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声乐与西方美声的融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1)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是从民间戏曲、原生态民歌等传统艺术中发展而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标志。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出实践与理论学习中不断的发展进步,中国声乐、民族性、世界性这三个词汇在今天21世纪的中国声乐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似乎进入瓶颈期,如何打破困境,将中国民族声乐推向世界的舞台,成为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声乐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民族声乐改革发展的多元化之路。如今的社会,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性发展,要求我们的演唱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本文主要分析民族作品中融入的西方音乐元素。
  【关键词】:民族声乐;西方美声;民族性;世界性
  前言
  中国的民族声乐是中国所特有的民族化的精神产物,在声乐作品当中,它本身就比其他的艺术更加具有抽象性,但是这种抽象性又是我们人类的本能,是从心底流露出来的,能够从自己的内心传达到对方心里的情感,音乐使我们的生活更具有沟通性。早期的歌唱只是一种简单的歌曲演唱,但是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下,使得声乐也逐渐变成了一个体系化的学科,民族声乐就是在不同的时期中的形式展现,我们可以在民族声乐的帮助下了解不同地域的人、生活、文化等。而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民族声乐也开始展现出一些与世界音乐的差异性,在近年的声乐发展中,民族声乐开始不断地融入西方音乐元素,如西方美声唱法,这将是我们探讨的重点。
  一、西方美聲唱法的流入与发展
  美声唱法源自于意大利,它本身是从西方宗教音乐中诞生的,最早的演唱者为西方“阉人歌手”。“阉人歌手”所创造的整套歌唱方法都被保留下来,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良并发扬,逐渐成为了意大利古典唱法的特殊发生方法和声音的表现形式。在美声唱法的具体形式形成之后,陆续的向欧洲其他国家发展。直至20世纪初传入我国。20世纪初,修建中东铁路,俄罗斯音乐方面的专家开始陆续来到中国的哈尔滨、长春、上海、天津等地,他们在来到中国之后,开始传输关于美声唱法的演唱及技巧,并开始在中央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讲学。这应该是给中国的美声声乐带来了启蒙式的影响。美声讲究打开喉咙歌唱,它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混声唱法,也就是说结合人体本身的真假声,它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混合歌唱。声音共鸣也有着不一样的讲究。在如今的民族声乐中就不断地在融入西方美声的优秀元素,越来越多的声乐作品和声乐技巧融入了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声乐发展中走过了漫长的阶段,20至40年代初始期、50至60年代发展期、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发展革新期。美声唱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但又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在中国民族声乐中因为民族元素的丰富与独特性,要想走向世界,首先得具备世界性,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中需要不断的融入西方美声唱法的重要因素。法国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的研究中发现,同属一个民族的人们,其感情、风格、语言、文化、审美都具有较稳固的共性,这些共性构成了一个民族艺术的特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每一种艺术,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生命及灵魂。因此在中国的声乐艺术中也必须忠实于中国所有的情感及审美需求。在近年的发展中,中国大众对声乐的审美已经远远超出了不局限于地方民族小调,更多的开始靠拢“世界性”的音乐元素,我们开始迫切的追寻一种“世界的便是民族,民族即是世界”的。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我们国家的声乐作品,才能使得歌曲更加具备感染力,更符合大众更深沉的审美追求,唯有结合世界的艺术性才能真正的让中国声乐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特色的中国音乐学派。从美声唱法流入中国以来,中国众多的艺术家从未停止过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结合的脚步。早在20、30年代,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就开始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美声作品,代表作品有《叫我如何不想他》,《黄河大合唱》等等。改革开放以后《我爱你中国》这种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也家喻户晓,他们都是优秀的声乐作品,也是民族与美声唱法结合的典范代表。虽然在整体看来,中国作品中能够将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贯通的作品屈指可数,但是却仍然能看到未来民族声乐的希望。
  二、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融合与运用
  首先,我们要想在发展与发扬民族声乐,就一定要学会融入西方国家的优秀的唱法,做到一定的借鉴,不但要继承民族声乐的优点,也要吸取西方美声唱法的精髓。美声唱法想要在中国立足,就一定要取长补短,所有的艺术都是一样,不能完全的依靠于抄袭,既要去追求中国字的“字正腔圆”,也要保持西方美声唱法的传统特征。拥有民族演唱艺术学习的意识,从民族唱法中汲取营养,同时掌握美声高超的演唱技艺,把民族风格融入到歌曲演唱当中。所以符合中华民族歌唱艺术的審美应具有以下特点: “以汉语语言作基础,以民族的情感为主,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字 领腔,字正腔圆,韵味深郁,唱演均重,神情兼备,真切动人。”而美声唱法之所以走不进寻常百姓家,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和我国语言有机融合。
  说到美声唱法,老百姓的反应往往就是声音响亮,很好听,但听不清、更听不懂。所以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咬字、吐字、润腔等方面吸收民族唱法的 长处和特点。所以,要想发展中国的民族声乐又想融入美声唱法,一定就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要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独特气质。在当今的音乐院校中,声乐教学中开始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我国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夜莺”的吴碧霞就做到了在美声和民族唱法中都拿到了金奖。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结合更加科学,打破了千人一声的格局,形成了多种风格而存在。我国优秀的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就在声乐的基础训练中结合了民族与美声唱法,在气息与声音的基础训练中这两种唱法的标准和方式方法基本大同小异,把它们的有力结合更是培养出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的民族歌唱家。
