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食从来不单纯是一个味觉概念,还涵盖着视觉、嗅觉,当然还应该有听觉。如果你在中国大饭店的夏宫吃饭,厨师长侯新庆可能会为你做一款鸡粥,这是吃鸡不见鸡的典型菜品,犹如川菜之中的鸡豆花。鸡肉打成蓉,做成粥,洁白清雅,犹如临水照花。妙的是搭配在旁边的馓子,酥脆,咀嚼在口,就是一阵一阵的酥麻。我喜欢吃馓子那种簌簌的声音,远胜其味道。
传说慈禧年轻的时候喜欢吃炸猪皮,别有称号是“响铃”,形容其酥脆。到后来,“响铃”这个词慢慢从猪皮上脱落,被安放在豆腐皮之上。如今江南有道名菜就是炸响铃。炸响铃要用油豆皮,在里面裹上馅,炸好之后,放在嘴里,犹如含着一个铃铛,在牙床上叮当作响。
我喜欢松鹤楼出品的一道响油鳝糊,也是此中高手。鳝糊端上桌来,搭配着热油,当着食客的面,把热油浇在鳝糊之上,顿时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那种声响犹如一种呼唤,唤醒体内的馋虫。这道菜需要大量的胡椒和蒜头,算是重口味,而热油的功效是激发出鳝糊的香味。
如果说响油鳝糊的声响是空山鸟语,那么三鲜锅巴的声响就是排山倒海。在眉州东坡酒楼,依然还有这道传统的川菜。锅巴用油炸酥,再用鸡汤将虾仁、番茄烧好,连汤带汁倒入其中,那種清脆的响声叫人食欲大增。在抗战时期的重庆,许多餐厅里都有这道三鲜锅巴,可是给它换了个名字———轰炸东京。每当热汤浇在锅巴上的时候,大家都要起立给这道菜鼓掌。一道菜有时候不仅仅是一道菜,也是大众心理的一个映射。抗战时期的“轰炸东京”、更古远的“油炸桧”,皆如是。锅巴之美,不仅仅在于其声响动听,还有其味道合适,混合了各种料汁的鲜香,那种入口酥脆的缠绵,犹如一个法式长吻。
如果说餐桌上的这些清脆声响是“少壮派”,那么还有一种美妙的声音可算是“遗老派”,那就是“咕嘟咕嘟”。小火慢炖的一道汤,滚开的火锅,一道腌笃鲜,都冒出这种孤独的咕嘟声。下面是文火,汤汁里面不停地升起一些小泡,带来一些翻滚声。这种声音不适合群居,而是一个人的午夜,伴随着饥肠辘辘,肚子里发出咕咕声,锅里带着咕嘟声,两者配合着,完成一次孤独的美食之旅。
在一个周五晚上,许多人都在看《中国好声音》。那时我正在北京郊区的影棚里录制一档叫《中国味道》的美食节目。我装模作样地跟几个烹饪大师坐在评委席上,看着各路草根选手在台上煎炒烹炸,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在餐桌上依然欢唱的美食。已经是凌晨,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时我眉头微蹙,别人以为我在细心看选手烹饪,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正在心中默念:响油鳝糊、炸响铃、三鲜锅巴、啫啫肥肠……对那时的我来说,那些食物上桌迸发出来的美妙声音,简直比“中国好声音”还好听。
传说慈禧年轻的时候喜欢吃炸猪皮,别有称号是“响铃”,形容其酥脆。到后来,“响铃”这个词慢慢从猪皮上脱落,被安放在豆腐皮之上。如今江南有道名菜就是炸响铃。炸响铃要用油豆皮,在里面裹上馅,炸好之后,放在嘴里,犹如含着一个铃铛,在牙床上叮当作响。
我喜欢松鹤楼出品的一道响油鳝糊,也是此中高手。鳝糊端上桌来,搭配着热油,当着食客的面,把热油浇在鳝糊之上,顿时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那种声响犹如一种呼唤,唤醒体内的馋虫。这道菜需要大量的胡椒和蒜头,算是重口味,而热油的功效是激发出鳝糊的香味。
如果说响油鳝糊的声响是空山鸟语,那么三鲜锅巴的声响就是排山倒海。在眉州东坡酒楼,依然还有这道传统的川菜。锅巴用油炸酥,再用鸡汤将虾仁、番茄烧好,连汤带汁倒入其中,那種清脆的响声叫人食欲大增。在抗战时期的重庆,许多餐厅里都有这道三鲜锅巴,可是给它换了个名字———轰炸东京。每当热汤浇在锅巴上的时候,大家都要起立给这道菜鼓掌。一道菜有时候不仅仅是一道菜,也是大众心理的一个映射。抗战时期的“轰炸东京”、更古远的“油炸桧”,皆如是。锅巴之美,不仅仅在于其声响动听,还有其味道合适,混合了各种料汁的鲜香,那种入口酥脆的缠绵,犹如一个法式长吻。
如果说餐桌上的这些清脆声响是“少壮派”,那么还有一种美妙的声音可算是“遗老派”,那就是“咕嘟咕嘟”。小火慢炖的一道汤,滚开的火锅,一道腌笃鲜,都冒出这种孤独的咕嘟声。下面是文火,汤汁里面不停地升起一些小泡,带来一些翻滚声。这种声音不适合群居,而是一个人的午夜,伴随着饥肠辘辘,肚子里发出咕咕声,锅里带着咕嘟声,两者配合着,完成一次孤独的美食之旅。
在一个周五晚上,许多人都在看《中国好声音》。那时我正在北京郊区的影棚里录制一档叫《中国味道》的美食节目。我装模作样地跟几个烹饪大师坐在评委席上,看着各路草根选手在台上煎炒烹炸,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在餐桌上依然欢唱的美食。已经是凌晨,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时我眉头微蹙,别人以为我在细心看选手烹饪,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正在心中默念:响油鳝糊、炸响铃、三鲜锅巴、啫啫肥肠……对那时的我来说,那些食物上桌迸发出来的美妙声音,简直比“中国好声音”还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