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舞者的祭奠与狂欢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775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时代,女性受到社会的压抑,新时代,女性有更大的选择权,但她们的心灵,是否也能不受拘束地获得自由?由黎海宁编创的新作《女书》,通过舞蹈表达出她对现代女性思维的一些观感。
  
  无声的诉说
  最近,一部以“女书”为题材,以女性为关注点的现代舞作品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上演,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以舞蹈方式从女性文字“跳”到女性心理,为当代女性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关怀,成为一个别样的点缀。
  《女书》是被誉为“香港舞林掌门人”的当红编舞黎海宁于2007年创作的一部作品,并且凭借出色的演出夺得两项“香港舞蹈年奖”。黎海宁是舞评家公认最杰出的华人编舞家之一,被“云门舞”的林怀民先生誉为“最厉害的华人编舞家”。而演绎这部作品的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被誉为“当代香港艺术灵魂”。
  “女书”是中国湖南省江永县一带所独有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只在女性之间流传的文字,是全世界迄今发现的唯一女性专用文字。这种绣写在扇子、手帕上的独特文字也仿佛是她们之间沟通的“密码”。当她们去世之后,这些记录了女性一生的辛酸苦辣的纸帕巾扇便随之一同埋葬,或者用火烧掉,代表一个人喜怒哀乐的结束。
  身为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驻团编舞,黎海宁坦言她以“女书”为题材创作这部作品,是因为过往少有以女性之间的关系为主题的舞蹈作品,同时也是因为被女书所显示出的那种纯粹的女性情谊所吸引。《女书》所表现的内容还从女性文字引申到女性写作,这对黎海宁来说也是一个熟悉和亲密的世界,因为她的母亲是一位作家,直至离世前最后的一段日子她仍不断地写作,并从中找到独立和自我表达的途径。黎海宁希望透过这部舞蹈作品向她的母亲及其它这样的女性致敬,她说:“我想探讨那些为寻求自由和幸福而搏斗的女性的生命。”
  随着《女书》演出的开始,观众仿佛跟随着舞者走回了古代村落,把那些隐匿心底的小秘密与小期盼用肢体进行着无声的述说。更为难得的是,《女书》的创作团队深入到湖南,收录了一位年逾古稀的女书传人何静华老人吟唱的段落,在这段音乐录制后不久,老人便与世长辞,也令这段乐曲成为了绝唱。在作品的第二部分,舞蹈编排的重点则转到了现代生活之中,有大量篇幅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纠缠,例如讲述现代社会中大批男性占主导地位,令女性要在男性掌控的社会中寻求生存。所以舞剧在第三部份尝试探讨女性能否从纠缠当中走出来,孤独地存在,寻回一种纯女性的感觉。但这对于黎海宁而言也是最困难的创作部份,因为她从描述过去与现状跳转到了对于未知可能性的探讨。
  开场的素衣女子,与手中的白扇和红布密切交流,在油画般强烈的视觉中,用肢体将心事撰写成秀丽的文字,咏叹着女人的命运;中场灯光和音乐切换,时空骤然变成现代,黛玉般柔弱的女子摇身变作黑衣性感女人,她们在男伴的牵引下款步走上舞台。柔弱的外表下,是勇敢的心;而黑衣露腿的大胆下,女人们在男权社会的舞步中渐渐走失……
  
  优雅的反叛
  《女书》没有在圈定的题目里打转,而是毫不犹豫地跨了出去。编导没有沉溺在柔肠寸断的女性情感中,而是聪明地将演出的编排转向了现代——男女共舞,主次分明。在玩转世界的男人面前,女人犹如提线木偶,放弃了判断和思考,以男人的审美趣味活着。相形之下,“女书”的女权意识尤为可贵——它反压迫、反垄断、反强权、反侵占。女书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是没有宣战的斗争,是乖张的姿态,是团结的意志,是对男人优雅而彻底的转身。
  节目单上的内容分段,似乎给整个演出蒙上了另一层纱。舞蹈分为11段,依次为:她们、我们、她/她们、我、她、你、我/他、她们、她/我、我/你、我们、她。这看似简单的分类使整个叙述文本更加多元。编导以这巧妙的文字游戏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重要的秘密——人的身份的多重性。每个人都是“你我他”,都是“我们和他们”中的一员。人的一生都在这些身份之间来回转换。每个人都相对地存在着,对于自己来说是“我”,对于别人来说却是“他”;当“我”爱上“他”时,“他”就变成了“你”;而当“你”离开“我”时,“我”又变成了“你”眼中的“她”。这样的替换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在这里,一个人有了更多的可能,获得了无数分身。黎海宁让我们从另外一些角度看到了自己——那个陌生的、还没有被认识的自己,那个矛盾着、痛苦着、喜悦着和悲伤着的自己。
  对于自小深受文学和音乐影响的黎海宁来说,《女书》不是仅停留在传统的层面,只谈及女性的挣扎,而是更深一步,从女性书写发展至女性如何表达自我,所以她把很多她所喜欢的女性作家西西和黄碧云作品中的章节,展现在舞台之上,其中描绘的或是具有普遍性,或是颇有独特之处的女性经验,在情境上起到了点题作用,又配合这舞蹈中的感觉。不过黎海宁也并非单纯以文字转化成舞蹈,而是根据情景配以不同呈现,如投影和录音等。例如其中一段,就以全黑的舞台,配以由黎海宁自已录音的黄碧云作品《沉默·暗哑·微小》中的《微小姿势》的选段。呈现在黑暗中的寻觅,文字在当中的作用变得更有层次感,将概念实践到了舞台。
  现代舞的魅力来源于它的自由。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地带,一切皆有可能,每个人都可以自以为是。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台词,甚至没有剧情,所以你可以没有期待。不必在拿到宣传单时杞人忧天地猜测情节。这样的演出,将剧场还给了剧场,使剧场更像剧场。一切本该如此。
