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anj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既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康的学习心向,以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必然会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创设多样化课堂导入方式,优化教学情境
  (一)问题导入。如教鲁迅的《药》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这篇小说叙写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人血馒头是药吗?③这个故事给人们什么样的启发?施教中,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接着又引入第二问题的思考、回答,将学生从一种情境带入另一种情境,由浅入深,不断探求,最终领悟作品的深刻主题。这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听课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故事导入。在教授《鸿门宴》一文时,我先给学生讲述一个有关项羽和刘邦第一次看见秦始皇的故事,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故事后,就会深入课文,也积极去熟悉楚汉之争的故事,学生迅速有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三)实物导入。特别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有的时候,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开口说话,进而了解说明文该怎么写。通过一些小小的实物,开辟课堂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学习效率极其的高,迅速地掌握了课文的重难点。(四)诗词导入。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中,我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文章意境中去体验。在课前布置让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荷花、月亮的诗。上课时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荷景和月景仿佛一幅幅的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们进入了荷塘月色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理解课文。(五)题目导入。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
  三、借助外物,优化教学情境
  (一)借助音乐渲染。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意境清远,调笔深婉,引用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曲调优美,让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体会词的意境,不仅深入理解了词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二)借助多媒体辅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多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有利于语文教学改革需要的。
  四、鼓励参与和实践,优化教学情境
  (一)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例如: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学习一些写景优美、人物形象丰满鲜明、故事情节动人的文章时,可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诗配文、以画衬文;对有些“电脑小高手”还可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还可以组织、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设计板报、自办班刊校刊,开展课本剧表演,组建文学社诗社,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写稿、编辑、设计、出版等等。学生通过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成功感。
  (二)精心设计提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提问艺术,注意提问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梯度。要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引导学生时时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状态。
  总之,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多方面的培养糅合在一起,才能得到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在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营造和谐氛围,诱发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
期刊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中的瑰宝,它含义丰富,言简意赅。成语中有历史,有文学,有天文,有地理……可以说,成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掌握的成语越多,知识就会越多。在运用成语时,一个看似简单的成语,有时能胜过千言万语。掌握成语、运用成语,能提升一个人的素质、丰富一个人的知识、增强一个人的能力。例如,成语“绳锯木断”,“绳”用的是词语本意,那“绳之以法”中的“绳”呢?“绳之以法”即以法绳之,“绳”是动词,
期刊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有情感  1. 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
期刊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语文教师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和努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创情境,激发求知欲  我在上《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有人光着身子走在大街上并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服装是世
期刊
摘 要 步入初中学生尽快能找回学习的自信呢,把新课标的这些新思想、新理念贯彻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才能顺利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关键词 步入中学 完成 要我学变为 我要学 转变  刚刚告别了昔日的“童真无邪”的小学生活,步入初中的学生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教育学科的增多,繁重的作业纷涌而来,知识结构体系的复杂,通常都有一个普遍状况——不适应。加上学习方法不科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家
期刊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我在班级开展了“我喜欢,我阅读”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并注重在以下五个环节上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所收获。  一、多管齐下,创设阅读氛围  1. 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
期刊
摘 要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因此,小学语文要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 语文 敢于 把课堂 还给学生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实现
期刊
读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注定了老师与孩子的关系。孩子读书很重要,不如和孩子一起读书,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试问: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能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孩子?于是,我开始了我的“艰苦历程”。  一、树立名人读书为榜样  
期刊
数学是我国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必修学科之一,也是贴近生活的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同时,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强化数学趣味性教学十分必要。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这抽象的一门学科引导小学生从枯燥到“会学”、“爱学”、“喜欢学”的认知过程,应从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就更值得我们大家不断探索。下面谈几点个人浅
期刊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创造性的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和兴趣、动机、意志、进取心、好奇心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动手操作、组织协调等能力。在诸多的因素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开发和培养儿童创造力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以及儿童本身的主观因素。学科教学也是其中的主要渠道之一,单就语文学科而言,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