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运动中王造时的一张照片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i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解放日报》编著的“解放·城市底片”画册《意气风发时:1954-1958》(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6月出版),刊有一张摄于复旦大学的老照片:1957年7月3日,复旦师生围聚一堂,正在揭发批判“右派分子”王造时先生……我很想知道,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这张照片背后,究竟还有怎样的故事?
  一、复旦大学大礼堂批判会现场
  先来读一下《意气风发时》一书对于这张照片的说明:
  1957年7月3日,复旦大学相辉堂,被划为右派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造时在听取群众对他的批判。6月起,这位曾参与“五四”、列名“七君子”之一的政治学家受到猛烈冲击,报章上的批判文章连篇累牍。但王造时并不为之所动。7月3日的这场千人大会上,叼着烟听完批判的他当场回击:“如果我王造时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组织活动,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企图,愿受国法的最严厉制裁”“我仍认为党的政策是要放,不是要收”。
  复旦大学相辉堂原名“登辉堂”,落成于1947年6月,是以老校長李登辉的名字命名的礼堂。1950年9月,根据复旦大学校委会公告,登辉堂被改名为“400号”大礼堂,但此后仍有师生习惯称之为“登辉堂”;直到1985年复旦校庆80周年之际,为纪念马相伯、李登辉两位为复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校长,大礼堂才改名为“相辉堂”。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应写成“复旦大学大礼堂”。
  复旦大礼堂设主席台和观众席,为复旦重要的集会场所,可以容纳千余人。观众席坐东朝西,面向主席台。当年观众席的座位是木质长椅,前、后排之间没有坡度。这张照片反映,那天(7月3日)大礼堂的座位临时做了调整,王造时显然未坐在主席台上,而是在观众席中坐北朝南。周围坐着的师生,既有与王造时一个方向的,也有坐东朝西的,因摄影角度关系,估计还有坐西朝东和坐南朝北的师生。
  照片上,王造时的表情令人过目难忘:他身穿中山装,脚蹬雨靴,叼着香烟,左手紧握右手,跷着二郎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旁的长椅上,放着一只皮质公文包。围坐一旁的师生,也穿着雨靴,大多呈义愤填膺之色;唯有右侧一位扎辫子的姑娘,脸带一丝轻松的微笑……这张照片,生动传神,故事性强,是当年解放日报摄影记者抓拍的现场画面。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张以王造时为正面形象的照片,并没有刊登在当年《解放日报》上。查1957年7月4日《解放日报》第2版报道,配发的大会现场照片,是“多伦路居民委员会代表在会上发言,揭发右派分子王造时在里弄中的恶行”,而王造时的形象,仅仅是一个裁剪后的头像,嵌在右下角,文字说明为:“下角就是右派分子王造时。”
  二、上海反右派斗争从王造时开始
  1957年6月,反右派斗争开始。6月中旬起,上海市法学会和市政协政法组召开为期六天的会议,对于王造时的所谓“右派言论”进行揭发批判。会议认为,王造时仇视新中国的民主与法制,煽动群众向党进攻,妄图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社会主义制度。对此,王造时据理反驳:绝对没有向党进攻,相信自己在民主法制方面的建议能够被党接受。大家不愿听他解释,指责他态度不老实,“想欺骗群众,蒙混过关”。王造时后来在《自述》中写道:“一九五七年六月十四日,上海市一场急风暴雨般的反右派的激烈的斗争从我开始。”
  王造时是于1951年应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及法学院院长胡曲园聘请,到复旦大学法学院政治系任教授的。1952年因法学院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他转入历史系,任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反右派斗争开始后,由于王造时始终不肯承认自己反党反社会主义,有关方面将他放回复旦大学,交师生员工继续揭发批判。
  6月24日,复旦举行全校师生大会,会上点名批判了王造时,称他“公开否定高教成绩”。会议要求,从25日起全校师生进行为期十天的集中学习,“开展一个反右派猖狂进攻的斗争”。会议号召:“右派分子要打三十个回合,我们一定打下去;他们要打三百个回合,我们也一定打下去!一定要打得彻底。我们一定能胜利!”
  6月26日,一位复旦研究生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我们决不罢课闹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造时六月六日晚在学校党委会召开的历史系教授讲师座谈会上,竟说复旦大学解放后办得很糟,还说‘旁的大学也差不多’,他还幸灾乐祸地说:‘学校办成这个样子,学生早就该罢课闹事。’……我以一个复旦大学研究生的身份大声地告诉王造时:我们决不罢课闹事!”
