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艺园地,“单弦拉戏”,一根弦,一手指,弓弦拉弹,近乎人声,既能扬鞭催马,嘶鸣长啸,也能柔和婉转,轻哝细语,其韵味十足,惟妙惟肖凡听过“单弦拉戏”者,无不对它产生深刻印象。
说起“单弦拉戏”,自然会想到与之有着渊源关系的表演形式“唢呐咔戏”“三弦弹戏”“三弦拉戏”“雷琴拉戏”等。曾几何时,它们就像民间文艺百花园里的朵朵奇葩,为人们喜闻乐见并流行一时。虽然这些表演形式出现的时间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散见的史料和相关的回忆录里能够知道,“单弦拉戏”,清末民初时期受惠于“三弦弹戏”“三弦拉戏”的启蒙,得益于民间表演艺术生态环境。而“单弦拉戏”这一表演形式的产生,离不开在姑苏城被誉为“拉戏大王”的艺人顾伯年。
在当时的苏州,各种各样的娱乐场子兴盛,街头表演名目繁多,其中就有拉戏。顾伯年为了生计迎合彩头,在“三弦”乐器上改弦易张,用一根弦拉戏,别出心裁的形式让观众耳目一新,引得路人驻足观看表演,并喝彩不断。这看似偶然,实则不尽然,因为他之前跟前辈艺人学习“三弦拉戏”,日子久了,对拉戏的窍门慢慢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戏曲唱腔讲求韵味,“三弦拉戏”多弦运弓,虽占有把位的相对稳定及多指触弦带来的演奏便利,但换弓换指难以避免的间隔颗粒感却也流失了韵味。“单弦拉戏”一弦一指则不同,无论唱腔怎么变化,全是依腔滑弦巧无缝隙,唱腔韵味自然就提升了许多,这也是顾伯年为何改多指触弦为单指触弦获得行腔韵味的妙法,其创新并非只是简单的标新立异,以一弦一指哗众取宠。
“单弦拉戏”的韵味基于对戏曲唱腔的熟悉和演奏技术的得心应手,心里有韵方能传达于弓弦,这注定了习“单弦拉戏”者需先有熟悉戏曲唱腔的功底以及唱腔韵味的意识形成,对于顾伯年而言,也就意味着尝试“单弦拉戏”有了多方面的经验积蓄。顾伯年少年时期就进入姑苏城的京剧小班,跟随本地名师习京戏,不仅如此,期间还习昆曲和苏滩,历经艰辛,显其天赋,被前辈艺人们称之为吹拉弹唱的多面手。习艺数年,顾伯年还能表演戏曲的诸多行当,不仅熟悉戏曲唱腔,还能给戏曲唱腔伴奏,对戏曲唱腔的熟练掌握和伴奏功夫,使得他对戏曲韵味的理解和认识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也是他日后能琢磨出“单弦拉戏”的前提。
“单弦拉戏”的个性特征直接来源于使用乐器的型制。顾伯年拜“三弦拉戏”艺人习拉戏,由此熟悉了“三弦”这种乐器的構造功能与演奏手法,这是顾伯年将“三弦”乐器转变成“单弦拉戏”建立的对乐器的认知基础,才能做到乐器总成的取舍。虽然只是在原有“三弦”乐器上减少琴弦数量,但手指的触弦方式和音阶排列的改变意味着一根弦上的演奏技术体系随之更新了,也将本是弹弦乐器的“三弦”转变成了纯粹的拉弦乐器,可以认为,这是建立在传统乐器基础上的一次革新。而且,相关史料反映出,顾伯年在长期的行艺过程中深受当地民间“戏法”影响,不仅能表演一些“戏法”,重要的是,他将“戏法”的变幻莫测和趣味性意识嵌入了“单弦拉戏”乐器和表演中,既能让人直接观赏到以一弦一指演奏的炫技之美,也能因它的个性音色使听觉跟人声自然联系起来,产生乐器唱戏的奇妙联想。
演奏技术上,“单弦拉戏”因为刻意只允许用左手食指独立触弦,任何一个音程的前后关联只能是单指独立完成,也就形成了一个音位就是一个把位的技术特点和准则,特别是快速把位转换运动的频率极限,是一般拉弦乐器难以实现的,而这样的演奏技术在一种陌生未知的乐器上是否成立,就全凭顾伯年的反复磨合和手指破皮生茧付出的练琴工夫了,这也从他当年在琴杆上刻有的“苦练不断”四字中可以想象该过程的艰难。不成功,所有的付出成为枉然,成功了就是绝技。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日久天长勤学苦练终得绝活儿,“单弦拉戏”从“三弦弹戏”“三弦拉戏”里脱离了出来,改头换面自成一家,不仅成就了一种新乐器的诞生,也确立了“单弦拉戏”这门独特的、令人称奇的艺术表演形式。
