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nimaquba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南平市实验小学凶杀案到陕西南郑幼儿园袭击案,时间间隔五十天,在这短短的五十天之内发生了六起类似案件。一时间此类案件像井喷一样不可收拾。这一系列案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法律因素、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它们反映出我国目前有着很深的社会矛盾而且这些社会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且亟需解决。
  关键词:校园暴力事件 公共安全 社会矛盾 贫富差距
  
  引言
  五十天之内突发了六起针对学校的报复社会砍杀事件,是对人性的泯灭还是对生命的亵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那些杀人恶魔举起的屠刀下结束了本该灿烂的一生。虽然已是过去,但这六起校园暴力事件对社会、对受害者的家庭所带来的创伤却依然在沥血,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一、 校园暴力事件回顾及原因分析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短短两个月之内发生的让我们发指的六起事件:
  2010年3月23日,一名离职外科医生郑民生在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实验小学杀死八人,重伤五人,受害者均为八、九岁的小学生;
  2010年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镇小学门前附近,杨家钦持菜刀,砍杀七人,两名死者中一名为八岁小学生;
  2010年4月28日,广东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停职教师陈康炳挥刀狂砍,砍伤学生教师共十九人;
  2010年4月29日,一名叫徐玉元的无业人员在江苏泰兴镇中心幼儿园持刀砍伤包括教师、儿童以及保安在内共二十九人;
  2010年4月30日,在山东潍坊市尚庄小学,一名名叫王永来的村民用铁锤打伤五名学生,然后自焚死亡;
  2010年5月12日,陕西汉中市南郑县一名名叫吴焕明的四十八岁男子持刀闯入幼儿园袭击,杀死八人,其中包括五名男童、两名女童,一名女教师。另外,还有十一名幼儿和一名成年人受伤。
  五十天死伤近百人,一时间校园暴力事件如火山崩发,一发不可收拾。对校园公共安全的关注直接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对于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严肃处理犯罪分子,尽全力治疗受伤人员,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严防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5月13日就校园安全事件回应媒体时谈到,政府对这些案件高度重视,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的调解作用。
  下面讲造成这些悲剧事件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社会转型时期的震荡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不可避免的会有各种阶层的利益冲突,从而造成社会运行体系的震荡,如果解决方法不当,便会极易引发各种类别的违法犯罪。
  2.社會阶层分化现象凸显
  在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造成了阶层分化。由于某些地区反腐力度不够,贫富差距与社会阶层分化进一步扩大,社会上出现不少“仇富”、“仇官”、“官压民”、“强凌弱”的丑恶现象,甚至出现阶层对立的的趋势,如在发生此六起校园公共安全事件后,网络上竟然出现“怎么不去杀贪官”、“怎么不去杀黑心的富豪”等言论。
  3.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当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又不能通过社会保障机制解除生活的后顾之忧,所以,当此类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侵害时,便可能走上犯罪的极端道路,以报复社会。
  4.社会的心理疏导机制相对落后
  在西方国家,心理疏导被看作是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与缓冲带。尤其是当社会中有些群体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而又得不到合理保护时,心理疏导可以使其精神得到慰籍,心态变得平衡,反之则极有可能产生报复社会的念头。
  5.社会出现信仰危机
  六起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犯罪分子年龄大概在四十岁左右,照理讲,他们是有信仰的一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伴随着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堕落颓废观念的冲击,他们的信仰动摇,紧接着就会感到迷茫,加之部分媒体没有及时积极地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这一代人出现的信仰危机,让他们产生厌世的思想,亦可能产生邪恶的念头来报复社会。
  6.社会关系的冷漠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造成人与人之间接触增多但交流变少。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更是稀少,曾经的生死之交几乎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互换,实用主义盛行,人与人之间缺少真情,当个人遭遇人生挫败时,不能够及时与身边的人分担与解决。因而产生人情冷暖、孤独、迷茫、厌世等一系列易引起畸形的心理突变。
  7.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虽然针对未成年问题制定了不少相关法律,但是由于对未成年立法中的条款太过于原则化、不具体、操作性欠佳,尤其是没有明确在学生安全保护方面,以及学校、当地政府应该如何应对此类突发性校园暴力事件,从而保护学生的安全问题。因此,完善和细化校园安全立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校因素
  1.学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部分学校、幼儿园没有设置专门的门卫。学校不能像商店一样,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至少需要设置专门门卫来检查进入校园人员的有效证件。有些幼儿园甚至不需要任何证件就可以把幼儿园的小朋友接走。这些都属于学校的管理漏洞,显而易见,这种现象对学校公共安全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2.安全教育太少
