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51年在我国的各中小学实施开展课间广播体操后,广播体操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了,课间操对我国各年级学生的身体的素质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教育制度的变革,原有的课间操编排已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了,为了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国家政策,就需要对现有的课间操进行改革。
关键词:室内操;课间操;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0
室内课间操是在室外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了避免场地、时间和天气的因素对室外课间操的影响,保证学生锻炼的时间,保证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仍拥有健康的身体,将课间操由室外引入室内是顺应当今形势的必要改革。室内课间操与室外课间操相比,不仅运动场地发生了变化,学生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在进行室内课间操的创编上要综合考虑这些变化因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编制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室内课间操。
一、室内课间操概述
因为室内课间操是从室外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延续了室外课间操的优缺点,室外课间操虽然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青少年能够有健康的身体,但由于我国的课间操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直没有较大的创新,所以形式单一,并且没有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区别,所以没有真正的达到强壮青少年身体的目的,激发不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反而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广播体操重视动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强调对身体各个部位的锻炼,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生长,保证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避免因为内容老套,影响学生的锻炼积极性的现象,同时克服场地或是天气的原因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课间锻炼,在室内课间操的创编时就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二、室内课间操的创编原则
1、休闲原则
室内课间操的创编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休闲原则,为了能够使学生在繁忙
紧张的学习中放松精神、缓解压力,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都达到放松的目的,室内课间操的创编必须遵循休闲这一原则。例如,在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过程中可以适当以相对振奋或是轻缓的音乐作为背景,来使学生精神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开展室内课间操不是为了体育竞技,而是为了是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灵魂和体魄。
2、锻炼原则
室内课间操创编的最重要原则是锻炼原则。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这些压力具体包括:繁重的课业压力、升学考试的竞争压力、同学间的竞争压力和家长及老师对自己的过高期望的压力等来自各方的压力。在这些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当今学生的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下,心理方面也出现问题,再加上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不重视体育锻炼,使我国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处于落后状态。所以在课间操的编排上要结合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把这些学科作为创编的基础理论,强调室内课间操的健身性,在舒缓学生压力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健身强度、动作节奏方面也要很好的把握,不能使学生的劳动强度过大,这样既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使学生过度劳累,影响接下来的文化课的学习,使学习效率降低。因此,在室内体育课的创编上要注重锻炼强度的把握,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心理健康也能得到保障。
3、老少皆宜原则
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要遵循老少皆宜的原则,注重不同年龄段人员的操作性,不能设计的动作幅度过大,也不能使锻炼强度过大,在动作量上也要按照普通人的承受能力来计算。在进行创编时,要进行相关人员体能上的调查,保证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来进行设计,找出各年龄段体能上的平均值来进行创编。
4、简单有效原则
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还要遵循简单有效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间里达到锻炼身体、放松精神的目的,取得最好的锻炼效果。在动作设计上由于要在室内进行,所以动作设计的幅度不能过大,同时还必须做到既注重美观又讲求效率,不能将动作设计的过于复杂增加动作的难度,动作设计要简单大方,同时要结合
人的不同生理特点来设计,保证每个动作都能针对身体的具体部位起到锻炼的目的,最终使创编的室内课间操能够被多数人接受,并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5、普遍性原则
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还应遵循的原则是普遍性的原则。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要立足于室内这一客观现实条件,与室外课间操有所区别,在创编上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变化。比如,室内课间操肯定是在室内进行的体育锻炼,因此在创编的动作幅度设计上就要往小幅度的方向上设计。另外在进行室内课间操的创编时也要综合考虑地域、年龄、性别、心理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室内课间操尽可能多的被人们接受。同时在室内课间操的创编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相关动作,比如这个时间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充满朝气,且好奇心强,在审美上与普通的成年人有所不同,所以在动作设计上也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设计的动作要求没有重复或是重复率低,在音乐的使用上尽量用一些快节奏或是流行的歌曲,这样做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参与。在室内课间操创编完成后,现在小范围内进行试行,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进行修改,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创编的室内课间操,在更大范围内普遍试行。
三、小结
进行室内课间操的创编是顺应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教育政策改革的新形势,在室内课间操的创编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创编,真正的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当然,进行室内课间操创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各个学校能够真正的实行,让学生从室内课间操中受益,锻炼出健康的灵魂和体魄。最终实现国家倡导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新课程下中学生体育活动内容设置原则-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2]期刊论文运用"四季操",完善我校"课间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