从“单弦拉戏”的出现,观照顾伯年创立这种表演艺术的意义,在于他摸索发现了一种适合以乐器演奏戏曲唱腔和对戏曲唱腔人声模仿的形式。如今,人们不仅多了一种饶有趣味的表演形式欣赏戏曲音乐,也能通过“单弦拉戏”触及和感受到近现代民族乐器拉戏这一奇特现象的文脉,对于那段少有文献记载且存在于民间的拉戏现象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活体参照。不能忽略的是,顾伯年将生于苏州的“单弦拉戏”带到了戏码头的武汉,并立住了脚跟,使“单弦拉戏”在一个新的人文生态环境里延续着它更为适应的发展,尤其是武汉说唱团将其吸纳并成为经常上演的保留节目,使“单弦拉戏”的艺术高度不断得到提升,这些是对“单弦拉戏”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不可或缺的命题。诚然,从“单弦拉戏”的传承发展进程中也可以观察到,对“单弦拉戏”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近几十年间宣传报道的状态,缺少对顾伯年作为“单弦拉戏”创始人以及生前艺术成就的系统性研究和评价,不能不说是“单弦拉戏”历史记录的缺失。
如果说顾伯年对“单弦拉戏”的发现与创立正好契合了中国戏曲音乐韵味的内涵,那么,“单弦拉戏”历经百年的每一次关键革新,琴杆之长度,琴筒之铜质与开阔,琴弓之粗长,完善单指演奏技术,使其趋近人声,更加确立了顾伯年的“单弦拉戏”模仿演奏中国戏曲唱腔所奠定的基石。
如果说“单弦拉戏”在出现之初只是因为稀奇能在民间产生影响,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别开生面、趣味新颖,为百姓津津乐道,在曲艺园地里散发着让人回味的芬芳。这种表演形式既有着来自于民间文化的草根意味与价值,还能不断地衍化成艺术的审美和欢乐回馈给百姓生活。当年的“三弦弹戏”“三弦拉戏”早已难寻踪迹,而“单弦拉戏”以自己特有的个性不断前行,成为现今民族乐器演奏戏曲唱腔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表演艺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醒目的一页。
说起“单弦拉戏”,自然会想到与之有着渊源关系的表演形式“唢呐咔戏”“三弦弹戏”“三弦拉戏”“雷琴拉戏”等。曾几何时,它们就像民间文艺百花园里的朵朵奇葩,为人们喜闻乐见并流行一时。虽然这些表演形式出现的时间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散见的史料和相关的回忆录里能够知道,“单弦拉戏”,清末民初时期受惠于“三弦弹戏”“三弦拉戏”的启蒙,得益于民间表演艺术生态环境。而“单弦拉戏”这一表演形式的产生,离不开在姑苏城被誉为“拉戏大王”的艺人顾伯年。
在当时的苏州,各种各样的娱乐场子兴盛,街头表演名目繁多,其中就有拉戏。顾伯年为了生计迎合彩头,在“三弦”乐器上改弦易张,用一根弦拉戏,别出心裁的形式让观众耳目一新,引得路人驻足观看表演,并喝彩不断。这看似偶然,实则不尽然,因为他之前跟前辈艺人学习“三弦拉戏”,日子久了,对拉戏的窍门慢慢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戏曲唱腔讲求韵味,“三弦拉戏”多弦运弓,虽占有把位的相对稳定及多指触弦带来的演奏便利,但换弓换指难以避免的间隔颗粒感却也流失了韵味。“单弦拉戏”一弦一指则不同,无论唱腔怎么变化,全是依腔滑弦巧无缝隙,唱腔韵味自然就提升了许多,这也是顾伯年为何改多指触弦为单指触弦获得行腔韵味的妙法,其创新并非只是简单的标新立异,以一弦一指哗众取宠。
“单弦拉戏”的韵味基于对戏曲唱腔的熟悉和演奏技术的得心应手,心里有韵方能传达于弓弦,这注定了习“单弦拉戏”者需先有熟悉戏曲唱腔的功底以及唱腔韵味的意识形成,对于顾伯年而言,也就意味着尝试“单弦拉戏”有了多方面的经验积蓄。顾伯年少年时期就进入姑苏城的京剧小班,跟随本地名师习京戏,不仅如此,期间还习昆曲和苏滩,历经艰辛,显其天赋,被前辈艺人们称之为吹拉弹唱的多面手。习艺数年,顾伯年还能表演戏曲的诸多行当,不仅熟悉戏曲唱腔,还能给戏曲唱腔伴奏,对戏曲唱腔的熟练掌握和伴奏功夫,使得他对戏曲韵味的理解和认识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也是他日后能琢磨出“单弦拉戏”的前提。
