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睡觉”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但是这个词最初的意思并非今天所说的“睡觉”。而且它成词的时代也一直是学界争论已久的话题。本文整理并分析了各家的主要观点,再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睡觉;成词;时代
《现代汉语词典》将“睡觉”一词收录并释义为“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它也是一个动宾式离合词,“睡了一觉”、“睡个好觉”等分离式用法普遍存在于现代汉语中。其实该词古已有之,古代“睡”和“觉”通常连用,释为“睡醒”。古今对比发现“睡觉”一词中的“觉”字已虚化,不含其本义——“醒”。那么“睡觉”成词是始于何时呢?至今学界对此仍有很大争议。《汉语大词典》以现代作家茅盾的《子夜》一例作为合成词“睡觉”的书证,但显然引例太晚,不能以此为证。
杨守静先生在《“睡觉”古今音义漫议》一文中说:“我们今天的‘睡觉’,是个偏义合成词,只有‘睡’义,‘觉’只是陪衬。它的词义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我推断是明代中叶。”接下来延引了《西游记》的用例。但很多学者认为杨文的推断亦未能溯源,所引书证依旧过晚。
王瑛先生在其短文《常用词语源杂说》中引用南宋洪迈《夷坚志》卷十三《谢希旦》一例予以反驳:“梦中愧谢,睡觉至亥时,妻生一子”,认为“至”在句中表时间历程,“睡觉至亥时”意思为“睡到亥时”,“睡醒到亥时”显然不合理。尽管若以“睡觉,至亥时,妻生一子”句读,解释成“睡醒已到亥时”也是有可能的。王瑛先生认为“睡觉”凝为一词表睡眠义的用法始自北宋,元代以后开始逐渐扩展开来,成熟于明清之际。他以《太平广记》卷八三《续生》条引《广古今五行记》为例:室内有大坑,水潦停注,常有群猪止息其间。续生向夕来卧,冬日飞霜着体,睡觉则汗气冲发。他认为这里的“睡觉”只能是睡眠或入睡的意思,如果译为睡醒时才汗气冲发则不足深怪。又有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记载曰:唐庄宗时,有进六目龟者,敬新磨献口号云:“不要闹,不要闹!听取龟儿口号:六只眼儿,睡一觉抵别人三觉。”王瑛先生在《关于“睡觉”成词的时代》里没有对此例子详加叙述,但蒋绍愚先生分析这里“睡一觉”中的“觉”无“醒”义,“抵别人三觉”中的“觉”因为前面省略了“睡”甚至已经包含了“睡”的意思,“觉”有转化为动词的趋势。而动词“觉(睡眠)”放在动词“睡”后面,就出现了“睡觉(并列,睡眠)”,进一步凝固为词,义为“睡眠”。原先的“睡觉(连动,睡醒)”就逐步淘汰。因此,这一记载是“睡觉”成词演变的重要例证。值得注意的是,《广古今五行记》撰人及时代不详,类似于“六目龟”的记载虽见于宋朝张端义《贵耳集》上、孙宗鉴《东皋杂录》一,却不见于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因此王瑛先生为谨慎起见,不把这两例当作五代的语料,只作为北宋的语料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王瑛先生在判断“睡觉”成词的时代时,是将“觉”字是否虚化为量词作为一条依据的,并且认为“觉”的动量用法产生于“睡觉”凝结成词之后。关于这一点我更赞同蒋绍愚先生,他以语义、语法的变化为依据探究,认为“觉”的动量用法产生于先,“睡觉”凝结成词于后。《全唐诗》中出现了较多动量词的“觉”:
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白居易《何处堪避暑》)
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白居易《卯饮》)
山人睡一覺,庭鹊立未移。(皮日休《鹿门夏日》)
酷怜一觉平明睡,长被鸡声恶破除。(罗隐《早发》)
通宵听论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卢延让《松寺》)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虽然量词“觉”有“从睡到醒的过程”和“睡眠的过程”的区分,前者如“山人睡一觉”、“一觉江南梦”,后者如“游罢睡一觉”、“卯饮一杯眠一觉”,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觉”的动量用法在唐朝时期已经较为成熟。如果按照王瑛先生的说法,既然“觉”的动量用法产生在后,那么“睡觉”成词则在这些唐诗写成之前,那么至少会有一两部文献成为这种变化的载体,然而不少学者检索了大量中唐至五代的文献,至今尚未发现只表示睡眠义的“睡觉”的书证。可见,目前来讲,“觉”的动量用法产生于“睡觉”凝结成词之前的可能性更大。“数词+量词‘觉’”很容易被理解为“数词+动词‘觉’”。当人们把“觉”看做动词后,“睡觉”就从连动结构(睡醒)重新分析为并列结构(睡眠)。于是,“睡眠”义的“睡觉”就产生了。
蒋先生认为14—15世纪的汉语中还未出现“睡眠”义的“睡觉”,他查检了“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的宋代文献282种,其中115种文献有“睡觉”,共154例,皆表示“睡醒”义。元代82种文献,其中42种文献有“睡觉”,共50例,只有1例是“睡眠”义:“我小时看见俺爷在上头,俺娘在底下,一同床上睡觉来。”(《关汉卿戏曲集·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但“睡觉”是在宾白中,且《蝴蝶梦》只在明·臧懋循《元曲选》中有收录。在《老乞大》系列中,《原本老乞大》和《老乞大谚解》“睡觉”各有1例,皆为“睡醒”义。在这种口语化程度很高的作品中甚至也无“睡眠”义的“睡觉”,因此蒋先生推断“睡觉”应是明人的语言。不论是“觉”词性、词义的演变,还是睡眠义的“睡觉”书证的角度,蒋先生的分析更令人深有感触。
