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团体心理”与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i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团体心理和规律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组成的团体一般会表现出如下几个特性:
  1 模仿
  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它是由非强制性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这种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的吸引力,也可以是一定组织的号召。它完全出于个人自愿,没有任何强迫性。如学生在课中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它是由教师示范动作的准确优美等特性所引起的,而不是教师强迫做的。
  2 暗示
  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在活动中,班主任或相应值周教师,经常运用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与每个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表达嘉许、提醒、制止或警告,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做出反应,如停止讲话,不做小动作等,都是接受暗示的表现。
  3 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如不愿遵守纪律的学生,迫于全体同学都要参与的要求,也只得勉强参加。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①表里一致的从众;②表从里不从;③里从表不从;④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发出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
  4 服从
  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是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大课间活动中,学生按照大课间的要求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服从分为自觉服从和违心服从。有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教师安排的一些练习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检查和教师的威严,还是违心地服从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发体育活动和制定相关制度措施时,应多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使学生自觉地服从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促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保持团体的整体化。
  4.1 让学生明确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而进行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他们才会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的发展后,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
  4.2 建立良好的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团体成员都须遵守。
  它的作用是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活动中要善于利用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也可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经常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形成学习团体的整体化。在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消极的团体规范,如厌恶大课间活动等现象。以免影响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建立。
  4.3 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
  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体的压力的两面性,即来自团体的压力和舆论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
  4.4 保持高度的团体内聚力
  团体内聚力是使成员保持在团体内的吸引力。
  这种内聚力能使成员对本团体产生比别的团体更亲切的情感,更一致的行动,更深刻的相互依赖性。团体内聚力的产生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内部因素是主要的。如团体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的团体规范与团体压力、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等。外部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如班级之间的比较等,学生为了给本班争光而团结一致,努力创造出比其他团体更多更好的成绩,这就是一种由外部压力促使内聚力提高的情形。
  综上所述,要想对大课间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学生的学习团体保持高度的整体化,体育教师就应善于运用团体心理的规律,使学生的单习团体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团体压力和高度的团体内聚力,为体育大课间活动创造适宜的团体学习环境。
其他文献
【摘要】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使教学课堂活跃,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农村小学 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
本文应用稀释法研究了胶州湾一年三个典型站位和八大峡围隔实验中细胞外源的,细胞内源的及通过异养生物再矿化的营养盐库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和限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湾外,各个
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简称MLP)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产生严重危害的转主寄生真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危害青杨派、黑杨派及其杂交种等多种杨树。该菌繁殖速度快,群体数量大,致病性变异频率高,遗传现象复杂。为深入了解该菌群体分化现状,本研究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63个落叶松-杨栅锈菌菌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成为被动的课堂学习的配角,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被不断销蚀。本文就数学新课程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 合作 分组 策略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界定  合作式学习,是指将一个班级分为几个由若干学生组成的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每个成员
【摘要】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基石的地位,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意,帮助学生在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成功的信心和再探索的欲望。基于这点,我努力探索着一条“快乐数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发展的眼光精心设计,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乐学、爱学。  【关键词】乐学 成功体验 创新 小学数学 
期刊
以体长(99.843±2.071mm)、体质量(17.779±0.467g)的1800尾黑鲷同生群幼鱼为实验对象,自制高度60cm、宽度180cm、总长度为540cm,上盖聚乙烯网衣的鱼道作为实验鱼逃逸能力分组装置,并按其长度设置A(0-90cm)、B(90-180cm)、C(180-270cm)、D(270-360cm)、E(360-540cm)5个区段,以冰鲜杂鱼为诱饵,用6个鱼道同时对实验鱼
【摘要】新课标要求,作业评价应在本着张扬数学学科特点的同时,抓住其中的人文因素,把人性放在核心位置,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作业评价方式,把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作为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灵魂。通过作业活动,使学生从中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积淀良好的底蕴,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作业批改 评语 中学 数学  作业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
数学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并提倡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只有有效的探
期刊
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是福建海拔1000 m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种和建群种之一,培肥土壤、涵养水源能力较强。由于气候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现存的以丝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