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与诗:分立与互渗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n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散文与诗歌的差异,余光中在《缪斯的左右手》中断言,“散文乃走路,诗乃跳舞;散文乃喝水,诗乃饮酒;散文乃说话,诗乃唱歌……”他贴切到位的论述似乎说得有趣而清楚了,实用与否被确认为二者的分水岭。而他接着的感慨,“诗是一切文体之花”,“会跳舞的人走路,应该要好看些。无论如何,受过写诗训练的人来写散文,总应该有一点‘出险入夷’的感觉”,则又透出一个诗人出身的批评者先在的文体歧视,仿佛诗人写散文真的比散文家写诗更胜一筹。
  其实,散文、诗歌两种文体在远古时期是和小说、音乐、舞蹈等“混沌”一处,相互杂糅的。但是随着文学分工的精细,特别是20世纪后新文学文体意识的强化,倡导者们别求异邦,才尝试按西洋文体的模式,建立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四种主要文体的核心规范和体内规训。梁启超要建立平易畅达的“新文体”,周作人张扬冲淡闲适的“美文”,胡适誓死要做言之有物的“白话诗”,穆木天1926 年提倡“纯粹诗歌”肇始,“纯诗”追求不绝如缕,王独清甚至给新诗列了公式:“(情+力) +(音+色) =诗”。诸多作家、诗人以为每种文体都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模式和结构,彼此间不可通约;并在实践中极力维护散文、诗歌文体的既定疆域。而若干年来若干研究者和他们好像订立了攻守同盟,以大量诗歌文体学、散文文体学著述从理论上强化着文体的纯洁性。
  正因如此,散文和诗歌的文体区别被甄别得非常显豁。虽然同叙事性文类相比,诗歌和散文存在着天然而亲近的联系,都属适于表情达意的文体。可是相对而言,诗歌更切近心灵,散文更倾向于生活;诗歌面对的可以只是自己,散文面对的却必须是“我们”;诗歌多用意象、象征、隐喻等技术手段,散文常依赖于叙述与白描方法。不时听到有人发出“现在是一个散文时代”的感叹,其中隐含着对散文的慵懒散淡和诗歌的纯粹浪漫的认定,却也不无凸显诗歌优越感的嫌疑,这倒暗合了布罗茨基的《诗人与散文》一文中流露的文体偏见,“每一个文学家的思维都是带有等级观念的。在这一等级制中,诗歌是高于散文的,诗人也应该高于散文家”。如果仔细思考便不难发现,散文和诗歌是文体“家族”中分立并列的两兄弟,二者间绝没有高下之分,都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散文文体贴近生活,论适应对象的宽度和表达的自然,难有文体能够望其项背,它更为人道,易写而难工,虽然偶尔会透出一股俗气;诗歌倾向于精神和想象世界,優雅含蓄,常能抵达美的极致,但有时过度晦涩,“曲高和寡”,在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处理上远不及散文。
  可是散文与诗歌分立的另一面,有时二者又是互动互渗的。创作者和阐释者苦心孤诣地致力于散文、诗歌文体学建设,构筑日臻成熟的文体理论体系;可是散文、诗歌的文本却并非都按理论预设的模式生长,而是经常以逸出、偏离甚至对抗的“姿态”,给相对稳定的理论规范制造尴尬与麻烦,宣告散文和诗歌独立性文体理论的一厢情愿和不攻自破。尤其是英美新批评的文本观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相继舶来,从内在的价值理念上改变了近现代以来国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选择,文学“本体论”获得了同“工具论”分庭抗礼的可能,甚至以“如何说”取代“说什么”,晋升为文学阐释的热点,这无疑更刺激了写作者的探索热情。散文家董桥在接受访谈时说“文学上体裁的界限,以后也许会越来越淡化”;鲁迅的散文集《野草》是其文体意识集中鲜明的体现,内含的诗的情感意识、诗的想象力渗透以及语言的非正规化使用,使其常被视为散文诗;梁实秋、孙犁、余秋雨、王小妮、于坚的散文均有诗歌的影响;朱自清的《春》、何其芳的《扇上的烟云》是纯粹的散文,但若分行排列谁也无法否定其盎然的意境和诗性的神韵。与散文的诗化相应和,诗歌的散文化倾向也有大面积的覆盖。北岛坦承“试图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引入自己的诗中,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艾青更在抗战时期提倡“诗的散文美”,淡化“诗”与“散文”的界线,以《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将其理论推向巅峰状态;闻一多的《天安门》、卞之琳的《酸梅汤》、袁可嘉的《上海》等诗都向戏剧、散文等“借火”。大量例证表明,散文和诗歌的互渗互动已成为创作中的艺术常态。
