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抛锚式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研究通过在护理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抛锚式教学法,对比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探讨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应用步骤设计,解析建构主义理论下抛锚式教学的意义,结果显示抛锚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法; 基础护理; 临床见习带教
抛锚式教学法是已经开发的比较成熟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三种教学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1]。护理见习是护生从课堂迈向临床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对护生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医学模式发展的更新,以及“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在规范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的管理,保护患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临床教学工作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动手机会越来越少。[2] 为了在有限的見习时间内,完成见习计划,确保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我院从2012年开始改变临床见习方法,将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下的抛锚式教学法引入临床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如下: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本校2012届见习的护理本科生100人,均为女性。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48人设定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老师总结;52人设定为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教学。
2.方法及应用
2.1教学前准备
2.11教师的准备 严格遵循教学大纲,按照其划分的“掌握、熟悉、了解”等层次,进行教学课案的制定及见习手册的制定。见习手册主要分为3个部分,一是见习计划,详细阐明学生在见习期间必须见到的病种及相关操作;二是见习记录,学生在见习过程中,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小组讨论,课前预习以及自身的思考如实的将见习的内容进行记录;三是见习评价,分为自我评价、考核评价及老师的评价。
2.12 学生的准备 学生在进入临床后的见习分为2个阶段,一是见习前一周,带教老师会将见习手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见习前能做好预习工作,同时对自己接下来得的学习能心中有数。二是进行心理的调节。见习是介于课堂与实习之间的一个阶段,面对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既要充满同情心,也要学会建立同理心,在见习过程中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在学习过程中应将人文关怀融于实践之中。
2.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见习带教方法进行见习带教,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方法进行见习带教。抛锚式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2.2.1集中培训 在见习前,由护理部统一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两天。主要包括医德医风的培训、见习期间的管理规定、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对自己和老师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
2.2.2 确定问题(设立“锚”) 老师在每次见习课前2天会将教案告诉学生,根据教案会选择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主要内容,将其学习目的及需要掌握的内容或是需要熟悉的内容进行告知。同时还可以将相关的杂志及文献查询网站和方式一并告知。
2.2.3自主学习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以临床实例为中心,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以见习练习内容为主线[3]。通过提前了解老师的教案,运用各种学习工具进行预习,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2.4协作学习 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10-11人,在每组中选取1名组长,1名副组长,提出问题,由组长负责,副组长协助组织本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和交流,达到共享集体思维成果,进而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2.2.5教学反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笔记,对于重点、难点或是疑问点都要做好相应的标记,老师会对其作出相应的评价。
2.3应用结果
2.3.1客观评价
见习结束后,将运用传统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的学生进行理论测试,采用统一试卷、同一时间进行考试。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见表1。
根据其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的成绩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统计学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SPSS13.0进行χ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2 主观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的见习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主观评价及心理感受。共发放调查表52份,回收52份,有效卷为5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表明该学习方法有趣,能开拓思维,学习更加轻松,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仍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要自己去查询文献,要动脑筋,觉得存在一定的压力。见表2。
3.讨论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以建构主义、职业心理学、情境认知主义为逻辑框架。能主动、全面、整体地考虑患者的身心问题,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情感。通过对抛锚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抛锚式教学法具有以下优势:
3.1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其发现学习的必要,从而确立学习目标。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和问题,围绕学习重点,多提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以发散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积极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问题解决后获得成就感,自信心倍增,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2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老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结合理论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下充分体驗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其操作技能,增强应变能力及处理各种问题的技巧,以便真正应用时能准确、从容、适当。
3.3沟通协作能力得到加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应用于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小讲堂等,并可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文献资料、书籍、影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来达到学习目的,完成知识的构建。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探讨、互帮互助、共同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与人合作的优良品质。
3.4学习效果得到强化。在学习过程中,要随时记录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评价应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方面。同时,也应该提供给学习者更多的自我分析和认知工具以使他们能够自己反思和评价其学习过程和结果,从而成为一个自我控制的学习者。
教学有法,无定法。学生的关键能力是不能传授的,它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并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获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抛锚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见习中的应用,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它不但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目前的护理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改变了当前见习教学方法的单调性和落后性,满足了新的医学教学发展模式的需要。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老师方面,不可能只确定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也会确定不同的问题,这对老师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老师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知识的学习者。在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没有专门的测试进行评价,只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来评价,这些也掺杂了老师的主观感受。因此,如何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建立客观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需要护理教育者和临床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4]。
参考文献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天地
[2]何建中,康燕.内科疾病临床见习教学几个突出问题及对策[J].蛇志,2006,18(2):167-169.
[3]毛荣,王琪,刘晨,等.抛锚式教学法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理论探索与实践,2010,24(1):3-5.
[4]崔屹,邵海波,陈琦,等.抛锚式教学在中医护理技能操作带教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学学报,2014,28(1):14-16.
