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趣味教学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我国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必修学科之一,也是贴近生活的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同时,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强化数学趣味性教学十分必要。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这抽象的一门学科引导小学生从枯燥到“会学”、“爱学”、“喜欢学”的认知过程,应从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就更值得我们大家不断探索。下面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运用教具教学,新颖而有刺激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一般都比较具体、形象,他们的注意力也往往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教师还应该在挖掘教材本身所含的快乐因素上下功夫,并巧妙运用直观教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例如用儿童所喜欢的小熊猫,小白兔小猫等动物的眼睛出示数字,在动物的鼻子出示运算符号,也可以把数字卡片或题卡戴在小动物的头上或挂在其脖子上,同时习题也可以制作一些色彩鲜艳,带点魔术性和童话色彩的图片。教师这样做,学生就觉得所学的内容很有趣,从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巧妙导入激起学生兴趣
  《心理学》中讲到:“情感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是有所不同的,光靠讲授是不能奏效的,而要充分运用情景陶冶的手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如教学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意义时,在课的导入阶段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都知道,熊猫爱吃竹子,小狗爱吃骨头……你们知道小猫爱吃什么吗?(鱼)对,老师给小猫准备了一顿大餐,数一数,盘子里有几条鱼呢?小猫的胃口可真大!仔细观察每幅图的变化,应该怎样列式呢?让孩子们在有趣的谈话中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利用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一开始就觉得新鲜而又刺激,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浅近、单一,学习凭兴趣;理解力差,模仿力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思维具体形象,无意注意占优势。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教学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而应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在听听说说、看看读读、蹦蹦跳跳、唱唱玩玩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作为游戏设计和组织者的老师,一定要注意在游戏前,把游戏的规则、要求,介绍清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我们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教师在指导游戏时的态度应该是恢复童心,自我放开,忘我尽情,镇定自如。还要注意游戏结束时,不忘适时鼓励学生,一张小贴纸,一个小五角星,全班有节奏的雷鸣般的掌声,都是对学生最好的肯定和嘉奖。精心设计游戏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意犹未尽”的浓厚兴趣。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当教学到“一元可以买哪几样东西”这一环节时,我没有“以本为本”干枯的介绍一元钱的价值,而是按新课程的精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这一环节设计一个数学游戏:准备了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模拟小商店。有的叫喜洋洋商店,有的叫灰太狼商店等,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元钱,到“商店”购物,真买真卖,好似在超市购物一样。然后让学生介绍一下他们购物的情况。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争先恐后,亲切感受到人民币的价值以及数学游快乐,同时也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四、在数学竞赛中,提高学习兴趣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尤其低年级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卜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学生有着很经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听说竞赛(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等)、操作竞赛(剪、贴、画、摆等)、智力竞赛(脑筋急转弯、数学智力迷宫等),这些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这样的活动都能带学生进入有趣的数学世界。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欢乐中学习。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一个原则: “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其他文献
数学是揭示事物中数量与形体的本质关系与联系的科学,数学中的两大研究对象“数”与“形”的矛盾统一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因素,“数形结合”贯穿于数学发展中的一条主线,使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远。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句话体现了“数”与“形”两者不可偏废的唯物主义思想。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
期刊
目前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不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高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问题意识的培养。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我曾上过公开课《心声》,为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讲了契诃夫笔下的小万卡悲惨的
期刊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在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营造和谐氛围,诱发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
期刊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中的瑰宝,它含义丰富,言简意赅。成语中有历史,有文学,有天文,有地理……可以说,成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掌握的成语越多,知识就会越多。在运用成语时,一个看似简单的成语,有时能胜过千言万语。掌握成语、运用成语,能提升一个人的素质、丰富一个人的知识、增强一个人的能力。例如,成语“绳锯木断”,“绳”用的是词语本意,那“绳之以法”中的“绳”呢?“绳之以法”即以法绳之,“绳”是动词,
期刊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有情感  1. 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
期刊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语文教师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和努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创情境,激发求知欲  我在上《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有人光着身子走在大街上并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服装是世
期刊
摘 要 步入初中学生尽快能找回学习的自信呢,把新课标的这些新思想、新理念贯彻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才能顺利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关键词 步入中学 完成 要我学变为 我要学 转变  刚刚告别了昔日的“童真无邪”的小学生活,步入初中的学生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教育学科的增多,繁重的作业纷涌而来,知识结构体系的复杂,通常都有一个普遍状况——不适应。加上学习方法不科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家
期刊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我在班级开展了“我喜欢,我阅读”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并注重在以下五个环节上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所收获。  一、多管齐下,创设阅读氛围  1. 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
期刊
摘 要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因此,小学语文要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 语文 敢于 把课堂 还给学生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实现
期刊
读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注定了老师与孩子的关系。孩子读书很重要,不如和孩子一起读书,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试问: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能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孩子?于是,我开始了我的“艰苦历程”。  一、树立名人读书为榜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