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响过后——断课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课的铃声响了,也许你正在兴致勃勃地讲课;也许你还在一丝不苟地板书;也许你正在演示着一个实验,这时,怎样恰当而巧妙地中断这节课呢?是仍然继续进行下去,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还是草率收场,说完“下课”就完事了呢?
  “拖堂”的作法,学生很反感,因为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已相当疲倦,下课铃一响,思想已飞出了教室,这时,教师再讲下去,肯定效果不好,同时还会影响到下一节课的学习。
  怎样才能随着下课铃声恰当而巧妙地中断这堂课呢?
  断课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断课语言。一般来说,教师的断课语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要随机性。即能根据下课铃响时的教学情况,随机应变设计断课语言,使之恰到好处。二要承接性。教师既能给本节课告一段落,又能开启下一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三要诱导性。即要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以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知识的兴趣!
  精彩的断课,既是一堂课的美丽点缀,又是一堂课的课外延续,通常我们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断课,增强断课效果。
  一、提疑断课
  有时候,教师刚在黑板上写下一道例题,或者课正上到精彩处,下课铃响了。有经验的教师马上开口:“这道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呢?请同学们思考!下课!”如果教师正在讲解,就可以根据讲课内容灵活地向学生提出下一层的思考问题而断课。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出示很多了的材料,刚让学生阅读完材料,下课铃响了。“以上大家阅读的是要选择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那么,是不是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都可以用呢?请思考,下课!”这位教师提出疑问断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既为这节作结,也为下节起趣!
  在提出断课的疑问时,问题既不可浅显,浅显则无思考价值,对学生没有吸引力;问题又不宜晦深,晦深则使学生茫茫然,且得不到课间休息。
  二、悬念断课
  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惯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手法,造成悬念,以抓住读者的心理。教师的断课也可以借用此法,在讲授事例情节、工作过程等教学时,可以灵活地随着下课的铃声而设置悬念断课。
  有位教师在上《河伯娶妻》时,是这样断课的:“河伯以前娶了许多漂亮的妻子,这一次,他又娶妻了,可这次娶妻出现一点变故,欲知什么变故,变故的结果如何,且听下节分解。”这种断课,不仅能使下堂课很快进入正轨,而且那富有魅力的悬念常常能使学生早早地重返座位。
  三、拈连断课
  在修辞学上的拈连,是指甲乙两人说话时,一方用对方说话中可适用的词来表现自己的观念。教师在断课时,也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因素,巧妙地中断教学。
  例如,一名教师正在给学生做某项实验,当实验进行到一个步骤时,实验中的器具和铃声同时响起,这位教师趁机拈连此响声:“这声音告诉我们,实验到这里,该休息了。下课!”看,多么巧妙地把实验中止了。又如,一位教师给学生讲解完一幅挂图,图架“啪”地掉在了地上,此时正好下课铃响了,教师立即拈连断课:“看来这图架也想下课了,下课!”一句风趣话,既免意外失误之窘,又随机断课,课堂里响起了一片笑声!
  四、任务断课
  我们在断课的时候,更多地想到怎样完美地把这堂结束,不留下什么遗憾。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在断课时,还应该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知识,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因此,给学生布置任务也是断课的一种方法。
  在学习了一部分汉字后,我们可以这样:“同学们学了汉字的基础知识,请大家利用周末到街上去找一找社会上用字不规范情况,并向老师汇报。”学习了《看云识天气》:“同学们下课后观察天空的云层,推测今天下午是什么天气,下课!”这种断课的好处是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当然,断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非上述几种所能概括。我们要认真地探索,细心地总结,灵活地运用,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周密地筹划授课进度和时间,必要的课前准备有助于主动、恰当、巧妙地断课。既摆脱“拖堂”的窘迫,更让我们的课堂走向完美!
其他文献
这几年我一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每年都有幸参加中考阅卷工作,通过几年来中考作文的阅卷经历,收获感悟颇丰,下面拟就中考作文如何焕发异彩,谈谈我改卷后心得体会。    一、吃透题意,把握情感,思想内容应深刻    考生在写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阅历,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炼作文的主题,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展示自己的思想境界,写出一篇实实在在的文章,切不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不可架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创新教育的实施显得尤其迫切,尤其引人注目。一时之间,“创新教育”成了最为时尚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重视创新教育不能忽视‘双基’”和“扎实‘双基’不利于创新教育”这两种观点的对立也随之日益突出。笔者认为,辩证地把握“双基”教学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去寻求它们之间的整合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思想上
期刊
工作至今已有十个年头,接触过的学生不可谓少。对学生的感觉逐渐形成清晰的纵向比较。就语文教学的实际感受而言学生们对汉语拼音,字词的掌握情况堪忧,书写和学习习惯感觉是一年不如一年。有时很疑惑,难道是小学里都不学习这些知识不进行习惯培养吗?   在相当长得时间段内,在自己的课堂上曾一度出现为学生修正拼音的现象。常用字词的教学本是语文课的一贯坚持,可是平时习惯不好带来基础差一时间难以改观,因为初中的语文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阳光校园”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下面就如何借“阳光校园”建设东风促进班级管理谈点个人的一些尝试和看法。   一、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一)我们有一个共同温暖的家。   我们一个班有四十多名学生,每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的时间超过八小时,如何让学生完全融入到班集体中,体会到家的温暖,快乐安心地学习,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让我们为你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论题选定,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建议。   一、论题选定   选定一个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步。议题的选定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方面存在质疑,进而演化为议题。但无论是教师提出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议题的选定都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启发性原则。   讨论的题目要具有启发性
期刊
如何把学生带进课堂,如何让学生手中的电脑、手机、参考书为我们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我们语文课堂上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现实,我想谈谈一下几点做法。   1、改变自身,增强学生对你的信任。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城乡结合的中学,又处在一个工业区,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富裕,电脑、手机普遍,可这些家长只顾挣钱,不顾孩子,把孩子推进学校不管不问。所以,这部分学生很难管理,课堂上无拘无束,对老师
期刊
怎样才能快速地抓住文眼,依靠文眼理解文本呢?   首先,初读课文找“课眼”,这是整体把握课文的过程,是最基本的一步。这里的读是通读,这里的课眼指的是一篇课文的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等。课眼是一篇课文的窗户,正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抓到并打开这扇窗户,便能窥见全篇,居高临下,整体把握。认真阅读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是抓课眼的捷径,抓课眼又为找文眼铺平道路。    其次,再读课文抓“文眼”,
期刊
德江二中导读导写课题组在实施“导写”这一课题的时候,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究。创办《心语文学》,为学生搭建写作的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辅导活动,举办写作讲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征文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在县、地和国家级征文竞赛中,德江二中导读导写课题组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成绩非常可观,表现在:1、学生参加竞赛
期刊
刚走上三尺讲台,常听一些颇有经历的教师慨叹:教师就像摆渡人,把学生从河这岸送到河那岸,回过头来又重复先前的动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着这一船船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船员,忽然觉着有一种使命感:如果自己一失手,船失去平衡,船员的命运将会如何?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热爱学生,热爱自己从事的班主任工作   (一)责任是热爱的基石教育工作是由人来做的,教育的对象也是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都
期刊
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要使五个要素实现辩证统一,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智力、感受社会文化熏陶和陶冶人格的和谐共振,构成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就这一概念而言,目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如下三个“偏重”:   一、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文讲解分析为基本活动模式,以课文结论和知识传授为基本内容。这种教学观根深蒂固,充斥教坛,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