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下的散文低语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2020年12月5日,在南昌青苑书店书友分享会上,散文家周晓枫带着她的散文集《巨鲸歌唱》(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与读者们围绕“散文的重奏—歌唱与低语”这一主题展开了对谈。
  周晓枫是当代散文作家群中较早有文体自觉意识的一位作家。当读者们通常觉得散文是一种纯粹抒情甚至是心灵鸡汤似的文体时,周晓枫和其他一些作家已经在努力开拓它的边界。她和其他一些富于追求的散文家们,将散文的疆域拓宽至开阔广袤领域,无论是从体量还是从内容、题材上,使散文更具有丰富性和深度性,将散文提升到了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文体。
  此次分享会上,本刊记者对周晓枫进行了专访,围绕她个人的创作以及当下散文的创作,周晓枫为我们分享了她的散文观,“入门尺度相对偏低的散文从未让我觉得出身尴尬,我反而感恩于散文的宽容—它有如一座天马行空的游乐园,而非严厉考场”。在天马行空的创作中,周晓枫通过散文的歌唱与低语传递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来寻找遥远而隐秘的同道者,探索当下散文创作的远方。
  —编者
  采访人  陈蔚文  肖洁如
  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北京,曾任《人民文学》编辑部副主任,现为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已出版散文集《斑纹—兽皮上的地图》《收藏—时间的魔法书》《你的身体是个仙境》《巨鲸歌唱》《有如候鸟》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朱自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奖项。2017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童话作品《小翅膀》《星鱼》《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意》,获中国好书奖、中国童书榜年度最佳童书等奖项。
  《创作评谭》(以下简称《创》):在《有如候鸟》的后记《狩猎者的道德》中,您谈到作者和题材分别是“狩猎者”和“猎物”,而获取题材进行创作则是一场追逐和捕杀,并且在追逐过程中必须义无反顾、心无旁骛,是“互为危险的生死关系”。其中的“危险性”从何体现?您在“追逐”创作的过程中有何收获?
  周晓枫(以下简称周):我认为“危险性”在于如果“追”得轻易,写作者会将自己的一己之见去覆盖现有的认知,以为追到了题材然而并没有,这算是一种危险性。收获就是激发了自己的潜能,有的题材是自己没有处理过、不适应的,所以就会强迫自己去进行资料性地阅读,然后再去反复性地体察和体会。我觉得这些都是对自己的一个训练,也是经验上的增长。
  《创》:您近年也在创作儿童文学,您觉得这个领域比起散文创作,最难的是什么?您心目中好的儿童文学有什么关键词?
  周:其实我自己写童话的时候觉得由衷地艰难,这个艰难来自如何使你的文字像缓释胶囊一样释放它持续的力量,并且如何让大人在阅读的时候也不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很吃力。比如我写的第三本童话,书名叫作《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意》,讲一个误解、理解与和解的故事,就是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之间由于善意带来的误解和委屈、痛苦,然后如何去获得尊重、理解和体谅。我的每一个故事不完全针对孩子,也针对大人,包括我自己,去解决心理问题,我会用我最大的诚恳去写。
  我相信好的童话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写得戏谑的、严肃的、简单的、复杂的,都有可能是好的儿童文学。但至少对我来说,我希望儿童文学有一定的成长性,就是不局限于好玩,更能让孩子增加知识、力量、勇气、智慧,并且能伴随其一生的成长。大人读起来不浪费时间,孩子读起来不是简单的时间上的消耗。
  《創》:有些作者在写作中会遇到年龄瓶颈,也即随着生理年龄的衰老与变化,不再有叙述的激情,有些作家甚至就停笔了。您碰到过这样的瓶颈吗?如何能够把散文的饱满激情持续下去?
