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原本以“教师讲课”为主的课上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作业”为主的课下学习活动互换,所以又称颠倒学习.通过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为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深化,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
【关键词】翻转课堂;特点;数学活动;案例;优势
随着科学的发展,当代的教育方式与理念也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与课堂的结合愈发密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PPT、白板、几何画板等软件的运用也得心应手.这些信息技术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似乎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给大家展示了一片新的天地.
翻转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范式,虽然始见端倪,但其渊源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创立的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翻转学习就是将原本以“教师讲课”为主的课上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作业”为主的课下学习活动互换,所以又称颠倒学习,并由此派生出翻转课堂、翻转教学模型和翻转学习环境等一系列概念,从而使翻转学习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
翻转课堂有两个核心的特点.第一,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第二个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笔者以苏科版八上《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一课为例,浅谈微课“翻转课堂”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活动一
问题1:用长方形纸片剪出两个直角三角形,怎样剪才能使剪下的直角三角形重合?
问题2:如果不沿对角线剪,还能剪出直角三角形,使它们重合吗?
那么:为什么这样剪呢?满足了什么条件呢?(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答:这样剪保证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相等.
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微课的视频环节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如何来操作.通过活动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台阶,让学生能够轻易地获得对操作的理解,与课堂中的短时间操作相比,优点不言而喻.
活动一最后给出一个总结,使得学生不仅能够从操作层面上理解如何剪重合的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更能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为本节课探索“边角边”的条件做下铺垫.
活动二
如图所示,△ABC与△DEF、△PMN能完全重合吗?
通过对比三个三角形,找出全等的三角形.
书本上也有这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或许能够找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使它们全等,但是学生根本看不出这样安排的深层次内涵.
从剪直角三角形到找全等三角形其实渗透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或许也会提到这种思想,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很难集中到这点来,因为语言的效果不具有画面感,学生能听到,却不会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一方面,课堂的45分钟时间比较短暂;另一方面,学生还沉浸在找出全等三角形的成就感中,久久不能自拔.
活动三
按下列做法用直尺和圆规截取△ABC,使∠A=∠α,AB=a,AC=b.
作法:
1.作∠MAN=∠α.
2.在射线AM、AN上分别截取线段AB=a,AC=b.
3.连接BC.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通过微课的视频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看整个作图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做示范,相信绝大部分的学生课堂上能够掌握,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仍需要多次的演示,最终才能掌握.微课的视频环节可以帮助这部分孩子,通过他们课后的观看,省去教师课后的辅导,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在整个微課的设计中,活动一的环节问题2“为什么这样剪呢?满足了什么条件呢?”,在学生充分思考后,可能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是给出的结果,学生可能会从多方面考虑,比如,三条边或斜边相等.在此,笔者也认真考虑过,如若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同,则会激发学生的疑问,难道其他的条件就不可以吗?实质上是可以的,可为什么不说,因为学生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与课堂上的一带而过相比,学生可以自主地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是更好吗?
当下全国教育都在轰轰烈烈地搞微课,都在“翻转课堂”,通过本节课的案例,笔者也能看出微课对教学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但是这也仅仅是辅助教学,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从作用上来看,微课可以很好地为课堂教学做铺垫、补充,相信这也是微课的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2]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1-13.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4]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7-20.
【关键词】翻转课堂;特点;数学活动;案例;优势
随着科学的发展,当代的教育方式与理念也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与课堂的结合愈发密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PPT、白板、几何画板等软件的运用也得心应手.这些信息技术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似乎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给大家展示了一片新的天地.
翻转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范式,虽然始见端倪,但其渊源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创立的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翻转学习就是将原本以“教师讲课”为主的课上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作业”为主的课下学习活动互换,所以又称颠倒学习,并由此派生出翻转课堂、翻转教学模型和翻转学习环境等一系列概念,从而使翻转学习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
翻转课堂有两个核心的特点.第一,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第二个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笔者以苏科版八上《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一课为例,浅谈微课“翻转课堂”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活动一
问题1:用长方形纸片剪出两个直角三角形,怎样剪才能使剪下的直角三角形重合?
问题2:如果不沿对角线剪,还能剪出直角三角形,使它们重合吗?
那么:为什么这样剪呢?满足了什么条件呢?(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答:这样剪保证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相等.
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微课的视频环节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如何来操作.通过活动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台阶,让学生能够轻易地获得对操作的理解,与课堂中的短时间操作相比,优点不言而喻.
活动一最后给出一个总结,使得学生不仅能够从操作层面上理解如何剪重合的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更能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为本节课探索“边角边”的条件做下铺垫.
活动二
如图所示,△ABC与△DEF、△PMN能完全重合吗?
通过对比三个三角形,找出全等的三角形.
书本上也有这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或许能够找到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使它们全等,但是学生根本看不出这样安排的深层次内涵.
从剪直角三角形到找全等三角形其实渗透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或许也会提到这种思想,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很难集中到这点来,因为语言的效果不具有画面感,学生能听到,却不会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一方面,课堂的45分钟时间比较短暂;另一方面,学生还沉浸在找出全等三角形的成就感中,久久不能自拔.
活动三
按下列做法用直尺和圆规截取△ABC,使∠A=∠α,AB=a,AC=b.
作法:
1.作∠MAN=∠α.
2.在射线AM、AN上分别截取线段AB=a,AC=b.
3.连接BC.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通过微课的视频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看整个作图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做示范,相信绝大部分的学生课堂上能够掌握,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仍需要多次的演示,最终才能掌握.微课的视频环节可以帮助这部分孩子,通过他们课后的观看,省去教师课后的辅导,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在整个微課的设计中,活动一的环节问题2“为什么这样剪呢?满足了什么条件呢?”,在学生充分思考后,可能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是给出的结果,学生可能会从多方面考虑,比如,三条边或斜边相等.在此,笔者也认真考虑过,如若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同,则会激发学生的疑问,难道其他的条件就不可以吗?实质上是可以的,可为什么不说,因为学生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与课堂上的一带而过相比,学生可以自主地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是更好吗?
当下全国教育都在轰轰烈烈地搞微课,都在“翻转课堂”,通过本节课的案例,笔者也能看出微课对教学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但是这也仅仅是辅助教学,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从作用上来看,微课可以很好地为课堂教学做铺垫、补充,相信这也是微课的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2]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1-13.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4]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