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研究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日益淡薄的现状,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少的原因,并试探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
  关键词:感恩;原因;对策
  
  感恩是每个人基本的道德素质和品质操守,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特别注重知恩图报,礼尚往来。我国自古以来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至理名言,然而,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却有一些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忘恩”现象,例如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为其做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缺乏对父辈辛勤培养和教育的体悯之心,并且形成了一种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自立、自强、自尊的意识状态,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回报才奉献”的心态,对别人的帮助和关怀淡然漠视,没有回报家庭和社会的思想。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
  据《北京晚报》报道,一名就读于京城某高校的女大学生,因事和父亲闹了点儿别扭,心里有气,又因自己的电脑坏了急需用钱,就在其居住的村内张贴了5张“借钱启事”,目的是“寒碜寒碜我爸爸”。
  
  案例(二):
  2004年4月22日,倍受关注的马家爵一案在云南某法院开庭审理,其中一细节令人震惊:马家爵在长达一天的庭审中平?静自然,居然不曾回头看坐在旁听席上的亲人一眼,哪怕其父马建夫因失爱子而痛不欲生,因自觉罪孽深重。而四方谢罪!
  
  案例(三):
  2006年8月,在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中,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帮助这些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入学前,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到2007年夏天,一年多来,三分之二的受助学生未给资助者写信,也没有采用其它的联系方式。当襄樊市总工会再次组织企业家们资助时,部分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无奈之下,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上述案例或许只是几个特例,但于其中折射出的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令人痛心和警醒。确实。不懂得知恩图报,只知伸手要钱,不懂得体贴父母,只把父母当作摇钱树,已是当今青少年乃至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值得予以关注。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并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成为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当务之急。本文意在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并试探性地提出感恩教育的对策。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我们在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四个二级学院各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收回调查问卷400份,回收率为100%,整套问卷共设计11道选择题,分别涉及学生的感恩认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
  
  
  为确保调查问卷的全面和客观,在问卷末尾我们设计了“备注”一栏,供学生表达未尽事宜。部分学生谈到有些活动如做义工是学校组织的,不参加不好,其实自己不愿意参加。
  上表说明大学生尽管有一定的感恩意识,能对社会上他人的感恩或非感恩的行为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但在实际行动上他们是不积极的、不主动的,有时参加活动是学校组织的,或者是他人做自已就做,自已缺乏一定社会责任感。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少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首先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难辞其咎。
  
  第一、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下,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时下,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享受了太多的爱与给予,父母不仅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提供了众星捧月式的生活氛围。作为家长,只知道一味地给予孩子“爱”,而忽略了教育孩子如何去关爱别人,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第二、学校感恩教育的忽略。
  长期以来高校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能力培养和就业出路等问题,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在道德教育中,往往是过大的空洞的教育,过多的大理论,缺乏最实际最能触动人心的教育,中国传统伦理中仁、义、礼、智、信以及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的人伦关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高校过分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某些学生表现出来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人际关系冷漠,这些都与学校的感恩教育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际关系被打上了实利化和物质化的烙印,见利忘义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学生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他们不懂得感激父母、感激师长、感激社会,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激之情。
  
  第四、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由于制度造成的贫富差距。使被救助者对救助者缺乏感谢的心理。有些农村孩子会认为城里人就应该救助乡下人,农村的贫困是不平等的城乡差别造成的,不是农村人天生缺陷造成的。物质上的贫困,并不意味着心灵上和精神上的贫困。物质上的匮乏并不意味着尊严的缺乏。这就是一些被救济学生不积极感恩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特别是由于不平等因素造成的社会分化,由此产生富人让穷人感恩,更会使贫困者产生逆反心理。
  