其他文献
暮春遐想山阴游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时值暮春之初,这个时节的会稽,杂花争发,非止桃蹊;群鸟乱飞,有踰莺谷;王孙春草,处处争鲜,好一派怡人春色。  三月初三上巳日,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王羲之,邀集家族子弟和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聚于山阴兰亭。这些名流高士中,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计四十二人。  兰亭位于绍兴南渚山下,据《越绝书》记载,得
期刊
衣冠禽兽这个词,有人说,就是根据清代官服来的,因为当时的官服,文官“补子”的图案是禽类,而武官的图案是兽类,老百姓管穿着官服不给百姓办实事的官员叫“衣冠禽兽”。当然了,这种说法并不足为据,“补子”由来渊源已久,清朝不过沿袭了明制而已,但此语却生动地说明了官服的特点。    补服的基本样式  清朝官服都是由“江南织造局”来完成制作的,一般的裁缝是没有资格制作官服的。“补子”的绣法复杂多样:线外包金银
期刊
直到今天,依然没有人知道Berluti鞋为什么会闪烁出一种日本瓷器特有的幽深微光。因为Berluti鞋的制作只使用一种叫Venezia的专用皮革,并透过patina 技术将皮革转色,使皮鞋获得至今尚不为人知的明暗与色调。这项技术是Berluti昂贵的精髓所在,据说神奇的成份配方藏在Berluti 工作室的娇兰香水瓶里,由一位穿着像军官的哑巴看管。    这样神秘而动人的传说固然是Berluti的魅
期刊
人的一生注定会顺着某种轨迹运动。  70年代中,混沌和暴力充斥在空气里,曾伙同一些大一点的娃儿,做了一把火药枪,上英语课的时候在教室后面放了一响,看着上了年纪的老师被气得浑身发抖,一群人在那里嘻嘻哈哈,满不在乎。那时不喜欢去上课,成天喜欢和一帮哥们儿在大街上闲逛,同女孩约会,记得家里藏有一些苏联的雕塑的书,看了书里的人体雕塑,照着做了一个,放在书包里,不时修修做做,过程中,心里充满极大快意。  在
期刊
远离悲愁的音符  五年前,我们美术系一位在校生怀上恋人的孩子,并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她当时二十岁,天资聪慧,虽然是学美术专业的,但与生俱来的音乐才能令同学叹服。她的恋人当时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也是天资聪慧,比她小半岁,志向不单在音乐发展,而是希望成为文学家。  他们的孩子牢固继承了他们的艺术遗传基因,性格诗意而浪漫。后来,这对拜伦式的少夫少妇日子虽然过得辛苦,终于为孩子买下一台钢琴,梦幻人生得以维系。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这张酷似列宁的面孔开始频繁出现在电视屏幕、大学讲坛上。那些为人们所误解、忽略乃至有选择性遗忘的过去被他重庆式的铿锵激情讲述着,仿佛一首首忧愤的史诗。    他就是王康,在“民间思想家”的称号和名儒唐君毅外甥的光环下,却潜藏着一种与世格格不入的孤独。从他选择自我放逐之后,就像他所钟爱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们一样,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双眼放射着光芒,艰难地行走在荒凉的旷野上。    对于大多数
期刊
1、模仿  天才作家、舞厅的狂热顾客穆时英,在“月宫”里单相思地迷上了一个大他六岁的舞女,从上海追踪到香港并最终娶了她。这则发生在三十年代初上海滩上的传奇,太像“新感觉派”小说的情节模式了,给人的感觉是穆时英的生活在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艺术。  一般以为是穆时英从上海追到香港的狂热无畏打动了舞女的心并最终有了这一段并蒂连理的佳话,殊不知穆时英赴港的最初动机倒并不是这个曾让他梦萦魂绕的舞女,欢场如同猎场
期刊
2006年的冬天,我途经深圳逗留一天后转机回家。彼时的深圳有一家新开的药店“大参林”,顾名思义,主打商品自然是和人参相关的一切:长白山老山参、西洋参、红参、高丽参、白参……那年我买了一根15年参龄的吉林山参给年迈的祖父母做礼物,600元,不贵,那时人工培植的人参不过10元一枝。走出药店时我突然有刹那的恍惚:这是人参啊,传说中续命的神物,怎么会这么轻易?    我们从老辈人的传说和武侠小说、电视剧中
期刊
思想是人性的十字架。  ——无名氏    一.思想PK命:从第一亚当到第二亚当  友人亚当,一度大肆宣扬“不跟夏娃讲道理”!貌似横强霸道,其实极尽温柔智慧:上帝创造亚当,又怕亚当寂寞无爱,即取亚当一根肋骨创造夏娃,是为亚当的“骨中骨”“肉中肉”,让亚当去爱、去呵护,而不是去讲道理。说来也是,如果亚当跟夏娃讲道理,岂不是自己跟自己讲道理?自己跟自己讲道理,恐怕就是所谓“思想”,其危险性为笔者另一友人
期刊
永远对世界说不  1929年,她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弥漫着反抗墨索里尼暴政情绪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位木匠,也是意大利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正义与自由”的成员,母亲托斯卡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的遗孤。她10岁就“参加了革命”,给抵抗运动放风、传递情报,还曾把逃出法西斯魔掌的盟军士兵领到安全地带。1943年9月盟军轰炸佛罗伦萨时,年仅14岁的她随父母躲在教堂里,她吓得哭了起来,父亲却径直走过来,照她脸上就是一记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