭毕敬地给他请安,大声说:“张奚老,您好!”他看到这些年轻人如此尊重他,似乎颇受感动,竟驻足与我们攀谈起来,一时兴起,大谈他的人生阅历:如何出走陕西,怎么参加辛亥革命;如何留洋求学,怎样抨击国民党的腐败;如何迎接开国盛典,怎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滔滔不绝,讲了近一个小时,我们洗耳恭听,大长见识。目送这位长者离开后,我唏嘘不已,心想:“张奚老也太寂寞了,似乎找个说话的人都难,真是盛名之下,其鸣也哀也!”
  这次见面不久,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位受人尊敬的寂寞的张奚老。“文革”中张奚老虽然得到周总理的保护,没有受到冲击,可是似乎更加感到孤独和寂寞。时到1973年,他终于以84岁的高龄驾鹤西去,默默地走完了漫长的人生道路。弹指一挥间,转眼四十余年的时光过去了,至今还有几个人能记住有张奚若这样一位风云人物!当代的年轻人有哪个知道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有张奚若这样一位与祖国命运相关连的历史人物呢?
  (注:本文所用图片,系由长期在中央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资深摄影家崔宝林先生在其收藏的伟人历史画刊中精选提供)
其他文献
每当“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都会使我思忆起我国传奇式女性人物,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女中豪杰”、伟大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者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长,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的史良女士。  我的父亲王炳钧先生,同史良一样,也生于1900年。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律师,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长期在周恩来同志的指导下,从事抗日与反内战的隐蔽战线工
期刊
汪道涵任上海市市长后,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开始设港澳室。国务院港澳办鲁平每次来上海总要到社科院召集港澳室同志开会,开会的内容一般先是港澳室同志汇报前阶段工作,然后鲁平布置今后的任务。比如翻译有关香港经济的书籍,翻译的质量是得到鲁平认可的。对于前期已经翻好的书籍的稿费,都由港澳办在香港支付。当时所翻的书籍有时由一个人完成,有时也有几个人一起合作完成。当时港澳室出版的《港澳经济专辑》是不定期刊(每
期刊
《午夜心语》是我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写的一段日记,时间跨度为1963年12月1日至1966年4月18日,共计两年四个月零十八天。那时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它真实地记录了那几年我的教学生涯和科研活动,是我风雨人生中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足迹。  大家知道,那几年正是我国刚刚度过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在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们刚刚从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出来,还没有
期刊
由《解放日报》编著的“解放·城市底片”画册《意气风发时:1954-1958》(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6月出版),刊有一张摄于复旦大学的老照片:1957年7月3日,复旦师生围聚一堂,正在揭发批判“右派分子”王造时先生……我很想知道,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这张照片背后,究竟还有怎样的故事?  一、复旦大学大礼堂批判会现场  先来读一下《意气风发时》一书对于这张照片的说明:  1957年7月3日
期刊
申石伽先生是浙江杭州人,从小天资聪慧,勤勉好学,曾是俞陛云(俞平伯之父)的弟子。早年申石伽先生便打下了扎实的功底,胸有诗书,学富五车。故日后在绘画作品上赋诗、题词、写跋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贴切妥当,与画幅浑然一体,仿佛天成。正如王维所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画作与书法相得益彰,互映生辉。他画竹,无论是群竹,还是单影,无论是墨竹,还是珠竹,均栩栩如生,形神皆备,这些竹仿佛刚从园里采来,有质感弹性。
期刊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机遇中我们需要更加清楚地认知我们的文化对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价值。本刊已连续两期在《世纪论坛》栏目刊登有关文化自信的文章,旨在
期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抗日战争那苦难的年代,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牺牲的战士的遗孤、被敌机空袭炸死父母的子女、流离失所并被饥饿和疾病夺去生命的难民的后代,比比皆是。另外,还有成百万的儿童,虽然他们的父母还活着,有的是战斗在前线的战士,有的是被日本侵略者赶出家园的难民,他们无力照顾这些孩子。据1940年8月出版的《保卫中国同盟通讯》(简称《保盟通讯》)报道,当时中国有300多万孤儿,其中大部
期刊
从1956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个国庆节起,连续四年(即1956年至1959年)的国庆节,我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首都群众的庆祝游行活动。  两次参加天安门广场人大学生护卫队  当年天安门广场上的国庆庆典十分隆重、热烈。每年都有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兵种组成的大阅兵,首都群众的节日大游行,还有广场上数十万欢呼群众。而在广场中央的国旗下方,排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军乐团后面是手持鲜花的
期刊
在渔阳里结识陈独秀  1920年3月,20岁出头的浙江青年俞秀松与他的好友施存统来到上海。他俩因在浙江第一师范就学期间从事学生运动,出版《浙江新潮》这本刊物而被学校开除。他们想在上海逗留一段时间,探望一些师长朋友,然后从上海坐船去广州,投靠当时有“社会主义将军”之称的广东军阀陈炯明。这一天他们来到居住在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的《国民日报》主编戴季陶那里,碰巧遇到了陈独秀。  其实陈独秀也不过刚来上海,
期刊
王昇久任要职,招嫉惹祸  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后,检讨在大陆军事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部队的政治工作没有落实。因此,从1950年开始,蒋介石决心在台湾军中设置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政工),从基层的排、连、营、团到师、军、军团、军种总部,以及“国防部”,都全面设置政工人员,排、连、营基层政工干部称为“辅导长”,团以上则设“政治部主任”,“国防部”设置“总政治部”(1963年以后,又改称“总政治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