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黄州结下的佛缘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因“乌台诗案”陷狱四个多月的苏东坡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到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上旬离开黄州,苏东坡在这座小城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这段时间里,由于党争激烈,亲朋好友与他少有联系,反而是许多僧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苏轼帮助和温暖。此外,苏轼在此期间的文学、书法在黄州皆创造了奇迹,苏东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黄州可以说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不得不说这与佛学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苏轼 黄州 佛学
  对苏轼来说,黄州是他人生贬谪的开始,也是他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苏轼22岁便进士及第名动京师,自小就有着“书剑报国”的政治理想,但其独立不群的气质又造成了他仕途的悲剧,在谪居黄州的这段时间里,苏轼逐渐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成功摆脱了外在的功名束缚、蜕变成了精神上遗世独立的巨人。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在儋州,总结自己的一生时,所说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通过阅读苏轼这期间所作诗文,可以看出他在黄州的心态比较淡定、平和,这与他在黄州期间的参禅学佛分不开。他甚至写出了“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样的词句,由此可见此时佛学已经成为苏轼在儒、道思想之外,排解烦恼和净化心灵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了。
  一、劫后余生,归诚佛僧
  元豐二年(1079),苏轼自徐州移知湖州,因乌台诗案而被“逮赴台狱,欲置之死”,苏轼在京城狱的三个多月,天天过着“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的惶恐生活。这场诗案最终幸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到达贬所,在黄州一住就是五年。
  苏辙曾说过:“多病则与学道者宜,多难则与学禅者宜”。经过此次大难,苏轼对于社会和人生都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和体验,同时这也使他在学佛参禅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元丰七年四月,神宗诏移苏轼为汝州团练副使。在即将离开黄州之前,苏轼在为寺僧继连请作的《黄州安国寺记》中,对自己由劫后余生到归诚佛僧的心态转变过程有清楚的表达。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黄州安国寺记》清楚的表述了苏轼经过痛苦的自我反省和真实的生活体验后得出的结论——诚心归佛才是化解自己痛苦根源的唯一途径。
  二、随缘自适,烦恼即去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地位和身份都陡然下降,紧接着遭遇的便是饥寒贫穷的困扰和精神的痛苦,生存的基本问题得不到解决。他在给友人秦观的《答秦太虚书》中写到:“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
  虽然当时黄州的物价比京师便宜,生活水平也不高,比较适合像苏轼这样的“穷者”居住。但是,贬职后的奉禄十分微薄,自己一人用也只是“差为简便”,要想养家糊口是十分窘迫的,物质生活如此,精神生活也很糟糕。经历过胆战心惊的三个月的牢狱之灾,苏轼到黄州后依然是惊魂未定。作为朝廷罪人,不便与人来往,不敢作诗为文,亲友亦多惊散远离,唯有闭门深居,独自承担那份仅属于自己又难以排遣的忧愁苦闷,精神和身体都承受着极大的煎熬。其他的书不敢多读,只有读“佛经以遣日”,其他诗文不敢多作,唯有看佛经来消遣生活。是佛学,在苏轼最落寞孤寂的时候拯救了他,成为了苏轼唯一的精神寄托与出路。对苏轼来说,在经历了宦海沉浮、饱经忧患后,可以用佛经来排遣心中无法述说的苦恼,实现自我解脱,随缘自适,以旷达的生活态度对待崭新的人生。
  三、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是苏轼贬居黄州所结识的一位高僧,法名了元,字觉老,饶州人。曾任江州承天寺、归宗寺、丹阳金山寺等多座佛寺的住持,在僧俗徒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佛印禅师与苏东坡过从甚密,称为至交。两人流传下了许多趣闻轶事,为历代人民所传诵,其中就有一则这样的趣事:苏东坡在黄州时,有一天,诗兴来了,做了一首赞佛的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没有对佛法有相当高的造诣,绝对写不出这种语妙绝伦的好诗句。“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精警动人的诗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最为要紧。“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鼓动物情。”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称颂赞美,名誉利禄,跟各种快乐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普通一般人,每逢这些好境乐事,都会感到飘飘然!而遇讥嘲诋毁,则怒形于色;逢逆缘苦境,则忧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一个人,居然“八风”都吹不动他,这人是谁?就是佛陀。“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故能不被外境所摇动,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这首诗表面是在赞佛,实质是苏轼在向佛印暗示自己已经达到了超然的境界:他已能跟佛陀一样,已达到了心能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地步。
  苏东坡写完诗后,反复吟唱,感觉非常满意。这时,他想如果让佛印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加称赞自己的文采。于是立即派佣人把这首诗送去长江南岸的归宗寺,让佛印禅师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
  佛印看过苏轼的大作后,拿出笔仅仅批了两个大字,就让书童带回给苏轼。苏东坡见书童归来,以为佛印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的境界,急忙打开诗作,却赫然看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大字,不禁怒火中烧,立刻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船到金山寺时,只见方丈室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端正地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轼看后恍然大悟,羞愧难当。认识到了自己要想成为像佛陀一样的圣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黄州的这段时间里,苏轼成功从惶惶不可终日的生存状态转变成对待逆境泰然处之的心态。不得不说是黄州的生活经历为苏轼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是儒家勤政为民思想的体现,也有佛家慈悲普度的情怀;虽然他在政治上多次遭到打击迫害,仕途坎坷,但他总能处变不惊,心无挂碍,随缘自适,洒脱旷达对待仕途中的不如意。佛学中的空幻相来淡化现实生活中名与利的诱惑与羁绊,从而剔除了立功扬名的功利心,使心境逐渐走向“无待于外物”的宁静淡泊,最终真正使苏轼达到了“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苏轼诗集》,(清)王文浩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2)《苏轼文集》,(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苏轼诗集合注》,(清)冯应榴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苏东坡全集》,(宋)苏轼撰、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