【摘要】抛锚式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研究通过在护理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抛锚式教学法,对比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探讨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应用步骤设计,解析建构主义理论下抛锚式教学的意义,结果显示抛锚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法; 基础护理; 临床见习带教
抛锚式教学法是已经开发的比较成熟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三种教学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1]。护理见习是护生从课堂迈向临床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对护生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医学模式发展的更新,以及“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在规范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的管理,保护患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临床教学工作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动手机会越来越少。[2] 为了在有限的見习时间内,完成见习计划,确保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我院从2012年开始改变临床见习方法,将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下的抛锚式教学法引入临床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如下: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本校2012届见习的护理本科生100人,均为女性。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48人设定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老师总结;52人设定为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教学。
2.方法及应用
2.1教学前准备
2.11教师的准备 严格遵循教学大纲,按照其划分的“掌握、熟悉、了解”等层次,进行教学课案的制定及见习手册的制定。见习手册主要分为3个部分,一是见习计划,详细阐明学生在见习期间必须见到的病种及相关操作;二是见习记录,学生在见习过程中,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小组讨论,课前预习以及自身的思考如实的将见习的内容进行记录;三是见习评价,分为自我评价、考核评价及老师的评价。
2.12 学生的准备 学生在进入临床后的见习分为2个阶段,一是见习前一周,带教老师会将见习手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见习前能做好预习工作,同时对自己接下来得的学习能心中有数。二是进行心理的调节。见习是介于课堂与实习之间的一个阶段,面对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既要充满同情心,也要学会建立同理心,在见习过程中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在学习过程中应将人文关怀融于实践之中。
2.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见习带教方法进行见习带教,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方法进行见习带教。抛锚式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2.2.1集中培训 在见习前,由护理部统一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两天。主要包括医德医风的培训、见习期间的管理规定、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对自己和老师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
2.2.2 确定问题(设立“锚”) 老师在每次见习课前2天会将教案告诉学生,根据教案会选择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主要内容,将其学习目的及需要掌握的内容或是需要熟悉的内容进行告知。同时还可以将相关的杂志及文献查询网站和方式一并告知。
2.2.3自主学习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以临床实例为中心,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以见习练习内容为主线[3]。通过提前了解老师的教案,运用各种学习工具进行预习,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2.4协作学习 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10-11人,在每组中选取1名组长,1名副组长,提出问题,由组长负责,副组长协助组织本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和交流,达到共享集体思维成果,进而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2.2.5教学反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笔记,对于重点、难点或是疑问点都要做好相应的标记,老师会对其作出相应的评价。
2.3应用结果
2.3.1客观评价
见习结束后,将运用传统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的学生进行理论测试,采用统一试卷、同一时间进行考试。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见表1。
根据其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的成绩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统计学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SPSS13.0进行χ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2 主观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的见习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主观评价及心理感受。共发放调查表52份,回收52份,有效卷为5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表明该学习方法有趣,能开拓思维,学习更加轻松,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仍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要自己去查询文献,要动脑筋,觉得存在一定的压力。见表2。
3.讨论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以建构主义、职业心理学、情境认知主义为逻辑框架。能主动、全面、整体地考虑患者的身心问题,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情感。通过对抛锚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抛锚式教学法具有以下优势:
3.1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其发现学习的必要,从而确立学习目标。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和问题,围绕学习重点,多提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以发散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积极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问题解决后获得成就感,自信心倍增,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2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老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结合理论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下充分体驗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其操作技能,增强应变能力及处理各种问题的技巧,以便真正应用时能准确、从容、适当。
3.3沟通协作能力得到加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应用于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小讲堂等,并可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文献资料、书籍、影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来达到学习目的,完成知识的构建。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探讨、互帮互助、共同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与人合作的优良品质。
3.4学习效果得到强化。在学习过程中,要随时记录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评价应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方面。同时,也应该提供给学习者更多的自我分析和认知工具以使他们能够自己反思和评价其学习过程和结果,从而成为一个自我控制的学习者。
教学有法,无定法。学生的关键能力是不能传授的,它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并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获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抛锚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见习中的应用,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它不但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目前的护理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改变了当前见习教学方法的单调性和落后性,满足了新的医学教学发展模式的需要。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老师方面,不可能只确定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也会确定不同的问题,这对老师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老师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知识的学习者。在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没有专门的测试进行评价,只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来评价,这些也掺杂了老师的主观感受。因此,如何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建立客观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需要护理教育者和临床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4]。
参考文献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天地
[2]何建中,康燕.内科疾病临床见习教学几个突出问题及对策[J].蛇志,2006,18(2):167-169.
[3]毛荣,王琪,刘晨,等.抛锚式教学法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理论探索与实践,2010,24(1):3-5.
[4]崔屹,邵海波,陈琦,等.抛锚式教学在中医护理技能操作带教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学学报,2014,28(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