  在中国作品的演唱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结合什么国家的什么唱法,中国的音乐艺术作品应该是为中国的百姓所服务的,所以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无论结在发声方法即气息的运用、喉咙的打开、共鸣腔的运用上按照美声唱法的模式去唱,而声音的位置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而定。使民族唱法既有西洋传统唱法雄浑贯通的气势,又有中华传统的明亮秀丽,咬字亲切的语言韵律。西方声乐的任何优点,都应该认识到唱好中国歌曲发扬中国民族声乐特色的重要性。无论任何语言,任何风格的声乐作品,我们都要注意各个民族的声乐作品所要展现的作品风格。美声与民族的结合不仅仅增大了共鸣的腔体,到如今的发展上来看,更加注入了民族的情感。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结合,改善了民族唱法曾经声音的扁、单薄等缺陷,近而使民族唱法更加具有穿透力和圆润性,同时也更加具备世界性。在如今的民族声乐发展中,我国优秀的声乐艺术家正在不断地思索探索声乐的奥秘,力争将民族与世界结合到更高的境界。
  三、结语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是音乐艺术的主要两大唱法,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演唱技巧与表达方式,但在近年的发展中,融入了两种唱法的元素相结合,促进了二者更加完美的结合,使其互相渗透与融合,从而来达到一种更加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周金刚《试论中西两种唱法的借鉴与融合》科教文汇
  [2]程军《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西北大学学报
  [3]管林《中国民族声乐史》 中国文联出版社
  [4]韩萍《如何构建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教学》
其他文献
510129199608300052  要回来了,在火车上每时每刻都在挨近。她自己本身不需要动作,但实际上一直在前行。没有身体上的疲累,无法感受到的确是在奔赴前程,淑宁觉得不真实,而且那滋味仿佛就是给谁打了一拳昏昏迷迷在梦中,还着急醒来,免得仇家跑了。没个说话的人,丈夫儿子都没有跟她回来,都有工作,给了他们不必在场的托辞。她也十分体谅,她的故乡,对他们而言,就是异乡。幸好是靠窗的位置,可以自己发呆
期刊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当前的就业环境变得愈来愈复杂,人们的就业压力也随之愈来愈大。各种研究数据与资料都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率相较于其它专业,持续呈现走低趋势,更有专家学者预测,相比现在,在未来几年時间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更是不容乐观。因此,进一步探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在探索汉语言
期刊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云南省建水县是一个文化积淀厚重的小城,从古至今一直演绎着自身多元的文化艺术,可以说建水是整个云南省文化气息最为浓重的地方了。建水不仅有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受到了孔子文化的影响,再这样一个文化交融的情况下,建水县所沿袭至今的许多文化艺术都有较高的欣赏及研究价值,从音乐方面入手谈论一番,建水小调就是其中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建水
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北京 100191)  【摘要】:壁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绘画方式,在我们国家有着古老的传统。永乐宫壁画是为了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造,是我们国家当前现存的壁画之中最具影响力的。其传承了唐宋的艺术特色,画中将线条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运用各式各样的线条来描述历史人物。本文就永乐宫壁画的艺术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艺术  1 前言
期刊
(临沂大學美术学院2014级书法系,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体现出的造型、形式和意境等方面的美,现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将其运用其中。在中国五千年的沉淀之中,使得这种艺术具有其它形式无法代替的内容。在进行标志设计中要想体现出中国特色的话,利用书法进行创作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如何能使其在众多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就是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
期刊
(江西省吉安市采茶歌舞剧院,江西 吉安 343000)  【摘要】:2003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积极鉴定并履行非遗保护的职责;2006年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茶戏流行于江南或岭南茶叶种植区,具有鲜明的音乐特征和独特的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我国民众精神和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茶戏
期刊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黄州因苏轼而显,苏词以黄州而彰。一千年前的黄州还被古人称作“齐安”。世人皆知黄州时期使我们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创作热情最为高昂,成果最为丰硕的一个阶段。而究其原委,竟无不和苏轼人生场上的失意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个阶段的苏轼我们称他为“谪居江岸的东坡居士”。而他在这个阶段的境况,有学者精辟地地将其划分成五个部分。一、耕种自济;二、文学自适;三、养生
期刊
(烟台南山学院人文学院外语系, 山东 烟台 265713)  【摘要】: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鼻子》在中国有多个译本,其中,发表于 1921年的鲁迅译本和 1997 年的林少华的译本特色鲜明。鲁译本从形式到内容上力求保持原文特色,林译本则较充分发挥了译者的创造性;使用了丰富多样的汉语表达。笔者从时代背景、译者翻译观和目标读者这三个角度对林译本和鲁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鼻子》;鲁译本;林译
期刊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品牌包装设计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尤其是插画设计比较突出,同时插画元素成为品牌包装设计重要的载体之一,是表述与代表的重要途径。许多品牌包装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与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增多,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品牌包装设计的功能与形式同
期刊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艺术修养在不断的提高,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工作在与时俱进,但在追求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在追求传统文化。因此,中国的平面设计要想走出国门,必须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根基,不断的将中国的傳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相融合,凝聚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