  周:对我来说,年龄似乎没给我的散文写作带来困扰,但写作的难度肯定是一直存在。我们看到芭蕾舞演员身体轻盈得仿佛可以悬浮在空中,但是这种轻松是用巨大的艰苦换来的。假如在技术保障下,随便写点什么,只是靠词语运行表达日常经验,我想很容易。所谓遇到瓶颈,其实是我们自己可能希望达到更高要求的一个状态,这是一个有想法的作家始终会面对的一个问题。别无他法,障碍和瓶颈,只能通过边写边克服。我常说写作就是用文字去做梦。每个人都说做了十个好梦,但是不能保证下一个梦不是噩梦,因为梦境是不可控的。但这也是我向往的地方,如果让我一直写在我能力之内、没有难度的散文,我便体会不到自己被打磨的疼痛和完成以后对自己的安慰。
  我觉得我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瓶颈期,这也并不是什么坏事。一个人觉得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写得好,未必是才华横溢的表现,可能是丧失了判断力后的感觉。我愿意去面对这些瓶颈,并不断地突破自己。一个人只有强迫自己走到边界,承担起自己的不适,才能推开自我经验的那堵墙。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不管有多大的见识,都会受制于自己的成长经验、性格以及认知方式。我们不断把自己头上的那个井口扩大一点,就能看到更辽阔的天空。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
  我这么说有点儿“凡尔赛”,但是客观地说,到现在为止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渴望和迷惑,我非常想去探索,我愿意为此承受焦虑。我可以坐在家里幻想最遥远的世界,每天出发的时候,你都不知是会遇到桃花源还是陷入深井之中,我知道现在自己有很多僵化的问题,但是我依然渴望探索远方。
  《创》:写作者经常会遇到创作比较干涸的阶段,不写的时候就很焦虑,您有没有过这样的阶段?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周:我也一样会有焦虑。比如我很焦虑自己读书少,于是就买了好多书,表示我自己要读,以此安慰自己。原来我当编辑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两年才写了一篇散文,那时也很焦虑。但是我的特点是我的电脑里有很多个文件,光起的名字可能就有二三百个,在这些名字下面,可能会慢慢生长出一句话,一个段落,又或者一个片段。我特别相信积累,比如三个口、三个日、三个水,仅仅是一个字的积累都会改变它的字音、字形和字义,所以积累会带来质变。为什么散文短的时候就好像二胡拉出的曲子,长的就变成了交响乐呢?散文的长短其实不单是字数累计的问题,更多是字数带来了篇章结构的变化。当你的万花筒里只有三片叶子的时候,是无法变成复杂图案的;而当你有三十片叶子的时候,轻轻旋转一下,就有一个复杂图案的呈现。   《创》:您的散文给人非常智性的感觉,而通常女性散文总给人情有余而理不足之感。在散文创作中,您如何把握这种智性的风格?
  周:需要精确控制写作的温度。对美德或罪行,即使内心情感炽烈到几近燃烧的程度,我却让笔调保持一种控制中的冷淡—这样,可以把读者引领到源头,不至于因写作者强烈的态度而迷失途中。可以不用哭或笑来表达悲喜,那样温度释放太快,容易丧失后劲。即使写性,更要控制温度,要写得既惊心动魄又若无其事,既狂热又冷酷。
  判断作品好坏,常常用到“情怀”这个词。先得有“情”,“怀”才有栽植成活的土壤。这个“情”,不是抒情中泛滥的“啊啊啊”,而是热爱、好奇、尊重、悲悯,也包括貌似无情的冷漠与绝望……“情”绝非一味暖热,它应该具有最丰富的温度层次。即使零度叙事,也需要格外的控制。温度决定烘焙的成色,写作的炉火纯青,是在暗示一种关于温度的技艺。
  《创》:近年来的国内散文创作不论在广度、深度与品质上都在不断地开拓与突破。但当下散文创作也存在同质化倾向,也许因为写作者们的背景大致相似。您觉得如何避免这种同质化?
  周:越是在趋同的文化环境、同质化的写作风格里,找到那一点点不同,就变得越发重要。那一点点不同看似微弱,但其實人与猩猩的基因之别,也不过是百分之一二。风格独特的作家、秘密而迥异的生物学配方,可能来自个人与众不同的隐秘经历,也可能来自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细腻体会。乡愁和民族传统不简单体现于表面的地理意义的差别,而是被作家蓄意保留的心理时差。如何解决同质化问题,我只能说每个人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对全景的控制和操作、预判未必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我觉得每个人可以从自己的点滴努力做起,可能这些点滴努力到最后能够起到一个综合性的改观。
  《创》:对文学爱好者,您能否分享一些提高创作力的一些方式?
  周:我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写作离不开积累,我前段时间正好写了一段文字,专门谈积累的问题。没有一次风暴会发生在一杯水里,只有把水变成池塘,变成河流,变成海洋,等你积累够了以后,波浪也好,风暴也好,自然就会生成。另外,有的题材是非常意外的。我原来特别喜欢好的词、好的句子,特别喜欢把大金牙镶在门牙上,远远地笑给人家看。后来慢慢发现,修辞的多和少其实应该以准确性为原则。
  对我来说,那种突发的题材,我会很珍惜,那些平常的题材,我也会很珍惜。我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有时等红绿灯或是在酒店,我随时都会记下一些念头和句子。我珍惜每一个分币带给我的灵感。
  《创》:在《形容词赞美诗》中您说“比之写作,更愿意成为阅读者”,而且“偏爱个人风格浓烈而密集的文字”,您能分享下近期读过的好作品吗?
  周:最近我重读了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许多作品,觉得非常出色!对我来说,她的作品在观念上一直有一种女性的、野性的,甚至不是女性的东西—这些词都不太准确,她的作品有一种让我震惊的自由。
  《创》:在接下去的创作中,您有什么计划吗?