  在应试教育的制度背景下,不少幼儿园也在幼儿时期开展小学课程,为应试教育做准备、铺垫。但是,关系到幼儿生命安全的安全教育课却很少开展,甚至没有。部分开展安全教育的幼儿园亦趋于形式化。
  3.学校预警机制不完善
  当学校发生暴力事件时,学校不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当事人帮助。当安保人员到达时,往往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已经受到了侵害。
  (三)个人因素
  从最近发生的六起校园暴力事件中,我们发现如下共同点:
  1.作案人员多为青壮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
  作案人员最小的三十一岁,最大的四十八岁,平均年龄四十二岁,他们皆为青壮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因为他们的经济收入不佳,对自身生活状况不满,六名凶杀犯中,有农民、教师、社区大夫和保险公司职员,有的曾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案发前都是处于待业或者无业的状态。待业、无业一族心理极为脆弱,容易做出极端行为。
  2.精神处于崩溃边缘
  六起案件中,有六人曾有过精神病史。由于各种生活原因,他们的社会压力很大,精神状态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众所周知,人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往往容易做出出人意料的、甚至是极端的行为。这也是他们犯罪的原因之一。
  3.存在人格障碍与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不够
  这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太强,部分人的人格不够健全,存在人格障碍。面对挫折与困难,他们不是做出更多努力以改善困窘的生活,而是在受挫绝望、求助无门后,采取极端行为。此外,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度不够。政府对失业者缺少关怀,社会对弱者缺少同情心,也是“郑民生”们走向愤怒、绝望的原因之一。
  二、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措施
  案件发生后,我们感到痛心疾首。但是惨案已经发生,悲痛过后,我们更多的是要去抚平受害者的创伤,思考此类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事件发生后,我们应立即实行加强安全保护的措施,同时,也应该深刻认识引发此类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保护弱势群体、化解纠纷、以及加强基层调节矛盾与缓和矛盾的作用。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缩小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
  通过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缩小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源所在。正因为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造成部分人心理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的犯罪及公共安全事件,学校安全事件只不过是众多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冰山一角。只有当社会处于一个贫富相对均衡的状态时,此类事件以及社会犯罪才可能较大幅度地减少。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失业就业问题
  政府部门正通过各种手段积极解决失业就业问题,但是很明显力度还不够。大学生每年都有上百万人无法就业,不少人只能待业在家,做啃老一族;農民工以及城市无业、待业者都存在较大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造成民众对自己失去劳动能力后生活的担忧,以及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得不到应有合理保障。因此,完善社会保障问题已迫在眉睫。
  3.实现社会公正与公平
  没有人是天生的罪犯或是杀人魔王。当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认同和尊重时,才容易导致违法犯罪。实现司法公正、行政公平,保障百姓的正常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4.建立正常的表达渠道
  从六起惨案中,我们剖析可以得到,另一个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社会裂变。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我国目前处于一个转型期,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容易发生裂变。如果没有正常的表达渠道去解决问题,就只能通过非常手段去维护社会公平。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惨案的再次发生,最关键的是要赋予民众正常的利益表达方式,降低诉讼的门槛,加大执法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与信访平台,为民意表达拓宽渠道,让遭遇不公与悲剧的公民有一个切实维护自己合法利益的平台,这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校园惨案的再次发生。
  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决人们的信仰危机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引导社会扬善弃恶,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可以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发挥公共媒体的优势,宣扬“爱”的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让公众认识到用最无辜、最脆弱的儿童报复社会是最无耻、最懦弱的,天理不容、国法不容。
