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土地和劳动力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和生产要素,关系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重组技术、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对于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乃至全国都至关重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后,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明了方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其流转的速度、规模与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政策制度的支持、引导和保障密切相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彼此影响、互为制约;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两者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土地流转 互动关系 黑龙江省
1.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现状
1.1黑龙江省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截至2010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3831.2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52万人。
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2]。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收入都呈现了不断增长的势头。
据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统计,全省2000年至2008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分别为125、156、207、245、350、402、451、483、500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4%、19.5%、28%、30.8%、38.4%、42.6%、48.5%、51.2%、53.8%。而2001-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务收入分别为41、54.9、66、100、129、164、217、263亿元,2002年以来分别以33.9%、20.3%、51.5%、29%、27.1%、32.3%、21.2%速度增长。2010年全省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其中内转370万人,外输150万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021.2元,占农民纯收入的1/6以上。因此,在转移的数量、收入上都不断增加。
1.2黑龙江省土地流转的现状
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态势平稳健康。2009年末土地流转面积达2808万亩,占全省农村耕地总面积的21.27%,比全国平均的8.7%(2008年末数)高12.5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20%。其中,经营土地60-100亩的种粮大户发展到35万户以上,经营土地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发展到近3万个,共流转土地面积近800万亩;农机作业合作社520多个,共流转土地820万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07个,共流转土地447万亩;现代化农业公司121个,共流转土地13万亩。
从流转的形式来看,黑龙江省农村土地从流转初期的转包、互换,逐步发展到现在包括转包、入股、出租、转让、互换等多种形式。当前转包和出租仍是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约占总流转面积的90.%以上。
2.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切关联,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关系。国内学者调查的数据表明,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明显的正相关性,劳动力转移比例约是土地流转比例的2倍,而且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几乎同时进行。
2.1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如果限制其自由流转,则会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即使有更好的出路,他们也会担心对土地的处置问题。只有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实实在在的资本,允许其自由流转,使农民更好的利用这一资本放心的进城务工,在城镇安家落户,从而也有利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的格局得以打破,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农村土地开始向农业龙头企业、种田(粮)大户和重点区域集中,通过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农业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区域性特色市场形成,物流、仓储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得以提升,使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改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从而使大批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改变了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离土务工经商,推动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改革開放以来,由于中国农村人均占有资源的高度稀缺,加上农业领域技术进步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农村的就业问题便成了一个十分严峻的全局性问题。如果农村中大量劳动力闲置,既没有途径就地就业,又不允许流动到异地就业,那将是农村乃至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可以说没有就业保障的社会稳定就像是火山爆发前的暂时沉寂,是十分脆弱的稳定。由此可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2.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前提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作用突出。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仅是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如何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近年来,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逐步保护,他们在比较预期收益和转移成本之后流转了土地。在土地流转中,逐渐发展出了企业投资、土地投资入股组建农村合作社等比较成熟的模式,实现了土地收益和社会收益的最大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有效进行产业转移,才能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二、三产业需求人力资源对劳动力转移产生拉力作用,劳动力转移也会对产业结构调整起推力作用。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也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每增加1万人,流转的农村土地将增加4.5万亩左右。如果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其中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就只有依附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他们有转出土地的愿望,也不敢冒“失地”的风险。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很大。只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才能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这是实现农业适当规模经营的基本前提。
总之,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带动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两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间彼此影响、互为制约;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两者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关系。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编号;11552015) 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宏莲,韩学平.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保障机制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5);35-37
[2] 张连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经营管理,2009(7):59-63.
[3] 衣保中,张凤龙.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8(4):60-63.
[4] 许横周,郭忠兴.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市政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94-98.
作者简介:曲长祥(1960-),男,齐齐哈尔市人,东北农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区域发展Email:[email protected].
王帅(1987-),男,河南省辉县市人,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冯翔迪(1986-),男,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土地流转 互动关系 黑龙江省
1.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现状
1.1黑龙江省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截至2010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3831.2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52万人。
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2]。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收入都呈现了不断增长的势头。
据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统计,全省2000年至2008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分别为125、156、207、245、350、402、451、483、500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4%、19.5%、28%、30.8%、38.4%、42.6%、48.5%、51.2%、53.8%。而2001-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务收入分别为41、54.9、66、100、129、164、217、263亿元,2002年以来分别以33.9%、20.3%、51.5%、29%、27.1%、32.3%、21.2%速度增长。2010年全省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其中内转370万人,外输150万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021.2元,占农民纯收入的1/6以上。因此,在转移的数量、收入上都不断增加。
1.2黑龙江省土地流转的现状
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态势平稳健康。2009年末土地流转面积达2808万亩,占全省农村耕地总面积的21.27%,比全国平均的8.7%(2008年末数)高12.5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20%。其中,经营土地60-100亩的种粮大户发展到35万户以上,经营土地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发展到近3万个,共流转土地面积近800万亩;农机作业合作社520多个,共流转土地820万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07个,共流转土地447万亩;现代化农业公司121个,共流转土地13万亩。
从流转的形式来看,黑龙江省农村土地从流转初期的转包、互换,逐步发展到现在包括转包、入股、出租、转让、互换等多种形式。当前转包和出租仍是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约占总流转面积的90.%以上。
2.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切关联,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关系。国内学者调查的数据表明,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明显的正相关性,劳动力转移比例约是土地流转比例的2倍,而且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几乎同时进行。
2.1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如果限制其自由流转,则会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即使有更好的出路,他们也会担心对土地的处置问题。只有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实实在在的资本,允许其自由流转,使农民更好的利用这一资本放心的进城务工,在城镇安家落户,从而也有利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的格局得以打破,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农村土地开始向农业龙头企业、种田(粮)大户和重点区域集中,通过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农业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区域性特色市场形成,物流、仓储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得以提升,使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改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从而使大批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改变了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离土务工经商,推动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改革開放以来,由于中国农村人均占有资源的高度稀缺,加上农业领域技术进步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农村的就业问题便成了一个十分严峻的全局性问题。如果农村中大量劳动力闲置,既没有途径就地就业,又不允许流动到异地就业,那将是农村乃至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可以说没有就业保障的社会稳定就像是火山爆发前的暂时沉寂,是十分脆弱的稳定。由此可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2.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前提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作用突出。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仅是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如何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近年来,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逐步保护,他们在比较预期收益和转移成本之后流转了土地。在土地流转中,逐渐发展出了企业投资、土地投资入股组建农村合作社等比较成熟的模式,实现了土地收益和社会收益的最大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有效进行产业转移,才能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二、三产业需求人力资源对劳动力转移产生拉力作用,劳动力转移也会对产业结构调整起推力作用。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也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每增加1万人,流转的农村土地将增加4.5万亩左右。如果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其中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就只有依附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他们有转出土地的愿望,也不敢冒“失地”的风险。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很大。只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才能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这是实现农业适当规模经营的基本前提。
总之,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带动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两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间彼此影响、互为制约;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两者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关系。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编号;11552015) 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宏莲,韩学平.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保障机制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5);35-37
[2] 张连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经营管理,2009(7):59-63.
[3] 衣保中,张凤龙.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8(4):60-63.
[4] 许横周,郭忠兴.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市政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94-98.
作者简介:曲长祥(1960-),男,齐齐哈尔市人,东北农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区域发展Email:[email protected].
王帅(1987-),男,河南省辉县市人,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冯翔迪(1986-),男,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