  6月27日、28日两天,复旦历史系全体教职员工80多人,连续举行座谈会,批判历史系教授陈仁炳和王造时的“反动言行”。据《解放日报》报道,“在会上驳斥和揭露王造时的反动言行的共有九个人”,王造时“对大家的指责仍然抱着过去的态度,丝毫未作检查和交代”。
  7月1日,各报继续报道复旦反右派斗争情况。《解放日报》报道称,“这几天来,复旦大学学生连续集会,邀请校内外师生作关于反右派斗争的报告。……这些报告帮助同学们认识了右派分子的丑恶面目。听过报告后,同学们莫不义愤填膺,决心站在党的旗帜下击溃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正是在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批判声中,7月3日,复旦大礼堂批判王造时的斗争达到高潮。4日的《解放日报》以《王造时 太臭了》为题,报道了这次大会:
  昨天(3日)清晨,复旦大学一千多教职员工和部分学生,冒着滂沱的大雨,涉着齐膝的深水,斗志昂扬涌向大礼堂,出席工会主持的全体会员大会,向右派分子王造时等进行斗争。这次大会是在十天来许多小会活动和许多战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大会的门口和窗台上都站满了密密的人群。会场外面还有几千学生收听有线广播……王造时在数千群众面前还企图狡赖,并进行反扑,当场有三十多人用铁的事实据理予以坚强的反击,并有无数的纸条子连续飞向主席台进行驳斥。会场内不时传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段文字,实际上可以看作上述这张批判王造时照片的“现场说明”。   三、王造时在批判会上
  讲了什么?
  7月3日的大会,发言批判王造时的“三十多人”中,不仅有复旦师生,还有与王造时工作、生活有关的自由出版社、前进中学、多伦路居委、《新闻日报》和上海外国语学院等单位的干部和职工。现在看来,他们的发言,不少是“上纲上线”“无中生有”的指控,在此可以暂时忽略。让我感兴趣的是,王造时在会上究竟讲了什么。
  从当年各报报道来看,基本上都引用批判者的一面之词,而被批判者王造时在会上如何表态、所谓“狡赖”“反扑”又是怎么一回事,各报都语焉不详。唯有7月4日文汇报《看王造时现形记》一文,在描述大会现场时,倒是透露了王造时在会上的若干言行:
  王造时,以伪君子姿态昂首阔步,臂夹大皮夹走入会场,直抵主席台前落座,面带笑容,口含烟斗,时时左顾右盼。看样子,他是故意装出满不在乎的神气,好像他是来斗别人的。果然,他一开口就说:“今天大会对右派分子进行斗争,这是很好的。我们应该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人进行斗争。”当副教授拆穿他这种自列右派之外的阴谋时,他还高举双手,轻轻鼓掌,有人厉声问他是否承认右派分子时,他欣然答道:“我不承认是右派分子!”伪君子这种狡猾的做作激起全场的愤怒。群呼:不要讲了,滚出去!他就转过身来向主席高喊:“你们是压服?还是说服?”当主席要他继续讲下去时,他就向麦克风高叫:我是爱党,爱国家的!也同罗隆基的“把骨头烧成灰”一样,说他如果反党反社会主义,“愿受国法制裁!”
  这里,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从批判王造时的照片上看,王造时并不坐在“主席台前”;他虽然叼着烟,但也没有“口含烟斗”。此文有不少“妖魔化”王造时的地方,但毕竟披露了王造时的片言只语。
  那么,除了这些,王造时还讲了什么呢?我为此请教了复旦大学教授、1955级历史系学生李孔怀先生。李先生告诉我,他当年读大二,曾亲历了7月3日的大会,“不过,我们班级当时被安排在教室收听拉线广播。广播里,来自大礼堂的现场声音非常嘈杂,记得只要王造时讲一句话,别人就立刻起哄,然后是‘义正词严’的反驳……”王造时讲过的很多话,李先生已不大记得了,但有一句话,却让他记忆犹新:“说我反党,你去问问周总理,他了解我。”
  这句话,当然没能登上当年的报纸,但是,王造时有理由这样讲。就在三个月前的3月27日,王造时在北京列席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后,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邀请王造时到家中共进晚餐——他成为复旦唯一一位被单独接到西花厅的贵宾。席间,王造时谈到健在的“七君子”成员都在北京当官,唯有他在上海当教授,有人曾因此对他开玩笑称“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周总理听了哈哈大笑,风趣地说:“现在你不是来北京了吗?我看你并不憔悴,还长得很胖呢!”在交谈中,周总理还和王造时谈了恢复救国会的事,并希望王造时来北京工作。临别时,周总理紧握着王造时的手,亲自把他送上了汽车。
  这次会见和交谈,使王造时深受鼓舞,他觉得周总理是了解他、信任他的。回沪以后的6月8日,他给周总理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您那冲旷的襟怀,诚挚的态度,殷切的期待,尤其是那种为国家为人民多方谋虑的苦心,使我深深感动,永不能忘。”哪里想到,不久以后,反右派斗争兴起,王造時遭到了连续不断的批斗,他自感大难临头,不得不向周总理求援。6月22日,他给周总理写了第二封信,称“各报发表关于我的消息,动辄冠以反党反社会主义甚至右派分子的帽子,私衷实不胜感慨而惶惑”,“以唯恐天下不治之心,招致唯恐天下不乱之诮,我不仅愧对党、国,愧对我公,抑且愧对自己……但若强我承认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人物,则违心之言,我所不为,恐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亦无裨益也” 。
  然而,反右派斗争大局已定,即使像周总理也难挽狂澜——这一点,是王造时万万不曾想到的。今天,我们把王造时“你去问问周总理,他了解我”这样的豪言壮语,和7月3日照片中他的神态举止两相对照,我们可以读出更丰富的历史内涵。
其他文献
1959年,我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考取南京大学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陈中凡先生研读宋元明清文学史。其时,中凡师已年逾古稀,我才二十多岁。我每周去中凡师家中求教,有时中凡师或与我纵论天下大事,或回忆当年在各大高校执教的趣事。他曾多次谈及女弟子程俊英、冯沅君、苏雪林和刘开荣的故事。程、冯、苏三位毕业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刘开荣则毕业于抗战期间成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在
期刊
