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实践基础上,通过剖析高职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特点、听说课程的定位,展开对该课程的授课、作业及考核评价的探究与尝试。高职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是个体基础差异大,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日语听说能力培养是语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日本语能力测试过关的关键。贯彻“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主动听说的习惯和传授学习方法等努力贯穿教学始终。将课堂、学习归还给学生自己,使之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是各环节设计的宗旨。同时在考核评价中考虑学生基础不同,适当增加对学习进步幅度,学习状态的评价也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听说课程 日语专业 高年级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8.5
《日语听说》是日语专业高年级(即五年级高职三、四年级)的必修课,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修完两年的精读等课程,同时也接触过日语听力和会话类的学习。在四年级结束前需要达到改革后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三级水平,部分同学可以达到二级,甚至个别达到一级水平。这样的背景下在高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旨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帮助、指导学生顺利通过日本语能力测试。如何在高年级听说课堂达到以上两大目标,充分体现新教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发掘的课题。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尝试探索如何高质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
一、授课对象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在一二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中完成了《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的学习,掌握了一定量的基础词汇和语法句型,有一定的日语语言知识基础。同时接受过一定量的日语听说教学,接触过日语语言听说能力训练。进入高年级,学生整体的听说能力在语言运用的诸能力中处于较薄弱地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点和学生的迫切需要。同时高年级学生要面临日语能力考试的过级压力,据调查听力是绝大多数同学的薄弱项目。另一方面,同一班级中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显而易见,日语基础不同,部分同学基础扎实,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外语的方法。但也有部分同学基础薄弱,很难跟上课堂教学的步调,缺乏日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班级内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听说水平参差不齐。就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在低年级的学习中缺乏系统的长期的听说训练,尚未掌握听说的基本方法,听说外语的积极主动性缺乏,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习惯于背单词、背句型等被动的学习模式,没有主动听说外语的意识。
二、课程定位思考
本课程一周两个课时,应该说在日语课程设置中并不占优势,但是它却肩负着锻炼学生语言听说运用能力的重任。国内的外语学习者之所以在听说方面存在困难,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缺少语言环境,锻炼的机会远远少于身在国外,处于外语语言环境中的学习者。听说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日语听力习惯和会话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听力、口语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巩固词汇、语法等日语基础知识,扩充词汇量也是必须的。为了迎合就业需要,我们也应加强听力练习,紧跟新日本语能力测试的改革动向,为学生参加能力考试提供支持。以上阐述了该课程的能力意义,事实上该课程还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
三、授课方法的改革与尝试
本课程课时少,但是课程任务艰巨,可用的国内教材并不丰富,授课对象层次差异大,这些困难摆在眼前,是对任课教师的一大挑战。基于以上考虑,授课方法上做了多种尝试,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刻刻关心与该课程有关的社会信息,备课量的增加是必然的,但课堂内容丰富了,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利用好教材、传授学习方法
每课内容分为“ウォーミングアップ”“会話”“文章”“豆知識”4个部分,由浅入深,对高年级同学来讲,内容具有挑战性。“ウォーミングアップ”部分简单地罗列了重点词汇和句型,在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后我发现我校学生的词汇、句型积累还有所欠缺,因此补充了很多热身项目。同时坚持做好听力前热身,让学生进入听说状态,做有准备的练习。“会話”“文章”部分的问题与多种社会等级考试形式类似,严格控制时间,做好练习。会话和文章的听力部分都有一些图片,我利用这个部分不断强调听力前“猜想”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用日语描述图画,锻炼口头表达。“豆知識”部分为课外文化扩展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充分利用,拓展知识面。
2 灵活选材、辅助教学
同时听说课应该是日语课堂教学中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课程,第二版《日本语听力》更新了内容,但是和教学当时的社会风貌之间必然存在时间差,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忘时刻关注中日新闻,寻找重要时事等视听材料,辅助教学,增强课堂内容的实时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例如在3、4月份的课堂上,我组织学生搜索、学习、欣赏与赏樱花相关的视听材料。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时期,我在第一时间通过即时翻译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该事件。紧接着组织学生分小组收集了相关视频,包括后续新闻和访问类电视节目。各小组在课后先自我学习,然后在課堂上扮演讲解员、小老师的角色,把他们的学习成果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的活动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充分调动起了每个小组成员,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目标。
3 改革教学模式、激发主动性学习
组织四年级学生在毕业前期开展日语短剧的配音活动。该教学活动分为发动检索资源、听写完善台词、模仿练习配音和当堂配音展示等环节。环环相扣,虽然是第一次尝试,但是过程与结果都另人欣喜。例如一组同学选择了「日本人の知らない日本語」这部日本电视剧的一集,该电视剧讲述了日语学校的新人教师嘉纳春子和她的9名个性丰富的外国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个题材很有意思,有不少涉及外国人学习日语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它们同样也是我们学生在学习日语中会遇到的问题。该组同学选择了「日本語の曖昧さ」这个单元进行配音活动,不仅锻炼了听说能力,也通过影视作品深情并茂的演绎很好地理解了日语的暧昧特性。 四、课外作业设计
