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2012年7月4日,我和陌生而又熟悉的他见面了。忘不了在那漫长的10多个小时里,我是那么痛,那么痛。但我相信,他也并不轻松:他要绕开那卷着脖子的脐带,遭受几分钟一次的强烈宫缩,还要卯足劲儿冲出狭小的产道。他,一定也疼痛了10多个小时吧……
我还是一个语文老师。我喜欢带着孩子们狂奔在校园中,喘着气找草地打滚,看蓝得不知所踪的天和肥大松软的白云,过好久才想笨重地翻一个身。累的时候,拿出心爱的书,和他们枕着草芽,静静翻阅那精彩的一页页,遐迩美妙的阅读之境。
正因为这一双重身份,让我提前思考这一困惑:老师们偶尔会提到“那个孩子讨厌书”或者“那个孩子讨厌学习”,其实指的是这个孩子没有学习的能力。真的,没有天生讨厌书的孩子,没有想让父母操心而故意不读书的孩子。只是,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必须有人引领他们进入书的奇妙的世界。
于是,全家相约:在孩子一日一日的成长中,我们开启了阅读之路。
一、明确一个观念:阅读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
在孩子6岁以前,谁更有机会影响他们呢?是每周上40个小时课的老师,还是每周陪孩子168个小时的父母,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我清楚知道:能否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持的态度。我们是否热衷于看书?他是否看到过我们手中除了拿手机之外还牢牢握着书籍?是啊,如果我们不喜欢阅读,我们如何能让他喜爱上书本呢?
我深深感受:一个小不点,尽管根本不懂什么是阅读,但当他好奇地将一本书拿到手中,与那些怎么翻也翻不好的薄薄书页开始“搏斗”……所有这些,已经开启他的阅读乐趣,造就他的阅读成就感。而这乐趣、这成就感可不亚于直接读懂书本的内容,获取书本的知识。
我坚信:阅读是需要不断练习的,这是一个漫长的爬坡过程。家长在帮助孩子建立愉悦的阅读体验之后,必须每日给予孩子固定的时间阅读。拉长他们专注于阅读的时间,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创设一处环境:阅读需要物质与心理并重的环境
阅读是一个怕折腾的“家伙”,往往当我们拥有一个心无旁骛的场所,才能专注地融入书本。因此,在家的角落里,我们特意为孩子圈出一片阅读区域,里面陈列着大量适合他阅读的绘本,还放置了软垫、小桌子等令他舒适的小物件。
如果家中没有额外的场地,其实三样小东西也能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第一,拥有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等他慢慢长大,会写字或涂鸦了,还可以在书的扉页写上自己的名字,抑或画上自己能看懂的图案,仿佛那一本本书就是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宝藏。
第二,摆放一个书架或书篮。家长可以将书本摆放在孩子容易够着的位置。在与书本一天天相伴的日子里,他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书籍是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概念。
第三,添置一盏神秘阅读小灯。当时,我是这样与孩子对话的:“孩子,你已经长大了。睡觉前,你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先在床上看会书喔。我们会陪着你一起看,让这盏漂亮的小台灯多亮一会,好吗?”好玩的是,孩子一开始并不是喜欢看书而让台灯亮着,他仅仅是为了能晚一点睡觉而愿意做任何事,哪怕是阅读。
三、达成一种共识:阅读是全家人共同的享受
阅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任务,它是家中每一个成员都要陪伴孩子进行的活动。在我们家,我会带着语文老师的敏感性,用抑扬顿挫的声音为孩子读绘本,表现书中人物的个性和情节的曲折。有时,我还会在故事高潮时停顿一下,让孩子在阅读中添一份期待。我的先生也很喜欢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作为男性,他带给孩子一种冷静和大气,平缓的语调中蕴藏着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外婆是个极有耐心的人,正符合儿子喜欢一遍遍读同一本书的意愿。所以,读上几天后,我们总能惊喜地发现,儿子竟然能将一本书完整地讲述出来。哪怕是家中的奶奶,识字不多,但也乐于参与阅读之中。她充分运用绘本中有着大量图片的特点,摒弃了一份固有的文字,却能更自在地带着孙子驰骋在无穷的想象空间。
