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_we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2014年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明确指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强,并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运用及转化能力。在这一转型发展办学思路的指导下,一些本科高校过于看重了应用型这一关键词,极力强化实践类课程,大力缩减或直接砍掉了一些专业核心课程,这一点在英语专业的文学类课程设置上尤为明显。
  文学类课程是英语专业的核心专业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文学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写道:“文学类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见,文学类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在表达悟识、反思生活方面的价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学习所难以取代的,也是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所提出的“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这一目标的。但在当今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现状却并不乐观。为此,笔者对湖北省的部分本科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并针对调查的情况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调整方案。
  一、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现状调查
  1.文学类课程的开设情况。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指英语专业所开设的与英美文学相关的课程,包括《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概论》、《文学批评方法》以及一些专门的文学类别课程,例如《英美小说》、《英美诗歌》、《英美戏剧》《英美散文》、《圣经文学》等。通过对部分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的调查中可以发现:(1)绝大多数英语专业的文学课仅局限于《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门课程,各2学分32学时,没有前期铺垫课程,更无后续延伸课程。(2)部分高校已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合并为一门课《英美文学概况》或《英美文学选读》,共2个学分32学时。(3)部分高校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从专业必修课转为专业选修课,学生可选可不选。(4)部分高校将传统的英语专业进行了方向性的细化,如英语教育方向、跨境电商方向、翻译方向等,不再有语言文学方向,也不再开设语言学和文学类课程。(5)部分高校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课由小班教学转为大班授课,班容量达到上百人。
  2.开设文学类课程的师资情况。开设文学类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以及横贯中西文化的能力。但通过对湖北省几所普通本科高校的师资情况调查发现:(1)部分高校只有一名教师教授文学类课程,没有一支结构、年龄、职称合理的教学梯队。(2)部分高校师资不稳定,根本无专人负责文学类课程的开设,往往因人设课。(3)部分高校文学类课程均由青年教师开设,缺少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授级别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学水平和能力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也难以令学生满意。
  3.文学类课程的授课形式。文學类课程的授课模式与前两项调查内容密切相关,经调查发现:(1)学分和课时的缩减,班容量的增加,使得课上只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填鸭式的满堂灌形式难以改变,学生无法参与到课程中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难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2)缺乏合理的教学团队,一些年轻教师的授课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授课时,或是照本宣科,不能进行深入讲解,或是只讲解文学作品的语言,不能将英语学习与英美文学学习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学习完课程后仍然对英美文学了解不多,也无法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从而背离了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
  4.文学类课程的学习情况。通过对笔者所在学院的大三年级60名同学的调查发现,只有25%的同学读过英文原版作品,35%的同学不知道学习英美文学是否对自己将来有帮助,93%的同学认为学习英美文学课只是为了提高英语语言水平,74%的同学认为适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老师讲授法,94%的同学认为文学现象太杂,理不清脉络等。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但学生们接触英美原著文学作品并不多,同时,对于英美文学的学习目的也不明确,在学习方法上也较传统,有畏难情绪。
  通过以上对课程设置、师资、授课形式以及学生几个方面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已经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转变,乃至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风险。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如果应对这样的转变,如何达到文学类课程的目标,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二、关于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现状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的调查数据所反映出的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现状,我们会深刻体会到文学类课程在英语专业的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处于边缘地位,无论从思想认识、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急需调整。
  1.思想认识方面。英语专业的文学类课程作为核心专业课,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该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该类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和语言基本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与日俱增,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掌握了语言本身,而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思想,显然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因此,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是改善当前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现状的必要前提。
  2.课程设置方面。英语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种类较多,可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时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课程设置。低年级可开设一些较简单、趣味性的选修课,为后续的文学课堂打下基础,如《圣经文学》、《古希腊神话》、《英美短篇小说》、《英美诗歌》等。学生了解了一些与西方相关的知识之后,可以在高年级开设必修课《英语文学》和《美国文学》。另外,还可以为有意愿进一步学习文学类课程或考研的同学开设《文学批评方法》、《西方文论》等课程。如果不开设或只开设一门《英美文学选读》,学生对于西方文学的了解只能皮毛,既无法了解真正文学的魅力,也无法提高相应的鉴赏和思辨能力。因此,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全面性、延续性是改善当前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现状的关键。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英语专业的文学类课程是一系列课程,一名教师实难胜任,需要一个较为稳定教学团队共同来完成,既需要有深厚文学底蕴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也需要有紧跟社会发展和充满激情的青年老师,老教授可以传帮带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学团队。如果只依靠某一位教师或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是无法完成这一系列的文学类课程的授课任务的,学生更无法形成对文学类的课程的系统化了解,相应能力和素养则更无从谈起。因此,师资队伍的稳定性、结构合理性是改善当前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现状的保证。