  6.对全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采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对全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利用社会公共媒体、讲座、开设辅导班等形式,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和关怀。建立社会心理发现和干预渠道,发挥基层中社区对社会心理和干预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社区内群众心理状况的了解,发现有不好的苗头要及时引导,严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建议建立社区心理诊所等相配套措施。在农村,要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促进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真诚沟通与交流。
  7.加快学校公共安全立法进程
  虽然已经建立针对学校、学生的安全进行保护的部分法律,但是大部分的法律不具体,流于形式且不具有操作性,致使校园学生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新的法律应该对学生的安全保护措施有明确的规定,明确学校、当地政府的安全保障责任与义务,从法律制度上为学校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8.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制造南平市实验小学的凶手郑民生的生活被中国新闻周刊概括为“没钱、没房、没妻子”。可是,社会的关注与温情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奢望。据悉,郑民生对南平市实验小学作案的动机除了孩子没有反抗能力,比较弱势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那里的孩子家庭出身“非富即贵”,很明显,隐藏着对社会不公的报复,他想以此为手段引起社会的轰动效应,来弥补这么多年来他被忽视的冷遇。此外,各大考试给有钱、有权、有地位的人的孩子加分,就是不给农民的孩子加分,不给失业者的孩子加分,他们愤怒了,就要到权贵学校行凶。他们弱势,不是天生的,就像郑民生,曾经是个负责任的好医生。但是,他的奔头不在了,生活失衡了,他们也和孩子一样被生命和现状所玩弄。各阶层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如果从物质方面很难改变,那么我们是不是在精神上对弱势群体多一些关爱和帮助呢?或许能够减少相当大一部分类似事件的发生。
  9.政府应针对公共安全事件建立预警机制,对受害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
  学校暴力事件发生后,政府要快速反应、控制事态、做好善后工作,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安抚,防止校园危机事件的次生和衍生灾害的发生。比如此次南平校园暴力事件,受害者家属对学校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善后工作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后经过政府各级部门的细致工作,主动沟通协商,稳住了受害者家属的情绪和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类似事件应该给政府职能部门敲响警钟。要求政府职能部门以后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迫感,及时与受害者家属沟通和协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秉公执法,防止次生和衍生事件的发生,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0.加强对学校周边安保的投入
  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监控与管理,防止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排查,对情绪、行为偏执人员、对社会极端不满人员等各类高危人群做到心中有数、疏导妥当、管控到位。
  11.完善学校的日常管理机制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安保人员,对学校的进出进行检查。安保人员可以从专门的安保公司或者直接从警察学校与离退警察人员中聘用,这样一可以解决警察院校学生毕业实习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离退警察人员的预热和利用他们的警察经验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新警察进行指导。对学校的安保人员配备相关的武器装备,保证安保人员有一定权利与犯罪分子进行斗争。必要时可以在学校设立警岗来维护学校的安全。
  12.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学习基本的逃生技能
  政府职能机关应该派具有专业知识人员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逃生技能训练。当危害校园的暴力事件发生时,我们不要求学生如何勇敢的和犯罪分子做斗争,我们需要学生如何尽快机敏逃生,面对穷凶极恶的暴徒,逃生很关键。至于如何与犯罪分子做斗争就留给安保人员和警察去做吧。
  结束语
  青少年作为未来祖国和世界的主人,生命之花不应该在还没有开放时就凋谢。那些犯罪分子实在可恨、令人发指,但是惨剧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除了安抚受害者的心灵上的创伤,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如何预防以及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全民行动起来,建立起一个坚固的校园安全网络,让校园悲剧不再上演。
  这些事件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创伤一时难以愈合,我们应该进行反思。反思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的政府到底怎么了?我们这帮生活比改革开放前好许多倍的人们又怎么了?中国在过去那些艰苦的岁月里都不曾把屠刀面向幼儿、学生,时至今日,在短短的五十天内竟然发生了六起向幼儿学生行凶事件,这一切又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突然想起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曾经写的一部书的书名,在此我借用一下——也许,这一切皆是“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缘故吧。
  
  参考文献:
  [1]Jay M.Shafritz and Albert C.Hyde(US).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4E)[M].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4(1).