复习巩固是课后作业的一个主要作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大的特点,我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发挥的空间。
1 “重点词汇整理”仅仅固定格式,具体整理哪些词汇,多少词汇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要决定。
2 “句型整理”也是提供给学生整理复习句型的方法,即“句型+接续形式+含义+例句”。具体每次固定一两个重点句型,其他的由学生自由选择。
3 “定期反思”指导学生在开学初指定该课程学习计划,对自己提出学习要求,学期中、考试后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自我评价,给予针对性点评,学期末要求学生对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激发学习成就感。
五、考核评价方法探究
学生基础差异大,我们不难发现用常规的统一试题、闭卷考试的考核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关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高年级学生日语听说课程学习情况,做了以下思考与探究。
1闭卷形式的考查
该形式的考查操作简单,考查内容与多种考级试题类似,设计能力考试听力类型的考试题,有利于学生适应考题,熟悉应试方法,掌握应试技巧。但是它也有严重的弊端,高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用同一标准进行考查,无法科学地评价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这部分同学即使较之前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日语听说能力有所提高,短时间内也无法在听说能力上赶上其他基础好的同学。高职学生中不乏一些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对于这样不在少数的一批同学,我们的教学不仅仅需要达到知识和能力传授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重点。
2面对面一对一的考查
在第二次担任该课程的教学时,尝试了一对一的考查方式,首先我将考查内容分为两类,一类针对大多数基础尚可的同学,重点考查该学期要求达到的听说能力,考题设置源于教材大纲要求。另一类针对少数基础薄弱的同学,重点考察日语听说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情况,如果有较大提高,同样给予合格以上的评价,以资鼓励。
3注重对平时表现的考查
学生平时表现也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基础不同,如果仅凭统一的期中期末考查来评价一个学生可能存在不科学的地方,也很容易打击个别学习积极性很好,有所进步但是尚未赶上大部队的同学。考虑到这一点,我加强了对平时表现得考查,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表现、笔记记录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小组活动参与情况等等,都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到学期成绩的评定中。
六、问题与建议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这一切的努力逐步使学生明白了学习是一种自我的主动行为,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但是学习自觉性不够、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在这种宽松的制度和教学模式下缺乏严厉地督促,存在掉队的可能。
各种对于大专高年级日语专业听说课程的思考、改革都还处于尝试阶段,需要进一步检验其实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从而形成利于操作理论,指导今后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娟.2009.如何提高日語视听说课程的实效性.多元化视角下地日语教学与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 杜勤.2007.日本语听力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王萍.2006.一年级零起点班听说课的设置与教学实践.多样化日语教育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4] 韩兰灵 刘玉琴 赵圣花 颜冰.2009.聴解過程におけるストラテジーの使用実態.东亚地区日语教育日本学研究前沿文存: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周杨(1983-),女,讲师,硕士。
关键词 听说课程 日语专业 高年级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8.5
《日语听说》是日语专业高年级(即五年级高职三、四年级)的必修课,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修完两年的精读等课程,同时也接触过日语听力和会话类的学习。在四年级结束前需要达到改革后的日本语能力测试三级水平,部分同学可以达到二级,甚至个别达到一级水平。这样的背景下在高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旨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帮助、指导学生顺利通过日本语能力测试。如何在高年级听说课堂达到以上两大目标,充分体现新教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发掘的课题。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尝试探索如何高质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
一、授课对象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在一二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中完成了《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的学习,掌握了一定量的基础词汇和语法句型,有一定的日语语言知识基础。同时接受过一定量的日语听说教学,接触过日语语言听说能力训练。进入高年级,学生整体的听说能力在语言运用的诸能力中处于较薄弱地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点和学生的迫切需要。同时高年级学生要面临日语能力考试的过级压力,据调查听力是绝大多数同学的薄弱项目。另一方面,同一班级中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显而易见,日语基础不同,部分同学基础扎实,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外语的方法。但也有部分同学基础薄弱,很难跟上课堂教学的步调,缺乏日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班级内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听说水平参差不齐。就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在低年级的学习中缺乏系统的长期的听说训练,尚未掌握听说的基本方法,听说外语的积极主动性缺乏,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习惯于背单词、背句型等被动的学习模式,没有主动听说外语的意识。
二、课程定位思考
本课程一周两个课时,应该说在日语课程设置中并不占优势,但是它却肩负着锻炼学生语言听说运用能力的重任。国内的外语学习者之所以在听说方面存在困难,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缺少语言环境,锻炼的机会远远少于身在国外,处于外语语言环境中的学习者。听说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日语听力习惯和会话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听力、口语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巩固词汇、语法等日语基础知识,扩充词汇量也是必须的。为了迎合就业需要,我们也应加强听力练习,紧跟新日本语能力测试的改革动向,为学生参加能力考试提供支持。以上阐述了该课程的能力意义,事实上该课程还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