阅读不是修行,而是享受。人们常说:“孩子是问题大王。”可不是,他们总是一遍遍重复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还是那一个为什么。可是,在我看来,陪伴孩子们阅读的家长也非常好问,他们总是在讲故事时,问孩子一连串的问题:故事中讲了什么?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他?……可怜的孩子必须在阅读的同时,学会“紧急刹车”,随时提心吊胆地迎接可能要回答的问题。原本非常轻松与快乐的事,渐渐变得令人担忧与讨厌了。
那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假设现在大家要读绘本给孩子听。这时,孩子站在图画书世界的入口,正要跨进去……请父母先静下心来,注视孩子的脸庞,想一想这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当孩子打心底里喜欢时,必然会主动问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应该温暖地回应他,与他沟通。这种从耳朵获得的丰富的体验,才能成为孩子未来学习的基础。
阅读,要愿意为孩子反复读同一本书。家长们是否发现,孩子特别喜欢读那一本熟悉的书,一遍一遍又一遍。其实,孩子能通过一遍遍听相同的故事而学到语言技巧,重复听故事就是获取这种方式的过程;重复听故事也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随着孩子反复地听故事,他将可以预测故事接下来的情节,这使他感到生活中有自己能精准预料的事情,这让他们兴奋与欢喜。
有了孩子后,我跟我的妈妈有这样一次对话。
妈妈说:“女儿,从此你的生活会起变化。”
我说:“我知道,不能再睡懒觉了,也不能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了……”
其实我明白,妈妈最想告诉我的不是这些浅显的东西,而是任何育儿课程或书本都不会教授的一种感觉:生育的伤痕会慢慢痊愈,但成为母亲,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全、教育成长,将为之操心一辈子。孩子,你的出生怎么会是妈妈使命的完成呢?这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新任务的开始啊!
你翻开书本的第一次
你牙牙讲述的第一句
你就是一棵成长的小树
扶着书籍的阳光站好
枕着天真的想象睡觉
做一个简单而幸福的读书娃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江东区实验小学)
我还是一个语文老师。我喜欢带着孩子们狂奔在校园中,喘着气找草地打滚,看蓝得不知所踪的天和肥大松软的白云,过好久才想笨重地翻一个身。累的时候,拿出心爱的书,和他们枕着草芽,静静翻阅那精彩的一页页,遐迩美妙的阅读之境。
正因为这一双重身份,让我提前思考这一困惑:老师们偶尔会提到“那个孩子讨厌书”或者“那个孩子讨厌学习”,其实指的是这个孩子没有学习的能力。真的,没有天生讨厌书的孩子,没有想让父母操心而故意不读书的孩子。只是,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必须有人引领他们进入书的奇妙的世界。
于是,全家相约:在孩子一日一日的成长中,我们开启了阅读之路。
一、明确一个观念:阅读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
在孩子6岁以前,谁更有机会影响他们呢?是每周上40个小时课的老师,还是每周陪孩子168个小时的父母,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我清楚知道:能否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持的态度。我们是否热衷于看书?他是否看到过我们手中除了拿手机之外还牢牢握着书籍?是啊,如果我们不喜欢阅读,我们如何能让他喜爱上书本呢?