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书写的《临江仙》,是唯一题赠作家的诗词,但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在不同时期曾经多次书写过这首词。笔者以前只看到过四幅毛泽东书写的《临江仙 》手迹复印件,3年前听说他在晚年的1973年还亲手默写这首词,开始寻找,想亲眼看看这幅真迹,但终未如愿。2017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吴正裕主编,李捷、陈晋副主编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吴正裕在《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这首词的“考
期刊
习仲勋于1978年4月出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并主持全面工作,12月接任省委第一书记;1979年1月担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2月恢复省人民政府后当选省长;1980年1月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4月又兼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他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主管党政军事务,正是唱响南粤大地改革开放这出大戏的主角。  在国家开始迈上新路之际,1980年6月上旬,习仲勋以一省之长的身份访问澳门,是他主政广东后又一次重
期刊
黄苗子(1913年—2012年),堪称百寿老人。他的祖父黄绍昌是清末举人,曾在张之洞创办的广州广雅书院教授词章;父亲黄冷观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投身报界,后创办香港中华中学,是香港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会员。黄苗子出生在这个既有深厚文化传统、又不乏革命思想的家庭,在家中13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小名“猫仔”。苗子曾受教于岭南画家黄般若,黄劝他将两个偏旁去掉,以“苗子”为笔名,从
期刊
宣统三年,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是年秋武昌起义爆发。春末夏初,在上海闸北文极司脱路北长康里一座三上三下二层石库门的小楼里,有三个中年人正在密谈。三个人中一个是房屋的主人、当时供职于商务印书馆44岁的张元济(号菊生),一个是当时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46岁的唐文治(号蔚芝,晚号茹经)。密谈的内容是“救国之策”。密谈的结果是:请28岁的摄政王醇亲王载沣陪着5岁的皇帝溥仪去英国或美国留学,将朝政交付给内阁总
期刊
这是位于北京什刹海后海南沿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面朝后海的胡同口立有一块说明牌:  因位于恭王府北墙外侧,清代初始称墙缝胡同。后将北侧析出一条小巷,称小墙缝胡同。民国以后雅化得名大、小翔凤胡同。  小翔凤胡同5号是恭王府的别邸——鉴园。大翔凤胡同3号是著名作家丁玲的故居。  說明牌将这条胡同名称的沿革说得清清楚楚,但却有一点谬误,大翔凤胡同3号小院虽然是丁玲、陈明从作家马烽手里买来的,但丁玲从未在
期刊
编者按:武重年(1938—2017),山西文水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长期在上海图书馆工作,参与上海大学文学院(原复旦大学分校)档案学专业的创建。2005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其父武和轩(1902-1986),曾用名肇煦,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政治学专业。回国后,曾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内政部、蒙藏委员会任职多年。上世纪30年代因参与反蒋活动一度被开除国民党党籍。抗战胜利
期刊
每当“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都会使我思忆起我国传奇式女性人物,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女中豪杰”、伟大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者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长,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的史良女士。  我的父亲王炳钧先生,同史良一样,也生于1900年。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律师,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长期在周恩来同志的指导下,从事抗日与反内战的隐蔽战线工
期刊
汪道涵任上海市市长后,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开始设港澳室。国务院港澳办鲁平每次来上海总要到社科院召集港澳室同志开会,开会的内容一般先是港澳室同志汇报前阶段工作,然后鲁平布置今后的任务。比如翻译有关香港经济的书籍,翻译的质量是得到鲁平认可的。对于前期已经翻好的书籍的稿费,都由港澳办在香港支付。当时所翻的书籍有时由一个人完成,有时也有几个人一起合作完成。当时港澳室出版的《港澳经济专辑》是不定期刊(每
期刊
《午夜心语》是我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写的一段日记,时间跨度为1963年12月1日至1966年4月18日,共计两年四个月零十八天。那时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它真实地记录了那几年我的教学生涯和科研活动,是我风雨人生中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足迹。  大家知道,那几年正是我国刚刚度过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在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们刚刚从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出来,还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