三、授课方法的改革与尝试
本课程课时少,但是课程任务艰巨,可用的国内教材并不丰富,授课对象层次差异大,这些困难摆在眼前,是对任课教师的一大挑战。基于以上考虑,授课方法上做了多种尝试,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刻刻关心与该课程有关的社会信息,备课量的增加是必然的,但课堂内容丰富了,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利用好教材、传授学习方法
每课内容分为“ウォーミングアップ”“会話”“文章”“豆知識”4个部分,由浅入深,对高年级同学来讲,内容具有挑战性。“ウォーミングアップ”部分简单地罗列了重点词汇和句型,在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后我发现我校学生的词汇、句型积累还有所欠缺,因此补充了很多热身项目。同时坚持做好听力前热身,让学生进入听说状态,做有准备的练习。“会話”“文章”部分的问题与多种社会等级考试形式类似,严格控制时间,做好练习。会话和文章的听力部分都有一些图片,我利用这个部分不断强调听力前“猜想”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用日语描述图画,锻炼口头表达。“豆知識”部分为课外文化扩展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充分利用,拓展知识面。
2 灵活选材、辅助教学
同时听说课应该是日语课堂教学中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课程,第二版《日本语听力》更新了内容,但是和教学当时的社会风貌之间必然存在时间差,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忘时刻关注中日新闻,寻找重要时事等视听材料,辅助教学,增强课堂内容的实时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例如在3、4月份的课堂上,我组织学生搜索、学习、欣赏与赏樱花相关的视听材料。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时期,我在第一时间通过即时翻译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该事件。紧接着组织学生分小组收集了相关视频,包括后续新闻和访问类电视节目。各小组在课后先自我学习,然后在課堂上扮演讲解员、小老师的角色,把他们的学习成果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的活动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充分调动起了每个小组成员,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目标。
3 改革教学模式、激发主动性学习
组织四年级学生在毕业前期开展日语短剧的配音活动。该教学活动分为发动检索资源、听写完善台词、模仿练习配音和当堂配音展示等环节。环环相扣,虽然是第一次尝试,但是过程与结果都另人欣喜。例如一组同学选择了「日本人の知らない日本語」这部日本电视剧的一集,该电视剧讲述了日语学校的新人教师嘉纳春子和她的9名个性丰富的外国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个题材很有意思,有不少涉及外国人学习日语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它们同样也是我们学生在学习日语中会遇到的问题。该组同学选择了「日本語の曖昧さ」这个单元进行配音活动,不仅锻炼了听说能力,也通过影视作品深情并茂的演绎很好地理解了日语的暧昧特性。 四、课外作业设计
复习巩固是课后作业的一个主要作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大的特点,我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发挥的空间。
1 “重点词汇整理”仅仅固定格式,具体整理哪些词汇,多少词汇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要决定。
2 “句型整理”也是提供给学生整理复习句型的方法,即“句型+接续形式+含义+例句”。具体每次固定一两个重点句型,其他的由学生自由选择。
3 “定期反思”指导学生在开学初指定该课程学习计划,对自己提出学习要求,学期中、考试后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自我评价,给予针对性点评,学期末要求学生对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激发学习成就感。
五、考核评价方法探究
学生基础差异大,我们不难发现用常规的统一试题、闭卷考试的考核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关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高年级学生日语听说课程学习情况,做了以下思考与探究。
1闭卷形式的考查
该形式的考查操作简单,考查内容与多种考级试题类似,设计能力考试听力类型的考试题,有利于学生适应考题,熟悉应试方法,掌握应试技巧。但是它也有严重的弊端,高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用同一标准进行考查,无法科学地评价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这部分同学即使较之前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日语听说能力有所提高,短时间内也无法在听说能力上赶上其他基础好的同学。高职学生中不乏一些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对于这样不在少数的一批同学,我们的教学不仅仅需要达到知识和能力传授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重点。
2面对面一对一的考查
在第二次担任该课程的教学时,尝试了一对一的考查方式,首先我将考查内容分为两类,一类针对大多数基础尚可的同学,重点考查该学期要求达到的听说能力,考题设置源于教材大纲要求。另一类针对少数基础薄弱的同学,重点考察日语听说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情况,如果有较大提高,同样给予合格以上的评价,以资鼓励。
3注重对平时表现的考查
学生平时表现也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基础不同,如果仅凭统一的期中期末考查来评价一个学生可能存在不科学的地方,也很容易打击个别学习积极性很好,有所进步但是尚未赶上大部队的同学。考虑到这一点,我加强了对平时表现得考查,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表现、笔记记录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小组活动参与情况等等,都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到学期成绩的评定中。
六、问题与建议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这一切的努力逐步使学生明白了学习是一种自我的主动行为,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但是学习自觉性不够、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在这种宽松的制度和教学模式下缺乏严厉地督促,存在掉队的可能。
各种对于大专高年级日语专业听说课程的思考、改革都还处于尝试阶段,需要进一步检验其实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从而形成利于操作理论,指导今后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娟.2009.如何提高日語视听说课程的实效性.多元化视角下地日语教学与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 杜勤.2007.日本语听力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王萍.2006.一年级零起点班听说课的设置与教学实践.多样化日语教育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4] 韩兰灵 刘玉琴 赵圣花 颜冰.2009.聴解過程におけるストラテジーの使用実態.东亚地区日语教育日本学研究前沿文存: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周杨(1983-),女,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