“单弦拉戏”的个性特征直接来源于使用乐器的型制。顾伯年拜“三弦拉戏”艺人习拉戏,由此熟悉了“三弦”这种乐器的構造功能与演奏手法,这是顾伯年将“三弦”乐器转变成“单弦拉戏”建立的对乐器的认知基础,才能做到乐器总成的取舍。虽然只是在原有“三弦”乐器上减少琴弦数量,但手指的触弦方式和音阶排列的改变意味着一根弦上的演奏技术体系随之更新了,也将本是弹弦乐器的“三弦”转变成了纯粹的拉弦乐器,可以认为,这是建立在传统乐器基础上的一次革新。而且,相关史料反映出,顾伯年在长期的行艺过程中深受当地民间“戏法”影响,不仅能表演一些“戏法”,重要的是,他将“戏法”的变幻莫测和趣味性意识嵌入了“单弦拉戏”乐器和表演中,既能让人直接观赏到以一弦一指演奏的炫技之美,也能因它的个性音色使听觉跟人声自然联系起来,产生乐器唱戏的奇妙联想。
演奏技术上,“单弦拉戏”因为刻意只允许用左手食指独立触弦,任何一个音程的前后关联只能是单指独立完成,也就形成了一个音位就是一个把位的技术特点和准则,特别是快速把位转换运动的频率极限,是一般拉弦乐器难以实现的,而这样的演奏技术在一种陌生未知的乐器上是否成立,就全凭顾伯年的反复磨合和手指破皮生茧付出的练琴工夫了,这也从他当年在琴杆上刻有的“苦练不断”四字中可以想象该过程的艰难。不成功,所有的付出成为枉然,成功了就是绝技。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日久天长勤学苦练终得绝活儿,“单弦拉戏”从“三弦弹戏”“三弦拉戏”里脱离了出来,改头换面自成一家,不仅成就了一种新乐器的诞生,也确立了“单弦拉戏”这门独特的、令人称奇的艺术表演形式。
从“单弦拉戏”的出现,观照顾伯年创立这种表演艺术的意义,在于他摸索发现了一种适合以乐器演奏戏曲唱腔和对戏曲唱腔人声模仿的形式。如今,人们不仅多了一种饶有趣味的表演形式欣赏戏曲音乐,也能通过“单弦拉戏”触及和感受到近现代民族乐器拉戏这一奇特现象的文脉,对于那段少有文献记载且存在于民间的拉戏现象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活体参照。不能忽略的是,顾伯年将生于苏州的“单弦拉戏”带到了戏码头的武汉,并立住了脚跟,使“单弦拉戏”在一个新的人文生态环境里延续着它更为适应的发展,尤其是武汉说唱团将其吸纳并成为经常上演的保留节目,使“单弦拉戏”的艺术高度不断得到提升,这些是对“单弦拉戏”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不可或缺的命题。诚然,从“单弦拉戏”的传承发展进程中也可以观察到,对“单弦拉戏”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近几十年间宣传报道的状态,缺少对顾伯年作为“单弦拉戏”创始人以及生前艺术成就的系统性研究和评价,不能不说是“单弦拉戏”历史记录的缺失。
如果说顾伯年对“单弦拉戏”的发现与创立正好契合了中国戏曲音乐韵味的内涵,那么,“单弦拉戏”历经百年的每一次关键革新,琴杆之长度,琴筒之铜质与开阔,琴弓之粗长,完善单指演奏技术,使其趋近人声,更加确立了顾伯年的“单弦拉戏”模仿演奏中国戏曲唱腔所奠定的基石。
如果说“单弦拉戏”在出现之初只是因为稀奇能在民间产生影响,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别开生面、趣味新颖,为百姓津津乐道,在曲艺园地里散发着让人回味的芬芳。这种表演形式既有着来自于民间文化的草根意味与价值,还能不断地衍化成艺术的审美和欢乐回馈给百姓生活。当年的“三弦弹戏”“三弦拉戏”早已难寻踪迹,而“单弦拉戏”以自己特有的个性不断前行,成为现今民族乐器演奏戏曲唱腔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表演艺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醒目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