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精神图腾 点染山水灵性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湖,是一首诗。这幅天然画卷,无论淡墨抑或重彩,总是美丽宜人的,然而再美的山水,若没了灵性,人们欣赏的兴味也会变淡。
  苏堤,因了苏轼以葑泥而筑,排了西湖十景之首:雷峰夕照,人们在夕照中联想最多的,是塔下演绎的许仙和白娘子的传奇;虎跑龙泉,泉边怡然梦中的性空禅师和咆哮的双虎,为泉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山水的灵性,是需要以文化的形式来延传的。
  苏轼早已作了古,许仙、白娘子,性空和双虎,本就是神话传说中塑造的形象……那么,今日西湖的灵性又靠谁来点染呢?那就是西湖上一道独特的人的风景——西湖船工。王本道的《西湖船工》,恰就抒发了这种心绪。
  “阳春三月”,于“细雨蒙蒙”后,“我”登上了一条一篙双桨的人力船,当朴实的船工问及游览的路线时,不熟悉旅游路线的“我”,试探着以白居易的两句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来问船工,以解自己的窘迫。船工会意的一句“晓得”消除了我的窘迫。以诗作问的“我”,在这一问一答中,怎不会有宾至如归之感呢?而此时这西湖的船工,因明白白居易的诗,想来也就成了“我”心中西湖的主人了。
  这一情节的设置,使“我”自然把心交给了船工,让他带“我”去感受西湖。在秀美的湖光山色中,我从船工口头感受的,却是西湖的文化内涵。
  文章于此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让我们不由不对船工的身世产生兴趣。
  作者对船工身世的叙写,并未展开铺陈,却把船工的几句话作为描写重点。二十年于西湖撑船,七八条游玩路线每天走上几次,船厂却总是看不腻,每次都有新鲜感,源自于什么呢?这缘自于船丁把心交给西湖的那份真爱,看到游客高兴他也高兴。又缘自于什么呢?缘自于他把欢乐带给游客的那份满足,这满足中,饱含着他替西湖传递的真情。此时,西湖的秀美和船工的美好品格已经浑然一体了。
  文章并不就此止笔,作者以自己随意的一句(你在西湖的二十年船工生活都很平静吗?)带出船工在风浪中勇救游客和规劝轻生姑娘的事迹。至此,西湖船工凸显的品格,已是一种超越于西湖情感之外的人间大爱,是一种社会情怀,其熠熠闪光的品格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结尾处,船工婉拒多付的船钱和“我”的邀请,除了满足文章情节发展的需要外,更是对船工高尚品格的进一步烘托,使这种精神在船工的远去后依然闪亮在我们面前,刻写在西湖的天地山水之间。
其他文献
在一个桃李春风、柳絮满天飞的季节里,一个弱小的婴孩呱呱坠地。她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在一双双充满爱意的眼睛的关注下,她开始茁壮成长。她开始学习,在家人悉心教导下,她开始经历一个由浅显到深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而这其中,包含了欣喜和欢笑,泪水和伤痛,又包含了多少承载着绵绵爱意的似水流年!  欣喜产生于一瞬间,坐在摇篮车里,望着呢喃的燕子,于是爷爷教她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期刊
赤足走在山间林里,寻觅素养的摇篮:或许是密密丛林里那片阔叶林上的露珠;或许是危危石崖隙缝里的清流;或许是云的哭泣;或许是雾的凝思……  猛然间,一切在眼前消失,留下的只是圈圈年轮和干瘪的小河,和座座洋房。  上帝重重地记下了这一笔难偿的账。  远足山川大江,寻找素养的发展:或许是北国的白雪皑皑,南国的椰林海风;或许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西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许是春的妩媚、夏的丰腴;或
期刊
