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情愫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从没念过书,她一生仅认得一个字,那就是父亲的姓氏“王”字。
  那天下班,我把新收到的样刊带回家,母亲刚好也在。于是,我翻开书,找到我写父亲的那页指给母亲看,篇首有编辑设计的图案,半棵光秃秃的杨树萧瑟在寒风里,旁边画着一个低着头弓着背的枯瘦的中年男人。我拿手指点住图案对母亲说:“这配图代表父亲只活了半辈子,和他一生的艰难困苦。”母亲“哦”了一声,把书拿了过去。我便钻进厨房做晚饭去了。
  待我把饭菜端出来时,发现母亲还在看,干枯的手指沿着书中的文字在一个一个滑溜。母亲不识字,我疑惑她在滑溜什么。没有理会母亲,我放好碗筷,招呼她过来一起吃。母亲连忙摆手,回我说,已吃过了。随后轻缓放下书刊,又依恋地抚摸了一下,便与我们告辞。我起身相送,母亲坚决不肯,催促我趁热把饭菜吃了,一点点路自己能走回去。瞥见她黯然神伤的样子,我处于深深的自责中,是我处事不慎,让她再度陷入了思念父亲的悲痛之中。
  次日起床开门时,发现母亲已静默伫立于门外,眼帘异常浮肿,灰白的头发在晨风中凌乱地飘动着,佝偻的身子拄着一根拐杖。此情此景,令我心头阵阵发酸,一夜间,母亲苍老了许多。我赶紧让母亲进来,问她几时来的?她说:“来了好久,过来看看你们起床了没有。”我忙去厨房给母亲泡杯热茶,让她暖暖身子。母亲接了过去,但没喝,自顾自地在楼下屋子里转悠,然后把茶杯放在桌子上,蹒跚着步履上楼去了。恍惚间母亲站在门外的凄凉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直觉母亲应该有事,赶忙上楼,发现母亲神情黯然地坐在我卧床的边沿上,一双失神的眼睛望着地板。我说:“妈,你有事?”她慌忙抬头说:“没事,你忙你的。”我说:“妈,你是不是在找昨天的那本书?”她眼神有点失望,又微微地点点头,细声地问:“在哪里?”我赶紧把书从枕头底下拿出来,翻到昨天她看的那一页。母亲快速接了过去,用手轻抚页面上的那幅插图,心疼地埋怨道:“怎么把你父亲画得那么瘦?”我说:“那不是父亲。”她好像没有听见,又说:“背又是那么弓。”我又说:“这个只是代表他一生的艰辛。”“那你父亲的王字在哪里?”母亲急吼吼盯着我问,眼睛睁得很圆,我一下子怔住了,我并没有把父亲的名字写上去。望着母亲焦急的眼神,我心痛不已。為了不让母亲失望,我顺手把作者姓名里的那个“王”字指给她看。母亲如获至宝,泪流满面,把书紧紧地贴在胸口。这一刻,我终于明白昨天母亲的手指在书刊上滑溜什么。
  母亲不识字,她一辈子只认得一个“王”字。以前家里的农具和桌椅上都会刻上这个字,做好记号,以防左邻右舍借用时搞混。这个简简单单的“王”字,对母亲来说,是她生命的全部,也是她为之奋斗一生的标志,更是从前中国劳动妇女固守的一种美德。
  母亲的这个举动,让我怦然心动,少顷,我哽咽着对母亲说:“妈,这本书你拿去吧!”她微颤了一下,怯怯地说:“可以吗?”语气有点怀疑。我说:“没事的。”她望着我,激动地捧起书,讪讪问:“你父亲上了这本书,是不是说明他已经出头了?”而后眼睁睁直视着我。
  我从没看过母亲这样的眼神,这堪称是她生命中最具光彩的眼神。
  我低垂脑袋,违心地点了点头,姑且就让她这样认为吧。
  王秋香:爱好文学,喜欢读书,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秋天,我去了一趟北宕宕,这是江苏宜兴南部山区的一处山坳,曾经出产紫砂。山路上,丰饶的大地以它的清静、秀丽令我深深沉醉。寂静中踽踽独行,大自然的千百种面孔在平静中缓缓展开。这其中,也有紫砂的千百种面孔,千磨万砺深山出的紫砂,怎可能只是通常所见的温润如玉?  或许,只有窥见大地的脾性与血脉,才可读懂万物生长的玄机,包括紫砂所蕴含的缤纷文化。  终于,站到了北宕宕的山脚下。远处看,一片葱绿,而转到山的南
期刊
1  1941年7月,14岁的小姑娘高美兰蹲在水缸里,水缸里的水半满,盖子半开,她和妹妹躲在水里,盖板罩在她们头顶。9岁的妹妹蹲下去,水就淹过了头,站起来,就会顶着盖板,她半趴着,昂着头,时间一长,就吃不消了,“扑通”一声就趴下去了。高美兰手忙脚乱把妹妹捞起来,动静一大,就听见爷爷在外屋狠狠地敲着水烟杆子。高美兰悄悄地安抚妹妹:等鬼子走了就好了。  鬼子这天没上她们家。她们在水缸里蹲了一下午,天擦
期刊
