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德育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做人引导,必然会造成受教育者的畸形发展。德育教育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相反,其环境是无所不在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内容并不像其他有些学科一样在教材中以文字的形式显现。由于其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的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德育内容的教育。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还要育好人,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我们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
  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生物教师应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尽力做到德育与生物知识点教育水乳交融。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许多案例,如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认识酸雨的危害;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学校的情感;模拟“血型鉴定”,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提倡义务献血;探究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关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这些探究性的案例使学生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目标确定中,要考虑三维目标如何确定和实现,即知识与能力、過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准确有效确定,要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尤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是教学内容的升华,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化,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归宿,也是对学生德育的实现。
  二、通过生物教学进行生命教育
  敬畏生命,尊重一切生命是我们人类的道德范畴。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发现并命名的生物约有二百五十多万种,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有十亿种,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星球,人类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万物之灵,人类生活的一切来源依赖于这个生物圈,空气、阳光、土地、水源,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丰厚的馈赠,人类要生存繁衍,必须与各种生物和谐共处,不能随意地践踏生命,大自然赐予的所有生命是平等的,每种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价值和意义。万物之间和谐相处,生物圈才能够生生不息。初中生物教学要教育学生爱护一草一木,感恩自然。人类对草地的掠夺,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少动植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环境迫在眉睫,生物教学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感恩生命、敬畏生命。
  初中生身体迅速发育,心理发生剧烈的变化。初中生物教师,对学生的德育要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利用德育素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在生物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
  三、实施多变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活动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志愿选择参加,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如下活动:对校园植物挂牌,说明其名称、产地及多种价值,增强学生对自然价值观的认识;利用“地球日”“国际湿地日”等世界性纪念日及我国的“植树节”“爱鸟周”等一系列科普宣传节日,办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栏,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行为意识;将校园的花、草划分成片,交给学生管理,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情感,在禁止他人违规行为中约束自己一些不良的生态道德行为。
  开主题班会。班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向其他成员提出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通过班集体制定的纪律、开展的活动、舆论等培养其成员的道德方向。在班级活动中,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积累生活经验,掌握道德规范。另外还可以开展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其他文献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多数老师都清楚很多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不结合实际,脱离了生活。学生既不想动手又懒于动脑,更不用说创新了,甚至很多学生对写作存在惧怕和排斥心理。这种恶性循环的情况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压力和负担,因此也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再加上多数教师也没能有效地与学生谈心沟通,从而造成了学生对写作产生一种惧怕和无奈的心理。由于现在学生的写作内容
期刊
今年二月份,春节前夕,孩子们刚刚放寒假,大街上熙来攘往,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折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节日前的火爆繁华景象。而我们——参加“中国好课堂”培训的老师们,却静静地坐在一中会堂,心无旁鹜地享受着一场课改的盛宴。72岁的老人冯恩洪先生那睿智的目光、深情的话语、儒雅的举止洗礼着每个人的心房。会堂里静悄悄的,毫无浮躁之气,——我们等待这样一场学习太久了,一切都是那么及时,刚刚好!  三天培训,我一
期刊
新学期,我又接手了初一英语教学。刚上初中的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十分的陌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老师也不了解学生。加之农村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了较差的的学习习惯,英语基础相对也很薄弱。很快,许多问题摆在我的面前:英语朗读很差,单词书写不规范,有时反复讲的词组句式竟然都不会。  反思自己,肯定是自己哪个方面做得不到位。我想我应该改变固有的课堂教学的方式,让自己的课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应该想办法使英语教学更多姿多
期刊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字一个音节。每个字有特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表示一定的意义。汉字共有五万六千多个,其中常用的有三千五百个。认识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由于汉字形体复杂,数量繁多,字形与字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给学习汉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是每个语文教
期刊
教学内容:教科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8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认识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再次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  2.熟悉人民币的分类,并进行准确的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的生活作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其中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最基础的维度,也是核心素养的最低层次目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延拓,是英语学习
期刊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的第四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13课《花钟》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通过留心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是不同的。14课《蜜蜂》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经过观察试验得出蜜蜂能辨别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里,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15課《玩出名堂》,荷兰生物学家在玩中通过观察与思考玩出了大名堂,制成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2.所以说在
期刊
在小学阶段,教师不仅要将一些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将数学思维能力传递给学生。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拓,从而能够奠定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而且,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教学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的话,会使他们的学习信心受到打击,从而产生放弃的心理。由此,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现以人教版小學数学的教学内
期刊
人们都说在孩子的眼中,妈妈是一堵可以遮风避雨的墙,更是一个充满温馨的港湾;在学生的心中,老师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天空,更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确实,老师和妈妈都有许多相似点:都爱着孩子,都希望孩子们有出息。在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短短六年时光中,我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感动也成长了不少,我懂得了:孩子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又是一本可以让人读懂的书,要读懂孩子的心,就需要从多个角度用爱用心地去研究每一个孩子。  一、鼓
期刊
教书多年,有很多事情可写,这次从高年级下来接手了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想要好好培养孩子们的想法强烈而迫切,一年级的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小宝贝,有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很弱,一方面是家长认为孩子小,还不用这样教育,再者,有些家庭好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压根没有意识到坚毅的品质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好品质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平时我也非常在意培养孩子们,下面我还是想用一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来说说,我是怎样培养这些小豆豆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