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作业品质的反思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弱、学习动机的大小、学习能力的高下,几乎都取决于学生作业量的多少、质的高下、灵活性的强弱等。现在的很多作业,已经异化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一是学生不能容忍,所以出現了教室里只见“书山”和黑发、不见人脸和眼睛的图景,或学生作业做不完找代写机构的情景;二是教师不能容忍,所以出现了宁波女教师边打点滴边批作业的场景;三是家长也不能容忍,看着孩子深更半夜还在“奋笔疾书”,心疼得再也不肯让孩子吃其他的“苦”,导致孩子其他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等低下。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题海”,而是“题空”了。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题目几乎成为了他们的“海洋”、“天空”,成了学习的一切。很多教师也是“胸怀”题目,将一切可能的教学行为都转化成了题目。针对这些不容乐观的现状,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想谈谈个人对作业方面的一些想法。
  一、注重作业布置的思维含量
  教了20年的高中语文,我越来越坚信,能不布置作业就尽量不布置作业。当然,不布置作业并不等于什么要求也没有,关键是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个作业。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大潮中,几乎将作业等同于习题。我见过的最“雷人”的作业,当属“完成××练习册从×页到×页”,或“完成第×课练习”,或“每天做×道题目”。自由是智慧的源泉,我们必须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布置作业,要以思维含量作为第一原则;布置作业,也是对教师教学智慧和职业热情的考量。
  二、挖掘作业设计的合理性能
  怎样布置合理的语文作业,尤其是语文假期作业?这个合理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以为有三:一是学业的需要,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二是兴趣点所在,要注意到学生这个年龄段所喜欢做的(只有喜欢才会愿吝去傲);三是要有思维含量,要以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意愿。暑假期间,我一般布置学生这样一些语文作业:每天以抄《论语》的方式练字;专题阅读,如关注本年度网络事件,评选自己的十大新闻,并写出评述和选择理由;名著阅读,假期前先讲授一小部分,然后再让学生在假期阅读,撰写人物印象;探究学习,如配合研究性学习选择课题(如“名人与城市”、“城市印象”等)。语文作业一定要强调“语文”两字,必须以“听说读写思”为导向。
  三、遵循作业布置的“四适”原则
  一是“适用”,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作业,高一、高二可以更生动有趣一些,如布置观看与课文相关的电影或剧作,或实地旅游,使某些认识成为“我”的体验和感悟;二是“适度”,要针对不同假期的时间长度,还要考虑学生学习与游戏的时间比例、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时间比例;三是“适时”,作业一定要体现关注生活、引领生活的倾向;四是“适口”,作业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口味”,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
  四、严抓作业完成的过程控制
  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应该落实在过程中,对过程的控制程度,则源于作业布置的质量。如果你的作业是学生兴趣所在,且又能激发一定的思维,他必然与你保持紧密的“联系”——或询问,或探讨,或争论……这是对作业过程的最好的控制。特别是假期作业,我会要求学生用彩信的方式发给我,我用短信的方式回复我的评价;或发到我的信箱,我再以“修订”的方式来呈现批改痕迹。这些“招数”,让学生对作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能够保质保量并及时地把作业提交给我。我对作业的过程控制还有一条规定:到时必交,过时不候,过时不批。
  五、提高作业批改的质量意识
  有布置,就必须要有批改。尽管有时候感觉时间很紧,但是必须要坚持两点:一是不要批个“日期”就发下去,因为作业是学生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最后却只落得一个“阅”字的批语,这对学生是一种伤害。一个“阅”字,花费了最低的成本,却付出了最高的代价,即以后学生也将效仿老师的做法——敷衍了事。二是不要让学生产生不受尊重的猜想。所以,要么不布置,既然布置了,就需要自己精批细改。如此要求自己,就必须保持自己批改作业的热情,就会以足够的的智慧来布置作业,就不会布置那些你改也改不过来、改得自己都不想改的作业。
  如何处理作业批改量和质之间的关系?我有两点体会,一是抽样改,随机抽取一小组或者学号中含0——9中某个数字的一组,详细批改。这样,最多四次,每一位学生就都得到了精细的批改。二是面批面改,自由组合,跟我约定时间,到我办公面批面改。这两种方式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前者是跟我进行了一次心与心之间的高质量的交流,后者是跟我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高质量的交流。
  总之,教育是一项充满创意的活动,教育的乐趣就在于不经意间,猛抬头,眼前一亮。很多教师将教育理解为一种机械重复的劳动,正因为这样的错误思想,才会产生“一教一改一辅一考”这样的循环重复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们真正花功夫来思考我们要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思考学生是如何来做这些作业的,以及学生做出了这些作业有何反应,思考作业对学生学业影响的相关度(包括具体数据)等,在此基础上,再反思这个日日要布置的作业,应该布置什么、怎么布置,那么,作业品质的提升就会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德国心理学家迈克尔·克劳斯说过:“两岁以上的孩子不需要再被包裹在襁褓里了。做父母的只要帮孩子把握大方向就行了,其他时候应该尽量放手。”有些父母可能对此感到吃惊,两岁的孩子,怎么能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事情呢?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占多数,一个宝宝有五六个家长围在他身边。在他刚学走路的时候,大人怕他摔跤,他自己倒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蹬着小脚就朝前迈步子,有时候会因为步伐不稳健而摔了一跤,家长看见了就会马
