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诵”,绝了
李重华认为“诗有三要: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音”为诗之首要。所以,诵读,是经典古诗教学之根本。本课教学,以绝句的特点和本诗的艺术特色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诵读。
“诵”出对文体的认识。六朝起有绝句,至唐代,绝句已成一种非常圆熟的艺术,许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然而,三年级学生对这一文体并不熟悉。上课伊始,看图吟诵已学古诗,让学生从中发现、了解“绝句”的文学常识,凸显文体意识,不仅能使教学“诗味”更浓,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绝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品味和审美情趣。
“诵”出对语言的品悟。诗是语言的贵族,古诗教学应多从语言入手。本诗语言富有修饰之美,再加四句均对仗,节律工整,讲究平仄,凝练含蓄,极为罕见,充分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之功力所在。写法决定教法、学法,唯有对对相印、融入节奏、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诵读才能让学生品悟出“对仗”手法的绝妙之处。教学中,师生、生生富有韵律变化、字数变化、声音变化的对诵,充分让学生品悟、享受到了经典古诗的内涵和魅力,更品悟到诗的语言美、艺术美及其无穷的表现力。此对诵,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教材透则教法秀,此例即为一典型,绝!
“诵”出对全诗的感悟。本课教学,诵读不是一次到位,不是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而是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糅合着诵读,层层推进,步步晋阶,由“意思”而“意趣”而“意味”而“意蕴”,复活了本诗的音律、声气、画面乃至全部的诗情、诗韵、诗味。
二、“写”,绝了
本课教学,出常人难想之招,别开生面,安排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写。
“写”出画面、意境。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读诗最要紧的是“见”。见什么?见“景”,见意象,见意境。学古诗,要“入境”。想象画面,是“入境”的重要途径。本诗画面丰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易于学生想象。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学习杜甫写诗方法,把想象画面、诗意写话融为一体。为了让中年级学生写出美的诗境,独辟蹊径,采用填空的方式加以提示、点拨,使学生的心中、笔下呈现出一幕幕生动的、真切的、细腻的、鲜活的画面。学生写的过程就像人在画中游,诗情画意,乐在其中。
“写”出规范、文化。语文课标中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教学中,教师的书法作品是一种非常丰厚的课程资源,学生模仿练习,既促进了写字的规范,又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
李重华认为“诗有三要: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音”为诗之首要。所以,诵读,是经典古诗教学之根本。本课教学,以绝句的特点和本诗的艺术特色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诵读。
“诵”出对文体的认识。六朝起有绝句,至唐代,绝句已成一种非常圆熟的艺术,许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然而,三年级学生对这一文体并不熟悉。上课伊始,看图吟诵已学古诗,让学生从中发现、了解“绝句”的文学常识,凸显文体意识,不仅能使教学“诗味”更浓,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绝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品味和审美情趣。
“诵”出对语言的品悟。诗是语言的贵族,古诗教学应多从语言入手。本诗语言富有修饰之美,再加四句均对仗,节律工整,讲究平仄,凝练含蓄,极为罕见,充分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之功力所在。写法决定教法、学法,唯有对对相印、融入节奏、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诵读才能让学生品悟出“对仗”手法的绝妙之处。教学中,师生、生生富有韵律变化、字数变化、声音变化的对诵,充分让学生品悟、享受到了经典古诗的内涵和魅力,更品悟到诗的语言美、艺术美及其无穷的表现力。此对诵,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教材透则教法秀,此例即为一典型,绝!
“诵”出对全诗的感悟。本课教学,诵读不是一次到位,不是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而是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糅合着诵读,层层推进,步步晋阶,由“意思”而“意趣”而“意味”而“意蕴”,复活了本诗的音律、声气、画面乃至全部的诗情、诗韵、诗味。
二、“写”,绝了
本课教学,出常人难想之招,别开生面,安排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写。
“写”出画面、意境。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读诗最要紧的是“见”。见什么?见“景”,见意象,见意境。学古诗,要“入境”。想象画面,是“入境”的重要途径。本诗画面丰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易于学生想象。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学习杜甫写诗方法,把想象画面、诗意写话融为一体。为了让中年级学生写出美的诗境,独辟蹊径,采用填空的方式加以提示、点拨,使学生的心中、笔下呈现出一幕幕生动的、真切的、细腻的、鲜活的画面。学生写的过程就像人在画中游,诗情画意,乐在其中。
“写”出规范、文化。语文课标中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教学中,教师的书法作品是一种非常丰厚的课程资源,学生模仿练习,既促进了写字的规范,又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