我深深感受:一个小不点,尽管根本不懂什么是阅读,但当他好奇地将一本书拿到手中,与那些怎么翻也翻不好的薄薄书页开始“搏斗”……所有这些,已经开启他的阅读乐趣,造就他的阅读成就感。而这乐趣、这成就感可不亚于直接读懂书本的内容,获取书本的知识。
我坚信:阅读是需要不断练习的,这是一个漫长的爬坡过程。家长在帮助孩子建立愉悦的阅读体验之后,必须每日给予孩子固定的时间阅读。拉长他们专注于阅读的时间,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创设一处环境:阅读需要物质与心理并重的环境
阅读是一个怕折腾的“家伙”,往往当我们拥有一个心无旁骛的场所,才能专注地融入书本。因此,在家的角落里,我们特意为孩子圈出一片阅读区域,里面陈列着大量适合他阅读的绘本,还放置了软垫、小桌子等令他舒适的小物件。
如果家中没有额外的场地,其实三样小东西也能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第一,拥有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等他慢慢长大,会写字或涂鸦了,还可以在书的扉页写上自己的名字,抑或画上自己能看懂的图案,仿佛那一本本书就是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宝藏。
第二,摆放一个书架或书篮。家长可以将书本摆放在孩子容易够着的位置。在与书本一天天相伴的日子里,他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书籍是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概念。
第三,添置一盏神秘阅读小灯。当时,我是这样与孩子对话的:“孩子,你已经长大了。睡觉前,你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先在床上看会书喔。我们会陪着你一起看,让这盏漂亮的小台灯多亮一会,好吗?”好玩的是,孩子一开始并不是喜欢看书而让台灯亮着,他仅仅是为了能晚一点睡觉而愿意做任何事,哪怕是阅读。
三、达成一种共识:阅读是全家人共同的享受
阅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任务,它是家中每一个成员都要陪伴孩子进行的活动。在我们家,我会带着语文老师的敏感性,用抑扬顿挫的声音为孩子读绘本,表现书中人物的个性和情节的曲折。有时,我还会在故事高潮时停顿一下,让孩子在阅读中添一份期待。我的先生也很喜欢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作为男性,他带给孩子一种冷静和大气,平缓的语调中蕴藏着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外婆是个极有耐心的人,正符合儿子喜欢一遍遍读同一本书的意愿。所以,读上几天后,我们总能惊喜地发现,儿子竟然能将一本书完整地讲述出来。哪怕是家中的奶奶,识字不多,但也乐于参与阅读之中。她充分运用绘本中有着大量图片的特点,摒弃了一份固有的文字,却能更自在地带着孙子驰骋在无穷的想象空间。
阅读不是修行,而是享受。人们常说:“孩子是问题大王。”可不是,他们总是一遍遍重复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还是那一个为什么。可是,在我看来,陪伴孩子们阅读的家长也非常好问,他们总是在讲故事时,问孩子一连串的问题:故事中讲了什么?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他?……可怜的孩子必须在阅读的同时,学会“紧急刹车”,随时提心吊胆地迎接可能要回答的问题。原本非常轻松与快乐的事,渐渐变得令人担忧与讨厌了。
那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假设现在大家要读绘本给孩子听。这时,孩子站在图画书世界的入口,正要跨进去……请父母先静下心来,注视孩子的脸庞,想一想这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当孩子打心底里喜欢时,必然会主动问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应该温暖地回应他,与他沟通。这种从耳朵获得的丰富的体验,才能成为孩子未来学习的基础。
阅读,要愿意为孩子反复读同一本书。家长们是否发现,孩子特别喜欢读那一本熟悉的书,一遍一遍又一遍。其实,孩子能通过一遍遍听相同的故事而学到语言技巧,重复听故事就是获取这种方式的过程;重复听故事也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随着孩子反复地听故事,他将可以预测故事接下来的情节,这使他感到生活中有自己能精准预料的事情,这让他们兴奋与欢喜。
有了孩子后,我跟我的妈妈有这样一次对话。
妈妈说:“女儿,从此你的生活会起变化。”
我说:“我知道,不能再睡懒觉了,也不能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了……”
其实我明白,妈妈最想告诉我的不是这些浅显的东西,而是任何育儿课程或书本都不会教授的一种感觉:生育的伤痕会慢慢痊愈,但成为母亲,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全、教育成长,将为之操心一辈子。孩子,你的出生怎么会是妈妈使命的完成呢?这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新任务的开始啊!
你翻开书本的第一次
你牙牙讲述的第一句
你就是一棵成长的小树
扶着书籍的阳光站好
枕着天真的想象睡觉
做一个简单而幸福的读书娃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江东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