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考:“教、管、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并不是要求教师放弃以前的传统教法,而是要传承传统教法的精华,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创新教学的思维模式,以生为本,重视提高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更新观念,用全新的视野来对待教学过程,必须基于教材,超越教材,以学生为重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注重引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做到多与学生交流沟通,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管理 学习
  从教几年来,我对高中数学教学也有了一些感受:要让我们高中数学上质量,就要做到在尊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并不断思考:如何教、如何管理、学生如何学习。
  一、如何教好学生
  (一)备课:注重知识的起源及运用。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及教育”中说道:“生活中怎么来,就该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学计算、推理、证明是重要的,但是完整的数学教学包含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知识显得枯燥乏味,应用性不太强,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及科学中,得与很多门学科交叉。而单纯的中学数学是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所以实际运用显得较少。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查阅资料,了解实际问题,备课前尽可能的明确所学知识与哪些实际问题有交集,做到心中有数。
  (二)课堂教学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
  课堂目标:不仅让学生学会题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领悟出解题思路和技巧,以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办法:七注重!
  1、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动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解题习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环境,学习时间,预习复习,独立思考和学后反思等。解题习惯包括先易后难,先审题再做题,多角度思维、数形结合等。
  3、注重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4、注重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鼓励以及对成绩好的同学的引导,尽全力做到因材施教。
  5、注重书写规范。老师书写严谨、规范,从而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还能给学生描绘出一个清晰地解题思路,让学生一目了然。
  6、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眼神暗示不专注的学生及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动作要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放不开。语言要抑扬顿挫,突出重点难点。
  (三)教后反思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反思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应时常自我反思。个人观点是:在教育工作中,我现在最需要克服的困难是什么?我的教学有效应吗?我在学生中是否有足够的威信?
  二、如何管理好学生
  (一)情感投入
  情感投入不是学生成绩考试差了你与他不咸不淡的谈谈心或关心一下她的生活,而是你能够通过你对学生的了解提出能够让他解决自身问题的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让他们自己找到信心!
  1、情感投入对成绩优秀及中档的学生而言,就是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和适当的一些其他关心,说白了就是给他戴他可以带的高帽子,让他爱上你这个老师。
  2、感情是需要慢慢培养起来的。这就需要教师要具有耐心以及诚心,并倾注大量的时间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个人魅力
  现代社会,内在美和外在美都是教师终生学习的必修课。作为一位教师的应做到是:学识渊博,言语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有等待的耐心和阅读的习惯。提高内在美的重要途径就是做到“真、善、美”。所谓“真”即是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足以让学生信服。所谓“善”即是教师的道德和修养精神。所谓“美”即是教师的审美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做到了“真、善、美”,你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最受喜爱的老师。关于教师的外在美,最重要的是“和谐”。怎么个和谐法呢?首先,穿衣风格与自身的身份和谐。其次,学校学风和个人教风和谐。最后,与周边环境和谐。
  (三)制度到位
  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制度的建立,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遵循:擅于接受不同的声音,听全班学生的建议,与少数学生商量,最后,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对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将其固化。最重要的一点是:持之以恒的把制度执行下去。
  三、如何让学生学得好
  著名外语教授许国璋同志在北京市自学青年颁发毕业证书的会上讲了一段话:“古往今来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无不都是靠自己学习,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谁能教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谁能教爱因斯坦发现解释宇宙的根本原理?谁能教鲁迅先生刻画出阿Q的形象?自己的学习和创造是前进的一种动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扮演的是一位授渔者,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解题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绝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的被动学习,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其次,一定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不要进行题海战术,教会他们善于总结规律,告诫学生要注重练习与总结相结合。经常总结不做题学不好,一直做题不总结也是学不好的。在学习期间,引导学生之间经常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以及做题方法。在学生内部,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稍差的学生,通过这种相互交流和“先优帮后优”的主动学习方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带动全班整体成绩的提升。
  对于稍差的学生而言,要多做基础题及中档题。多做这些题并且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不仅训练了学习数学所必要的思维模式还增加了对知识一次次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准确的把握知识,达到能够运用知识的目的。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切忌做难题怪题,那不是能力的体现。如果基础不扎实去做难题会把自己的头脑搞得越来越浑,把知识搞得越来难理解。很多爱转牛角尖的学生就是因为好高骛远,没有扎实的基础又看不起基础题及中档题,又想成绩很优秀,就直接上升到做难题的高度!高考中数学的基础题及中档题占总体试卷的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同学们万不可丢了西瓜捡芝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012.7重印).ISBN978-7-107-1658-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使用于美术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扩了学生的美术视野, 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丰富 美术教学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
经过高一、高二两年高中课程学习的高三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高中阶段大部分的知识,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高考。因此,作为高三的老师,平常的工作应该转移到如何进行高考复习和如何端正学生思想勇敢面对社会等两个重心来。作为一名只有四年高三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我现在就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复习等作几点思考和反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就是要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尤其是即将高中毕业的高三学生,他们将步入到大学中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科学而合理的设置课程门类,组织资源,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一直是我们教育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我们教育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按照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要求,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
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和书画结合最紧密,于是我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板书和书画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一、走进书画,初显板书魅力  俗话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教学单一的展示板书不如教给学生利用书画知识设计板书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板书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体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魅力。  1、了解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传达教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语文 作业 设计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学科的整长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中学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那么,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下面谈一些我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字: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定位  第一,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