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阅读的暖阳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ingm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2012年7月4日,我和陌生而又熟悉的他见面了。忘不了在那漫长的10多个小时里,我是那么痛,那么痛。但我相信,他也并不轻松:他要绕开那卷着脖子的脐带,遭受几分钟一次的强烈宫缩,还要卯足劲儿冲出狭小的产道。他,一定也疼痛了10多个小时吧……
  我还是一个语文老师。我喜欢带着孩子们狂奔在校园中,喘着气找草地打滚,看蓝得不知所踪的天和肥大松软的白云,过好久才想笨重地翻一个身。累的时候,拿出心爱的书,和他们枕着草芽,静静翻阅那精彩的一页页,遐迩美妙的阅读之境。
  正因为这一双重身份,让我提前思考这一困惑:老师们偶尔会提到“那个孩子讨厌书”或者“那个孩子讨厌学习”,其实指的是这个孩子没有学习的能力。真的,没有天生讨厌书的孩子,没有想让父母操心而故意不读书的孩子。只是,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必须有人引领他们进入书的奇妙的世界。
  于是,全家相约:在孩子一日一日的成长中,我们开启了阅读之路。
  一、明确一个观念:阅读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
  在孩子6岁以前,谁更有机会影响他们呢?是每周上40个小时课的老师,还是每周陪孩子168个小时的父母,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我清楚知道:能否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持的态度。我们是否热衷于看书?他是否看到过我们手中除了拿手机之外还牢牢握着书籍?是啊,如果我们不喜欢阅读,我们如何能让他喜爱上书本呢?
  我深深感受:一个小不点,尽管根本不懂什么是阅读,但当他好奇地将一本书拿到手中,与那些怎么翻也翻不好的薄薄书页开始“搏斗”……所有这些,已经开启他的阅读乐趣,造就他的阅读成就感。而这乐趣、这成就感可不亚于直接读懂书本的内容,获取书本的知识。
  我坚信:阅读是需要不断练习的,这是一个漫长的爬坡过程。家长在帮助孩子建立愉悦的阅读体验之后,必须每日给予孩子固定的时间阅读。拉长他们专注于阅读的时间,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创设一处环境:阅读需要物质与心理并重的环境
  阅读是一个怕折腾的“家伙”,往往当我们拥有一个心无旁骛的场所,才能专注地融入书本。因此,在家的角落里,我们特意为孩子圈出一片阅读区域,里面陈列着大量适合他阅读的绘本,还放置了软垫、小桌子等令他舒适的小物件。
  如果家中没有额外的场地,其实三样小东西也能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第一,拥有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等他慢慢长大,会写字或涂鸦了,还可以在书的扉页写上自己的名字,抑或画上自己能看懂的图案,仿佛那一本本书就是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宝藏。
  第二,摆放一个书架或书篮。家长可以将书本摆放在孩子容易够着的位置。在与书本一天天相伴的日子里,他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书籍是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概念。
  第三,添置一盏神秘阅读小灯。当时,我是这样与孩子对话的:“孩子,你已经长大了。睡觉前,你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先在床上看会书喔。我们会陪着你一起看,让这盏漂亮的小台灯多亮一会,好吗?”好玩的是,孩子一开始并不是喜欢看书而让台灯亮着,他仅仅是为了能晚一点睡觉而愿意做任何事,哪怕是阅读。
  三、达成一种共识:阅读是全家人共同的享受
  阅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任务,它是家中每一个成员都要陪伴孩子进行的活动。在我们家,我会带着语文老师的敏感性,用抑扬顿挫的声音为孩子读绘本,表现书中人物的个性和情节的曲折。有时,我还会在故事高潮时停顿一下,让孩子在阅读中添一份期待。我的先生也很喜欢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作为男性,他带给孩子一种冷静和大气,平缓的语调中蕴藏着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外婆是个极有耐心的人,正符合儿子喜欢一遍遍读同一本书的意愿。所以,读上几天后,我们总能惊喜地发现,儿子竟然能将一本书完整地讲述出来。哪怕是家中的奶奶,识字不多,但也乐于参与阅读之中。她充分运用绘本中有着大量图片的特点,摒弃了一份固有的文字,却能更自在地带着孙子驰骋在无穷的想象空间。
  阅读不是修行,而是享受。人们常说:“孩子是问题大王。”可不是,他们总是一遍遍重复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还是那一个为什么。可是,在我看来,陪伴孩子们阅读的家长也非常好问,他们总是在讲故事时,问孩子一连串的问题:故事中讲了什么?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他?……可怜的孩子必须在阅读的同时,学会“紧急刹车”,随时提心吊胆地迎接可能要回答的问题。原本非常轻松与快乐的事,渐渐变得令人担忧与讨厌了。
  那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假设现在大家要读绘本给孩子听。这时,孩子站在图画书世界的入口,正要跨进去……请父母先静下心来,注视孩子的脸庞,想一想这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当孩子打心底里喜欢时,必然会主动问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应该温暖地回应他,与他沟通。这种从耳朵获得的丰富的体验,才能成为孩子未来学习的基础。
  阅读,要愿意为孩子反复读同一本书。家长们是否发现,孩子特别喜欢读那一本熟悉的书,一遍一遍又一遍。其实,孩子能通过一遍遍听相同的故事而学到语言技巧,重复听故事就是获取这种方式的过程;重复听故事也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随着孩子反复地听故事,他将可以预测故事接下来的情节,这使他感到生活中有自己能精准预料的事情,这让他们兴奋与欢喜。
  有了孩子后,我跟我的妈妈有这样一次对话。
  妈妈说:“女儿,从此你的生活会起变化。”
  我说:“我知道,不能再睡懒觉了,也不能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了……”
  其实我明白,妈妈最想告诉我的不是这些浅显的东西,而是任何育儿课程或书本都不会教授的一种感觉:生育的伤痕会慢慢痊愈,但成为母亲,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全、教育成长,将为之操心一辈子。孩子,你的出生怎么会是妈妈使命的完成呢?这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新任务的开始啊!