  4.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在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出新,文学类课程的授课也应适应这一形式,不断地推陈出新。结合课程特点,可以采用多模态教学法、翻转课堂、二分课堂、教学APP等多种形式,既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而更好地达到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如果一味沿用较为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无法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因此,教学方法的新颖和多样是改善当前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现状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要改善我国高校目前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从提高对该类课程的重视程度、给予充足的学时学分、建立优质的师资团队、改变陈旧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进行调整,只有这样,该类课程的教学才能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深刻批判能力,培养大学生丰富想象力,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龙伟.应用型本科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区分度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10.
  [2]郭俊霞.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论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30.
  【作者简介】张秀芳(1980.02-),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武汉晴川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科学规划课题: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文学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7GB096。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中,单元复习课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笔者在过去的一年半中,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中,旨在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优化英语课堂,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操作的可行性、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及举例来论证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从实践出发,提出几点关于此类课型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思维导图;单元复习;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李敏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而言,词汇教学既是基础的教学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不但有效的提升了学生们的英语思维能力,还有效的提升了学生们的词汇掌握能力。本文就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李云霞
【摘要】核心素质培养应当以优质教学为支撑。为彰显课堂活力,确保良好的课堂气氛应当积极进行教学调整,确保良好教学环境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交流,双方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能够确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正确的轨迹。另外应当紧跟改革的脚步,建立多维目标尽快完成静态转变到动态转变。从多方位出发打造高效教学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完成思想意识转变,在实际教学中确保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英语老师要完成怎样的角色(role)转变以及怎样转变,才能克服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诸如“哑巴英语”“应试英语”等毛病,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仅从几个角度谈谈新课改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完成哪些转变这个话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民主型教师;“启发型”教师;“导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  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过程涉及诸多因素,比如课程规划、学生、教材和教法等因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赵春生,2011)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通过学习英语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课程标准》(赵春生,2011)以“饼图”形式清晰呈现了构成课程总目标的几个方面,其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听、说、读、写是语言技能的主要内容,而听是学生感知语音、辨听词汇、了解语法、形成语感、进行交际活动的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在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思维在英语学科中是学生要掌握的核心素养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展开学习,同时也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但是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何才能及时转变观念并为学生构建科学且高效的英语课程,这已然成为初中英语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基于品质思
【摘要】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立足于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建议,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郑丽,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冯楼小
【摘要】“互联网 ”与教育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课堂的深层改革。“课本 教室”的传统教学生态发生了重大变革。一种将传统教学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全新混合式教学模式—SPOC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结合SPOC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英语SPOC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化教学;易班;大学英语;SPOC教学模式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
【摘要】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进步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职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落实好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和思想政治意识的全面综合进步。高职商务英语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不仅符合人才培养需求,也能深入拓展课程内容。本文基于教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论》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英语教学师范生的专业课程。当前很多教师并没有发现课程中潜在的思政功能,更不用说积极地去探索、去开发。而新时代培养的优秀教师必须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的,因此开发该课程的思政功能是意义非常的。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晓盼,上饶师范学院。  近年来,“课程思政”的研究在教学界渐渐兴起。2016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