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襄樊围城陷落的一个内部原因——以李曾伯、贾似道关于襄樊战略地位的矛盾为起点

来源 :国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2037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前期襄樊作为京湖战区前线,防务一直被重视.端平三年(1236),襄阳物资城防尽为叛军劫毁,遂被弃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李曾伯恢复襄樊,重视襄樊在京湖战区中的战略地位,这一主张与前任贾似道维持现状、重视鄂州的战略相分歧,引发矛盾.在贾似道的阻挠下,宝祐二年(1254)李曾伯去职,重视襄樊战略地位的措置未能完成.同年,贾似道嫡系吕文德获得京湖战区军事指挥权,恢复了贾似道的主张.宝祐六年(1258)贾似道重返京湖战区主持鄂州会战,开庆元年(1259)鄂州偶然性撤围,给人以鄂州战略成功的假象,贾似道大权独揽,趁机打压清算李曾伯旧部将领.襄樊围城的两个关键事件,李曾伯旧部刘整面临清算、降元献计围襄,高达援襄被贾似道阻止、终以江陵降元,都与此有关.李曾伯与贾似道对襄樊战略地位认识的分歧以及由此带来的矛盾纠葛,是襄樊被围陷落、京湖战区覆灭的内部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从既有的研究中归纳出“汉字分化”的三种不同内涵,即沈兼士代表的“右文”孳乳的汉字分化,唐兰代表的形体衍生的汉字分化,和裘锡圭代表的职能分散的汉字分化.文章揭示了
宋代文献记录中“杀人祭鬼”宗教异端案件颇多,这些案件多发生在南方地区,当时将这种异端巫术称为“南法”.除了南方蛮夷原始巫术人牲外,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人们希望通过血祭
西汉武帝之后,经学兴盛,学术以关注现实、注重实用的特点参与政治斗争,《诗经》学亦是如此.后妃外戚问题是西汉政治史上的关键问题,宣、元、成、哀几朝后宫争宠、外戚擅权之
《左传》区别于《公羊》《穀梁》的地方恰在于叙事详尽.以往研究虽注意到这一特色,但并没有关注“传述”特色.梳理《左传》,我们可以发现《左传》好以“初”字领起追述.这种
出于文化交流的需要,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都展开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开始对翻译行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有关源文本、译者、目的语文本等相关理论
临终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主题,往往产生于作者在死亡焦虑下的不朽追求.由于临终诗的预期阅读者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生者,因此,作品的写作就成为一场预设有观众的公开告别,不
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欧阳修画像通过互文性共同展示了一位文人的日常形象以及中国肖像画“以形写神”的理念和重视风韵的文化认知.关于欧阳修“目眊”、“耳白于面”、“唇
摘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习,了解怎样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也就是说,学习有三个境界:知,好,乐。而衡量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也由此而来:三流的教师只是传授知识,让孩子明白理解知识点;而二流的教师则引导学生把学习作为爱好,一流的教师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