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孩子对文章的感悟和体认。可以说,有效课堂教学是一个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新放出了它的光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忽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地烙上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学生只有具备个体的、本位的东西,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不是暂时的,也不是功利的,更不是表面呈现的,而是一种素养、一种人文。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且这种感知和表达必须经过教师的“通读指引”。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应该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了彰显,不仅达到了教学的要求,更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倒不如自己多讲些。于是乎,不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或布局谋篇大加分析。与此同时,由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和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通过所读到的文字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并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我虽然执教了多年小学语文课,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是最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采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读,不但学生读,教师也要读,要读得朗朗上口,读得淋漓尽致,读得神采飞扬,读得意气风发,读出意义,读出意味,读出意蕴,读出意向,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刘济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白金声.小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精解[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5]田凌艳.课堂信步——小学语文教学探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新放出了它的光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忽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地烙上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学生只有具备个体的、本位的东西,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不是暂时的,也不是功利的,更不是表面呈现的,而是一种素养、一种人文。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且这种感知和表达必须经过教师的“通读指引”。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应该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了彰显,不仅达到了教学的要求,更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倒不如自己多讲些。于是乎,不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或布局谋篇大加分析。与此同时,由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和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通过所读到的文字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并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我虽然执教了多年小学语文课,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是最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采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读,不但学生读,教师也要读,要读得朗朗上口,读得淋漓尽致,读得神采飞扬,读得意气风发,读出意义,读出意味,读出意蕴,读出意向,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刘济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白金声.小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精解[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5]田凌艳.课堂信步——小学语文教学探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