  [2]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广黄明.校园惨案在反思[J].南方人物周刊,2010(5).
其他文献
摘要: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是区域贸易一体化的两种代表类型。它们作为最惠国待遇的例外被规定于GATT1994第24条中。由此引发了学界关于区域贸易协定与WTO协定之关系定位的诸多争论。本文旨在从GATT第24条出发,对区域贸易协定和WTO协定的关系予以界定。  关键词:区域贸易协定 WTO协定 GATT1994第24条     区域贸易协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期刊
摘要:腐败被外界称之为"政治之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和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腐败现象,已经涉及到公共权力的各个领域(范围性广),正在破坏正常的工作秩序(破坏性大),损害社会公共资源(危害性重)。本文通过总结一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原因,特别是通过一些例子阐述"政治之癌"对党
期刊
中西方历史、文化、地域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使得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方向和为历程。而要了解中西方绘画透视观的异同,首先要先了解两种画种的起源及发展问题。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则在魏晋南北朝之间。我们可以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曾提到的:“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看出此时的山水画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但是,此时的山水画理论已
期刊
摘要:《太阳黑子》一个关于罪与罚的故事,作者透过云绕雾遮的案件,探入森森的人心,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与人性,表现出法律与情理的冲突,同时让读者对法律的庄严有了更深的體味。  关键词:《太阳黑子》 法律 情理 冲突    《太阳黑子》是须一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写这篇小说之前作者有着采访犯人的经历,与杀死厦大女研究生的凶手还有一个毒死情人妻子的第三者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这些经历使这部作品充斥着浓厚
期刊
摘要:维米尔是与伦勃朗、哈尔斯同时代的"荷兰小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油画喜欢表现日常生活的场景,巧妙地把握柔和、温暖的光线,将一个个平凡简单而朴实的题材,在晦暗又不失明朗的环境里,描写出如诗般的静谧的空间。他遵循自然,但又超越自然。  关键词:维米尔 光线 空间 意境    维米尔是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又常常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维米尔一生默默无闻,作品不多,只有30多幅油画,这对任何画
期刊
摘要:王国维曾对哲学上诸多理論有过这样一句评语:"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托克维尔作为政治学民主理论的大师,其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也对民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托克维尔重点论述了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原因:第一是独特的、幸运的地理环境,第二是法制,第三是生活习惯和民情。而在其中,生活习惯和民情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本文是对《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
期刊
琼瑶笔下的小说世界是现实生活奇幻的影子,寄托着作者对理想人性的向往和追求,琼瑶以独具女性气质的文学创作为读者谱写出一篇篇哀艳、缠绵、狂热的爱情故事,作品里那些大方美丽,纯情得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主人公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但是很少表现出现代人独立的自审意识,她们的喜怒哀乐好像永远建立在爱情之上,她们的生活圈子好像永远跳不出家庭这个狭隘的范围,同时,也表现出现代女性意识的缺乏。  一、古典主义气质  “悲
期刊
This essay will apply feminism criticism to “Snowdrop” in Grimms' Fairy Tales by analyzing male expectations of women defined by patriarchy and male expectations of their own generated by patriarchal
期刊
摘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面临起步晚、基础差、经济薄弱的发展困境,近20年来,在希望工程的鼎力相助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希望工程对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以贵州黔西县为例,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希望工程 民族地区 民族教育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仍存在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办学条件还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即时评价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索"以人为本,引领感受、适时介入、多元参与、倡导个性、促进发展"的课堂即时评价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心理因素,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和谐课堂 课堂即时评价    课堂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问答做出即时评价,具有随机性和瞬时性。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学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