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抽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知,给整个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全社会都在积极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也为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增添了和谐的氛围。为此,我在平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多媒体运用到政治课教学中,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1.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上政治课的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比如,上本初二(下)第一课《人民当家做主人的国家》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当听见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后,全国人民欢呼雀跃(此处设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民要欢呼雀跃?),震撼的画面以及教师激昂的解说,在配上几幅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黑白照,强烈的对比反差让学生心灵有很多的感慨,自然而然有话可说,各个都积极参与讨论,争先恐后回答问题,从中体会到开国大典上人们真正当家做主人的欣喜,为实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奠定了基础。
2.利用多媒体的视听功能,开展丰富的小组合作活动
在政治教学中开展有益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是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遵循的一条宗旨。通过多媒体来帮助充实活动的内容,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在实践中我觉得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大增添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例如初二(上)第五课《世界文化之旅》,当时作为学校对外公开日期间的一堂公开课,我觉得这一课知识点非常少,要想上好难度比较大,这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去充实和有趣的小组活动去穿插其中,使整个教学过程不至于显得太单薄。于是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世界各国的风俗(吃、穿等)图片并配上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此处设计的篇幅侧重在本民族),让学生先通过小组交流,然后选出代表来介绍讲解(一组介绍一个国家),并且还设计了的小组竞赛:小组派代表来抢答多媒体上展示的世界著名建筑的名称。在热烈的活动气氛中,学生在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体会到要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应该说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小组参与度非常高,在竞赛中大家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争夺冠军,切实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3.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认知的过程生动而丰富
认知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对知识认识总是以一定的具体形象为基础,经过分析,抽象建立起来的,如果局限于教材中一些相对独立的人物、事件、现象进行口头说教,硬贴标签很难奏效。而借助于多媒体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间断为连续,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会在保证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认知的坡度,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观点。在初一(上)《珍惜生命》一课教学中,为了突破“珍爱生命,不轻易放弃生命”这一教学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表现出“我”从浓烟滚滚的失火现场爬出来大喊“救命”的场景,在视听效果的渲染下,学生们自己总结出许多遇火自救的逃生方法。老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对照图像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随后让学生配乐演唱“热爱生命”的诗歌。这样,课堂气氛自然会活跃起来,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对主要观点理解较深刻,使整个认知过程生动而丰富。
综上所述,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不容忽视。在课堂上只要指挥“鼠标”,便能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像磁石一样强烈地吸引学生。在政治教学中如果能将多媒体和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把它立体化、全方位融入课堂中,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疏通教学过程中的疑难,就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地吸收知识,主动地进行各种小组活动,从而能动地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总之,在中学政治小组合作学习中,恰当、适时地应多媒体技术,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真可谓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
1.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上政治课的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比如,上本初二(下)第一课《人民当家做主人的国家》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当听见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后,全国人民欢呼雀跃(此处设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民要欢呼雀跃?),震撼的画面以及教师激昂的解说,在配上几幅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黑白照,强烈的对比反差让学生心灵有很多的感慨,自然而然有话可说,各个都积极参与讨论,争先恐后回答问题,从中体会到开国大典上人们真正当家做主人的欣喜,为实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奠定了基础。
2.利用多媒体的视听功能,开展丰富的小组合作活动
在政治教学中开展有益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是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遵循的一条宗旨。通过多媒体来帮助充实活动的内容,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在实践中我觉得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大增添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例如初二(上)第五课《世界文化之旅》,当时作为学校对外公开日期间的一堂公开课,我觉得这一课知识点非常少,要想上好难度比较大,这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去充实和有趣的小组活动去穿插其中,使整个教学过程不至于显得太单薄。于是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世界各国的风俗(吃、穿等)图片并配上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此处设计的篇幅侧重在本民族),让学生先通过小组交流,然后选出代表来介绍讲解(一组介绍一个国家),并且还设计了的小组竞赛:小组派代表来抢答多媒体上展示的世界著名建筑的名称。在热烈的活动气氛中,学生在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体会到要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应该说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小组参与度非常高,在竞赛中大家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争夺冠军,切实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3.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认知的过程生动而丰富
认知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对知识认识总是以一定的具体形象为基础,经过分析,抽象建立起来的,如果局限于教材中一些相对独立的人物、事件、现象进行口头说教,硬贴标签很难奏效。而借助于多媒体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间断为连续,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会在保证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认知的坡度,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观点。在初一(上)《珍惜生命》一课教学中,为了突破“珍爱生命,不轻易放弃生命”这一教学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表现出“我”从浓烟滚滚的失火现场爬出来大喊“救命”的场景,在视听效果的渲染下,学生们自己总结出许多遇火自救的逃生方法。老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对照图像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随后让学生配乐演唱“热爱生命”的诗歌。这样,课堂气氛自然会活跃起来,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对主要观点理解较深刻,使整个认知过程生动而丰富。
综上所述,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不容忽视。在课堂上只要指挥“鼠标”,便能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像磁石一样强烈地吸引学生。在政治教学中如果能将多媒体和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把它立体化、全方位融入课堂中,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疏通教学过程中的疑难,就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地吸收知识,主动地进行各种小组活动,从而能动地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总之,在中学政治小组合作学习中,恰当、适时地应多媒体技术,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真可谓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