  (5)《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后秦)鸿摩罗什译,《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第八卷,(台)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版,(下同)
  (6)《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玄奘译,《大正藏》第八卷
  (7)《维摩话所说经》,(后秦)鸡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十四卷
  (8)苏轼文学创作与佛学,刘石,《世界宗教研究》,1993.
  (9)苏轼与佛教,孙昌武,《文学遗产》,1994.
  (10)苏轼与佛学,梁银林,博士论文,2005.
其他文献
一、人文管理是维系常规管理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随着学生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袭来,各个学校教师心理压力增大,身体亚健康指数攀升。我校剔出“官本位”和“发号施令”的管理模式。校长带头采用“平民化、人性化、民主化管理”,多种场合不同形式提出“善待员工”、“关心员工生活”、“心罚胜过体罚”“为员工排忧解难”的理念。如“禁酒令” “健康杂志”“提高教职工体检的质量”“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向重病员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典型代表,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综合性学习”,强调素质教育管理模式,成为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实践举措。基于此,本文结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标准,为其提供几点优化建议,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教学资源  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以“综合性学习”为评价标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创新
期刊
黑板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呈现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媒体工具,但信息呈现的过程慢、信息量小,不能即时呈现各种图表、动态画面、长期保存等缺点也很明显。我们学校以IS平台为支撑,引进交互式电子白板,兼容计算机,投影设备和录播设备,构建现代化课堂,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电子白板,既有多媒体的特色又保留了黑板的功能,具有传递,记录,存储和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从小学阶段要重视阅读教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阅读能力——“兴趣”先行  要构建和谐课堂,首先要突出教室环境的美与和谐,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充分利用黑板报抄写、贴纸、绘图等学生熟悉喜爱的故事、童话、图形,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不教”。这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标,又指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科學课堂,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  一、优化课堂结构,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  课堂结构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一堂课的总体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课堂教
期刊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小班环境下的课堂近几年的研究,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小班化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我要探究什么”激发学生探究动机,促进学生自主提问  “小班环境下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第一步:确定“我要探究什么”,以问题为起点,引发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
期刊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停止讲解或示范,提出某些学生思想不集中,也采用点名批评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是长期以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和探讨的课题。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熟悉教材并对教材内容精心安排,以及良好的课堂气氛外,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是,这种带有强制性转移学
期刊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信任、气氛活跃。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稳定、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一、热爱之情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首先体育教师必须对体育教育事业有深厚的爱,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其次体育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真挚
期刊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人曾说过:“情感就如同一片沃土,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倾注爱心,播种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传承,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情感的优化,这样才能够开启学
期刊
摘要:新《纲要》所说:“舞蹈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舞蹈的教育功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呼吁“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当下幼儿音乐教学课程中,普遍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而音乐中的舞蹈教学活动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它既能触发幼儿的创造意识,激发幼儿的创造激情,又能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产生极其有利的影响。  关键词:舞蹈、选材、教学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