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内容成为了初中各学科教育中的关键。而初中音乐教学本着以培养学生全面的、多元化的发展为目标,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对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无法激发学生的歌唱学习的兴趣,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教学目的无法实现。因此,本文从初中音乐课程中歌唱教学的问题入手,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培养中学生歌唱能力的策略,旨在为更好的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做一个理论指导。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歌唱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当前的音乐教学,尤其是歌唱教学,不能有效的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不仅难以提高初中生的歌唱基本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初中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导致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无法实现。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并最终实现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的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一)初中生对歌唱缺乏积极性
在初中音樂课程的歌唱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缺乏兴趣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三个原因造成。首先,学生缺乏声乐基础。两个阶段的过渡不和谐,从而造成了学生在上一个阶段只是单纯学唱了相应曲目,却缺乏发声技巧等基础知识。知识的断层和落差,造就了学生的兴趣缺乏。其次,从整体上看,对于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超过音乐课程。学校、家庭以及教师都更注重学生的文化课的成绩,因此,导致学生的精力和兴趣也主要集中在文化课。对于艺术类课程不够重视,学生在音乐课上写习题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最后,教育教学方法陈旧以及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于歌唱教学的不重视。
(二)教师对歌唱教学培养缺乏重视
尽管歌唱教学是中学音乐课程的重要部分,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和弱化了歌唱教学内容,包括领教歌唱、技巧指导等方面。另一方面,很多教师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把握课程现代化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教师在思想意识上对于音乐教育的不重视。这些不重视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歌唱教学的科学、高效的开展。
(三)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就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而言,许多教师仍沿用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未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制约了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感知力和洞察力的发展。类似地,一些教师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妨碍了音乐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效果的实现。因此,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歌唱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策略探究
(一)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师生赏析—教师领唱—识记歌词—学生跟唱”的固定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应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改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性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此一来,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增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茉莉花》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这首民歌的历史沿革、音乐风格和主题情感;随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以及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民歌的魅力以及这首民歌的独特性;最后,讲解完相关的知识点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不限制形式的演唱表演,鉴赏和打分由非表演组完成。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乐趣,生动形象。
(二)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理念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向着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现代教学理念,尤其是现代音乐教学理念,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以学生为本,即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现代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健全人格为目标。其次,指向性,即歌唱教学不仅是简单教授歌唱基本技巧,而是给学生提供符合发展方向的教育。最后,启智性,即从整体上认识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生智力开发方面的作用。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因此,只有实现了教育观念或者说教学理念方面的转变,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传统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延用,导致课程教学仍是“学科中心”的教材观,即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照搬课本,缺乏发挥空间和研讨余地。因此,实际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容易出现远离生活情境的情况,也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丰富实际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歌唱技巧方面,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唱法进行比较学习,而不单单局限于教材设计的例子,同时,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不单单孤立的讲授理论知识。此外,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借鉴,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以及完善知识体系。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身心迅速成长,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这
个阶段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转变和改善,可以有效的实现初中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
参考文献:
[1]刘晓霞.基于大众音乐背景下对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1.
[2]高梅.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能力及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5.
[3]张小雷.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以《念故乡》为例[J/OL].黄河之声,2019(04):113[2019-03-29].
[4]黄美玲.探析农村初中学生音乐欣赏课兴趣的培养[J/OL].黄河之声,2019(01):69[2019-03-29].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歌唱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当前的音乐教学,尤其是歌唱教学,不能有效的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不仅难以提高初中生的歌唱基本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初中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导致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无法实现。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并最终实现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的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一)初中生对歌唱缺乏积极性
在初中音樂课程的歌唱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缺乏兴趣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三个原因造成。首先,学生缺乏声乐基础。两个阶段的过渡不和谐,从而造成了学生在上一个阶段只是单纯学唱了相应曲目,却缺乏发声技巧等基础知识。知识的断层和落差,造就了学生的兴趣缺乏。其次,从整体上看,对于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超过音乐课程。学校、家庭以及教师都更注重学生的文化课的成绩,因此,导致学生的精力和兴趣也主要集中在文化课。对于艺术类课程不够重视,学生在音乐课上写习题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最后,教育教学方法陈旧以及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于歌唱教学的不重视。
(二)教师对歌唱教学培养缺乏重视
尽管歌唱教学是中学音乐课程的重要部分,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和弱化了歌唱教学内容,包括领教歌唱、技巧指导等方面。另一方面,很多教师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把握课程现代化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教师在思想意识上对于音乐教育的不重视。这些不重视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歌唱教学的科学、高效的开展。
(三)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就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而言,许多教师仍沿用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未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制约了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感知力和洞察力的发展。类似地,一些教师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妨碍了音乐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效果的实现。因此,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歌唱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策略探究
(一)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师生赏析—教师领唱—识记歌词—学生跟唱”的固定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应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改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性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此一来,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增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茉莉花》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这首民歌的历史沿革、音乐风格和主题情感;随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以及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民歌的魅力以及这首民歌的独特性;最后,讲解完相关的知识点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不限制形式的演唱表演,鉴赏和打分由非表演组完成。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乐趣,生动形象。
(二)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理念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向着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现代教学理念,尤其是现代音乐教学理念,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以学生为本,即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现代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健全人格为目标。其次,指向性,即歌唱教学不仅是简单教授歌唱基本技巧,而是给学生提供符合发展方向的教育。最后,启智性,即从整体上认识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生智力开发方面的作用。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因此,只有实现了教育观念或者说教学理念方面的转变,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传统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延用,导致课程教学仍是“学科中心”的教材观,即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照搬课本,缺乏发挥空间和研讨余地。因此,实际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容易出现远离生活情境的情况,也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丰富实际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歌唱技巧方面,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唱法进行比较学习,而不单单局限于教材设计的例子,同时,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不单单孤立的讲授理论知识。此外,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借鉴,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以及完善知识体系。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身心迅速成长,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这
个阶段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转变和改善,可以有效的实现初中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
参考文献:
[1]刘晓霞.基于大众音乐背景下对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1.
[2]高梅.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能力及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5.
[3]张小雷.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以《念故乡》为例[J/OL].黄河之声,2019(04):113[2019-03-29].
[4]黄美玲.探析农村初中学生音乐欣赏课兴趣的培养[J/OL].黄河之声,2019(01):69[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