  那么,为什么一边是文体成规的建构,一边却是文体成规的解构,出现散文与诗歌的“互动互渗”,它的合法性安在?首先,文体的规定性本身具备合理性的同时也充满局限,随着散文、诗歌自身的日趋成熟,其文体分类及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和狭窄化,不论诗歌还是散文文体,在相对封闭的格局中发展自然会日趋僵化,各自都难以独立支撑门户;于是散文和诗歌发展出于传情达意、表现生活的内部需求,必然会谋求和其他文体的结合,因为文体貌似形式问题,实则是作家表达世界的一种叙述方式。如诗歌的散文化即可作如是观。因为散文文体在话语方式的此在性、占有经验的本真性方面优越于诗歌,而诗歌要介入处理具体的人事、当下的生存以及广阔的现实,就势必去关注、捕捉生活俗语中裹挟的生存信息,讲究对话、叙述、细节的准确与否;所以融包括散文在内的各种叙事资源于一炉,借助诗外文体语言的张力对世界的扩进,就成为诗歌的必然选择。其次,文体的规定性对人的心灵法则和个性机制的违谬,先天地为单一文体的被突破埋下了“伏笔”。文体的规定性是个充满悖论的陷阱,兼具着“建构”与“解构”的双重功能,或者说是规定者画地为牢的结果。本来人的情感和欲望无固定的模式;可是被人为进行文体规范后,却开始受到许多有形或无形的桎梏和限制,失去了感性、蒙茸的信息,最初的激情和灵性也难再保持在本真状态。并且,此种文体理论越是精致、成熟和定型,丧失的生机和活力也就越多。正是源于这样一种动因,作家和诗人那些自由而微妙的灵魂再也无法忍受文学文体的“八股”限制,纷纷希望超越文体限制,进行自由的精神“舞蹈”。再次,文体的开放性也使散文和诗歌互动互渗成为一种可能。文体本是敞开的系统,散文和诗歌间根本上没有绝对的鸿沟,尽管陆机有“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的文体区分,刘勰的《文心雕龙》也辟专论讲述诗、乐府、赋、等三十多种文体;但事实上,诗与画的纠结,辞与赋的缠绵,诗词与散曲等等文体相互缠绕,才共同织就起传统文学繁杂的文体景观。尤其进入到交流意味着一切、开放而交叉的20世纪,哪种文体也都休想再如野鹤闲云一般独往独来固守“纯洁”,文体间的“取长补短”自然成了家常便饭。另外,艺术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对“文体互渗”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如随着大众传媒空前崛起,商品话语的强劲渗透,大量非文学的文体因素介入文本,使文体日趋驳杂,坚守文体的纯洁性变得艰难而滑稽;所以文体上出现了图文并茂的局面,什么手机短信小说、书签诗、备忘录文学、《零档案》类的日记体诗歌等文学变体大量萌生,它们也都为诗歌与散文互渗提供了经验因素。   散文与诗歌互动互渗的优长毋庸置疑。它有意模糊、淡化两种文体间的界限,融合两种文体之长,表达了主体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散文的诗化为文本增添了一份灵动、飘逸与含蓄,提升了散文的品位,诗的散文化则能强化对外世界的覆盖程度,缓解自身过度内敛积聚的压力,使文本更为饱满坚实;文体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和整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两种文体间的排他性,既拓展了文体的丰富性,又探索了文学内部技术的结合可能,为散文与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艺术生长点;尤其是它以各自文体技巧的“自觉的放弃”在文体上收到了两种文体双赢的成效,它是以自身一部分特征的放弃,和向对方文体的靠拢从而达成了文体的融合无间,反过来加大了文体间的张力,增加了文学适应、表现生活面的幅度和能力,并且在世纪末的文坛,一度弥补了纯文学部分失语的现实。