  周:我一直是缺乏计划的人,但是我对童话和散文都不会轻易放弃。我不是一个很有规划的人,就还是慢慢地、随心地坚持创作吧。
其他文献
“梗文化”是当今中国网络生活最奇异的文化现象。每每有一“新梗”在偶然间爆发,“玩梗”人便如猎犬嗅到猎物般群起,在网络虚拟的大广场上,掀起大众的狂欢。网友们争奇斗艳,不求署名,穷尽创造力对原梗进行二次创作,掀起一波波戏仿高潮。根据“萌娘百科”的说法,“梗”乃是对相声中“哏”(本义为令人发笑的滑稽桥段)的误用。在这个对别字漫不经心的命名神话中,恰恰隐藏着“梗文化”的后现代属性。  “梗文化”并非国人首
期刊
不同绘画门类在其各自创作过程当中所使用的媒材,是实现作品审美形态并表达创作意图的主要物质载体。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需要通过对“版”的制作与印刷来实现的版画,在其制作过程中,媒材的参与程度则显得更为突出。  版画独特的制作过程决定了它作为创作媒介的方式与形态。脱胎于印刷术的版画艺术,绘稿、制版、印刷是其一般意义下的制作程序。“间接性”是版画有别于其他绘画门类的主要特性,这使得版画创作不同于一般直接性
期刊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使用了“思士”一词,用来说明古代知识分子的懦弱和无为。“思士”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指的是忧思善感之人。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写道,“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说的是诗人和忧思善感的人见到自然景物而触动内心。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没有采用这一含义,而是为此赋予了新的内涵。他发现在魏晋时期,那些有思想的士人或
期刊
1977年,一些出版社开始恢复与施蛰存的联系,诸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致信施蛰存:“(楼)适夷同志来谈,您以七十高龄,仍愿继续介绍外国文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更多贡献。热情壮志,令人敬佩。我们作为编辑出版工作者,对您尤为感激。”[1]1978年,施蛰存复职,继续在华东师范大学执教。1978年12月,华东师大党委召开落实中共中央55号文件负责人会议。此后,学校党委成立落实55号文件办公室
期刊
今年,我去了一次曲旦的“客南山”—庐山脚下一处很普通的农家二层楼房。本来是红砖,他涂抹了灰色,冒充青砖。用木栅栏围起一个不大的院落,木门上堆着草,挂着“客南山”红框牌匾。院子中间一棵桂花树,是从一个八仙桌子中间长出来的,当然,桌子是后来拼上去的,只是这种设计多少错乱了你的时空概念。  曲旦经营这么个山野别墅,无疑花了不少心思。作为一个现代汉语诗人,难得还有一份传统文人的情趣。文人和艺人,在古代是相
期刊
2002年“五一”劳动节,一群由全国各地来京打工的青年工人(以孙恒、王德志等人为代表)成立了一个艺术团体,名为“新工人艺术团”。随后他们又进一步创办了民间公益机构“工友之家”,其初衷是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公益服务。这是一个有着自觉的身份意识、明确的文化诉求和行动理念的民间组织。他们提倡劳动文化,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创办了同心互惠商店、同心农园、打工子弟学校、新工人剧场、打工文化博物馆等,由此
期刊
“新工人”的概念大致可以追溯到吕途的那本《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该书有意避开了当时颇为流行却极具歧视成分的“农民工”说法,但又不能简单地用社会主义时代的工人阶级予以替代,于是只好将他们命名为“新工人”或“新工人群体”。因此所谓的“新工人文学”,它指称的对象,并不是截然新鲜的事物。无论是新世纪初应运而生的“农民工文学”,还是今天蔚为壮观的“新工人文学”,“底层写作”的代言抑或自我表述问题,一直都
期刊
女性文学在现当代文学中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从女性的立场来思考文学问题,或者说,从文学的角度来思考女性问题,是我们重新与这个世界相遇的别样方式。胡辛就从女性的立场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她曾以“女人写,写女人”来概括自己的写作,特别是在她的景德镇系列作品中,瓷与女性几乎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作为千年文明象征的瓷器就是母体诞下的纯洁生命,而生命的孕育离不开窑火的煅烧。在千年窑火的淬炼下,成就
期刊
王秀凡有过好几个身份—戏剧导演、省赣剧团团长、省文化部门领导、大学客座教授;但他又始终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戏剧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个“走不出艺术迷宫的人”。即便身在领导岗位,他也依然徜徉在艺术迷宫里,乐此不疲。  1999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王秀凡主编的一部《江西优秀戏剧剧本选》,里面所选的17个剧本,连同稍后出现的《远山》《围屋女人》,一起构筑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戏剧界的“江西
期刊
老实说,给过我文学滋养的作家名单里,一直没有茨威格—他当然是一个大师,我的书柜里他的作品几乎占据了半格,其中《爱与同情》《象棋的故事》还辗转跟了我20年。但我不是很喜欢他,特别是他的以情感、情欲、女性为主题的小说—这种小说,他爱采用戏剧性的手法,还过分地用心理独白来呈现—这和他的朋友弗洛伊德对他的影响有关。只是这样的小说我以为从中难于了解作品中的人身后广阔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文化。伟大的小说只有精雕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