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虐待的法律保护体系

来源 :华人时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理应得到最好的爱护,然而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虐童事件表明儿童虐待已经成为全球社会的普遍问题。那么,法律该如何保护被虐待儿童的合法权益?本文拟以美国法为视角,分析其儿童虐待的法律保护体系,试探讨我国法律保护体系的不足。
  【关键词】儿童虐待;法律保护;美国法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137-01
  近年来触目惊心的虐童事件不断曝光,儿童遭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虐待,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侵害。儿童本应在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然而虐待已成为威胁全世界儿童生存问题。各国针对虐童问题形成了各自的法律保护体系,本文以美国为视角,对比分析我国虐待儿童法律保护体系的不足。
  一、美国儿童虐待的法律保护体系
  震惊全美的“玛丽案”后,美国社会开始重视“虐童”问题。八岁的玛丽在被继母虐待长达八年之久,在各方力量准备营救时,却遭遇了尴尬——美国当时“没有防止虐待儿童法,却有防止虐待动物法”,对儿童的保护竟不如动物。于是在玛丽案审结后,美国迅速开始了建立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的进程。1874年,全美第一个防止虐待儿童协会于纽约成立。美国国会分别于1974年、1984年通过了《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案》和《儿童保护法案》。美国儿童虐待的法律保护体系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以立法确定严厉的惩罚措施
  美国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了儿童虐待的具体界定,并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在美国大部分州,虐童都被视为一项重罪,处罚措施根据情节轻重及各州具体规定来决定,轻者父母接受教育,暂时剥夺监护权,孩子被带走保护;重则被判刑;最严重者还会面临终身监禁的严惩。
  (二)实行强制报告制度
  强制报告制度是美国联邦及各州法律对儿童虐待均要求实行的,该制度规定强制报告者(包括学校工作人员等能经常接触儿童的人员)向当地的法律执行机构报告虐待儿童的案件。法律执行机构接到报告二十四小时内将展开调查,若有证据证明存在虐待等现象,政府会将受虐儿童及时迁出家庭,安置在专门的监护机构。对于强制报告制度的要求以及虐待的标准,美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非常严格,甚至规定了对虐待儿童现象知情不报者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二、我国儿童虐待的法律保护体系不足
  我国虽有相应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规范,但对于儿童虐待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保护体系,缺少专门的法律规制,对被虐待儿童权益的保护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
  (一)纲要式的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宪法》第49条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民法通则》第104条规定“婚姻、家庭、老人、母亲和儿童受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这些规定均是纲要式、宣言式的规定,缺乏有力的执行保障,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犹如一纸空文。
  (二)具有补充性的刑法保护的局限性
  《刑法》第260条虐待罪的规定为亲告罪,而儿童为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很难自己告诉;近亲属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考虑选择不告诉,且因未强制规定第三人的告诉义务,虐待行为难以被揭发。其次,虐待罪规定情节恶劣才属于刑法制裁范围,不利于保护受虐儿童。
  (三)防止虐待儿童法律法规的缺失
  我国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却没有专门的防止虐待儿童法。儿童虐待不仅需要事后的惩罚,更重要的是事前预防。虐待对儿童所造成的伤害难以弥补,对儿童最好的保护就是将虐待提前预防。
  三、借鉴
  儿童健康成长,国家才能茁壮发展,完善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是国家稳步前进的保障。然而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缺乏对儿童权利的有力保护。我国应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尽快完善我国儿童虐待的法律保护制度。
  (一)刑法增设虐待儿童罪
  现行刑法中虐待罪的规定不足以保护被虐儿童,可考虑增设虐待儿童罪:规定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对犯罪情节要求设置为只要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就构成本罪;不再规定为告诉才处理。
  (二)制定专门的防止儿童受虐法律
  仅有制裁性的刑法规定难以防止儿童被虐待,制定专门的防止儿童受虐法律,建立预防体制。如规定强制报告制度,规定与儿童经常接触的相关人员具有强制报告义务,以确保虐待出现能及时发现;设立专门调查机构,将调查职责赋予除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外的单位,确保被发现的虐待情形得到及时处理。
  (三)制定儿童福利法
  未来社会的品质和繁荣取决于当今儿童权利的实现程度,制定儿童福利法,切实保障儿童权利,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鸿巍.儿童福利法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2]孙林.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实用全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3]尚晓援,张雅桦.建立有效的中国儿童保护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胡巧绒.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5).
  [5]崔海英.美国虐童防控对策研究[J].政法学刊,2013(6).
其他文献
【摘要】“三湾改编”是我国共产党构建创新型人民军队过程中的伟大实践模式,其中构建的军队民主化管理体制、树立起的政治工作原则等,对于如今我国军队组织思想政治问题调试,有着较深的指导价值。尤其是毛泽东拓展改编事务中贯彻的四项基础性原则,如政治管理期间落实主客体一致性、思想教育推进层次性、政治工作人员职能组织划分多元化实践性、政治工作内容创新可靠性等原则,都必须引起如今党军建设人员的全面重视。笔者的核心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及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基层政工干部作为政治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推进基层组织全面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基层;政工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文
期刊
【摘要】当下,金融市场中诸如理财、投资等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类似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被误导,遭遇不合理收费等现象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不绝于耳。笔者试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当前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立法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进行阐述。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法理学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126-02  任何国家的市场中,由于市场的特性,消
期刊
【摘要】从2007年开始国际法委员会开始编纂《发生灾害时的人员保护条款草案》,本文主要是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说明了其中“灾害”的概念和国际立法现状,并将其中已经通过的条款总结为合作原则、人权保护原则、人道中立公正原则、受灾国首要责任原则、受灾国同意原则等实体性原则和请求援助原则、协商终止原则等程序性原则,并在其基础上第二部分分析其中存在人权保护和“不得任意拒绝”制度不完善、缺少捐献监督管理机制、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普及,互联网技术逐渐拓展至传统金融行业,形成了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并迅速在国内蓬勃发展。然而,在互联网金融优化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因其匿名性、便捷性的特点为犯罪分子实施洗钱行为提供了条件。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如何有效地防范洗钱风险已成为各国开展反洗钱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性风险、互联网支付机构的业务性风险、其他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老龄化现象严重,全国各地都面临着老人养老服务的问题,其中,社区养老是为更多家庭所选择。本文深入济南市对目前现有的养老模式进行调研,探究目前存在的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其存在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社区养老;模式;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120-02  目前,我国有1.76亿老年人,其中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1899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盗窃罪刑事案例,以盗窃既、未遂理论为基础,以被害人财产权利是否被阻却为切入点,以厘清盗窃罪既遂的成立条件为目的,从而说明数额较大的盗窃犯罪在未遂状态下,根据264条盗窃罪的规定,能否入罪的问题。  【关键词】盗窃罪;犯罪既遂;犯罪未遂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101-03  司法实践中,盗窃的既未遂状态一般比较好区分,且在盗窃
期刊
【摘要】现场直播节目的制作,凝聚了制作者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智力创造,理应受到保护。我国对现场直播节目性质的态度比较模糊,无论是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在学术界,对现场直播节目的性质认定不一。笔者认为,现场直播节目非汇编作品,且对其录制体现了较高的创造性,与电影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应将现场直播节目界定为视听作品进行保护。  【关键词】现场直播节目;作品;独创性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有了不小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不能顺利跟着社会前进,造成了许多违法犯罪的现象,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剖析了农村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低下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违法犯罪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131-01  一、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