[3]期刊论文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体育文化导刊,2011(6)
[4]梅世清.南方雨季推行室内课间操可行性研究[J].教师,2010(11)
关键词:室内操;课间操;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0
室内课间操是在室外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了避免场地、时间和天气的因素对室外课间操的影响,保证学生锻炼的时间,保证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仍拥有健康的身体,将课间操由室外引入室内是顺应当今形势的必要改革。室内课间操与室外课间操相比,不仅运动场地发生了变化,学生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在进行室内课间操的创编上要综合考虑这些变化因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编制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室内课间操。
一、室内课间操概述
因为室内课间操是从室外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延续了室外课间操的优缺点,室外课间操虽然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青少年能够有健康的身体,但由于我国的课间操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直没有较大的创新,所以形式单一,并且没有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区别,所以没有真正的达到强壮青少年身体的目的,激发不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反而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广播体操重视动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强调对身体各个部位的锻炼,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生长,保证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避免因为内容老套,影响学生的锻炼积极性的现象,同时克服场地或是天气的原因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课间锻炼,在室内课间操的创编时就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二、室内课间操的创编原则
1、休闲原则
室内课间操的创编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休闲原则,为了能够使学生在繁忙
紧张的学习中放松精神、缓解压力,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都达到放松的目的,室内课间操的创编必须遵循休闲这一原则。例如,在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过程中可以适当以相对振奋或是轻缓的音乐作为背景,来使学生精神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开展室内课间操不是为了体育竞技,而是为了是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灵魂和体魄。
2、锻炼原则
室内课间操创编的最重要原则是锻炼原则。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这些压力具体包括:繁重的课业压力、升学考试的竞争压力、同学间的竞争压力和家长及老师对自己的过高期望的压力等来自各方的压力。在这些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当今学生的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下,心理方面也出现问题,再加上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不重视体育锻炼,使我国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处于落后状态。所以在课间操的编排上要结合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把这些学科作为创编的基础理论,强调室内课间操的健身性,在舒缓学生压力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健身强度、动作节奏方面也要很好的把握,不能使学生的劳动强度过大,这样既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使学生过度劳累,影响接下来的文化课的学习,使学习效率降低。因此,在室内体育课的创编上要注重锻炼强度的把握,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心理健康也能得到保障。
3、老少皆宜原则
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要遵循老少皆宜的原则,注重不同年龄段人员的操作性,不能设计的动作幅度过大,也不能使锻炼强度过大,在动作量上也要按照普通人的承受能力来计算。在进行创编时,要进行相关人员体能上的调查,保证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来进行设计,找出各年龄段体能上的平均值来进行创编。
4、简单有效原则
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还要遵循简单有效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间里达到锻炼身体、放松精神的目的,取得最好的锻炼效果。在动作设计上由于要在室内进行,所以动作设计的幅度不能过大,同时还必须做到既注重美观又讲求效率,不能将动作设计的过于复杂增加动作的难度,动作设计要简单大方,同时要结合
人的不同生理特点来设计,保证每个动作都能针对身体的具体部位起到锻炼的目的,最终使创编的室内课间操能够被多数人接受,并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5、普遍性原则
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还应遵循的原则是普遍性的原则。室内课间操的创编要立足于室内这一客观现实条件,与室外课间操有所区别,在创编上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变化。比如,室内课间操肯定是在室内进行的体育锻炼,因此在创编的动作幅度设计上就要往小幅度的方向上设计。另外在进行室内课间操的创编时也要综合考虑地域、年龄、性别、心理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室内课间操尽可能多的被人们接受。同时在室内课间操的创编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相关动作,比如这个时间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充满朝气,且好奇心强,在审美上与普通的成年人有所不同,所以在动作设计上也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设计的动作要求没有重复或是重复率低,在音乐的使用上尽量用一些快节奏或是流行的歌曲,这样做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参与。在室内课间操创编完成后,现在小范围内进行试行,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进行修改,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创编的室内课间操,在更大范围内普遍试行。
三、小结
进行室内课间操的创编是顺应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教育政策改革的新形势,在室内课间操的创编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创编,真正的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当然,进行室内课间操创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各个学校能够真正的实行,让学生从室内课间操中受益,锻炼出健康的灵魂和体魄。最终实现国家倡导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新课程下中学生体育活动内容设置原则-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2]期刊论文运用"四季操",完善我校"课间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
[3]期刊论文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体育文化导刊,2011(6)
[4]梅世清.南方雨季推行室内课间操可行性研究[J].教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