“睡觉”这一平时生活中普通至不经意的词,不想其成词历史竟是如此复杂,可见汉语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术。
关键词:睡觉;成词;时代
《现代汉语词典》将“睡觉”一词收录并释义为“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它也是一个动宾式离合词,“睡了一觉”、“睡个好觉”等分离式用法普遍存在于现代汉语中。其实该词古已有之,古代“睡”和“觉”通常连用,释为“睡醒”。古今对比发现“睡觉”一词中的“觉”字已虚化,不含其本义——“醒”。那么“睡觉”成词是始于何时呢?至今学界对此仍有很大争议。《汉语大词典》以现代作家茅盾的《子夜》一例作为合成词“睡觉”的书证,但显然引例太晚,不能以此为证。
杨守静先生在《“睡觉”古今音义漫议》一文中说:“我们今天的‘睡觉’,是个偏义合成词,只有‘睡’义,‘觉’只是陪衬。它的词义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我推断是明代中叶。”接下来延引了《西游记》的用例。但很多学者认为杨文的推断亦未能溯源,所引书证依旧过晚。
王瑛先生在其短文《常用词语源杂说》中引用南宋洪迈《夷坚志》卷十三《谢希旦》一例予以反驳:“梦中愧谢,睡觉至亥时,妻生一子”,认为“至”在句中表时间历程,“睡觉至亥时”意思为“睡到亥时”,“睡醒到亥时”显然不合理。尽管若以“睡觉,至亥时,妻生一子”句读,解释成“睡醒已到亥时”也是有可能的。王瑛先生认为“睡觉”凝为一词表睡眠义的用法始自北宋,元代以后开始逐渐扩展开来,成熟于明清之际。他以《太平广记》卷八三《续生》条引《广古今五行记》为例:室内有大坑,水潦停注,常有群猪止息其间。续生向夕来卧,冬日飞霜着体,睡觉则汗气冲发。他认为这里的“睡觉”只能是睡眠或入睡的意思,如果译为睡醒时才汗气冲发则不足深怪。又有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记载曰:唐庄宗时,有进六目龟者,敬新磨献口号云:“不要闹,不要闹!听取龟儿口号:六只眼儿,睡一觉抵别人三觉。”王瑛先生在《关于“睡觉”成词的时代》里没有对此例子详加叙述,但蒋绍愚先生分析这里“睡一觉”中的“觉”无“醒”义,“抵别人三觉”中的“觉”因为前面省略了“睡”甚至已经包含了“睡”的意思,“觉”有转化为动词的趋势。而动词“觉(睡眠)”放在动词“睡”后面,就出现了“睡觉(并列,睡眠)”,进一步凝固为词,义为“睡眠”。原先的“睡觉(连动,睡醒)”就逐步淘汰。因此,这一记载是“睡觉”成词演变的重要例证。值得注意的是,《广古今五行记》撰人及时代不详,类似于“六目龟”的记载虽见于宋朝张端义《贵耳集》上、孙宗鉴《东皋杂录》一,却不见于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因此王瑛先生为谨慎起见,不把这两例当作五代的语料,只作为北宋的语料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王瑛先生在判断“睡觉”成词的时代时,是将“觉”字是否虚化为量词作为一条依据的,并且认为“觉”的动量用法产生于“睡觉”凝结成词之后。关于这一点我更赞同蒋绍愚先生,他以语义、语法的变化为依据探究,认为“觉”的动量用法产生于先,“睡觉”凝结成词于后。《全唐诗》中出现了较多动量词的“觉”:
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白居易《何处堪避暑》)
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白居易《卯饮》)
山人睡一覺,庭鹊立未移。(皮日休《鹿门夏日》)
酷怜一觉平明睡,长被鸡声恶破除。(罗隐《早发》)
通宵听论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卢延让《松寺》)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虽然量词“觉”有“从睡到醒的过程”和“睡眠的过程”的区分,前者如“山人睡一觉”、“一觉江南梦”,后者如“游罢睡一觉”、“卯饮一杯眠一觉”,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觉”的动量用法在唐朝时期已经较为成熟。如果按照王瑛先生的说法,既然“觉”的动量用法产生在后,那么“睡觉”成词则在这些唐诗写成之前,那么至少会有一两部文献成为这种变化的载体,然而不少学者检索了大量中唐至五代的文献,至今尚未发现只表示睡眠义的“睡觉”的书证。可见,目前来讲,“觉”的动量用法产生于“睡觉”凝结成词之前的可能性更大。“数词+量词‘觉’”很容易被理解为“数词+动词‘觉’”。当人们把“觉”看做动词后,“睡觉”就从连动结构(睡醒)重新分析为并列结构(睡眠)。于是,“睡眠”义的“睡觉”就产生了。
蒋先生认为14—15世纪的汉语中还未出现“睡眠”义的“睡觉”,他查检了“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的宋代文献282种,其中115种文献有“睡觉”,共154例,皆表示“睡醒”义。元代82种文献,其中42种文献有“睡觉”,共50例,只有1例是“睡眠”义:“我小时看见俺爷在上头,俺娘在底下,一同床上睡觉来。”(《关汉卿戏曲集·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但“睡觉”是在宾白中,且《蝴蝶梦》只在明·臧懋循《元曲选》中有收录。在《老乞大》系列中,《原本老乞大》和《老乞大谚解》“睡觉”各有1例,皆为“睡醒”义。在这种口语化程度很高的作品中甚至也无“睡眠”义的“睡觉”,因此蒋先生推断“睡觉”应是明人的语言。不论是“觉”词性、词义的演变,还是睡眠义的“睡觉”书证的角度,蒋先生的分析更令人深有感触。
“睡觉”这一平时生活中普通至不经意的词,不想其成词历史竟是如此复杂,可见汉语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