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2011年版)》首次将“基本思想”与“基本经验”纳入课程培养的总目标中,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称为数学中的“四基”,于是,“基本思想”与“基本经验”就被推到人们的面前,尽管我们对“基本思想”有过一段研究的历程,但对于广大教职员工来说,“基本思想”的内涵是什么,它与“其他内容”的区别是什么?它又该如何被实践……还是一个难以厘清的话题。
一、在解读中,认识基本思想
从某种层面来说,数学就是思想的学科,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获取思想的过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百科基础”,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首先,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数学的基本思想与知识技能是一对“上下位”的关系,数学的基本思想是统领于知识技能的,无论我们先学习基本思想,还是先学习基本的知识技能,最后都要指向数学思想,也可以这样说,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内容。
其次,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基本思想有助于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只听不想、只学不问、只知不识”,基本思想的提出与应用,有助于大家的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当基本思想贯穿于我们的教学思维中,就会为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提供基本支点。
最后,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基本思想的提出,凸现了数学的教育价值,那些曾经默默支撑我们数学教学的内在东西,如,兴趣、好奇心(洞察力)、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反思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都走上台面,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在比较中,明晰基本思想
面对数学基本思想的提出,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简单地“笼统”,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横向、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明晰其实质。
首先,要处理好基本思想与传统“双基”的关系。尽管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策略,但是数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是不可忽略的,它们是相互融合的、相辅相成的,在这对关系中:基本思想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它可以将散落在教材中的各个知识与技能连串成一个整体,并且能像滚雪球那样,越来越饱满。而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则是思想统驭下的主体,是承载数学教学的对象。其次,要处理好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的关系。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看起来两者有太多的共同之处,但细分起来,它们却有着质的不同:基本方法是为解决某些问题而诞生的手段与策略,它是数学思想的下位概念,也必须通过一定的介质来反映。相对于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则是数学最具本质性、最具指导性的思想观念,是“大思想”,是学生领悟后能够终身受用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方法指向的是操作,而思想则指向了灵魂,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课程标准》采用了“基本思想”的表述,而不用“基本方法”。同时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基本方法是人们在活动所运用的程序与策略,是数学思想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
总之,“数学思想比数学方法更深刻、更抽象地反映了数学对象间的内在联系,是数学方法的进一步概括和提升。”再次要处理好基本思想内部的关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基本思想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抽象、推理和模型(建模)”。抽象就是从“现实问题或现象”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发展,其思维特征就是“概括”;推理就是根据现有的问题或条件推演到未知的领域,其思维特征就是“逻辑演绎”;模型(建模)就是根据多级多次的抽象和推理,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图式,以便以后解决此类或相似的问题,其思维特征就是“统整”。这三者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整合于思想体系之下的,正因为此,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的基本思想就是“数学化”,就是“抽象+推理+模型≈数学化”。
三、在实践中,内化基本思想
当我们在解读、比较中,认识、明晰数学的基本思想后,还在具体的实践中,内化基本思想。具体地说,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数学的本源,要从儿童的立场去思考教育问题,要从平凡普通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数学思想的内涵,要从知识的发生、发展、推导中提炼出数学思想,要从问题解决中彰显出数学思想,要从总结的过程中归纳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如果我们都能从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现象中去找寻思想的内核,那么数学的基本思想就会相伴左右了。
基本思想,既是一个历史需要我们回答的话题,又是一个现实需要探究的领域,我们只有不断解读、不断对比、不断实践,才能深刻把握其实质。
(作者单位:江苏洪泽高良涧镇中心小学)
一、在解读中,认识基本思想
从某种层面来说,数学就是思想的学科,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获取思想的过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百科基础”,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首先,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数学的基本思想与知识技能是一对“上下位”的关系,数学的基本思想是统领于知识技能的,无论我们先学习基本思想,还是先学习基本的知识技能,最后都要指向数学思想,也可以这样说,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内容。
其次,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基本思想有助于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只听不想、只学不问、只知不识”,基本思想的提出与应用,有助于大家的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当基本思想贯穿于我们的教学思维中,就会为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提供基本支点。
最后,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基本思想的提出,凸现了数学的教育价值,那些曾经默默支撑我们数学教学的内在东西,如,兴趣、好奇心(洞察力)、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反思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都走上台面,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在比较中,明晰基本思想
面对数学基本思想的提出,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简单地“笼统”,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横向、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明晰其实质。
首先,要处理好基本思想与传统“双基”的关系。尽管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策略,但是数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也是不可忽略的,它们是相互融合的、相辅相成的,在这对关系中:基本思想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它可以将散落在教材中的各个知识与技能连串成一个整体,并且能像滚雪球那样,越来越饱满。而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则是思想统驭下的主体,是承载数学教学的对象。其次,要处理好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的关系。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看起来两者有太多的共同之处,但细分起来,它们却有着质的不同:基本方法是为解决某些问题而诞生的手段与策略,它是数学思想的下位概念,也必须通过一定的介质来反映。相对于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则是数学最具本质性、最具指导性的思想观念,是“大思想”,是学生领悟后能够终身受用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方法指向的是操作,而思想则指向了灵魂,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课程标准》采用了“基本思想”的表述,而不用“基本方法”。同时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基本方法是人们在活动所运用的程序与策略,是数学思想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
总之,“数学思想比数学方法更深刻、更抽象地反映了数学对象间的内在联系,是数学方法的进一步概括和提升。”再次要处理好基本思想内部的关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基本思想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抽象、推理和模型(建模)”。抽象就是从“现实问题或现象”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发展,其思维特征就是“概括”;推理就是根据现有的问题或条件推演到未知的领域,其思维特征就是“逻辑演绎”;模型(建模)就是根据多级多次的抽象和推理,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图式,以便以后解决此类或相似的问题,其思维特征就是“统整”。这三者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整合于思想体系之下的,正因为此,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的基本思想就是“数学化”,就是“抽象+推理+模型≈数学化”。
三、在实践中,内化基本思想
当我们在解读、比较中,认识、明晰数学的基本思想后,还在具体的实践中,内化基本思想。具体地说,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数学的本源,要从儿童的立场去思考教育问题,要从平凡普通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数学思想的内涵,要从知识的发生、发展、推导中提炼出数学思想,要从问题解决中彰显出数学思想,要从总结的过程中归纳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如果我们都能从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现象中去找寻思想的内核,那么数学的基本思想就会相伴左右了。
基本思想,既是一个历史需要我们回答的话题,又是一个现实需要探究的领域,我们只有不断解读、不断对比、不断实践,才能深刻把握其实质。
(作者单位:江苏洪泽高良涧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