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十七大报告中,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再次被提上重要议程。本文拟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分析问题及提出建议。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公共财政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逐步完善。与此相适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由全能型政府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基础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就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制度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是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受益大体相等,同时具有较大自由选择权。其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和提高担负责任,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确保全体公民得到普遍平等的享受。
二、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我国目前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还是初级的,相对而言,这种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已经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在21世纪初我国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由此,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巨大现实压力。
(一) 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
我国公共服务总体供给的不足,首先表现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并且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其次,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还表现在公共服务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社会公平问题受到人们质疑,社会的稳定因而受到影响。
(二)城乡的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均等
近几年我国在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投入力度在加大,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很大差距。2002~2006年,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4 736万人上升到18 766万人,增长27。35%;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5462 万人下降到5374万人,下降1。61%。截至2006 年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城市为2240。1万人,农村为1593。1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 年的2。57扩大到2006年的3。28。
(三)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过大
由于自然禀赋和发展起点的不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是正常的,但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的过大差距将会使经济发展差距转化为人口素质的差距。
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财政作为主要政策工具,大有可为。
(一)发展经济、增加财力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
均等化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只有做大经济“蛋糕”才能很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建立政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政府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二)改革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30 年,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但是用于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的增长却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我们列举国家财政性教育费用支出和财政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图来解释一下。
总量增长不足的背后,还伴随着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是改革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路径
转移支付要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改革目标,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设计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重点是完善和规范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1]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略论[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
[2]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安体富.中国转移支付制度[J].财政研究.2007
[4]金人庆.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党建研究.2006
[5]张恒龙,陈宪.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财政研究.2007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公共财政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逐步完善。与此相适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由全能型政府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基础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就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制度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是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受益大体相等,同时具有较大自由选择权。其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和提高担负责任,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确保全体公民得到普遍平等的享受。
二、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我国目前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还是初级的,相对而言,这种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已经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在21世纪初我国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由此,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巨大现实压力。
(一) 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
我国公共服务总体供给的不足,首先表现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并且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其次,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还表现在公共服务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社会公平问题受到人们质疑,社会的稳定因而受到影响。
(二)城乡的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均等
近几年我国在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投入力度在加大,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很大差距。2002~2006年,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4 736万人上升到18 766万人,增长27。35%;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5462 万人下降到5374万人,下降1。61%。截至2006 年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城市为2240。1万人,农村为1593。1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 年的2。57扩大到2006年的3。28。
(三)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过大
由于自然禀赋和发展起点的不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是正常的,但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的过大差距将会使经济发展差距转化为人口素质的差距。
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财政作为主要政策工具,大有可为。
(一)发展经济、增加财力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
均等化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只有做大经济“蛋糕”才能很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建立政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政府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二)改革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30 年,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但是用于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的增长却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我们列举国家财政性教育费用支出和财政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图来解释一下。
总量增长不足的背后,还伴随着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是改革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路径
转移支付要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改革目标,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设计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重点是完善和规范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1]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略论[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
[2]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安体富.中国转移支付制度[J].财政研究.2007
[4]金人庆.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党建研究.2006
[5]张恒龙,陈宪.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财政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