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民窑瓷画“焚香图”释读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4363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有一款民窑青花瓷画很别致(图1):净素的器物内底上画着一张香几,香几上安放一只香炉,香炉中有一两缕青烟在袅袅燃升(见图2图10)。这幅看似简单的瓷画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流行一时,表明它的内涵其实并不简单。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寓意呢?本文对此试作探讨。
  中国古代一直有焚香的习俗。最早的相关记录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当年尧舜禅让,舜接帝位后,“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见《尚书·舜典篇》)文中的“柴”,是指烧柴告天,让天知道自己已成新的天子。周武王伐殷归来,“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见《尚书·武成篇》)意思也是周武王灭殷后择日焚烧一堆柴火,通过升烟向天祭告:灭殷大功告成!在远古人们的观念里,焚柴产生的烟气是人天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意义重大。汉代时焚香变得精致化了,燃料中添加了各种香料,并且放在一种专门的博山炉中燃烧。这种焚香告天的做法被后世传承成了一种习俗,人们遇有重大事情就通过焚香来祭告上天求得庇佑。
  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焚香除了告天,又发展出来以嗅吸香气为主的功能。早期是三国时期道教提倡的做法。《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可见,那时道教提倡焚香,是为辅助读道书,以提高功效。后经演变,这一类焚香不断花样翻新,渐成上流社会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佛教传导入中国后,焚香又增添了一层新的意义,即是用来沟通神灵。最早的相关记录是晋代佛图澄为石勒做的一桩奇事:“襄国城堑水源在城西北五里,其水源暴竭,勒问澄何以致水?澄曰:‘今当敕龙取水。’乃与弟子法首等数人至故泉源上,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如此三日,水泫然微流,有一小龙长五六寸许,随水而来,诸道士竞往观之。有顷,水大至,隍堑皆满。”(见《晋书·佛图澄传》)西域来的佛图澄通过焚香念咒,能把龙王请来降水,确实神奇。从此,焚香通鬼神的观念深入民间,求佛拜菩萨、追念先祖、向神祈祷等等,都用焚香的办法来进行沟通。
  到明代,焚香告天、焚香助兴、焚香求神诸作用被全面继承,在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中呈百花齐放之势。总体而言,明代焚香的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告天,一类是助兴。
  “告天”是人们通过焚香向未知世界表示敬意或者寻求帮助的行为。这一类事例在明代很多,比如早在洪武初年,官方就规定:每逢朔望日,郡县官员都要到文庙去行香祭礼。元明时期流行的杂剧《西厢记》中有著名的崔莺莺“焚香拜月”的情节。万历名臣袁黄在《了凡四训》中说到自己用功过格“治心”,每做一事都要将功过记在本子上,“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民间到寺庙里焚香求神更是寻常之事。
  “助兴”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焚香来享受香的愉悦。这一类焚香主要是文人雅士的癖好。他们在读书、弹琴、作画、习禅、雅集时焚香,可增添许多的情趣。万历年问,高濂著《遵生八笺》,其中专门有一节“论香”。我们且引用一段,来看看明人对焚香的讲究:“余以今之所尚香品评之:妙高香、生香、檀香、降真香、京线香,香之幽闲者也。兰香、速香、沉香,香之恬雅者也。越邻香、甜香、万春香、黑龙挂香,香之温润者也。黄香饼、芙蓉香、龙涎饼、内香饼,香之佳丽者也。玉华香、龙楼香、撒馥兰香,香之蕴藉者也。棋楠香、喳叭香、波律香,香之高尚者也。幽闲者,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性。恬雅者,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情。温润者,晴窗拓帖,挥麈闲吟,篝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佳丽者,红袖在侧,密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蕴藉者,坐雨闭关,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燕,香霭馥馥撩入,更宜醉筵醒客。高尚者,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燕,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这样的讲究,今人看来怕只有惊奇之份了。
  尽管焚香在明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明代瓷器反映生活的纹样品种极为丰富,但焚香本身在明代瓷画里始终只是一种偶见的点缀。如明中期出现的“焚香拜月”瓷画(图1)就是一例。这类瓷画的主体必定是某个人物,而不会是焚香本身。但到清初,焚香突然喧宾夺主,在一个瓷画品种里成了画面主体,甚至是一点陪衬都不要的主体,这是为什么呢?(见图2-图10)
  清初瓷画出现“焚香图”,要说是当时的人更重视生活中的闲情逸致,那是说不通的。兵荒马乱的年代,谁还会去追求焚香的乐趣?唯一的解释是“告天”。那么,是谁在告?向谁告?所告者何事?