  你翻开书本的第一次
  你牙牙讲述的第一句
  你就是一棵成长的小树
  扶着书籍的阳光站好
  枕着天真的想象睡觉
  做一个简单而幸福的读书娃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江东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天,老师来布置作业,她放下作业本问学生:“我们应该把作业看成像什么一样重要呢?”  同学们开始猜起来,有人说:“作业像书包一样重要。”老师摆摆手说:“不对,也有人带来书包没有带作业的呀!”还有的说作业像眼睛、鼻子、耳朵、红领巾的,老师都说不太恰当。这时吴寅飞高高举起手来说:“作业像衣服一样重要。”大家一愣,老师接着说:“我从没看见有人不穿衣服来上学的。”大家开怀大笑,有的同学竟笑得捂着肚子直不起
期刊
今天你们张老师没来,这节数学课由我来代一次。  下面,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5页,看第一题。  甲乙二人共拿了10个苹果,甲比乙多拿4个。这位同学,你来答一下,这句话的主谓宾是什么?  (摘自网络)
期刊
那一次,路程实在遥远。纸条要从最后一排的我传到靠近老师的第一座。我机智地选了老师在黑板上抄一道大题的时刻,让那张纸条启程了。  我的前排是个聪慧的女孩,我只是在她后背轻轻地点那么一小下,她就机敏地回过头迅速地接过去,然后用和我同样的速度,轻触了前面同学的肩头。  这是一个迟钝的家伙,好半天才转过身,见伸过来的那只拿着纸条的手,狠狠地皱了下眉头,极不情愿地、慢吞吞地接下,又用比蜗牛快不了多少的速度让
期刊
妈妈,你太天真了  早晨,我照例问孩子,“今天中午想吃点什么呀?”  儿子一本正经地说,“妈妈,吃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吃芹菜!”  “为什么?”我问。  儿子郑重其事地回答:“因为吃芹菜能杀死我的精子!”  “?”我直接目瞪口呆,犹如石化!正在喝汤的老公也“噗嗤”一声,把到嘴的汤喷了出来。  我笑问,你怎么知道的?  儿子说,他从小广告上看到的。原来,集市上散发的小广告入了儿子的法眼。  我无语。 
期刊
思维是人类最高级、最难把握的心理过程之一。中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教师在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之一《我们如何思维》详细阐述了人们进行思维时的习惯和过程,给教师运用科学训练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根据思维发展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以重要启发。此外,也提醒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努力避免对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勿轻易给学生
期刊
今天班上的午餐煮了海带龙骨汤,可孩子们都不大爱吃海带。于是,我就开始做工作了,“海带里有一种对人体非常好的元素叫‘碘’,身体里有这种元素的话,就不容易得大脖子病,多吃对身体好!”在我的说服下,孩子们夹起海带吃起来,边吃边说:“难怪刚刚我吃的时候看到海带上面很多‘点’,你们看,这一块海带上面也有好多‘点’啊!”我晕!  (赵雯婷 广东深圳宝安区西湾小学)
期刊
是的,世界不会为一个人改变。可是,我们,可以帮助一个人转变。就像一朵花,虽影响不了整个花圃,却能定义了人们眼中的春天。  那一次,是孩子们给我上了一课。  刚接手这个班级,对孩子们还不很了解的情况下,我随意叫到一个女孩子来朗读课文。女生迟疑了几秒钟,然后缓缓地站起来,像是一只不给力的氢气球慢吞吞地升了起来。可是她起身后竟没有急着张开嘴巴,而是用双手把书抱在怀里,将头垂成了一棵成熟的稻穗。  “老师
期刊
忘不了,1988年春天,由于种种原因,我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屡遭挫折,跌入低谷,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回丹阳老家探亲的陈南村先生给我送来一本《班主任之友》,我翻开了《班主任之友》,读着,读着……《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究》《班主任手记》栏目里的文章使我的心渐渐热起来,《班队活动》《思想品德教学》栏目里的经验使我的眼睛慢慢亮起来,于是,我按照文章里说的,调节心理、摆正心态、
期刊
指导背景  曾经在小学各个学段做过调查:什么样的家长最受孩子的欢迎?将近80%的孩子填的是“有事情好好说,不要打和骂”以及“有空陪我玩”。可见,亲子沟通和陪伴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而这,正是当下众多家长最容易忽略的。  在任教的二年级这个班里,我从开学就向家长提出了“三个一工程”的倡议,具体内容是:一席话(每天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倾听孩子);一盏灯(每天抽十五分钟左右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一段路
期刊
转眼已经把这批孩子带到了六年级,本以为五年的相处,我已经对孩子们了如指掌,跟家长们相处融洽,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我们一定会互相珍惜,互相配合,顺利地迎来毕业。没想到开学不久,一个孩子就出了状况——他不想读书了。  是学习任务加重而厌学?对老师有意见?与同学相处不顺?家庭原因?还是其他?  一、认识这个孩子  洋洋(化名),男,12岁,六年级,头脑尚好用,学习不费力,也不够努力,成绩中上,书写端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