  但是,散文與诗歌“互渗”的提法本身也折射着理论批评界的无奈和尴尬。不论是散文的诗化,还是诗歌的散文化,统统被“文体互渗”一以贯之,仿佛“文体互渗”这一消解单一概念为前提的术语是评价文本文体的“万金油”,一遇到棘手的问题就以之化解,做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解释。事实上,新文学追求散文、诗歌独立性表述理想是难以实现的,许多新文学的文体分析并非根植于具体的文本现实,而是源于一种先入为主的文体特征的理论演绎。这无法不令人生出一份深深的焦虑。并且“互渗”不是解决散文或诗歌发展的最主要出路。我以为适当地进行散文和诗歌互渗这种“改良”是可取的,其前提是以一种文体为主,适当地汲取另一文体的长处;因为散文或诗歌文体都有相对稳定的本质特点,这也是其赖以存在的依据,完全放弃自身的文体特点另起炉灶构筑新文体,是不明智也是不可取的。在这方面,第三代诗歌的经验值得借鉴。如韩东的《我所不认识的女人》、于坚的《罗家生》等为拓宽情绪容量宽度向叙事文学(小说、戏剧、散文)所做的扩张是事态的,但更是诗的。从形态上看,它具有叙事文学的要素——人物、情节、地点乃至性格,仿佛诗的特征已淡化,但本质上它仍是诗,它只是合理吸收了小说散文的笔法,在戏剧性情节构架里注意情绪情趣对事件的强渗透,因此叙事也是情绪化叙事、诗性叙事。后者尽管“诗意盎然”,但塑造人物仍然是其灵魂和核心所在。在这个问题上切不可进行彻底的文体“革命”,像1999年后《大家》《山花》《莽原》《作家》等几家刊物那样,要搞什么颠覆传统文体的“跨文体写作”,其中自然也包括诗歌与散文的跨文体。那是带有破坏性的,不说在姿态上过于激进和超前;单在实践上就难以操作,令人望而却步,到头来根本就无法完全“跨文体”,仅仅坚持了两年就偃旗息鼓,只输送出几许仍然是以一种文体为主的“改良品”,革命便“夭折”了。它完全撇开已有文体积累、另起炉灶的行为,说是为了艺术的自由,实际上在摆脱原有“镣铐”同时又给自己套上了新的“枷锁”,试想世界上哪有那种“无文体”“超文体”的艺术存在啊。在这个问题上赵勇的话值得深思,“我们的作家是不是已经把诗、散文和小说分别写到了极致?如果一个作家还没有把小说写得更是小说、诗写得更像诗”时,却盲目地搞文体创新,其宗旨就无法不令人怀疑了。
  由此可见,过度的散文的诗化和诗歌散文化都应该扼制。最近一些年,杨朔模式的影响使太像“散文”的腔调儿极为流行,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即“美文”,结构必巧,语言必美,努力把散文写得更像“散文”,文采飞扬的诗化状态,矫饰又雕琢,殊不知好的散文大多言之有物,轻松随意,洗尽铅华,透彻、本色和深入浅出,散文的诗化不应该仅仅停浮于技巧层面。同样,新世纪以来口语诗的甚嚣尘上,散化得如脱缰的野马,没有任何规矩,日常生活不加筛选直接搬入诗中,啰里啰嗦地倾泄而出,自由倒是自由,而诗意和凝练却已不复存在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优秀的作家或诗人应该像余光中那样,一手写诗,一手写散文,让诗与散文在创作主体那里共融互动,彼此照亮。
其他文献
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文与可,苏轼表兄也,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诗中赞扬其作画时,其身化为竹或竹化为其身,主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入乎其内”,深入到客体的灵魂之中,进入到物我不分、物与神游、天人合一的自由美妙境界。  书画同源同法,书法创作也须“入乎其内”。  孙过庭《书谱》云:“一点成一
期刊
宋代范仲淹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明的是古代文人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这种境界实则高蹈,向来为贤者志士推崇。实际上,在范仲淹那里,若能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须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中,“不以物喜”最为紧要。质言之,人的悲和喜皆由物而生。何为物?物乃是世间之普遍存在,既是锦衣玉食,也是
期刊