喜欢《边城》,喜欢沈从文;喜欢沈从文,于是喜欢上了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喜欢上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的我突然悟到: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听过、看过太多的爱情故事,可有哪一个如翠翠的爱情那样不沾一丝世俗之气?  于是,当烦恼接踵而来时
期刊
他是灵霄峰上经久不变的顽石。  他是女娲补天后大放异彩的五彩石。  他就是绛珠仙子要用一世眼泪去偿还的冤孽——怡红公子。  衔玉而生的他,有着五彩石一般的光芒。贾府上下,众星捧月,这个被寄予了家族厚望的贵族公子,却在“抓周”中看中了宝钗珠玉。冥冥之中注定,他是个不羁的花花公子,自我的认识与族人的期望在一开始就注定有分歧。  大观园题诗弄句,大展他绝世的才情,族人殷殷的期望,昭昭如月,那神圣高贵的朝
期刊
我背着行李蹒跚前行,在人生之路。有时候,抬眼看前方,那是与我一样的背影:沉默而忙碌。然而,身前身后,又有何不同呢?  智者忙着思考,愚人忙着高谈阔论,商人忙着营利,医生忙着救人。忙只是过程,绝不是结果。那结果又是什么?  许多人已无暇思考,因为太忙了。忙到忘记儿时捉蟋蟀的青草地,忙到没有机会静心地闻茶香。恬然在他们心中溜走时义无反顾,只剩浮华招摇。  甚至,来不及后悔。  我总想,我生活的地方正在
期刊
张爱玲对人生有一个绝妙的比喻:人生如嗑瓜子。吐出去的,清晰可辨的不过是壳,而瓜子的味道,只有自己才清楚。  让胡适之为之等待一生的司韦莲,始终没有回来完成那人们期望的世俗的百年好和。果戈理这位天才,不顾人们的企盼,也将那《死魂灵》投入火中,迫不及待地离开了人们的瞩目,留下一本《要塞》到上帝那里去做他的“小王子”。  生活在浮躁现实中的芸芸众生都会暗自滋生一种无聊的企盼与琐碎的期望。这股强大的力量,
期刊
水滴听从了风的劝告,摇身化作绚丽的霞,大山婉拒了溪流的好意,默默固守着一方水土。世事纷扰多变,懵懂的我们究竟该从“谏”如流,还是应该坚持本心?  只记得蔡桓公面对神医的针砭轻蔑一笑,体内的毒虫便肆虐如狂;只记得哈代因轻浮公子的无端指责,便将灿烂的心埋人了忧郁的腐土。面对看似矛盾的“相信自己”与“听取意见”,我们该取谁弃谁,何去何从?  一个声音告诉我:“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哦,是但丁吗?
期刊
第一眼看到郑愁予的《错误》,就莫名地喜欢。看了很多关于《错误》的赏析文章,有人说它“声籁华美”,有人说它“轻巧清隽”,“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而我喜欢这首诗是源于它江南古镇的古典气息和淡似烟笼般的美丽,看似无尘无埃却用生命和青春来抒写的等待。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寥寥数字,引出了故事的主角 “我”——骑马男子,“你”——有莲花般容颜的女子,“我”只是路过江南,江
期刊
春光乍现,阳光很迷人,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街头迷乱缤纷的广告,电视上朦胧而膨胀的炒作,似乎到处都充满了商业经济的活力,荡漾着新新人类的“人文素养”。  老板目光尖锐,认清本行业的缺陷,硬逼着我设计出几则具有文学素养的广告,以取得耳目一新的效果。苦于读书时没有好好记那些诗词歌赋,想了半天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是悔不当初啊!  走出门,飞车来到郊外,寻找那接近真实世界的精神感悟。沿着青青的石子小路踱
期刊
《槐花盛开的季节》是一篇情味隽永,耐人思索的咏物抒情散文。  在春天的百花园里,人们大多喜欢那些姹紫嫣红、绚烂多姿的鲜花香草,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不起眼的槐花,然而在作者心目中“只有在槐花盛开的季节,才感觉到与春天真正挽手,因为无论是那婆娑的枝叶,还是那“似串串珍珠”的槐花,以及当微风吹来时,“风摆枝条,翩然摇曳,风情无限”的静雅的花束,都充满了诗意,显现了一种都市人无法寻求的“古朴与自然”,为此,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