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阎连科的非虚构作品《我与父辈》,在第二章“想念父亲”里边,遭遇了一段让我心动的叙事。作者说他当兵期间回河南嵩县老家休假,从家里糊墙的旧《河南日报》上,看到1981年第二期《百花园》杂志的目录,上面录着他的一篇小说的题目《领补助金的女人》,于是告诉父亲,他写的小说发表了:“你看你看,还是头题呢……”两年后,作者再次回老家,看见那张旧报纸还糊在墙上,杂志目录也在。不同的是,他的名字下面,被手指戳出很大一团污渍。
原来早年的《百花园》,是要把目录登到省报上的。想到这里,我合上书页,愣怔很久,关于《百花园》的遥远往事,随之扑面而来。
我与《百花园》之间的缘分,要比阎连科晚很多年,但要比他深很多倍。1981年,我是初中生,没读过也没听说过这份杂志。1990年,《百花园》由综合性文学期刊改为原创小小说杂志,那时我参加工作不到两年,还是没读过也没听说过。但这有什么要紧呢?流行歌曲里唱:“该来的早晚会来。”是的,该来的早晚会来。
1995年,在某位文学前辈的督促之下,我开始练习写小小说。第一批写下的五篇作品,四篇发表,三篇被转载,《小小说选刊》转载一篇。
然后,我的书写热情迅速高涨,写作数量、发表数量、转载数量,都不断增加。
正是从那年开始,连续十多年,《百花园》是我每月必读的文学刊物。很多作家,我都是先读作品后见人。
不光是读,也经常投稿。说来惭愧,开始的两年里,我的习作很少被《百花园》发表。转投别家,大部分都能顺利刊出,也常被《小小说选刊》转载。最让我纳闷儿的是,《百花园》退稿的《苦秋》,后来得了《小小说选刊》双年度优秀作品奖。
当时特别不理解。看通讯地址,两份刊物的办公地址一模一样,百花园杂志社嘛,可一家人对我的态度,竟有这么明显的冷热,这是咋弄咧?
后来明白过来了,很正常。两份刊物,两位主编,见仁见智,观点不同,有什么好奇怪的?你不能说人家不喜欢你的作品就不是好主编,对不对?反之亦然,对不对?
转机很快就来了。1997年初,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小小说选刊》老主编同时也是《百花园》新主编杨晓敏先生打来的,话说得相当简短:“约稿,十五题小小说,十五选十,配发评论,选得上选不上,看你本事。”
这电话让我有点儿紧张,还有点儿激动。我坐立不安,整日拧着眉头构思,终于在一个多月之后(肯定不到两个月),完成了数量指标,赶紧寄给杂志社,等待命运的审判。
好消息很快传来:作品通过终审,拟发第五期。哇!
五月槐花香,我的名字也在五月的《百花园》里,像槐花一样浓浓淡淡地香了一阵子。我相信,那时候有很多写作者、爱好者,乃至读者,都在关注每期的重磅栏目《×××小小说十题》。在我的作品发表之前,最让我受到惊吓的是山东作家刘黎莹,她的《端米》传诵一时,被很多人点赞。
自负点儿说,很可能,我的十题,当时也惊吓了别的文友。那十题中,有后来被称作是我代表作之一的《二姑给过咱一袋面》。
还有意外之喜。没想到,关于我的第一篇评论,是《小小说选刊》副主编寇云峰老师执笔的《后生可畏:漫议侯德云小小说十题》。转年又收获了第二篇,还是由他执笔的《批判意识与诗化品格:谈侯德云小小说的两个艺术特征》。
随后,《百花园》副主编冯辉老师也为我写了评论《艺术的小说:简议侯德云的小小说创作》。
这三篇评论都发表在《百花园》。
从那时到现在,《百花园》对我的厚爱,没有丝毫减弱。只是说来惭愧,有那么几年,我的写作兴趣转移,小小说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百花园》的现任掌门人任晓燕、王彦艳和邹磊等人,仍然跟我保持着“甜度很大”的联系,以至于三年前的某一天,在他们的盛情之下,我重新为《百花园》撰稿。
现在让我回头,继续诉说以往的人和事。
从1998年“全国小小说新星笔会”开始,在我的印象中,差不多每年春天,百花园杂志社都要举办笔会,有时一年举办两次或多次,地点以郑州居多,别处也有,比如北京、大连、青岛等等。十年时间里,我参加过十几次笔会。正是这些笔会,以及各种名目的评奖,让我跟两刊主编杨晓敏先生有了比较亲密的接触,他在那些年里的高度敬业精神,一度给我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几年前听说,退休后,他的敬業精神没有丝毫改变,其秉性之倔强,让我感喟不已。
在百花园杂志社高高举起的小小说旗帜之下,我和一些“业内”写作高手,王奎山、滕刚、王海椿、芦芙荭、谢志强、相裕亭、邓洪卫、秦俑、陈毓、申永霞等等,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些友情中的绝大多数,此刻还在发酵。
回头去看,当时那些人,我提到名字的,和没有提到名字的很多人,无疑都是狂热分子,是文学的狂热分子,更是小小说的狂热分子。我的狂热度,可能超出其中的大多数。当时懵然不知,现在冷静下来,远距离观察,我竟无法解释,当时大家为什么那么亢奋。我在2004年出版过一本小书,叫《小小说的眼睛》,里边有不少是发表在《百花园》的创作随笔。说实话,今日重读,感觉大不一样。现在你用枪口指着我,我也写不出那些“气宇轩昂”的文字。
说来说去,让我最为感念的,是百花园杂志社陪伴我走完文学旅程的第一阶段,把我从一个文学爱好者,提携为写作者。在这陪伴和提携中,有不可言传的深情。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回想的暖意里,为《百花园》600期庆典写点儿真情的文字,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祝《百花园》活得开心。祝我的老师和朋友们,也都活得开心。
[责任编辑 晨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