同龄人,您好:  展信佳!  很奇怪吧,是谁写给你的信呢?是我——2000年出生的,于2018年,恰逢18岁的“世纪宝宝”的我。写给18年后的你,你一定想知道,18年前的中国是个什么状况吧。  2000年前的中国在前一辈人的努力奋斗下,迅速发展,2000年后的中国,在我辈的追梦中,更是飞速地发展,快速地崛起,速度之快,令你咋舌。  现如今的中国制造、中国标准、中国速度、中国模式……已然地引起来了全
期刊
我喜欢陕北民歌。   但十几年来,陕北民歌太普及了,什么人张口就唱,唱得越来越没了原来的品质,也没有了新鲜感。   这一年,我碰到了一个陕北人,她的歌声让我震撼,就如二十年前第一回听到陕北民歌时的那种兴奋,于是逢人便说,到处荐举。   其实,这人已经是位老歌手了。她的老,在于她先前一直唱通俗歌曲,而且唱得在全国比赛中还获过几次奖。   人蛮年轻,白脸长身,性情安稳,她唱陕北民歌也仅两三年,出版有一
期刊
一  打酱油曾是我们的常规工作。  八十年代的每个孩子都干过。家里做菜要用到酱油,下面条要用到芝麻酱,早餐要用到下粥菜——都要派遣孩子到杂咸铺走一趟。  打酱油有两种规格。一是用瓶,一是用碟。用碟的,几分钱就够了。用瓶的可能要两毛钱。两毛钱里,一毛八分钱用于打酱油,剩下两分钱买颗糖,神不知鬼不觉地吃掉——这属于儿童打酱油业的潜规则。  杂咸铺的前台,用几个脸盆装着橄榄、乌榄、腐乳、南姜……各种小菜
期刊
2035年的十八岁的少年:  展信悦!  现在是公元2018年,离你们所在的年代已有17年之久,此时的我正与彼时的你们一样,满怀豪情,壮志凌云,正想趁着十八岁年少,大干一场。  张载先生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世纪宝宝”刚刚长大成人的我正与新中国一路同行与成长着,十八为界,突然便感受到源于先生的大儒重担,想与2035的你,共析一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期刊
平生喜读散文,特别是那些虽意蕴深刻、作者却如拉家常般讲述生平的小品文。还有那些谈生活琐细小事的随笔,它们可一下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让我慢慢懂得“有时是不能说也不必说”的人生况味。确实要说的话,则所谓的虚构倒不如写实更好,也就是看小说不如读散文。不过戏剧就不一样,有时看演员卖力地在舞台上表演,感觉有些虚假,常常无谓产生“不管你演技再高,我都不会被打动”的抗拒感。唯其如此,反而喜欢静下心来读剧本。透过
期刊
亲爱的你:  你好!请跟随我来,慢慢打开时光瓶吧!不用质疑你在哪里,不用知道是谁写给你的信,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与和谐。打开智能窗户,坐在洒满阳光的书桌上,平淡而又朴实的一天开始了。相信你已经看到了开头的第一段,我知道你对未来充满好奇,我也知道你迫切地想知道我是谁。愿你在高科技、高速度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只用你十八岁的一分零八秒回到2018年的今天。  我是来到新世纪已经18年的“世纪宝宝”,给你写这封
期刊
二战期间,英美军方在研究战机时认为应对弹痕多的地方加强修复,而统计学家沃德却与众不同,他认为应对弹痕少的部位加强维护。最后事实证明,沃德突破惯性思维看问题的方式是正确的。  时间的打磨,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使我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就如惯性在物理学的定义一般,保持着原有的东西,不因外界的一点冲撞而马上发生改变。惯性思维固然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能免去很多思考问题时的繁琐步骤
期刊
秦观、王磐、汪曾祺都是高邮人。“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清·王世祯)秦观以降,约500年才出一个风流才俊。主文运的文曲星是吝啬的,一座城市不能要求更多,唯其少,才金贵,秦观、王磐、汪曾祺当之无愧是高邮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名片。笔者是高邮人,对三位乡贤有天然的亲近感,更愿意去了解他们,去阅读他们。  秦观、王磐、汪曾祺是传统意义上的士人(汪曾祺是当代作家,具士人的秉性,人称中国最后一位士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