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富有特色校园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i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总和。按其由内到外,有浅层到表层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可分为: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和学校行为文化。可以说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表征。
  一、构建精神文化,打造校园文化核心
  通过确立先进、正确的办学理念,锤炼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特色、品牌和亮点,努力形成厚重的人文积淀和先进的校园风尚,将校园构建成为人文底蕴深厚、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发展良好的校园,达到“习惯经营人生、特长成就未来”。
  二、完善制度文化,保障校园文化发展
  1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加强人文建设,让校园焕发人文生机。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形成制度强化、人文感化、文化内化的良性管理体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应成为科学管理制度的核心。
  2改变教育教学方式,要从以前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就是说要以服务者的身份面对学生。真正高明的老师是教给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没有了你,也会学习,学的更好。教师是超前性投资,滞后性的效益。那么教师就必须要着眼于未来。为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爱心做人,慧心做事”,达到“求真务实,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教育效果。
  三、丰富物质文化,形成环境育人氛围
  1校园环境建设:以校园之美,养学生之情
  把学校建成四季有景、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定期对全园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养护。为师生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有特色的“办公室环境”。
  2人文景观建设:以教师之行,育学生之性
  加强人本文化建设,体现“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则。文明标语如:“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进步,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
  3校园文化建设:以科学之理,明师生之心
  改变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使文体活动生动活泼,使团队工作有声有色,使校园文化生活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
  4园内秩序:以道德之经,规师生之行
  保持和发扬园内良好的生活秩序、学习工作秩序,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安全防范工作落实,无火灾事故、重大意外事故、重大盗窃、其他恶性事件和刑事案件发生。
  四、规范行为文化,倡导人文校园育人
  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科学;规范的运作。从方案的设计到规划的拟定,从人文精神的提炼到人文景观的建设,从办学理念的提升到办学思路的调整,都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培育勤奋进取的学风。按照倡导自主、关注人文、尊重差异、弘扬人格、培养创新、提高能力的育人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行为等习惯。
  2促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构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群体的新型角色:“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校园内人际关系平等、和谐、融洽、友爱。学校领导工作严谨踏实,不谋私利,甘当公仆,关心信任师生,民主团结,平等相处。学校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善待学生的过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事之间讲究群体意识,团结合作,互帮互助,融洽相处。学生尊敬老师,勤学守纪,热爱集体;同学之间互尊、互爱、互助,亲如兄弟姐妹。
  校园文化之美,美在于继承、在于特色、在于和谐。薪火相传,弦歌相继,以传统承载精神;人文自然,交相辉映,以环境陶情励志;动静结合,自主互动,以活动丰富生态。以校园之美,养学生之情;以教师之行,育学生之性;以科学之理,明师生之心。校园文化之美,要美得有内涵,这靠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靠校园文化建设来体现。因为文化具有持久力,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滴水穿石。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主张“生活教育”。因此,我认为理想中的课堂应最大限度地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语文教学应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打好语文基础的同时,还要走出课堂狭小的天地,到生活中学习语文。  很多老师经常说,有些学生不讲学习,那确实聪明可爱,但只要一讲学习,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原因在哪里?我想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们的日常
期刊
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焦点,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十二五”教育创新规划的体现。新世纪的中小学生作为现阶段经济发展需求的群体、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进步、应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以及道德素质。我校是郊区一所颇具乡土气息浓厚九年一惯制学校,如何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实实在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科
期刊
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重要地位日趋明显,学生已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时代。随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和发展,他们越来越早地接触到成人化的世界,生活的范围不再是学校、家庭的交叉,而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已趋向多元化,导致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育人标准的多元化,对学生教育未能形成有效合力,教育不够协调,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的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  对教育真谛的深度追寻,教学价值
期刊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项全新的内容,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市教育局统一要求,从2005年秋季起,我校全体师生积极行动,力求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研究中把握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总结中反思提升,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运行机制。为了开展好综评工作,我们强调遵循 “
期刊
“关爱为本,友情至上,共同发展。”已成为我们构筑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没有和谐、合作的; 教学氛围,就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要创造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就必须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面向全体,尊重他们自尊心和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师生氛围。  一、以身作则,用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
期刊
问题意识对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意识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打开一扇窗,也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素质。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这种缺憾决定了我们中国在世界产业分工处于最低端。  二、什么原
期刊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本着“课程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和力求创新,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那么如何通过“四个育人”强化德育工作呢?  1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初中的思
期刊
【一般资料】  王旭东,男,汉族,15岁,未婚,初中三年级学生,身高173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  【主要问题】  焦虑、烦躁、心慌、头疼、入睡困难,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症状持续一个月。  【求助者主诉】  我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平时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得到了老师、家长、同学的赞赏,甚至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我对自己也很自信,自认为考上一类高中绝对没问题。两个月前班级的一次测验,因为那
期刊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美、劳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和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做好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  1更新观念,树立德育工作创新意识。  ①首先要做到认识到位。  ②其次,要树立效益意识。  ③
期刊
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相当大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濡染下成长,成年后所有家庭的烙印和长辈的影子都反映在孩子身上。自己的言谈举止,思想道德观念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时刻注意,小到生活工作学习习惯,大到处理解决突发性较大或较重要的事情,可以方便时带着孩子参与,或事后详细讲给孩子并评论怎样对待问题,如何解决矛盾,使孩子在处事为人上有所参照,不能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有矛盾便要武力解决,寻求“社会”外援等恶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