  四、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
  
  感恩意识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需要培养的。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让他们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过很多外界的恩惠,并由衷想对外界进行回报的愿望和行为,从而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提升感恩意识,增加感恩情怀,进行感恩行为,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全社会来关注感恩教育。父母、教育工作者和社会都要担当起应负的责任。要解决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本途径还要从制度层面来探讨。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感恩观。中国的慈善行为要从维护公民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角度出发,改变社会救助的方式。民间资助者们也应当反省,要维护被资助者的自尊和尊严,不要让金钱和财富凌驾于人格之上。有人想行善,就把财富捐献给社会慈善机构,尽量减少那种一对一的带有要求感情回报的民间救助。
  第二、要加大政府救助的力度,该政府担负起的责任不要推给社会。当然需要调节当前的社会收入分配。需要加大对富人税收的力度。中国要向北欧国家学习,走均富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向美国学习,走拉大贫富差距的道路。
  第三、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被称为礼仪之邦。传统的道德教育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转型,我们需要构建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蕴藏着巨大的道德教育理论资源,我们要挖掘这一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然后再对我们的道德教育实践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符合中国实际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
  第四、借鉴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的道德教育模式。纵览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纵然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在内容上,西方道德教育既强调自由、也注重责任;既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也注重环境伦理;既强调爱国精神、民族意识,也注重国际理解,合作双赢。我们要汲取其积极成果,学习借鉴其有益的经验与做法,从而更加理智、更加科学地开展道德教育。
  总之,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要求,而且是健全人格的标志,是一种自立及自尊的责任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进而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辉煌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们应该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仲大军.从制度层面透视中国感恩文化[J].《学习月刊》,2007年第10期
  [2]李红梅.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中小学德育研究》,2008年第4期
  [3]营广峰.由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引起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董 莉.大学生感恩教育之我见[J].《科技信息》,2009年第4期
  [5]李晓杰.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摘要:习俗问题是改革中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教育习俗问题是教育改革中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学校体育改革亦无法回避教育习俗带来的种种问题。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在新世纪初又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回顾改革之路,我们亦要对教育习俗的问题进行总结。笔者拟以教育习俗对学校体育改革的粘滞力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教育习俗;制度;学校体育改革;粘滞力    前言    伴随新中国基础教育近六十年的改革历程,学校体育的改革
期刊
摘 要:《普通化学》是高等工科院校面向非化学化工类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内容涵盖“四大化学”,知识点多、内容庞杂、概念跨越度大,教学课时少,授课对象为只有中学化学基础的大一新生。本文通过对授课对象、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针对学生专业特点、针对《普通化学》课程特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介绍了作者在一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教学案例。  关键词:普通化学;非化学化工类;大一新
期刊
摘要:高校课堂是在校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阵地,课堂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针对目前高校课堂的情感冷漠、低效性、沉闷性等现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出了自主性、情绪安全感、归属感、趣味性、权利和自由等五种应对策略,营造积极课堂环境,旨在促进师生心理和谐、改进高校学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高校;课堂环境    课堂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的舞台,是实施教育的
期刊
摘要:隐喻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其使用形式多种多样。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手段,是我们通过熟悉事物来认识陌生事物的方式。隐喻使一语义与另一语义结合,使事物在旧有意义的基础上产生出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新的意义。由于隐喻和其它表达法与日常用法不同, 因此,常失去清晰性。在一些人看来,语言中的变化使话语带上了一种不寻常的感觉。人的大脑思维具有指向性,在指向对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意向构造的
期刊
摘 要:美术欣赏课程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现状,简要述说了对美术欣赏课的几点看法,和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指出中小学美术欣赏课应以不同于专业的美术家培养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同时阐述了提高审美能力对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术欣赏;审美能力;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美术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中小学教育的重视,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注入
期刊
摘 要:新生入学指导与服务以及入学后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做好新生入学指导与服务,对做好整个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为以后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辅导员一定要重视新生入学后的教育管理工作,把握好新生入学指导与服务的原则和方法,细致入微的做好新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生;指导与服务;原则;方法    一、新生入学指导与服务的一般原则    辅导员应本
期刊
摘 要:日本的武士道和中国封建伦理道德同属封建时期统治者的思想控制工具。近现代武士道扭曲成一种近似偏执的军国主义,在其思想控制下,日本军人发动了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侵略战争,与之相对,中国的封建伦理道德却成为中国先进阶级率先抨击和批判的对象。本文将对其不同的发展方向以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武士道;法西斯;封建伦理道德;儒教    一、武士道与中国的封建伦理道德    日本的武士道是封建时代规定
期刊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不精细,对结构复杂的字形不容易记住。因此,如何上好识字课,让识字教学扎实高效?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我在多年的低年级识字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深切体会: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景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
期刊
摘要:间接地使用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概括介绍了言语行为的理论知识,包括理论的发展和特点(主要言外行为和次要言外行为,语句的形式和功能不对等,语言的字面意义与话语意义不一致),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最后探讨了一下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启示。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英语教学;交际    一、引言    间接言语行为指一种以言行事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关注生活关注经验,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引校本历史教材之流,扩学生学习之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实践问题。  关键词:校本历史教材;乡土历史资源;引入教学方式    在我们以往的理念中,只把教科书和教师教学参考书看作是课程资源。新课程的专家认为:必须寻求教科书之外的、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联系的、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