记忆的春风里,时时飘旋着一只滴溜溜打转的皮囊,是那种橄榄状尖尖的、以一根根细亮的长丝悠悠地悬挂在杨树或柳树上、终生躲藏在叶子和丝粘织成坚韧如皮的小巢里、自以为聪明的小虫。我至今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打小只管它叫皮虫。  皮虫乌溜溜肥嘟嘟的,个头、长相酷似蚕虫,习性也相似,能吐丝,以树叶为食。所不同的是它一生都蜗牛般包藏在那只黑褐色的皮囊里,负着它啃食树叶,吃饱了就将自己用那根细细的长丝悬吊在树枝上
期刊
秋风吹雨,一夜新凉,立秋,暑热退,凉寒起,天之别调。《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暑气收敛,草木萧落,庄稼成熟。  立秋了,随着节气的转变,人也变得清爽起来了。立秋是秋天在打鼓,鼓声响起,秋天渐次登场,踏进了一片清凉的世界。古有迎秋仪式,举行祭祀,巡游,接秋,喜迎丰收的到来。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欢喜的牵牛用喇叭广播着秋的消息,清风拂面,温润带雨,神清气爽扑面而来。秋雨在
期刊
新中国成立前,二舅從老家来蚌埠投靠我们。父亲看他无业,就花钱让他去学手艺,学什么呢?他愿去学皮匠。学了半年,父亲又为他制了一副皮匠担子,买了三张牛皮,他就上街开业了。生意还算凑合,起码可以养得起自己和舅母了。  二舅是个很有趣的人,会讲故事说笑话,还会教我猜谜语,比如他让我猜两个字:“少一笔能领雄兵百万,多一笔能教弟子三千”。我那时肚里没几滴墨水,使劲猜也猜不出来。他告诉我前一句谜底是老师的“师”
期刊
河南东部太康县一隅的王坟村。  1978年,隆冬的下午。宽阔干涸的河床两侧,大片的盐碱地如打了霜似的泛着一层白光。远处,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枯草透着的全是死气。  王坟村村西人气少。偶有热闹,便是东边几个村子里有人死了送村西的荒滩上埋葬时,会响起一阵凄婉的唢呐声。  可这一年的冬天完全不同,腊月初,每天下午都会从村西口涌出一群人来。头里的一个拄拐老头,快收缩成了人干,要是不拄拐,一阵风可以把他刮跑。头
期刊
喜欢雨滴由来已久。我喜欢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观察不同的雨滴。譬如梅花萼下的雨滴,像一盏盏晶莹剔透的小灯笼,昭示着春天的来临,照亮着春天的前程。芭蕉叶上的雨滴,像水晶般透明的复眼,它们环视周遭,洞察幽微,映像宏观大千。透过雨滴,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夏天的热烈浪漫,秋天的沉静喜悦,冬天的韬光养晦。  我最喜欢夏天的雨滴,硕大饱满,充满张力与活力,落物有声,噼里啪啦,尤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期刊
不知为什么,小时候一心想逃离的乡村,现在竟是我们时时牵挂、常常相聚的所在。只要有假期,大家必聚,平时隔三岔五也总能找个由头回家聚聚。今年端午节放假前两天,大家就互约时间。端午节当天一大早,弟弟就打来电话,催我们快起床,早点出发。  到家时,哥哥嫂子在堂屋里包饺子,漏筛里包好的饺子一圈一圈的,个个咧着嘴。父亲正往灶膛里添着柴,大锅里红烧肉香味四溢,母亲在煤气灶上炒螺蛳,一派忙碌。弟弟看着说,还是在家
期刊
二姐越来越像个诗人,尽管她一字不識。  一次,我们来到一个红绿灯前,那是二姐第一次遭遇红绿灯。我们的方向亮起了红灯,我停了下来,另外一个路人也停住了。二姐扭头看了看,继续往前行,好在这时没有车辆通行。事后,我问她为什么不停下来。她说:你们都停下来让我走,我为什么要停下来?连那个不认识的人都那么懂礼貌。我又好气又好笑,给她普及了一点交通常识。  那天,二姐把她家的小黑带了过来。她要出一趟远门,晚上不
期刊
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送给了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粉笔末儿抖搂干净,装进书包里。  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在教室里大声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捧着书小声地咕哝。跟着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细瘦的田埂上,读书给花听。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哥哥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