期刊
岁月流逝,转眼的工夫我在幼儿教育的岗位上已工作了将近十年,如今我已为人母,漂亮、聪明的女儿已成为我生命中的全部,从女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让我深深理解了老一辈说的一句话:田地别人种的好,孩子自己的好。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如果对孩子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你就是孩子心中最美丽的老师妈妈,一件小事让我感悟到了此话的真谛!  这几天天气逐渐的转寒,每天我都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在生活方面的自理情况,生怕
期刊
假如说教育应当是对学生的一种人生关怀,那么语文则应该是对学生实施人生关怀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教学要倡导人生关怀,体现人生关怀、渗透人生关怀,务必要在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接受人生关怀,以达到彻底完成语文教学使命的目的。  一、学科性质决定人生关怀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与人生关怀的关系密不可分  我们常说文学是人学,它的视点也可以理解为人生关怀。诚然,语文不仅仅是文学,但它的人文性和工具
期刊
从我国现阶段的历史现状和实际情况看,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兴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它不仅是学校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双主育人的阵地,还是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的良好手段,同时,也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可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历史产物,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不论现在和将来,它都会永葆“青春”的活力,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
期刊
《历史课程标准》中“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那么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展历史教学呢?笔者结合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和研究思考,试做一些探讨。  一、将乡土历史资源贯穿于学科教学中  根据国家课程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内在联系,可以系统地把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相关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不留痕迹地融入既有的教学环节之中。  近现代历史距现在为时不远,
期刊
作为80后末期(以下简称80末)的我们和90后末期(以下简称90末)的学生们,都是不被看好的一代。处在两个时代变化的我们很多地方具有相似点,作为80末班主任我目前的两届学生都是90后,我们“亦师亦友”。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理念。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支撑——大气  作为一名80末班主任,年轻本是财富,敢想敢拼,朝气蓬勃。可是我们阅历较浅,经验
期刊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而课外活动是促进人才成长的基本途径之一。所以化学教师要在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认真开展学生的化学课外活动,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化学课外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谈谈我的认识。  一、化学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  学生对化学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有重要作用。孔
期刊
校本课程是一种载体,它将学生置于一种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我们的校本课程课已经历几年的历程,我想只要我们在大胆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就一定会让我们在认识上站得更高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做的更实、更细,更完美。我们坚信,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我们的校
期刊
教育界很早就有这样的说法:成绩不好是次品,思想不好是危险品。次品可以再加工变成正品,但危险品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是不言自明。这是对教书与育人关系的最好解释。可是,当今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学生的现实情况如何?教育过程中我们又做得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到底应该给予怎样的教育和引导?值得思考!  一、部分青少年公民道德缺失之现状  前不久曾有一段90后少年殴打七旬老人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中,两名少年
期刊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课改形势下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新課程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本着针对不同学生差异,深入研究并形成差异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新途径的思想,本文推行学生分层、施教分层、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的策略,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模式,以求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