  从图2-图10的“焚香图”可以看到,图中“告天”的人是一律缺席的。这是绘图者不想让“告天”者露面。原因之一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故意留出空间让观画者将自己代入告天的场景,即由观画者来告天。
  向谁告呢?这个谜底不在画面中,而是在外底的落款里。这种“焚香图”的落款,几乎都是仿“成化”款。就本文采集的九块瓷片的底款看,包括:“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成化年造”四种。图10是个例外,它写的是“大明成化年化”,显然是仿“成化”款的一个错版。清初民窑瓷器的落款有大量的年号仿款,也有各种各样其他的款识。一般来说,民窑落款随意性很大,但“焚香图”如此统一使用“成化”款,应该是有特殊用心的,那就是呼应正面的“焚香图”,暗示所告者是大明王朝。
  上面两点解释,符合清初的政治形势。在清政权高压统治下,—方面明朝的遗民有怀念大明王朝的需要,另—方面他们又不敢公开自己的情感世界,于是就想出各种曲折的办法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焚香图”应是这类瓷画中心意隐蔽得比较深的一种。看上去“焚香图”是个很普通的瓷画,但会意者见之或许会潸然泪下,因为在这幅图面前,他们可以对故国亡魂默默地诉说自己的一片眷恋之情。
  康熙中期以后,随着清政权的稳固和一代遗民的故去,“焚香图”在瓷画中也很快地消失了。
  (责编:辛友)
其他文献
1970年10月,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长安城兴化坊内,发现唐代窖藏一处。在两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巨瓮和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大银罐中,贮藏了金银器、玉器、宝石、金石饰物、金银货币、银铤、银饼和药材等干余件。其中金银器物达265件,是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  金银器中,饮食器有碗、盘、碟、杯、壶、羽觞等130件,药具有锅、盒、铛、瓿、石榴罐等49件,盥洗器有罐、盆、水器等14
期刊
西夏,国名是大夏,简称夏,源于地名夏州(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南),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亦有河西之称,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是中国唐宋时期由党项族李氏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唐朝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西平王,赐李姓,世代割据相袭五百多年,到宋代时建国称王。其统治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的东北部、内蒙古的阿拉善、鄂尔多斯以及陕西北部的部分地区,盛时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
期刊
嘉德四季第56期·迎春拍卖会推出《书·品一于右任的笔墨春秋》专场,囊括于右任先生法书、楹联100余件,全面展现先生在诗文书法方面的精深造诣,尤其是他晚年所一以贯之的“标准草书”,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浑成朴茂,韵味无穷。  于右任先生(1879-1964),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早在他的青年时代,就倡言革命,反抗清廷。1906年,他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在上
期刊
摘要:公认为现存世间最广为人知、最具影响力之巧雕珍品,乃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翠玉白菜”,因年前再度荣膺民间票选国宝之首,令越来越多国人引以为荣,而其深不可测的无形张力,势必进一步扩大玉石巧雕市场的需求,促使更多世人意识到巧雕艺术品的存在及收藏价值。  按语  中国巧雕艺术,独步天下。优秀的天然玉石乃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珍贵结晶,当它与艺术家的巧思与巧夺天工的技艺结合,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结果——雕刻艺
期刊
战国晚期至汉代,镂空雕刻的龙纹玉环、玉璧、玉瑗(以下简称玉环)数量算不上多,但雕刻十分精美、传神,件件都是精品。从造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不分区镂雕玉环、玉瑗  这种不分区的镂雕玉环,有的雕刻龙纹和螭龙纹,有的雕刻龙凤纹,有的雕刻龙凤兽纹。山东临淄商王村齐国墓、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徐州汉墓等都有出土,多用组玉佩的组件。从馆藏玉器看,这种玉环青玉的较多,白玉相对较少。  玉环  本为古
期刊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可以说是名闻天下。其实还有比古老的丝路更要早几千年的贸易通道值得我们去了解,这就是“丝绸之路”的前身——“玉石之路”。  2002-200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CCTV联合组织科考队,就“玉石之路”探源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他们进入大
期刊
中国古人将玉石视为最珍贵的材质,远远超过金银铜铁。早在新石器时代,制作玉器和石雕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和精良。对玉石的喜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玉石情有独钟。早期玉石多用作礼器(例如玉璧和玉琮)、饰物、小型雕刻品以及各类兵器。玉石质地坚硬,因此新石器时代常以玉刀为武器,不过玉刀通常用作官阶或军衔之象征。  近日,佳士得拍卖公司在拍卖会上拍出几件国外收藏家收藏的高古玉,国内
期刊
各种青铜动物造型千姿百态,十分华丽,凝重中又蕴含着神秘,仿佛把人们带到了3000年前的动物世界。这些接近动物原形的酒器以尊为主,采取写真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利用了动物的各个部位,独具匠心地实现了酒器的实用功能和艺术的美观效应。  眉县出士的西周盠驹尊  驹尊昂首挺胸,竖耳垂尾,背有可以开合的小兽钮盖,腹两侧和盖钮上饰涡纹和云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剪鬃束尾,稚气十足,活泼可爱。  岐山出土的西
期刊
粉彩是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粉彩瓷是在高温烧制的白瓷胎釉面上,施以玻璃白与传统彩料,再低温烧制的釉上彩瓷。  清代康熙晚期,制瓷工匠在珐琅彩和康熙五彩基础上创烧了粉彩这一新品种,它萌芽于清代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时期,到了乾隆年间更是得到了极盛的发展,故《陶雅》称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  康熙晚期烧制成功的粉彩瓷器属于草创阶段
期刊
常见年轻人追星,多有些不可理解,暗想他们年少轻狂,易对明星喜欢、崇拜,从而追逐。其实所谓明星也没什么,不过有某种超越一般的特长或能力者,何必狂热地追、苦心地恋呢!人上了一定年纪,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那种激情慢慢会平淡下来。喜好还会有,只是会顺其自然,不会强迫或任性于某事、某物、某人,自我最终是更重要的。  玩藏浅绛的追星十分普遍,什么几大家、几文士或自己特喜欢的画师、画作,皆会在我们心中放大、膨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