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石,对于未来文理类科目课程都非常重要,如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以核心素养为教学中心,通过分层教学等方法可以改变传统小学中数学练习及作业设计存在的固有问题,为小学阶段的数学练习及作业分层带来新方法,为科学有效的学好数学带来新前景。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一、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理念较为陈旧的问题
当前小学中的数学教师并没有分层教学的意识,其中很多教师对于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了解也并不会应用。大多数教师将学生学习成绩低的原因归结于努力程度不够,从而通过增加作业量、多做练习题等方式加大学生学习强度,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成绩。然而,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效果多半只是加大学生学习压力,从而消除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厌恶感。
(二)教师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的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益的关键因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的教学对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思维、建立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是晦涩抽象的,它不像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具有很强的语言感染力,易于引起学生兴趣,数学的各种概念、定义、定理等本身就极易引起学生反感。
二、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一)学生的分层
1、教师通过课堂模拟等方式对学生知识基础进行摸底,再通过游戏或者问答等其他形式测试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从而运用科学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层。例如,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知识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分在第一层;将学习能力相对较低、思维能力较差的同学分在第二层;将学习能力低、理解能力差、思维能力有待培养的学生分在第三层。
2、在布置课堂作业前,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更加适当的课堂作业。
3、设置变动机制。如果一层同学无法跟上同组进度,可以进行调级,将其调整到二层,二层学生同样;反之,如果二层、三层学生进度超过同组水平,可以调整到一层。调层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学生在合适自己的层级进行学习,确保学生适应学习进度,保证学生主动性。
(二)分层设置不同的作业目标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在设立作业目标时也要有所区分,根据不用的学生分层设置不同的作业目标,从而保证作业目标的合理性,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适宜他们层次的提升和锻炼。
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率”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三层的学生可能对于刚接触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对于新知识也就不能很好地运用,那么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就不要给第三层的同学制定过高的作业目标,只要让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正确,接下来在循序渐进的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第二层的同学属于班级的中上游,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较高,所以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变式的掌握,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而第一层次的学生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对于所学的知识已经滚瓜烂熟,教师可以在作业时注重知识的延伸拓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对于作业难度进行分层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增强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因此,作业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知识接收速度相匹配十分重要。作业难度刚好符合学生知识的接受速度,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训练。同时,作业难度符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降低学生对于作业的抵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难度过高的作业,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花费巨大的时间代价却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会加深学生对于作业的抵触程度,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厌学等心理。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实时课堂小测等方式测试学生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小测的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小测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通过课堂小测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安排不同难度的作业。
三、在作业分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层作业要体现人性化
每一位同学的理解能力与知识基础、知识接收速度都是不同的,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目标,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完美地达到。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有所区别。作业分层设计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本身最需要的是什么,以他们目前的能力可以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什么,而不是考虑考试会考什么、学生必须掌握什么。每一位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时,都希望自己出色、完美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获得老师的表扬鼓励、获得同学的敬佩、认可。一些简单的认可表扬可以让学生加倍努力地进行学习。因此,对于能力确实有所不足或者存在偏科明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与宽容。在他们出现错误时,及时给予指正并对于他们的努力给予认可和鼓励,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同时教师在原有的作业难度上适当降低作业难度,让作业更加适用于学生实际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趣味性、多样化的分层作业
学生都喜欢内容新奇有趣、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新颖的作业形式,而反感内容枯燥、难度较大、完成困难的作业。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活跃时期,好奇心、探索欲旺盛。因此,在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要充分考虑作业的趣味性,将枯燥的作业融入更加新奇有趣的情境中,或在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融入需要完成的相对枯燥的作业,从而调动学生对于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各个学科逐渐关注与重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部分,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改进。本文基于核心素养探讨了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數学学习与研究,2020(16):90-91.
[2]胡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知识文库,2019(22):102.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一、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理念较为陈旧的问题
当前小学中的数学教师并没有分层教学的意识,其中很多教师对于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了解也并不会应用。大多数教师将学生学习成绩低的原因归结于努力程度不够,从而通过增加作业量、多做练习题等方式加大学生学习强度,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成绩。然而,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效果多半只是加大学生学习压力,从而消除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厌恶感。
(二)教师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的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益的关键因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的教学对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思维、建立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是晦涩抽象的,它不像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具有很强的语言感染力,易于引起学生兴趣,数学的各种概念、定义、定理等本身就极易引起学生反感。
二、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一)学生的分层
1、教师通过课堂模拟等方式对学生知识基础进行摸底,再通过游戏或者问答等其他形式测试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从而运用科学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层。例如,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知识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分在第一层;将学习能力相对较低、思维能力较差的同学分在第二层;将学习能力低、理解能力差、思维能力有待培养的学生分在第三层。
2、在布置课堂作业前,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更加适当的课堂作业。
3、设置变动机制。如果一层同学无法跟上同组进度,可以进行调级,将其调整到二层,二层学生同样;反之,如果二层、三层学生进度超过同组水平,可以调整到一层。调层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学生在合适自己的层级进行学习,确保学生适应学习进度,保证学生主动性。
(二)分层设置不同的作业目标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在设立作业目标时也要有所区分,根据不用的学生分层设置不同的作业目标,从而保证作业目标的合理性,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适宜他们层次的提升和锻炼。
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率”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三层的学生可能对于刚接触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对于新知识也就不能很好地运用,那么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就不要给第三层的同学制定过高的作业目标,只要让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正确,接下来在循序渐进的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第二层的同学属于班级的中上游,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较高,所以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变式的掌握,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而第一层次的学生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对于所学的知识已经滚瓜烂熟,教师可以在作业时注重知识的延伸拓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对于作业难度进行分层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增强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因此,作业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知识接收速度相匹配十分重要。作业难度刚好符合学生知识的接受速度,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训练。同时,作业难度符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降低学生对于作业的抵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难度过高的作业,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花费巨大的时间代价却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会加深学生对于作业的抵触程度,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厌学等心理。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实时课堂小测等方式测试学生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小测的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小测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通过课堂小测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安排不同难度的作业。
三、在作业分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层作业要体现人性化
每一位同学的理解能力与知识基础、知识接收速度都是不同的,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目标,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完美地达到。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有所区别。作业分层设计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本身最需要的是什么,以他们目前的能力可以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什么,而不是考虑考试会考什么、学生必须掌握什么。每一位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时,都希望自己出色、完美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获得老师的表扬鼓励、获得同学的敬佩、认可。一些简单的认可表扬可以让学生加倍努力地进行学习。因此,对于能力确实有所不足或者存在偏科明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与宽容。在他们出现错误时,及时给予指正并对于他们的努力给予认可和鼓励,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同时教师在原有的作业难度上适当降低作业难度,让作业更加适用于学生实际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趣味性、多样化的分层作业
学生都喜欢内容新奇有趣、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新颖的作业形式,而反感内容枯燥、难度较大、完成困难的作业。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活跃时期,好奇心、探索欲旺盛。因此,在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要充分考虑作业的趣味性,将枯燥的作业融入更加新奇有趣的情境中,或在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融入需要完成的相对枯燥的作业,从而调动学生对于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各个学科逐渐关注与重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部分,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改进。本文基于核心素养探讨了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數学学习与研究,2020(16):90-91.
[2]胡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知识文库,2019(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