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育全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关于中学语文美育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将近40年。应该把美育适时地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下学习、感知、陶冶性情并逐步成长。有了审美的教育,语文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如若要充分地实践美育,那就必须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通过语文教师的生动讲授、示范和情感助推去启发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审美判断力与创造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美育; 语文教材; 语文教师
1.中学语文美育的发展概说
在古代中国,相传,孔子的讲坛环植以杏,誉为杏坛,古代学子诵诗,伴以琴瑟,称作弦歌。沿袭下来,杏坛、弦歌遂成了学校的美称。优美的环境、悦耳的歌声,这正是学校美育的一种表征。
然而,“美育”一词却是舶来品,它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所正式提出。 “美育”概念直至本世纪初才引入我国,1902年,王国维翻译日本牧濑五一郎著的《教育学》,首次译入“美育”这一概念,由此便揭开了中国美育的百年发展。
1996年至今,关于语文美育的研究发生了质的飞跃,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把美育提高到生命的高度来认识,真正把课堂教学从刻板的、僵硬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师生共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人文关怀和生命的意义。
2.中学语文美育的价值体现
首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可以使教学中的师生双方都产生愉悦。聆听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而讲述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更是一种美的回报。试想,当一名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与学生分享《春》中的美景时,师生双方不都会被春色之美所深深地感染吗?
其次,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判断能力,从美的熏陶中激发出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果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了更多审美教育的成分,学生们理解课文的深度和广度必然会大大地拓展。
再次,中学语文美育还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启迪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中学语文课文的人物画廊中,有嫉恶如仇,刚烈仗义的鲁达,有热爱祖国,坚持到最后一刻还在教授法语的韩麦尔先生等等。这些形象透射出来的人格感召力,已经并将还要影响更多青少年的审美观乃至世界观、人生观。
3.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途径
首先,实践美育必经的桥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描绘了大量的长河落日、风花雪月、山川河泽、风土人情,无不沁透着自然之美。同时,这些美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从而体验出以物喜以己悲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格魅力。《饮酒》中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何等惬意洒脱,可“东篱下”与“南山”何其遥远?为何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还要去遥望远处的“南山”?这些自然景物和作者希望心远俗尘、皈依自然、安贫乐道的精神本质联系在一起了。
社会之美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则更为充分。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人物形象画廊,我们穿梭其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思想的陶冶。如志向高洁的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了他忠贞不二的爱国情怀;女中豪杰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她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又满怀柔情。
其次,美育的主战场----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审美教育
比如以语言为切入点,重视美读和阅读。要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听读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眼要看,口要读,耳要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感受课文的形象,接受课文的美的熏陶。如在朱自清《春》的教学中,就可用较舒徐、轻柔、欣喜的语调语气,去诵读“春草图” ,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又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对偶句密集,对仗工整,读来极具回环美、整齐美,富有音乐感、旋律感。
再比如按学生审美能力的构成展开论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 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 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 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 在萧瑟的西風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 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再次,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审美因素
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审美修养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学语文教师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审美因素和美的潜力,只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地挖掘这些美的因素,能运用系统而丰富的语文知识进行教学,做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在理智和情感上获得审美快感,主动地将教学关系转化为积极的审美关系,最终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
小结:中学语文美育发展到今天,有许多的学者、研究者不断地探索、挖掘、创新,让中学语文美育一步步走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中学语文课从过去的枯燥、沉闷中正展示出语言和文学独有的魅力,语文课堂也正鲜活和生动起来。可以说,美育在其中的功劳不小。实施美育的过程就是育人树人的过程,由于美育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萌发期,这其间的过程必然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来讲,这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故我们应直面问题而不回不避,在以后的探索实践中一步步地完善它。
参考文献
1.赵伶俐、汪宏等著:《百年中国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2.梅宝树主编:《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3.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本
4.李方晴、姜晓华主编:《美育与学校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关键词:中学语文; 美育; 语文教材; 语文教师
1.中学语文美育的发展概说
在古代中国,相传,孔子的讲坛环植以杏,誉为杏坛,古代学子诵诗,伴以琴瑟,称作弦歌。沿袭下来,杏坛、弦歌遂成了学校的美称。优美的环境、悦耳的歌声,这正是学校美育的一种表征。
然而,“美育”一词却是舶来品,它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所正式提出。 “美育”概念直至本世纪初才引入我国,1902年,王国维翻译日本牧濑五一郎著的《教育学》,首次译入“美育”这一概念,由此便揭开了中国美育的百年发展。
1996年至今,关于语文美育的研究发生了质的飞跃,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把美育提高到生命的高度来认识,真正把课堂教学从刻板的、僵硬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师生共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人文关怀和生命的意义。
2.中学语文美育的价值体现
首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可以使教学中的师生双方都产生愉悦。聆听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而讲述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更是一种美的回报。试想,当一名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与学生分享《春》中的美景时,师生双方不都会被春色之美所深深地感染吗?
其次,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判断能力,从美的熏陶中激发出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果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了更多审美教育的成分,学生们理解课文的深度和广度必然会大大地拓展。
再次,中学语文美育还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启迪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中学语文课文的人物画廊中,有嫉恶如仇,刚烈仗义的鲁达,有热爱祖国,坚持到最后一刻还在教授法语的韩麦尔先生等等。这些形象透射出来的人格感召力,已经并将还要影响更多青少年的审美观乃至世界观、人生观。
3.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途径
首先,实践美育必经的桥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描绘了大量的长河落日、风花雪月、山川河泽、风土人情,无不沁透着自然之美。同时,这些美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从而体验出以物喜以己悲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格魅力。《饮酒》中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何等惬意洒脱,可“东篱下”与“南山”何其遥远?为何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还要去遥望远处的“南山”?这些自然景物和作者希望心远俗尘、皈依自然、安贫乐道的精神本质联系在一起了。
社会之美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则更为充分。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人物形象画廊,我们穿梭其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思想的陶冶。如志向高洁的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了他忠贞不二的爱国情怀;女中豪杰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她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又满怀柔情。
其次,美育的主战场----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审美教育
比如以语言为切入点,重视美读和阅读。要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听读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眼要看,口要读,耳要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感受课文的形象,接受课文的美的熏陶。如在朱自清《春》的教学中,就可用较舒徐、轻柔、欣喜的语调语气,去诵读“春草图” ,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又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对偶句密集,对仗工整,读来极具回环美、整齐美,富有音乐感、旋律感。
再比如按学生审美能力的构成展开论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 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 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 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 在萧瑟的西風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 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再次,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审美因素
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审美修养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学语文教师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审美因素和美的潜力,只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地挖掘这些美的因素,能运用系统而丰富的语文知识进行教学,做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在理智和情感上获得审美快感,主动地将教学关系转化为积极的审美关系,最终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
小结:中学语文美育发展到今天,有许多的学者、研究者不断地探索、挖掘、创新,让中学语文美育一步步走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中学语文课从过去的枯燥、沉闷中正展示出语言和文学独有的魅力,语文课堂也正鲜活和生动起来。可以说,美育在其中的功劳不小。实施美育的过程就是育人树人的过程,由于美育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萌发期,这其间的过程必然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来讲,这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故我们应直面问题而不回不避,在以后的探索实践中一步步地完善它。
参考文献
1.赵伶俐、汪宏等著:《百年中国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2.梅宝树主编:《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3.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本
4.李方晴、姜晓华主编:《美育与学校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